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致密气层水相圈闭损害评价——界限压力法
1
作者 游利军 张皓阳 +2 位作者 王茜 康毅力 王艺钧 《断块油气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57-862,共6页
致密砂岩气层岩心具有低渗致密、孔隙结构复杂、高毛细管力、高束缚水饱和度等特征,岩心气体滑脱效应和含水饱和度变化会影响气相渗透率的测量,导致水相圈闭损害评价实验结果失准。为准确评价致密气层水相圈闭损害,文中提出了界限压力法... 致密砂岩气层岩心具有低渗致密、孔隙结构复杂、高毛细管力、高束缚水饱和度等特征,岩心气体滑脱效应和含水饱和度变化会影响气相渗透率的测量,导致水相圈闭损害评价实验结果失准。为准确评价致密气层水相圈闭损害,文中提出了界限压力法,该方法是在测试气测渗透率时,在岩心出口端施加大于或等于界限压力的回压,以提高平均孔隙压力,消除气体滑脱效应对数据测量准确性的不良影响,提升实验效率。文中明确了界限压力法评价流程,评价了鄂尔多斯盆地某区致密砂岩气层水相圈闭损害程度,以渗透率恢复率评价水相圈闭损害对致密砂岩气层气测渗透率的影响,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测量准确性。研究结果对于评价低渗-致密气层工作液综合损害及优选入井工作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滑脱效应 水相圈闭 界限压力 气相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油井合理井底压力界限的确定方法 被引量:29
2
作者 王俊魁 王春瑞 方亮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1-22,共2页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根据不同油田的实际资料, 给出了一个确定油井合理井底压力界限的经验公式。有了这个公式, 只要知道地层压力和饱和压力, 便可计算出油井或油田的最低允许流动压力。提供的方法简便适用, 很容易为油田工程人...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根据不同油田的实际资料, 给出了一个确定油井合理井底压力界限的经验公式。有了这个公式, 只要知道地层压力和饱和压力, 便可计算出油井或油田的最低允许流动压力。提供的方法简便适用, 很容易为油田工程人员所掌握。得到的最低允许流动压力数值可作为油田配产和油田规划设计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压力 压力界限 井底 地层压力 采油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田强化注水压力界限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曹广胜 谭畅 +2 位作者 宋福昌 秦忠成 杨文武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3107-3110,3115,共5页
低渗透油藏开发的难点就是注水不足,地层能量得不到有效补充,油井产量下降迅速。提高注水压力是解决此问题的最直接的办法,但不可能无限制地提高注水压力,还应该充分考虑地层、套管、地面设备的承受能力。因此有必要开展强化注水压力界... 低渗透油藏开发的难点就是注水不足,地层能量得不到有效补充,油井产量下降迅速。提高注水压力是解决此问题的最直接的办法,但不可能无限制地提高注水压力,还应该充分考虑地层、套管、地面设备的承受能力。因此有必要开展强化注水压力界限的研究。针对低渗透油田的地质特点,提出了合理注水压力的确定原则。依据材料力学理论,建立了套管承压能力计算数学模型。结合压裂施工参数,研究了油层破裂压力的计算方法。针对朝阳沟油田某区块的具体情况,确定了强化注水压力界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田 强化注水 压力界限 破裂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注水井裂缝分析及合理压力界限的确定 被引量:9
4
作者 王经荣 薛中天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2-34,共3页
油田在高压注水过程中,有些吸水指示曲线出现弯曲现象。采用流度分析和注水过程中引起的地应力变化方法,判定注水过程中是否有裂缝产生,并确定出高压注水的合理压力界限。通过对2口井的计算分析,说明高压注水过程中造成吸水指示曲线弯... 油田在高压注水过程中,有些吸水指示曲线出现弯曲现象。采用流度分析和注水过程中引起的地应力变化方法,判定注水过程中是否有裂缝产生,并确定出高压注水的合理压力界限。通过对2口井的计算分析,说明高压注水过程中造成吸水指示曲线弯曲的原因是注入水降低了地层的地应力,使得井底附近有微裂缝产生。通过泣水与地层温差引起的地应力变化及注水使孔隙压力增加引起的地应力变化,导致在注水过程中井底附近的地层破裂压力降低。当高压注水时,可控制高压注水压力使之低于地层破裂压力,以防在注水中油层产出裂缝,避免水沿裂缝窜流,影响注水的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 注水 裂缝 压力界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致密气藏滑脱效应压力界限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杨朝蓬 尤雪龙 +3 位作者 崔志松 谭习群 罗艳艳 陶珍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3-48,共6页
为了明确低渗致密气藏发生滑脱效应的压力界限,测试了低渗致密岩样的视渗透率在不同孔隙压力下的变化规律。测试前采用平移法求得了岩样的有效应力系数。测试实验表明,当孔隙压力从地层压力下降到临界压力时,气体流动开始发生滑脱效应,... 为了明确低渗致密气藏发生滑脱效应的压力界限,测试了低渗致密岩样的视渗透率在不同孔隙压力下的变化规律。测试前采用平移法求得了岩样的有效应力系数。测试实验表明,当孔隙压力从地层压力下降到临界压力时,气体流动开始发生滑脱效应,发生滑脱效应的临界压力随着渗透率的增加而降低。得出了定量表征滑脱效应压力界限的公式。当地层压力大于临界压力时,不存在滑脱效应,实验室得出的克氏渗透率小于储层的真实渗透率;当地层压力小于临界压力时,实验室进行气体测量渗透率时应该采用回压阀,此时用回压测得的克氏渗透率值以及求得的滑脱因子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致密气藏 滑脱效应 压力界限 有效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重复试井资料研究注水压力保持界限
6
作者 赵焕欣 赵腊腊 +1 位作者 高祝军 王湘君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1年第6期40-42,47,共4页
通过大港北区自喷期19口井90层次不稳定试井重复测试资料,应用经典的Horner方法计算表明:有效渗透率随地层压力降低而减小,随压力稳定而基本稳定,渗透率与地层压力为指数函数,饱和压力上下规律不同,阐述了其诱因。结合马西深层开发实践... 通过大港北区自喷期19口井90层次不稳定试井重复测试资料,应用经典的Horner方法计算表明:有效渗透率随地层压力降低而减小,随压力稳定而基本稳定,渗透率与地层压力为指数函数,饱和压力上下规律不同,阐述了其诱因。结合马西深层开发实践,确定地饱中值附近为最佳压力保持界限。给出两相计算公式,回归了水、气相渗透率分别与含水率和气油比之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试井 压力恢复 压力界限 两相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南二区西部控制套管损坏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绍轩 刘鹏程 +1 位作者 王晓冬 张文才 《钻采工艺》 CAS 2003年第3期61-64,共4页
为了控制套管损坏 ,结合大庆油田南二区构造特征建立了数值模拟模型 ,应用STSA有限元软件包 ,模拟了该区地层压力与流动压力界限 ,全区及区块单井地层综合形变与地层压力的变化关系、单井流动压力与地层综合形变的关系等。得出了符合该... 为了控制套管损坏 ,结合大庆油田南二区构造特征建立了数值模拟模型 ,应用STSA有限元软件包 ,模拟了该区地层压力与流动压力界限 ,全区及区块单井地层综合形变与地层压力的变化关系、单井流动压力与地层综合形变的关系等。得出了符合该区影响套管损坏的基本因素 ,并回归了该区防止单井套损的地层压力与流动压力的关系式。根据所研究的成果 ,对该区采取了相应套管损坏治理措施 ,对今后套管保护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也为其它区块的套管损坏治理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南二区 套管损坏 数值模拟模型 地层压力 流动压力界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层疏松砂岩气层损害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马勇新 张立权 +4 位作者 杨仲涵 许发宾 向雄 杨洪烈 刘喜亮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8-73,共6页
疏松砂岩油气层胶结性较差,很难钻取到柱状岩心,且常规油气层损害评价方法已不再适合于该类油气层的损害评价。从疏松砂岩气藏储层岩心组构特点出发,提出了一种适合疏松砂岩气层损害评价方法,通过对国内南海西部A、B气田现场使用的钻开... 疏松砂岩油气层胶结性较差,很难钻取到柱状岩心,且常规油气层损害评价方法已不再适合于该类油气层的损害评价。从疏松砂岩气藏储层岩心组构特点出发,提出了一种适合疏松砂岩气层损害评价方法,通过对国内南海西部A、B气田现场使用的钻开液进行损害评价,室内评价结果与现场井油气试井结果一致,说明该方法评价结果模拟现场较为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松砂岩 露头石英砂岩 气层损害评价方法 界限压力 EZFLOW钻井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油藏水驱后注CO_2补充能量机理及方式优化 被引量:23
9
作者 王智林 林波 +2 位作者 葛永涛 姚富来 李晓南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1-235,共5页
注CO_2是解决水驱后低渗油藏压力下降快、能量恢复难问题的有效方式。文中将水驱后低渗储层划分为水相未波及区、无(弱)水敏伤害区及水敏伤害区,针对其成因分别揭示了CO_2接触动用孔隙中剩余油、恢复储层能量的机理,提出了注气开发中的... 注CO_2是解决水驱后低渗油藏压力下降快、能量恢复难问题的有效方式。文中将水驱后低渗储层划分为水相未波及区、无(弱)水敏伤害区及水敏伤害区,针对其成因分别揭示了CO_2接触动用孔隙中剩余油、恢复储层能量的机理,提出了注气开发中的异步注采方法,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了常规连续注气、周期段塞注气及异步注采3种方式下的开发指标。结果表明:周期段塞注气一定程度延缓了气窜时间,开发效果略好于连续注气;异步注采方式在宏观上抑制气窜、增大波及体积和微观上增加CO_2与原油接触的双重作用下,采出程度和换油率均高于连续注气,分别比连续注气提升了4.30,0.12百分点。以增油量和换油率为评价指标,优选了异步注采方式下储层压力恢复水平界限,结果显示,最优压力恢复水平为1.10倍最小混相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储层 储层能量恢复 接触机理 异步注采 压力恢复水平界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油田增压注水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林长久 郭军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5年第1期74-76,共3页
在低渗透注水油田的开发过程中 ,存在许多井欠注的问题 ,常规的酸化、压裂等措施未达到理想的效果。增压注水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丘陵油田实施这一措施后 ,见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油田开发 注水 增压 吸水规律 可行性 压力界限 丘陵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