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界线类偏瘤型麻风伴Ⅰ型麻风反应
1
作者
曹春育
陈丽华
戴桂红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49-451,共3页
患者男,29岁。主诉:右手小指麻木、活动受限5年,全身暗红色斑3年。现病史:患者5年前右手小指无明显诱因出现麻木、活动受限,右手虎口处肌肉逐渐萎缩,伴右手多指活动受限,于外院就诊,诊断为臂丛神经卡压,行臂丛神经解压术,术后患者右手...
患者男,29岁。主诉:右手小指麻木、活动受限5年,全身暗红色斑3年。现病史:患者5年前右手小指无明显诱因出现麻木、活动受限,右手虎口处肌肉逐渐萎缩,伴右手多指活动受限,于外院就诊,诊断为臂丛神经卡压,行臂丛神经解压术,术后患者右手小指麻木及活动受限、肌肉萎缩无缓解。3年前患者再次至该院行右上肢臂丛神经解压术,术后双足出现红斑,无痛痒等症状。2年前患者于该院行右手拇指对掌功能重建手术,右手麻木、活动受限仍无缓解,期间患者红斑逐渐增多、蔓延全身,曾先后就诊于多家医院,皮损未消退,2个月前皮损突然增多,遂于2023年1月9日至我院皮肤科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线类偏瘤型
麻风
Ⅰ
型
麻风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水肿性红斑为临床表现的界线类偏瘤型麻风伴Ⅰ型麻风反应
被引量:
3
2
作者
朱国兴
陆春
+2 位作者
赖维
顾有守
潘慧清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15-416,共2页
关键词
麻风
麻风反应
界线类偏瘤型
麻风
Ⅰ
型
麻风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界线类偏瘤型麻风1例
3
作者
王惠琳
叶庆佾
+2 位作者
杨希川
钟白玉
邓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07-207,共1页
患者男,50岁,2006年2月面部突然出现红斑,起初未重视.很快波及整个面部及全身.以双下肢为著,瘙痔不明显,皮损一直未消退。在当地医院就诊多次,均给予抗过敏治疗,无明显疗效.皮损逐渐增多,于2006年4月25日就诊于我科。既往无...
患者男,50岁,2006年2月面部突然出现红斑,起初未重视.很快波及整个面部及全身.以双下肢为著,瘙痔不明显,皮损一直未消退。在当地医院就诊多次,均给予抗过敏治疗,无明显疗效.皮损逐渐增多,于2006年4月25日就诊于我科。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无麻风病家族史及接触史,亦无其他传染病病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而部、颈部、耳郭、躯干、四肢可见许多大小不等的水肿性红斑及浸润性斑块.部分呈环状,边界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
界线类偏瘤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界线类偏瘤型麻风伴I型麻风反应误诊红皮病1例
被引量:
3
4
作者
杨静
李惠
+1 位作者
周汛
何晓琴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1-51,共1页
患者女,51岁,农民。全身反复水肿性红斑伴脱屑3年余,因皮损加重伴发热3天以红皮病收入院,入院后仔细检查:双眉外1/3脱落、左耳大神经粗大、四肢及躯干皮损温度觉和触觉障碍,双耳、左眉皮肤组织液涂片见抗酸杆菌(2+),左膝皮肤组织病理检...
患者女,51岁,农民。全身反复水肿性红斑伴脱屑3年余,因皮损加重伴发热3天以红皮病收入院,入院后仔细检查:双眉外1/3脱落、左耳大神经粗大、四肢及躯干皮损温度觉和触觉障碍,双耳、左眉皮肤组织液涂片见抗酸杆菌(2+),左膝皮肤组织病理检查抗酸杆菌(5+),病理诊断:界线类偏瘤型麻风伴I型麻风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线类偏瘤型
麻风
麻风反应
并发症
诊断
误诊
红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HIV感染合并偏瘤型界线类麻风
被引量:
1
5
作者
牛牧
黄瑞叶
邓冬梅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57-659,共3页
报告1例HIV感染合并偏瘤型界线类麻风。患者男,29岁。全身泛发丘疹、结节及斑块1年。皮肤科检查:面部散在黄豆至蚕豆大丘疹、结节及斑块,躯干和四肢散在暗红色丘疹斑块,皮损表面无糜烂或破溃。实验室检查:HIV初筛、确诊试验均(+)。背部...
报告1例HIV感染合并偏瘤型界线类麻风。患者男,29岁。全身泛发丘疹、结节及斑块1年。皮肤科检查:面部散在黄豆至蚕豆大丘疹、结节及斑块,躯干和四肢散在暗红色丘疹斑块,皮损表面无糜烂或破溃。实验室检查:HIV初筛、确诊试验均(+)。背部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角化过度,表皮明显萎缩、变薄。真.表皮间无浸润带.真皮可见大量泡沫样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少量上皮样细胞浸润。神经及附属器大部分被破坏。抗酸染色(+++),可见大量杆状菌。诊断:HIV感染合并偏瘤型界线类麻风。治疗:予多菌型麻风治疗,患者拒绝HIV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半年后该患者失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感染
偏
瘤
型
界线
类
麻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麻风复发误诊为假性淋巴瘤
被引量:
1
6
作者
石秀艳
周文生
王飞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2-55,共4页
报告1例麻风复发误诊为假性淋巴瘤。患者男,72岁。面部浸润性红斑伴瘙痒7个月。患者50余年前被诊断为瘤型麻风(LL),经氨苯砜(DDS)治疗临床判愈。1年前左眼睑水肿性红斑,在外院以"假性淋巴瘤"行皮损切除。皮肤科检查:额部浸润...
报告1例麻风复发误诊为假性淋巴瘤。患者男,72岁。面部浸润性红斑伴瘙痒7个月。患者50余年前被诊断为瘤型麻风(LL),经氨苯砜(DDS)治疗临床判愈。1年前左眼睑水肿性红斑,在外院以"假性淋巴瘤"行皮损切除。皮肤科检查:额部浸润性红斑,约手掌大,境界不清,左眶上神经增粗。皮损组织液涂片抗酸杆菌(++^+++++)。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萎缩,表皮下可见无浸润带;真皮全层弥漫性以组织细胞为主的少量淋巴细胞浸润,部分浸润细胞呈泡沫样;抗酸染色可见大量抗酸染色阳性杆菌。诊断:(1)麻风复发;(2)界线类偏瘤型麻风伴Ⅰ型麻风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
界线类偏瘤型
复发
误诊
皮肤假性淋巴
瘤
皮肤淋巴细胞浸润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界线类偏瘤型麻风伴Ⅰ型麻风反应
1
作者
曹春育
陈丽华
戴桂红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人民医院皮肤科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人民医院病理科
出处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49-451,共3页
文摘
患者男,29岁。主诉:右手小指麻木、活动受限5年,全身暗红色斑3年。现病史:患者5年前右手小指无明显诱因出现麻木、活动受限,右手虎口处肌肉逐渐萎缩,伴右手多指活动受限,于外院就诊,诊断为臂丛神经卡压,行臂丛神经解压术,术后患者右手小指麻木及活动受限、肌肉萎缩无缓解。3年前患者再次至该院行右上肢臂丛神经解压术,术后双足出现红斑,无痛痒等症状。2年前患者于该院行右手拇指对掌功能重建手术,右手麻木、活动受限仍无缓解,期间患者红斑逐渐增多、蔓延全身,曾先后就诊于多家医院,皮损未消退,2个月前皮损突然增多,遂于2023年1月9日至我院皮肤科就诊。
关键词
界线类偏瘤型
麻风
Ⅰ
型
麻风反应
分类号
R755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水肿性红斑为临床表现的界线类偏瘤型麻风伴Ⅰ型麻风反应
被引量:
3
2
作者
朱国兴
陆春
赖维
顾有守
潘慧清
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性病科
广东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
出处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15-416,共2页
关键词
麻风
麻风反应
界线类偏瘤型
麻风
Ⅰ
型
麻风反应
分类号
R755.2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界线类偏瘤型麻风1例
3
作者
王惠琳
叶庆佾
杨希川
钟白玉
邓军
机构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皮肤科
出处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07-207,共1页
文摘
患者男,50岁,2006年2月面部突然出现红斑,起初未重视.很快波及整个面部及全身.以双下肢为著,瘙痔不明显,皮损一直未消退。在当地医院就诊多次,均给予抗过敏治疗,无明显疗效.皮损逐渐增多,于2006年4月25日就诊于我科。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无麻风病家族史及接触史,亦无其他传染病病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而部、颈部、耳郭、躯干、四肢可见许多大小不等的水肿性红斑及浸润性斑块.部分呈环状,边界清楚,
关键词
麻风
界线类偏瘤型
分类号
R755.4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界线类偏瘤型麻风伴I型麻风反应误诊红皮病1例
被引量:
3
4
作者
杨静
李惠
周汛
何晓琴
机构
现在重庆江北区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
出处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1-51,共1页
文摘
患者女,51岁,农民。全身反复水肿性红斑伴脱屑3年余,因皮损加重伴发热3天以红皮病收入院,入院后仔细检查:双眉外1/3脱落、左耳大神经粗大、四肢及躯干皮损温度觉和触觉障碍,双耳、左眉皮肤组织液涂片见抗酸杆菌(2+),左膝皮肤组织病理检查抗酸杆菌(5+),病理诊断:界线类偏瘤型麻风伴I型麻风反应。
关键词
界线类偏瘤型
麻风
麻风反应
并发症
诊断
误诊
红皮病
分类号
R755.4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HIV感染合并偏瘤型界线类麻风
被引量:
1
5
作者
牛牧
黄瑞叶
邓冬梅
机构
海南省第五人民医院皮肤外科
海南省第五人民医院健康管理科
出处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57-659,共3页
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NO.820QN418)资助项目。
文摘
报告1例HIV感染合并偏瘤型界线类麻风。患者男,29岁。全身泛发丘疹、结节及斑块1年。皮肤科检查:面部散在黄豆至蚕豆大丘疹、结节及斑块,躯干和四肢散在暗红色丘疹斑块,皮损表面无糜烂或破溃。实验室检查:HIV初筛、确诊试验均(+)。背部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角化过度,表皮明显萎缩、变薄。真.表皮间无浸润带.真皮可见大量泡沫样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少量上皮样细胞浸润。神经及附属器大部分被破坏。抗酸染色(+++),可见大量杆状菌。诊断:HIV感染合并偏瘤型界线类麻风。治疗:予多菌型麻风治疗,患者拒绝HIV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半年后该患者失访。
关键词
HIV感染
偏
瘤
型
界线
类
麻风
Keywords
HIV
borderline lepromatous leprosy
分类号
R512.91 [医药卫生—内科学]
R755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麻风复发误诊为假性淋巴瘤
被引量:
1
6
作者
石秀艳
周文生
王飞
机构
南京市职业病防治院皮肤科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皮肤科
出处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2-55,共4页
文摘
报告1例麻风复发误诊为假性淋巴瘤。患者男,72岁。面部浸润性红斑伴瘙痒7个月。患者50余年前被诊断为瘤型麻风(LL),经氨苯砜(DDS)治疗临床判愈。1年前左眼睑水肿性红斑,在外院以"假性淋巴瘤"行皮损切除。皮肤科检查:额部浸润性红斑,约手掌大,境界不清,左眶上神经增粗。皮损组织液涂片抗酸杆菌(++^+++++)。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萎缩,表皮下可见无浸润带;真皮全层弥漫性以组织细胞为主的少量淋巴细胞浸润,部分浸润细胞呈泡沫样;抗酸染色可见大量抗酸染色阳性杆菌。诊断:(1)麻风复发;(2)界线类偏瘤型麻风伴Ⅰ型麻风反应。
关键词
麻风
界线类偏瘤型
复发
误诊
皮肤假性淋巴
瘤
皮肤淋巴细胞浸润症
Keywords
leprosy, lepromatous
relapse
misdiagnosed
cutaneous pseudolymphoma
cutaneous lymphocytic
分类号
R754.9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界线类偏瘤型麻风伴Ⅰ型麻风反应
曹春育
陈丽华
戴桂红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以水肿性红斑为临床表现的界线类偏瘤型麻风伴Ⅰ型麻风反应
朱国兴
陆春
赖维
顾有守
潘慧清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界线类偏瘤型麻风1例
王惠琳
叶庆佾
杨希川
钟白玉
邓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界线类偏瘤型麻风伴I型麻风反应误诊红皮病1例
杨静
李惠
周汛
何晓琴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HIV感染合并偏瘤型界线类麻风
牛牧
黄瑞叶
邓冬梅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麻风复发误诊为假性淋巴瘤
石秀艳
周文生
王飞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