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层裂法测量复合材料界面拉伸强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曾丹勇 张永康 於自岚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48-152,共5页
本文介绍激光层裂法检测复合材料界面拉伸强度的基本原理与实验方法 ,并从该测量方法的几个关键技术 ;应力波生成与传播的数学模型、应力波形的测量与临界值的判定 ,评述该技术及其研究进展的情况。
关键词 激光裂层 界面拉伸强度 应力波 复合材料 测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拉伸强度对含夹杂粉末高温合金断裂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崔伟华 岳珠峰 杨莉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5-8,共4页
采用GURSON本构方程对粉末冶金材料Ⅰ型裂纹紧凑拉伸试样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模拟了夹杂与基体之间的不同界面拉伸强度对基体的损伤及裂纹扩展性能的影响。夹杂与基体间的界面不产生开裂,基体材料的损伤及微裂纹源集中于切口区域,且有最小... 采用GURSON本构方程对粉末冶金材料Ⅰ型裂纹紧凑拉伸试样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模拟了夹杂与基体之间的不同界面拉伸强度对基体的损伤及裂纹扩展性能的影响。夹杂与基体间的界面不产生开裂,基体材料的损伤及微裂纹源集中于切口区域,且有最小值;当夹杂从基体上沿界面逐渐脱落时,基体损伤及微裂纹源集中于夹杂周围区域,且在界面拉伸强度等于基体材料的屈服强度时,基体损伤最小,对大多数夹杂,基体最大等效塑性应变也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杂 GURSON本构方程 界面拉伸强度 损伤 裂纹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氦泡对Cu/Nb层状材料界面拉伸屈服强度影响的分子模拟
3
作者 张雅宁 吕陈扬韬 楚海建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4-912,共9页
基于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研究了含氦泡Cu/Nb层状材料的界面拉伸屈服强度,考察了氦泡内压、氦泡尺寸和层厚对界面拉伸屈服强度及其变形机理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界面氦泡可以诱导界面位错成核,改变层状材料微观演化过程,显著降低了Cu/Nb... 基于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研究了含氦泡Cu/Nb层状材料的界面拉伸屈服强度,考察了氦泡内压、氦泡尺寸和层厚对界面拉伸屈服强度及其变形机理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界面氦泡可以诱导界面位错成核,改变层状材料微观演化过程,显著降低了Cu/Nb层状材料的界面拉伸屈服强度.界面拉伸屈服强度随氦泡直径增大而减小,表现出明显的尺寸效应.典型的3 nm直径的平衡氦泡使得界面拉伸屈服强度(上屈服极限)相对于无氦泡情况降低约12%,而直径为6 nm的平衡氦泡使得界面拉伸屈服强度下降约33%.研究还发现,层厚对Cu/Nb层状材料的上屈服极限影响甚微,而对下屈服极限影响显著.前者归因于Cu/Nb界面的结构对称性和加载方式的对称性,使得界面应力及位错成核应力对层厚不敏感;后者则归因于层厚的增加给位错运动和演化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导致应力在屈服阶段的快速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泡 界面屈服强度 Cu/Nb层状材料 分子动力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填入式伸缩缝混合料组成设计及界面性能 被引量:4
4
作者 肖敏敏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6-113,共8页
沥青填入式伸缩缝铺装与桥面铺装的界面是整个伸缩缝结构的最薄弱部位,其界面性能与伸缩缝混合料特性有较大的关系,因此,研究伸缩缝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很有必要.文中采用马歇尔试验法进行沥青填入式伸缩缝混合料的级配及油石比研究,并设... 沥青填入式伸缩缝铺装与桥面铺装的界面是整个伸缩缝结构的最薄弱部位,其界面性能与伸缩缝混合料特性有较大的关系,因此,研究伸缩缝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很有必要.文中采用马歇尔试验法进行沥青填入式伸缩缝混合料的级配及油石比研究,并设计模拟伸缩缝结构的复合式小梁试件,分别采用直接拉伸试验及斜剪试验分析胶结料种类、混合料级配、温度、界面处理方式、加载速率等对界面拉伸及剪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伸缩缝混合料的石料以单一粒径为宜,最佳油石比为25%;应选择细集料级配,界面保持干燥、无污染和一定的粗糙度,环境温度升高、车辆荷载速度减小较易诱发界面拉伸及剪切强度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填入式缩缝 混合料组成设计 界面拉伸强度 界面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dramatic improvement in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fullerene needle-like crystals
5
作者 Toshio Konno Takatsugu Wakahara +1 位作者 Kun'ichi Miyazawa Kazuhiro Marumoto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10-315,共6页
Needle-like crystals consisting of a solid solution of C(60)-C(70)fullerene were synthesized by a liquid-liquid interfacial precipitation method using toluene and 2-propanol as solvents.A machined crystal with a V-not... Needle-like crystals consisting of a solid solution of C(60)-C(70)fullerene were synthesized by a liquid-liquid interfacial precipitation method using toluene and 2-propanol as solvents.A machined crystal with a V-notch was placed in a focused ion bea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where it was bent until fracture by pushing it with a molybdenum probe to measure its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its fracture surface was examined.The crystals had a tensile strength of 58-71 MPa,which is much higher than C60 fullerene needle-like crystals and slightly larger than alumina,and a fracture toughness of 1.1-1.3 MPa m(1/2).Moreover,it is possible to change the plasticity and fracture toughness of the C(60)-C(70)crystals by solvation of different numbers of fullerene molecules.The C(60)-C(70)fullerene crystals have the potential for use as electrodes,anchors for brittle materials,and ductile wires to carry electri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llerene nanowhisker Solid solution Liquid-liquid interfacial precipitation Tensile strength Fracture toughn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