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庆原油含氮组分的界面扩张黏弹性质
被引量:
15
1
作者
司友华
靳志强
+2 位作者
丰杰
张路
赵濉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37-745,共9页
采用络合法和吸附色层法对大庆原油含氮组分进行了分离和富集,得到氮含量不同的2种含氮组分(以下简称N1、N2)。采用悬挂滴方法,研究了N1、N2在煤油-水界面上的扩张流变性质,考察了扩张频率和组分浓度对扩张模量和相角的影响。结果表明,N...
采用络合法和吸附色层法对大庆原油含氮组分进行了分离和富集,得到氮含量不同的2种含氮组分(以下简称N1、N2)。采用悬挂滴方法,研究了N1、N2在煤油-水界面上的扩张流变性质,考察了扩张频率和组分浓度对扩张模量和相角的影响。结果表明,N1、N2具有相近的相对分子质量,表现出大体类似的界面扩张变化规律;但由于氮含量不同,所以具有不同的界面扩张行为。组分浓度较低时,由于N1的氮含量较高,其分子结构中含有更多的氮杂环,活性较强,体积较大,表现为油-水界面张力较低,扩张模量较大;组分浓度较高时,由于N2分子体积较小,在油-水界面上排列更为紧密,易于在界面与体相间发生扩散交换,表现为油-水界面张力较低,扩张模量较小。2种含氮活性组分不同的界面扩张黏弹性质可从其不同特征的微观弛豫过程得到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原油
含氮活性组分
界面扩张黏弹性质
界面
张力弛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庆原油含氮组分的界面扩张黏弹性质
被引量:
15
1
作者
司友华
靳志强
丰杰
张路
赵濉
机构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出处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37-745,共9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JCX1-YW-21-03)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11-004)资助
文摘
采用络合法和吸附色层法对大庆原油含氮组分进行了分离和富集,得到氮含量不同的2种含氮组分(以下简称N1、N2)。采用悬挂滴方法,研究了N1、N2在煤油-水界面上的扩张流变性质,考察了扩张频率和组分浓度对扩张模量和相角的影响。结果表明,N1、N2具有相近的相对分子质量,表现出大体类似的界面扩张变化规律;但由于氮含量不同,所以具有不同的界面扩张行为。组分浓度较低时,由于N1的氮含量较高,其分子结构中含有更多的氮杂环,活性较强,体积较大,表现为油-水界面张力较低,扩张模量较大;组分浓度较高时,由于N2分子体积较小,在油-水界面上排列更为紧密,易于在界面与体相间发生扩散交换,表现为油-水界面张力较低,扩张模量较小。2种含氮活性组分不同的界面扩张黏弹性质可从其不同特征的微观弛豫过程得到解释。
关键词
大庆原油
含氮活性组分
界面扩张黏弹性质
界面
张力弛豫
Keywords
Daqing crude oil
nitrogen containing active components
interfacial dilational viscoelasticity
interfacial tension relaxation
分类号
O647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庆原油含氮组分的界面扩张黏弹性质
司友华
靳志强
丰杰
张路
赵濉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