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面向双碳目标的水淡技术:生物质碳用于界面太阳能光蒸汽转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1
作者
赵春波
赵嵘
+5 位作者
戚剑飞
庄文博
刘婕
陈沛
万艳芬
杨鹏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3,共13页
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针对当前人们所面临的淡水紧缺和能源危机,研究者们致力于寻找低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途径。近年来,研究者们对利用“绿色能源--太阳能”和“蓝色能源---海洋”以可持续生产淡水给予极大的关注,试图获得...
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针对当前人们所面临的淡水紧缺和能源危机,研究者们致力于寻找低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途径。近年来,研究者们对利用“绿色能源--太阳能”和“蓝色能源---海洋”以可持续生产淡水给予极大的关注,试图获得高的能源转化效率以解决淡水与清洁能源两大资源问题,并以此降低碳排放,为碳中和目标助力。界面太阳能光蒸汽转化技术是目前缓解淡水危机极有效的手段之一,凭借其高效的太阳能热利用、出色的光热转化率和高的水蒸发产量而备受关注。界面系统主要包括光吸收器和蒸发装置。其中,碳基光热材料是光吸收器的热门选材之一,尤其生物质碳具有绿色环保、价格低廉、可再生以及变废为宝等优点而颇受欢迎。本文系统地梳理并阐述了基于生物质碳的太阳能光蒸汽转化系统中的材料设计、系统设计、亲水设计、水传输通道设计和抗盐设计,简述了生物质碳的光热转化机理和光热系统的性能评估,最后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总结了生物质碳在海水淡化和电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并针对当前该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了未来几年内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生物质碳
界面太阳能光蒸汽转化
淡化
电能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太阳能驱动多级海水淡化器件的设计及其集水率探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蒋逸飞
田焰宽
+4 位作者
戴俊
王学利
李发学
俞建勇
高婷婷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17,共9页
以太阳能驱动为主的界面光蒸汽转化技术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海水淡化技术,然而,以其为基础制备的海水淡化多级器件依然面临着制备方法复杂、价格昂贵、集水率不高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使用廉价易得的紫铜板、碳纤维和粘胶基非织造...
以太阳能驱动为主的界面光蒸汽转化技术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海水淡化技术,然而,以其为基础制备的海水淡化多级器件依然面临着制备方法复杂、价格昂贵、集水率不高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使用廉价易得的紫铜板、碳纤维和粘胶基非织造布等材料,制备了能大幅增加光吸收率的碳纤维阵列光热层,快速供水的粘胶基非织造布水通道和蒸发层,以及快速冷凝水收集的疏水集水层,并以上述3部分为基础构筑太阳能驱动多级海水淡化器件。在确定器件最佳间距为3 mm,级数为十级之后,该器件在一个模拟太阳光照下实现了高达2.05 kg/(m^(2)·h)的集水率。该器件充分利用了潜热实现了高效的水收集,为后续多级界面蒸发器件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植绒
非织造布
界面
光
蒸汽
转换技术
海水淡化多级器件
水收集
太阳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负载MoS_(2)纳米片的聚丙烯酰胺气凝胶的研究
3
作者
王桂灵
毛辉麾
王璐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40-245,共6页
合成了一种低带隙、富缺陷的纳米花球状MoS_(2),并利用其作为太阳能吸收材料,再以亲水性聚丙烯酰胺为骨架,通过交联发泡聚合法制备了一种具有良好机械稳定性和耐盐性的海绵状MoS_(2)基多孔气凝胶(MoS_(2)-PH)。该气凝胶具有协同界面光...
合成了一种低带隙、富缺陷的纳米花球状MoS_(2),并利用其作为太阳能吸收材料,再以亲水性聚丙烯酰胺为骨架,通过交联发泡聚合法制备了一种具有良好机械稳定性和耐盐性的海绵状MoS_(2)基多孔气凝胶(MoS_(2)-PH)。该气凝胶具有协同界面光蒸汽转化性能和催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双功能,可重复利用性好。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的MoS_(2)纳米片组装形成同心、分离良好的分层结构,类似于纳米花球;合成的MoS_(2)-PH不仅具有3.954 kg/(m^(2)·h)的高蒸发速率,而且还具有显著的染料降解效率(81%),这研究为解决淡水短缺和水污染提出了一种巧妙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气凝胶
太阳能
界面
太阳能
蒸汽
转化
高级氧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面向双碳目标的水淡技术:生物质碳用于界面太阳能光蒸汽转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1
作者
赵春波
赵嵘
戚剑飞
庄文博
刘婕
陈沛
万艳芬
杨鹏
机构
云南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
出处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3,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71282)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重点项目(202001BB050046)
+1 种基金
云南省科技厅-云南大学双一流建设重点项目(2019FY003013)
云南大学创新创业基金会(201804003,202004017,202004019,202004020,202104005)。
文摘
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针对当前人们所面临的淡水紧缺和能源危机,研究者们致力于寻找低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途径。近年来,研究者们对利用“绿色能源--太阳能”和“蓝色能源---海洋”以可持续生产淡水给予极大的关注,试图获得高的能源转化效率以解决淡水与清洁能源两大资源问题,并以此降低碳排放,为碳中和目标助力。界面太阳能光蒸汽转化技术是目前缓解淡水危机极有效的手段之一,凭借其高效的太阳能热利用、出色的光热转化率和高的水蒸发产量而备受关注。界面系统主要包括光吸收器和蒸发装置。其中,碳基光热材料是光吸收器的热门选材之一,尤其生物质碳具有绿色环保、价格低廉、可再生以及变废为宝等优点而颇受欢迎。本文系统地梳理并阐述了基于生物质碳的太阳能光蒸汽转化系统中的材料设计、系统设计、亲水设计、水传输通道设计和抗盐设计,简述了生物质碳的光热转化机理和光热系统的性能评估,最后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总结了生物质碳在海水淡化和电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并针对当前该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了未来几年内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
双碳目标
生物质碳
界面太阳能光蒸汽转化
淡化
电能生产
Keywords
‘double carbon’goals
biochar
interfacial solar-vapor conversion
desalination
electricity generation
分类号
P747.14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太阳能驱动多级海水淡化器件的设计及其集水率探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蒋逸飞
田焰宽
戴俊
王学利
李发学
俞建勇
高婷婷
机构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
江苏悦达棉纺有限公司
东华大学纺织科技创新中心
出处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17,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03045)。
文摘
以太阳能驱动为主的界面光蒸汽转化技术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海水淡化技术,然而,以其为基础制备的海水淡化多级器件依然面临着制备方法复杂、价格昂贵、集水率不高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使用廉价易得的紫铜板、碳纤维和粘胶基非织造布等材料,制备了能大幅增加光吸收率的碳纤维阵列光热层,快速供水的粘胶基非织造布水通道和蒸发层,以及快速冷凝水收集的疏水集水层,并以上述3部分为基础构筑太阳能驱动多级海水淡化器件。在确定器件最佳间距为3 mm,级数为十级之后,该器件在一个模拟太阳光照下实现了高达2.05 kg/(m^(2)·h)的集水率。该器件充分利用了潜热实现了高效的水收集,为后续多级界面蒸发器件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关键词
静电植绒
非织造布
界面
光
蒸汽
转换技术
海水淡化多级器件
水收集
太阳能
Keywords
electrostatic flocking
nonwoven fabric
interfacial solar-vapor conversion technology
multi-stage desalination devices
water collection
solar energy
分类号
TK519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负载MoS_(2)纳米片的聚丙烯酰胺气凝胶的研究
3
作者
王桂灵
毛辉麾
王璐
机构
常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出处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40-245,共6页
文摘
合成了一种低带隙、富缺陷的纳米花球状MoS_(2),并利用其作为太阳能吸收材料,再以亲水性聚丙烯酰胺为骨架,通过交联发泡聚合法制备了一种具有良好机械稳定性和耐盐性的海绵状MoS_(2)基多孔气凝胶(MoS_(2)-PH)。该气凝胶具有协同界面光蒸汽转化性能和催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双功能,可重复利用性好。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的MoS_(2)纳米片组装形成同心、分离良好的分层结构,类似于纳米花球;合成的MoS_(2)-PH不仅具有3.954 kg/(m^(2)·h)的高蒸发速率,而且还具有显著的染料降解效率(81%),这研究为解决淡水短缺和水污染提出了一种巧妙的方法。
关键词
有机气凝胶
太阳能
界面
太阳能
蒸汽
转化
高级氧化工艺
Keywords
organic aerogels
solar energy
interfacial solar energy steam conversion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
分类号
O684.17 [理学—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面向双碳目标的水淡技术:生物质碳用于界面太阳能光蒸汽转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赵春波
赵嵘
戚剑飞
庄文博
刘婕
陈沛
万艳芬
杨鹏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太阳能驱动多级海水淡化器件的设计及其集水率探究
蒋逸飞
田焰宽
戴俊
王学利
李发学
俞建勇
高婷婷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负载MoS_(2)纳米片的聚丙烯酰胺气凝胶的研究
王桂灵
毛辉麾
王璐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