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土中砷的环境化学行为及铁对砷形态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
作者 钟松雄 尹光彩 +4 位作者 陈志良 林亲铁 彭焕龙 李方鸿 何宏飞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54-862,共9页
在水淹缺氧环境下,界面微环境中水稻土铁矿物的还原以及根表铁膜的生成是引起砷释放还原和促进砷被吸附的过程,识别铁对砷的作用机制是有效降低水稻对土壤砷吸收的方法。本文综述了水稻土中铁对砷的作用机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从水稻... 在水淹缺氧环境下,界面微环境中水稻土铁矿物的还原以及根表铁膜的生成是引起砷释放还原和促进砷被吸附的过程,识别铁对砷的作用机制是有效降低水稻对土壤砷吸收的方法。本文综述了水稻土中铁对砷的作用机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从水稻通气组织、土壤溶液氧化还原电位、铁矿物类型、有机质和阴离子种类等5个方面讨论水稻土中铁对砷的化学行为的影响,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水稻土砷污染防治及抑制水稻对砷的吸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土 氧化还原 界面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钛表面浸润性调控增强光催化氧化反应性能
2
作者 卢净宇 刘志萍 +1 位作者 盛夏 封心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2-99,共8页
反应界面微环境是影响光催化性能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调控光催化剂的表面浸润性来改变反应界面微环境,构筑了高效的三相界面光催化体系,并用于光催化氧化有机物反应中.将二氧化钛(TiO_(2))纳米颗粒作为模型光催化剂,通过在其表面接枝聚... 反应界面微环境是影响光催化性能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调控光催化剂的表面浸润性来改变反应界面微环境,构筑了高效的三相界面光催化体系,并用于光催化氧化有机物反应中.将二氧化钛(TiO_(2))纳米颗粒作为模型光催化剂,通过在其表面接枝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以提高疏水性.结果表明,疏水PDMS层使得光催化体系在反应界面处形成了气-液-固三相共存的微环境,极大增加了界面氧气(O_(2))的浓度;同时,疏水PDMS层大幅提高了有机分子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能力.二者的协同作用促进了光催化氧化反应中超氧自由基(•O_(2)^(-))和羟基自由基(•OH)的生成,进而提高了光催化氧化反应效率.研究结果为未来设计构筑高效的催化反应体系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调控 反应界面微环境 三相界面 光催化 二氧化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过程中微絮体形貌的AFM液池成像观测与表征
3
作者 郑蓓 葛小鹏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73-477,共5页
采用扫描探针显微镜液池成像技术,对混凝过程中絮体的微观形貌进行了观测与表征.结果表明,原子力显微镜液池成像技术可以对混凝过程中的微絮体进行形貌表征和数字描述,并证实在实际印染工业尾水的微絮凝过滤试验处理过程中,微絮凝时间为... 采用扫描探针显微镜液池成像技术,对混凝过程中絮体的微观形貌进行了观测与表征.结果表明,原子力显微镜液池成像技术可以对混凝过程中的微絮体进行形貌表征和数字描述,并证实在实际印染工业尾水的微絮凝过滤试验处理过程中,微絮凝时间为2min,搅拌强度为100s-1时可以达到优化的处理效果.这也说明液池成像技术能够较好的反映混凝过程中微絮体的形貌变化特征,从而实现对环境微观界面过程的原位观测与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 混凝 液池成像 环境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