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界面控制与复合膜的性能 被引量:4
1
作者 曹艳霞 郑国栋 +1 位作者 吴集成 徐纪平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97-101,共5页
以反渗透复合膜和气体分离用复合膜为例,介绍了复合膜中存在的界面现象,提出了界面控制影响复合膜性能的五个可能因素:界面粗糙度及其分布、界面极性与非极性、界面官能团与化学元素组成、界面荷电性和界面结合能,并对界面控制影响... 以反渗透复合膜和气体分离用复合膜为例,介绍了复合膜中存在的界面现象,提出了界面控制影响复合膜性能的五个可能因素:界面粗糙度及其分布、界面极性与非极性、界面官能团与化学元素组成、界面荷电性和界面结合能,并对界面控制影响复合膜性能的机理和规律作出了一定的理论分析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控制 复合膜 反渗透 气体分离 膜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GaAs/InP界面控制对InGaAs薄膜电学和光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郑文龙 张亚光 +3 位作者 顾溢 李宝宝 陈泽中 陈平平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51-757,共7页
研究了全固态源分子束外延(MBE)生长InGaAs/InP异质结界面扩散对InGaAs外延薄膜电学和光学性质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变温霍尔测试和变温光致发光等方法对InGaAs薄膜样品进行细致研究.发现在InGaAs/InP界面之间插入一层利用As4生长的In... 研究了全固态源分子束外延(MBE)生长InGaAs/InP异质结界面扩散对InGaAs外延薄膜电学和光学性质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变温霍尔测试和变温光致发光等方法对InGaAs薄膜样品进行细致研究.发现在InGaAs/InP界面之间插入一层利用As4生长的InGaAs过渡层,能够显著改善上层InGaAs(利用As2生长)外延薄膜的电学性能,其低温迁移率显著提高.同时荧光峰反常蓝移动消失,光学性质有所改善.研究表明利用As4生长InGaAs过渡层,可显著降低As在InP中反常扩散,获得陡峭的InGaAs/InP界面,从而提高InGaAs材料电学和光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GAAS 界面控制 迁移率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基高质量氧化锌外延薄膜的界面控制
3
作者 王喜娜 梅增霞 +5 位作者 王勇 杜小龙 张晓娜 贾金锋 薛其坤 张泽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570-575,共6页
本文利用反射式高能电子衍射(RHEED)、高分辨透射电镜和选区电子衍射方法,系统研究了Si(111)衬底上制备高质量氧化锌单晶薄膜的界面控制工艺。发现低温下Mg(0001)/Si(111)界面互扩散得到有效抑制,形成了高质量的单晶镁膜,进一步通过低... 本文利用反射式高能电子衍射(RHEED)、高分辨透射电镜和选区电子衍射方法,系统研究了Si(111)衬底上制备高质量氧化锌单晶薄膜的界面控制工艺。发现低温下Mg(0001)/Si(111)界面互扩散得到有效抑制,形成了高质量的单晶镁膜,进一步通过低温氧化法和分子束外延法实现了单晶MgO缓冲层的制备,从而为ZnO的外延生长提供了模板。在这一低温界面控制工艺中,Mg膜有效防止了Si表面的氧化,而MgO膜不仅为ZnO的成核与生长提供了优良的缓冲层,且极大地弛豫了由于衬底与ZnO之间的晶格失配所引起的应变。上述低温工艺也可用来控制其它活性金属膜与硅的界面,从而在硅衬底上获得高质量的氧化物模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Si界面 低温界面控制 MgO缓冲层 透射电镜 反射式高能电子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纳米所在GaN基功率器件界面控制研究中取得进展
4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23-1423,共1页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纳米加工平台研究员张宝顺课题组一直致力于高压大功率GaN基电力电子器件的研究工作。目前,通过自主研发以及与香港科技大学教授陈敬课题组进行合作,利用LPCVD(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沉积栅介质层...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纳米加工平台研究员张宝顺课题组一直致力于高压大功率GaN基电力电子器件的研究工作。目前,通过自主研发以及与香港科技大学教授陈敬课题组进行合作,利用LPCVD(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沉积栅介质层和表面钝化层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技术 GAN 界面控制 功率器件 苏州 低压化学气相沉积 电力电子器件 香港科技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居住微压舱的模块化控制系统设计
5
作者 周浩 卢剑锋 +1 位作者 刘卫军 黄海松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3-208,共6页
针对高海拔居住微压舱的控制需求,设计了一种满足此居住舱的模块化控制系统,此居住舱控制系统采用模块化的PLC+HMI(触摸屏)结构。每个舱体都有独立的PLC控制系统,舱体之间的PLC之间采用TCP通讯,然后利用各自舱体的交换机组成环网。这样... 针对高海拔居住微压舱的控制需求,设计了一种满足此居住舱的模块化控制系统,此居住舱控制系统采用模块化的PLC+HMI(触摸屏)结构。每个舱体都有独立的PLC控制系统,舱体之间的PLC之间采用TCP通讯,然后利用各自舱体的交换机组成环网。这样的模块化设计不仅满足了高海拔居住微压舱的控制系统的需求,还对后期舱体之间的装配,加装等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实验表明,设计的高海拔居住微压舱模块化控制系统满足了此居住舱的控制需求,而且这种控制系统的模块化设计方便了舱体与舱体之间的组装,加装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居住微压舱 PLC TCP通讯 HMI控制界面 模块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车组人机控制界面背景色对识别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郭孜政 李永建 +2 位作者 钟永详 宋喆明 钱丙益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4-107,共4页
分别以红、橙、黄、绿、青、蓝、紫、灰、白和黑10种颜色作为人机控制界面的背景色,测试动车组司机的视觉识别效率。首先采用对称截尾法估计测试者对颜色组合的识别效率,然后采用Wilcoxon样本秩和检验法比较不同背景色时颜色组合识别效... 分别以红、橙、黄、绿、青、蓝、紫、灰、白和黑10种颜色作为人机控制界面的背景色,测试动车组司机的视觉识别效率。首先采用对称截尾法估计测试者对颜色组合的识别效率,然后采用Wilcoxon样本秩和检验法比较不同背景色时颜色组合识别效率的显著差异性,最后采用U统计量法为存在识别效率显著差异的背景色进行排序。计算结果表明:用黑色作背景色,颜色组合识别效率有显著差异,且优于其他9种颜色。因此动车组控制系统人机控制界面的背景色设置成黑色能提升司机的视觉识别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机控制界面 视觉识别 背景色 识别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车组控制界面色彩匹配对识别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郭孜政 李永建 +2 位作者 马国忠 宋喆明 钱丙益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31,共5页
针对动车组控制界面设计中,不同前景-背景色匹配对动车组司机视觉识别效率影响性问题进行实验研究。以动车组司机简单反应时间为识别效率指标,在红、橙、黄、绿、青、蓝、紫、灰、白、黑10种基本色的90种色彩组合下,分别进行识别效率实... 针对动车组控制界面设计中,不同前景-背景色匹配对动车组司机视觉识别效率影响性问题进行实验研究。以动车组司机简单反应时间为识别效率指标,在红、橙、黄、绿、青、蓝、紫、灰、白、黑10种基本色的90种色彩组合下,分别进行识别效率实验研究。根据测试数据,结合参数统计方法,给出90种色彩匹配下的反应时间分布函数,通过单因子方差分析对90种色彩组合按识别效率差异性予以分组,并按识别效率对分组予以优劣性排序。研究表明:控制界面中不同色彩组合对识别效率具有影响性。研究结果可为动车组控制界面的前景-背景色选配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 视觉识别 色彩匹配 控制界面 识别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机显示/控制界面适配性综合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被引量:13
8
作者 刘伟 袁修干 +2 位作者 柳忠起 康卫勇 马锐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2-35,共4页
通过对驾驶舱人机显示 /控制界面适配性指标影响因素、视觉信息流工效的测定与评估方法的研究 ,建立了一套视觉信息流工效综合评估系统研究体系 ;研究的初步结果主要有 ,飞机驾驶员视域中存在最佳、较好、极限工效区 ,并且振动、反射眩... 通过对驾驶舱人机显示 /控制界面适配性指标影响因素、视觉信息流工效的测定与评估方法的研究 ,建立了一套视觉信息流工效综合评估系统研究体系 ;研究的初步结果主要有 ,飞机驾驶员视域中存在最佳、较好、极限工效区 ,并且振动、反射眩光、噪声、显示字符的形状 /颜色特征 /对比度 /显示方式等是影响信息获取工效的主要因素 ;飞机驾驶舱显示布局及显示方式应符合视觉工效学设计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方法 人机显示/控制界面 飞机 驾驶员 视觉工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效学的机车显示、控制器界面计算机辅助优化设计 被引量:5
9
作者 方卫宁 徐媛媛 田生彩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0-24,共5页
应用优化匹配(CSP)技术,根据操作任务、功能和工效学要求,在机车操纵显示和控制单元之间建立约束条件,构造目标函数,进行优化计算。论文对CSP模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面板显示、控制器界面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并有效地对机... 应用优化匹配(CSP)技术,根据操作任务、功能和工效学要求,在机车操纵显示和控制单元之间建立约束条件,构造目标函数,进行优化计算。论文对CSP模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面板显示、控制器界面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并有效地对机车多面板显示、控制器界面进行了优化设计,在我国铁路机车司机室规范化设计工作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效学 机车操纵显示、控制界面 优化匹配 计算机辅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一维垂直入渗控制界面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樊贵盛 余翔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7-280,296,共5页
基于不同土壤结构条件下的大田土壤水分入渗试验,通过分析对比结构良好表层土壤(容重在1.2~1.4 g/cm3之间)与特别疏松的表层土壤(容重在1.0~1.2 g/cm3之间)入渗率过程的特性和差异,揭示了土壤稳定入渗控制界面下移的现象。在对土壤... 基于不同土壤结构条件下的大田土壤水分入渗试验,通过分析对比结构良好表层土壤(容重在1.2~1.4 g/cm3之间)与特别疏松的表层土壤(容重在1.0~1.2 g/cm3之间)入渗率过程的特性和差异,揭示了土壤稳定入渗控制界面下移的现象。在对土壤的干容重与稳定入渗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不同表层土壤结构条件下的入渗控制界面的位置。研究结果表明,结构良好的土壤的入渗控制界面在表层,特别疏松的土壤的入渗控制界面则在犁底层;入渗控制界面在表层的入渗属于无压入渗,入渗控制界面在犁底层的入渗属于非饱和土壤的有压入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垂直入渗 干容重 表层土壤 犁底层 控制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融沉积钛合金-镍基高温合金异种材料界面冶金控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旭东 赵梓钧 +4 位作者 曾琦 刘伟 孙兵兵 李能 高超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9-147,共9页
钛合金-镍基高温合金异种材料复合结构能充分发挥两种材料各自的优势,实现性能互补,在航空发动机制造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本工作针对TC4-GH4169异种材料复合结构,设计了(V-15Cr)+0Cr13中间过渡层结构,并采用激光熔融沉积技术进行制备... 钛合金-镍基高温合金异种材料复合结构能充分发挥两种材料各自的优势,实现性能互补,在航空发动机制造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本工作针对TC4-GH4169异种材料复合结构,设计了(V-15Cr)+0Cr13中间过渡层结构,并采用激光熔融沉积技术进行制备,研究激光功率和粉末铺叠方式对激光熔融沉积TC4-GH4169异种材料界面冶金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V-15Cr)+0Cr13复合中间层界面冶金控制是影响TC4-GH4169异种材料冶金质量的关键因素。采用送粉式激光熔融沉积工艺,当激光功率为400 W时,由于激光能量较低,0Cr13和V-15Cr之间未发生有效冶金反应,出现了层间剥离现象;采用600 W激光功率,(V-15Cr)/0Cr13界面出现了少量的脆性σ相;当功率增加至800 W时,0Cr13和V-15Cr熔覆层之间具有较大的稀释率,界面处形成了层厚约为20μm且连续分布的σ相。采用预置粉末的激光熔融沉积工艺,并使激光焦点处于V-15Cr熔覆层的表面,可使0Cr13和V-15Cr熔覆层之间的稀释率控制在合理水平,有效避免了界面σ相的形成。剪切实验结果表明,断裂发生在V-15Cr合金层,界面强度达到299 MPa,强度系数达到0.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融沉积 稀释率 TC4钛合金 GH4169高温合金 界面冶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人机指挥控制无人机界面初步设计
12
作者 岳源 董彦非 +1 位作者 李隆 屈高敏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0-34,共5页
有人机/无人机协同对地攻击是未来空对地打击的主要作战方式,如何实现有人机对无人机的指挥控制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首先,根据有人机对无人机的指挥控制方式建立了有人机对无人机的指挥控制系统架构;然后基于该指挥控制架构设计了有... 有人机/无人机协同对地攻击是未来空对地打击的主要作战方式,如何实现有人机对无人机的指挥控制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首先,根据有人机对无人机的指挥控制方式建立了有人机对无人机的指挥控制系统架构;然后基于该指挥控制架构设计了有人机指挥控制界面;最后进一步讨论了有人机对无人机指挥控制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作战飞机 有人机 协同作战 指挥控制系统 指挥控制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v6信息家电控制界面的自动生成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田红成 陈萍 +2 位作者 张蓓 刘金斌 边景奇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2-264,共3页
针对基于IPv6的UPnP家庭网络,结合IPv6家庭网关在外部网络与IPv6家庭网络交互中的重要作用,设计并实现了IPv6信息家电控制界面的自动生成方案和相应的集中控制机制,应用于外网用户对基于IPv6的UPnP家庭网络中信息家电的远程控制。IPv6... 针对基于IPv6的UPnP家庭网络,结合IPv6家庭网关在外部网络与IPv6家庭网络交互中的重要作用,设计并实现了IPv6信息家电控制界面的自动生成方案和相应的集中控制机制,应用于外网用户对基于IPv6的UPnP家庭网络中信息家电的远程控制。IPv6家庭网关根据模板文件,为基于IPv6的UPnP家庭网络中的每台信息家电自动生成统一风格的控制界面;IPv6家庭网关接收到外网用户通过控制界面提交的控制命令后,根据SOAP协议集中控制信息家电。该文的研究完善了UPnP家庭网关标准(Internet Gateway Device V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V6 UPNP 信息家电 模板文件 控制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品硬件控制界面的情感化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曾欣 蒋晓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3-36,共4页
从情感化的角度研究产品的硬件控制界面,通过分析与归纳,对产品硬件控制界面上影响用户情感的各种因素进行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产品 硬件控制界面 情感化因素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聚合物二次电池及其界面研究的成就 被引量:5
15
作者 龚克成 马文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3期56-61,共6页
1994年底至1995年春,日、美先后推向市场的薄膜型锂离子/聚合物二次电池,能量密度高达250Wh/L,充放电循环寿命大于1500次。综述了该电池研究开发中的关键之一——两相界面层纳米相分离或纳米孔隙的形成与控制,提高离子容量和传递转换速... 1994年底至1995年春,日、美先后推向市场的薄膜型锂离子/聚合物二次电池,能量密度高达250Wh/L,充放电循环寿命大于1500次。综述了该电池研究开发中的关键之一——两相界面层纳米相分离或纳米孔隙的形成与控制,提高离子容量和传递转换速率等所取得的成就,并指出了喜人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 聚合物 二次电池 界面结构 界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的频域分数阶建模及最优控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岚峰 李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5期76-79,96,共5页
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IPMC)具有良好的电-机械特性,由于致动性能类似于生物肌肉,因此受到广泛关注。频域建模方法在处理动力学系统和非常定线性动力学系统的参数辨识方面具有独特的优点。为了针对IPMC驱动器精确地建立数学模型并实... 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IPMC)具有良好的电-机械特性,由于致动性能类似于生物肌肉,因此受到广泛关注。频域建模方法在处理动力学系统和非常定线性动力学系统的参数辨识方面具有独特的优点。为了针对IPMC驱动器精确地建立数学模型并实现最优控制,首先根据驱动实验数据应用加权Levy算法在频域建立了IPMC驱动器的整数阶模型和分数阶模型,比较两种模型的拟合效果,确定采用拟合精度较高的分数阶模型来描述IPMC非整数阶动力学特性。然后对IPMC分数阶模型应用Optim FOPID界面控制器分别设计了整数阶PID控制器和最优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最后比较控制效果,可见最优分数阶控制的响应更快,超调量更小,且通频带更宽,可用于实现对IPMC驱动器的精确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权Levy算法 OptimFOPID界面控制 最优分数阶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填入式伸缩缝铺装界面的力学行为特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肖敏敏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5-112,共8页
沥青填入式伸缩缝铺装中,界面是整个伸缩缝结构的最薄弱环节.鉴于此,文中选取公路-Ⅰ级荷载的最大轴重140k N作为计算荷载,在确定伸缩缝各组成部分材料参数的基础上,建立了沥青填入式伸缩缝铺装ANSYS有限元模型.通过计算4种不同荷位下... 沥青填入式伸缩缝铺装中,界面是整个伸缩缝结构的最薄弱环节.鉴于此,文中选取公路-Ⅰ级荷载的最大轴重140k N作为计算荷载,在确定伸缩缝各组成部分材料参数的基础上,建立了沥青填入式伸缩缝铺装ANSYS有限元模型.通过计算4种不同荷位下的界面指标,并提取界面控制指标,进而分析伸缩缝材料模量、界面摩擦系数、界面高度差、水平力、轮胎接触压力等对界面控制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界面控制指标为界面拉应力、界面剪应力、界面竖向位移;水平力、轮胎接触压力对界面拉应力及界面剪应力的影响较大,模量比、水平力、轮胎接触压力对界面竖向位移的影响较大;选择模量较大的伸缩缝混合料、界面进行粗糙化处理、采用较小的界面高度差、防止车辆在伸缩缝上紧急启动或刹车、防止车辆超载等措施有利于缓解界面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填入式伸缩缝 界面控制指标 受力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足微型仿生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徐小云 颜国正 +1 位作者 丁国清 刘华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81-83,共3页
介绍了一种微型六足仿生机器人的结构与控制系统,分析了这种微型六足仿生机器人的移动原理,阐述了如何通过计算机来控制微型六足仿生机器人的运动,该机器人基于仿生学原理,结构独特、简单、新颖,能方便地实现前进和后退,其样机外... 介绍了一种微型六足仿生机器人的结构与控制系统,分析了这种微型六足仿生机器人的移动原理,阐述了如何通过计算机来控制微型六足仿生机器人的运动,该机器人基于仿生学原理,结构独特、简单、新颖,能方便地实现前进和后退,其样机外形尺寸为:长30mm,宽40mm,高20mm,重6.3克。并对该样机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机器人具有较好的机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足微型仿生机器人 控制系统 控制界面 移动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人/无人机协同作战指挥界面设计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隆 许瑛 +1 位作者 岳源 屈高敏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0-133,125,共5页
分析了近期内有人/无人机协同作战的体系结构及作战模式,基于三代战机座舱普遍装备的多功能显示器,展开有人/无人机指挥控制界面的设计;基于人机工程学观点和飞行员的视觉习惯,从缓解飞行员的心理和生理疲劳的角度出发布置无人机编队的... 分析了近期内有人/无人机协同作战的体系结构及作战模式,基于三代战机座舱普遍装备的多功能显示器,展开有人/无人机指挥控制界面的设计;基于人机工程学观点和飞行员的视觉习惯,从缓解飞行员的心理和生理疲劳的角度出发布置无人机编队的飞行参数,设计了有人/无人机执行协同对地攻击任务时包含巡航队形、战斗队形、任务类型、导航点切换等功能的指挥控制界面。为未来短期内有人/无人机协同作战指挥控制系统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人机 无人机 协同作战 指挥控制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实时雷达显示控制终端软件设计 被引量:8
20
作者 徐宏宇 陶然 +1 位作者 单涛 王卫江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3-76,共4页
介绍了一种雷达人机界面的设计要求、运行环境、程序的总体结构和各模块的结构 ,本软件能实时完成雷达数据的显示和控制参数的下传 。
关键词 雷达显示器 人-机界面 控制程序 Borland C++ 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