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葡萄胶孢炭疽菌对3种麦角甾醇脱甲基抑制剂类杀菌剂的敏感性 被引量:31
1
作者 邓维萍 杨敏 +7 位作者 杜飞 刘屹湘 张丽韬 闫莹莹 汪思齐 杨积忠 何霞红 朱书生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5-252,共8页
系统比较了从云南省主要葡萄产区采集的57株葡萄胶胞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对三唑类脱甲基抑制剂烯唑醇、腈菌唑及咪唑类脱甲基抑制剂咪鲜胺的敏感性、交互敏感性及敏感性与生存适合度的相关性等指标。结果表明:供试菌... 系统比较了从云南省主要葡萄产区采集的57株葡萄胶胞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对三唑类脱甲基抑制剂烯唑醇、腈菌唑及咪唑类脱甲基抑制剂咪鲜胺的敏感性、交互敏感性及敏感性与生存适合度的相关性等指标。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对咪鲜胺的EC50值在0.01~1.58 mg/L之间,高于其对烯唑醇(EC50值为0.05~25.45 mg/L)和腈菌唑(EC50值为0.49~192.93 mg/L)的敏感性;部分菌株对烯唑醇和腈菌唑的敏感性显著降低,而对咪鲜胺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供试菌株对烯唑醇和腈菌唑的敏感性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而对咪鲜胺的敏感性与对烯唑醇和腈菌唑的敏感性之间则无显著相关性。低敏感性菌株的致病力和菌落生长速率与敏感菌株无显著差异,具有较高的生存适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孢炭疽菌 甾醇脱甲基抑制剂 烯唑醇 腈菌唑 咪鲜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枸杞炭疽病菌对4种甾醇脱甲基抑制剂的敏感性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海英 刘永刚 +1 位作者 李建军 张新瑞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4-430,共7页
为明确甘肃省枸杞炭疽病菌对甾醇脱甲基抑制剂类药剂(DMIs)的敏感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采自甘肃省靖远县3个地区及景泰县3个地区共102株枸杞炭疽病菌对苯醚甲环唑、戊唑醇、丙环唑及氟硅唑的敏感性,分别就不同年份、不同地区间... 为明确甘肃省枸杞炭疽病菌对甾醇脱甲基抑制剂类药剂(DMIs)的敏感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采自甘肃省靖远县3个地区及景泰县3个地区共102株枸杞炭疽病菌对苯醚甲环唑、戊唑醇、丙环唑及氟硅唑的敏感性,分别就不同年份、不同地区间胶孢炭疽复合种和尖孢炭疽复合种对4种DMIs杀菌剂的敏感性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46株枸杞胶孢炭疽复合种整体上对苯醚甲环唑、戊唑醇、丙环唑和氟硅唑仍表现为敏感,EC50值分别在0.28~1.20、0.11~2.98、0.32~2.84和0.35~3.85μg/mL之间;而56株尖孢炭疽复合种对4种药剂的敏感性则出现了不同程度分化,部分菌株疑似已出现敏感性下降现象,其中,对苯醚甲环唑、戊唑醇、丙环唑和氟硅唑敏感性最低的菌株EC50值分别为1.63、3.80、6.21和4.74μg/mL。不同年份间采集的枸杞胶孢炭疽复合种和尖孢炭疽复合种对4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均存在显著差异,2017年采集的菌株敏感性相对更低,4种杀菌剂对胶孢炭疽复合种的平均EC50值分别为(0.84±0.03)、(1.23±0.13)、(1.19±0.09)和(1.69±0.17)μg/mL,对尖孢炭疽复合种的平均EC50值分别为(1.06±0.03)、(2.25±0.15)、(2.43±0.20)和(2.85±0.19)μg/mL。不同地区枸杞炭疽病菌对4种杀菌剂的敏感性表现不同,其中靖远县五合镇的胶孢炭疽复合种对4种杀菌剂敏感性最低,平均EC50值分别为(0.79±0.12)、(1.28±0.87)、(1.39±1.05)和(1.74±1.04)μg/mL,景泰县草窝滩镇的胶孢炭疽复合种对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敏感性最高,平均EC50值为(0.28±0.10)和(0.46±0.10)μg/mL,对戊唑醇和氟硅唑敏感性最高的胶孢炭疽复合种来自景泰县寺滩乡,平均EC50值为(0.42±0.16)和(0.65±0.09)μg/mL;不同地区间采集的尖孢炭疽复合种对4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则不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可为甘肃省枸杞炭疽病防治中杀菌剂的合理使用及延缓抗药性发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炭疽病菌 胶孢炭疽复合种 尖孢炭疽复合种 甾醇脱甲基抑制剂 苯醚甲环唑 戊唑醇 丙环唑 氟硅唑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病原真菌对甾醇脱甲基抑制剂类杀菌剂抗性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3
作者 刘凤华 马迪成 +3 位作者 张晓敏 李金 刘峰 慕卫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52-464,共13页
甾醇脱甲基抑制剂(DMI)可通过抑制病原真菌的14α-去甲基化酶(CYP51)而干扰或阻断细胞膜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造成有毒甾醇积累,从而影响细胞膜的结构及功能,进而发挥抗菌作用。随着DMI类杀菌剂的广泛应用,病原菌对其的抗性问题日益严重... 甾醇脱甲基抑制剂(DMI)可通过抑制病原真菌的14α-去甲基化酶(CYP51)而干扰或阻断细胞膜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造成有毒甾醇积累,从而影响细胞膜的结构及功能,进而发挥抗菌作用。随着DMI类杀菌剂的广泛应用,病原菌对其的抗性问题日益严重。本文从抗药性分子机制出发,总结出病原菌对DMI类杀菌剂产生抗性的主要原因为:CYP51氨基酸突变引起其与杀菌剂间的亲和力下降;启动子区域基因片段的插入引起CYP51基因过表达;转录因子激活突变或启动子区域基因片段插入导致外排蛋白基因过表达。本文基于杀菌剂的作用方式及病原菌抗性机制研究展开综述,可为杀菌化合物的结构修饰与优化、新靶点改进和研发以及病原真菌的抗药性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原真菌 甾醇脱甲基抑制剂 抗药性 分子机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槭菌刺孢对5种甾醇脱甲基抑制剂的敏感性
4
作者 龙月娟 汤红 +5 位作者 王勇 高丽芳 杨敏 朱书生 何霞红 毛忠顺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39-747,共9页
由槭菌刺孢Mycocentrospora acerina(R.Hartig)Deighton引起的圆斑病是危害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的重要叶部病害,严重影响中药材三七的产量和质量。为探索槭菌刺孢对甾醇脱甲基抑制剂类(DMIs)杀菌剂的敏感性,采用菌丝生... 由槭菌刺孢Mycocentrospora acerina(R.Hartig)Deighton引起的圆斑病是危害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的重要叶部病害,严重影响中药材三七的产量和质量。为探索槭菌刺孢对甾醇脱甲基抑制剂类(DMIs)杀菌剂的敏感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5株槭菌刺孢对氟硅唑、苯醚甲环唑、烯唑醇、丙环唑和戊唑醇5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并分析了病原菌对这5种杀菌剂敏感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氟硅唑、苯醚甲环唑、烯唑醇、丙环唑和戊唑醇对供试菌株的EC_(50)值分别在0.04~3.81、0.18~6.72、0.08~7.75、0.44~11.38和0.46~29.85μg/mL之间;敏感性频率分布测定结果表明,5种杀菌剂对呈连续单峰频次正态分布的大多数菌株群体的平均EC_(50)值分别为(0.99±0.64)、(1.77±0.97)、(2.37±1.39)、(2.61±1.48)和(3.18±1.58)μg/mL,供试菌株群体中已出现对5种杀菌剂敏感性降低的亚群体,且供试菌株对这5种DMIs杀菌剂均存在较强的交互抗性,而菌株对氟硅唑和苯醚甲环唑的交互抗性相关系数最高,为0.989。本研究结果可为云南省三七圆斑病防治中甾醇脱甲基抑制剂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槭菌刺孢 甾醇脱甲基抑制剂 敏感性 交互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