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固体推进剂/衬层界面脱粘裂纹的三区域界面层模型
被引量:
4
1
作者
邸克
杨月诚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03-608,共6页
将固体推进剂/衬层粘结界面层按照剪切模量的变化分成三部分,由此建立了其界面脱粘裂纹的三区域界面层模型。应用Fourier积分变换和传递矩阵方法,推导并数值求解Cauchy奇异积分方程,得到了反平面剪切状态下裂纹问题的半解析解,并讨论了...
将固体推进剂/衬层粘结界面层按照剪切模量的变化分成三部分,由此建立了其界面脱粘裂纹的三区域界面层模型。应用Fourier积分变换和传递矩阵方法,推导并数值求解Cauchy奇异积分方程,得到了反平面剪切状态下裂纹问题的半解析解,并讨论了界面层模量和厚度对断裂参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界面层模量随贮存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时,应力强度因子逐渐减小,但裂纹张开位移变化不大;界面层厚度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则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进剂
衬
层
界面层模型
三区域
裂纹
奇异积分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Si间隔层对Al(1wt.%Si)/Zr极紫外多层膜热稳定的作用研究(英文)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嘉
朱杰
+3 位作者
张众
齐润泽
钟奇
王占山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35-1342,共8页
为了提升Al/Zr多层膜的热稳定性,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18个带有不同厚度Si间隔层的Al(1 wt.%Si)/Zr多层膜,并将这些样品分别进行了不同温度(100-500℃)的真空退火,退火时间为1 h。利用X射线掠入射反射(GIXR)和X射线衍射(XR...
为了提升Al/Zr多层膜的热稳定性,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18个带有不同厚度Si间隔层的Al(1 wt.%Si)/Zr多层膜,并将这些样品分别进行了不同温度(100-500℃)的真空退火,退火时间为1 h。利用X射线掠入射反射(GIXR)和X射线衍射(XRD)的方法来研究Si间隔层对Al/Zr多层膜热稳定性的作用。GIXR测量结果表明:随着Si间隔层厚度的增大,Al膜层的粗糙度减小,而Zr膜层的粗糙度增大;XRD测量结果表明:Al和Zr膜层粗糙度的变化是由于退火后膜层中晶粒尺寸不同造成的。相比于没有Si间隔层的Al/Zr多层膜,引入厚度为0.6 nm的Si间隔层可以有效提升Al/Zr多层膜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r多
层
膜
热稳定性
Si间隔
层
合金
界面层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锌锰异常共沉积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缪娟
符德学
+1 位作者
王拥军
舒余德
《焦作工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316-319,共4页
从合金电沉积电极和溶液界面各因素的变化对合金电沉积的影响出发,在考虑一般电极过程动力学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到电极表面、溶液双电层OHP面上状态的变化及放电离子和非放电离子在OHP面上的相互影响,提出了电极溶液界面层作用模型,以...
从合金电沉积电极和溶液界面各因素的变化对合金电沉积的影响出发,在考虑一般电极过程动力学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到电极表面、溶液双电层OHP面上状态的变化及放电离子和非放电离子在OHP面上的相互影响,提出了电极溶液界面层作用模型,以期揭示锌锰异常共沉积发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锰异常共沉积
电极过程动力学
OHP面
合金电沉积
界面
层
作用
模型
沉积机理
放电离子
溶液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固体推进剂/衬层界面脱粘裂纹的三区域界面层模型
被引量:
4
1
作者
邸克
杨月诚
机构
第二炮兵工程学院
出处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03-608,共6页
文摘
将固体推进剂/衬层粘结界面层按照剪切模量的变化分成三部分,由此建立了其界面脱粘裂纹的三区域界面层模型。应用Fourier积分变换和传递矩阵方法,推导并数值求解Cauchy奇异积分方程,得到了反平面剪切状态下裂纹问题的半解析解,并讨论了界面层模量和厚度对断裂参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界面层模量随贮存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时,应力强度因子逐渐减小,但裂纹张开位移变化不大;界面层厚度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则不明显。
关键词
推进剂
衬
层
界面层模型
三区域
裂纹
奇异积分方程
Keywords
Propellant
Liner
Interracial zone model
Tri-region
Crack
Singular integral equation
分类号
V435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Si间隔层对Al(1wt.%Si)/Zr极紫外多层膜热稳定的作用研究(英文)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嘉
朱杰
张众
齐润泽
钟奇
王占山
机构
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精密光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先进微结构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35-1342,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联合基金资助(U1430131)
上海市科委纳米项目(11nm0507200)
文摘
为了提升Al/Zr多层膜的热稳定性,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18个带有不同厚度Si间隔层的Al(1 wt.%Si)/Zr多层膜,并将这些样品分别进行了不同温度(100-500℃)的真空退火,退火时间为1 h。利用X射线掠入射反射(GIXR)和X射线衍射(XRD)的方法来研究Si间隔层对Al/Zr多层膜热稳定性的作用。GIXR测量结果表明:随着Si间隔层厚度的增大,Al膜层的粗糙度减小,而Zr膜层的粗糙度增大;XRD测量结果表明:Al和Zr膜层粗糙度的变化是由于退火后膜层中晶粒尺寸不同造成的。相比于没有Si间隔层的Al/Zr多层膜,引入厚度为0.6 nm的Si间隔层可以有效提升Al/Zr多层膜的热稳定性。
关键词
Al/Zr多
层
膜
热稳定性
Si间隔
层
合金
界面层模型
Keywords
Al/Zr multilayers
thermal stability
Si barrier layer
alloy-interlayer model
分类号
O434.1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锌锰异常共沉积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缪娟
符德学
王拥军
舒余德
机构
焦作工学院
焦作大学化学工程系
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系
出处
《焦作工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316-319,共4页
基金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211062700)
文摘
从合金电沉积电极和溶液界面各因素的变化对合金电沉积的影响出发,在考虑一般电极过程动力学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到电极表面、溶液双电层OHP面上状态的变化及放电离子和非放电离子在OHP面上的相互影响,提出了电极溶液界面层作用模型,以期揭示锌锰异常共沉积发生的原因。
关键词
锌锰异常共沉积
电极过程动力学
OHP面
合金电沉积
界面
层
作用
模型
沉积机理
放电离子
溶液
界面
Keywords
the anomalous co-deposition of Zn and Mn
Interfacial action model of alloy deposition
analysis
分类号
TQ153.2 [化学工程—电化学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固体推进剂/衬层界面脱粘裂纹的三区域界面层模型
邸克
杨月诚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Si间隔层对Al(1wt.%Si)/Zr极紫外多层膜热稳定的作用研究(英文)
李嘉
朱杰
张众
齐润泽
钟奇
王占山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锌锰异常共沉积的理论分析
缪娟
符德学
王拥军
舒余德
《焦作工学院学报》
200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