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河流相地层高精度地层构型界面形成机制及识别方法
被引量:
14
1
作者
纪友亮
周勇
+2 位作者
吴胜和
史长林
岳大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15,共8页
分析了河流相单砂层级别的高精度地层构型界面的形成机制及河流相自旋回对异旋回的改造和影响,总结了单砂层级别高精度地层构型界的识别标志,及在异旋回控制下进行自旋回对比高精度地层构型界面的对比方法。结果表明:一个单层主要由河...
分析了河流相单砂层级别的高精度地层构型界面的形成机制及河流相自旋回对异旋回的改造和影响,总结了单砂层级别高精度地层构型界的识别标志,及在异旋回控制下进行自旋回对比高精度地层构型界面的对比方法。结果表明:一个单层主要由河道侵蚀前期沉积物掠夺可容空间并逐渐充填、洪水期形成洪泛泥岩后形成;共有5种河道砂体的叠置模式和对比模式,而且河道砂体的叠置模式受可容空间增加速率与沉积物供应速率比值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相地层
单层
界面形成机制
界面
识别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木兰山蓝片岩中斜黝帘石-低铁绿帘石连生体的确定
被引量:
6
2
作者
赵文俞
牟善斌
+1 位作者
秦麟卿
张清杰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9-32,共4页
电子探针和光学显微镜联合分析表明 ,木兰山蓝片岩中存在斜黝帘石 -低铁绿帘石连生体。界面区Fe、Al元素的线扫描曲线研究表明 ,(Fe,Al)类质同象替代为连生体界面共晶膜的形成机制。木兰山蓝片岩中斜黝帘石 -低铁绿帘石连生体的确定 ,...
电子探针和光学显微镜联合分析表明 ,木兰山蓝片岩中存在斜黝帘石 -低铁绿帘石连生体。界面区Fe、Al元素的线扫描曲线研究表明 ,(Fe,Al)类质同象替代为连生体界面共晶膜的形成机制。木兰山蓝片岩中斜黝帘石 -低铁绿帘石连生体的确定 ,说明电子探针和光学显微镜联合分析可有效确定光学性质和化学成分均相近的微细粒连生体的组成矿物 ,其结果对认识木兰山蓝片岩的变质演化具有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片岩
斜黝帘石
低铁绿帘石
连生体
界面形成机制
电子探针
光学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流相地层高精度地层构型界面形成机制及识别方法
被引量:
14
1
作者
纪友亮
周勇
吴胜和
史长林
岳大力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15,共8页
基金
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专项课题(2011ZX05009-003)
文摘
分析了河流相单砂层级别的高精度地层构型界面的形成机制及河流相自旋回对异旋回的改造和影响,总结了单砂层级别高精度地层构型界的识别标志,及在异旋回控制下进行自旋回对比高精度地层构型界面的对比方法。结果表明:一个单层主要由河道侵蚀前期沉积物掠夺可容空间并逐渐充填、洪水期形成洪泛泥岩后形成;共有5种河道砂体的叠置模式和对比模式,而且河道砂体的叠置模式受可容空间增加速率与沉积物供应速率比值控制。
关键词
河流相地层
单层
界面形成机制
界面
识别
方法
Keywords
fluvial strata
single be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interface
interface recognition technology
method
分类号
TE121.3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木兰山蓝片岩中斜黝帘石-低铁绿帘石连生体的确定
被引量:
6
2
作者
赵文俞
牟善斌
秦麟卿
张清杰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研究与测试中心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9-32,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4 980 2 0 0 4)
文摘
电子探针和光学显微镜联合分析表明 ,木兰山蓝片岩中存在斜黝帘石 -低铁绿帘石连生体。界面区Fe、Al元素的线扫描曲线研究表明 ,(Fe,Al)类质同象替代为连生体界面共晶膜的形成机制。木兰山蓝片岩中斜黝帘石 -低铁绿帘石连生体的确定 ,说明电子探针和光学显微镜联合分析可有效确定光学性质和化学成分均相近的微细粒连生体的组成矿物 ,其结果对认识木兰山蓝片岩的变质演化具有指示意义。
关键词
蓝片岩
斜黝帘石
低铁绿帘石
连生体
界面形成机制
电子探针
光学显微镜
Keywords
glaucophane schist
clinoepidote
low Fe epidote
intergrowth
mechanism of interface formation
electron probe microanalysis (EPMA)
optical microscopy (OM)
分类号
P588.344 [天文地球—岩石学]
P585.1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河流相地层高精度地层构型界面形成机制及识别方法
纪友亮
周勇
吴胜和
史长林
岳大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木兰山蓝片岩中斜黝帘石-低铁绿帘石连生体的确定
赵文俞
牟善斌
秦麟卿
张清杰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