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植物油中甾醇烯类物质的检测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于瑞祥
杨瑞钰
+3 位作者
方晓明
赵宇翔
陈迪
丁卓平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1-85,共5页
建立了GC-MS测定植物油中4种甾醇烯类物质的方法。样品用石油醚提取,经硅胶柱净化,HP-5毛细管柱(5%苯基聚硅氧烷,30 m)分离,质谱检测采用SIM模式。在0.062 5~1.0 mg/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线性,线性相关系数(r)大于...
建立了GC-MS测定植物油中4种甾醇烯类物质的方法。样品用石油醚提取,经硅胶柱净化,HP-5毛细管柱(5%苯基聚硅氧烷,30 m)分离,质谱检测采用SIM模式。在0.062 5~1.0 mg/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线性,线性相关系数(r)大于0.99。在特级初榨橄榄油中添加0.025、0.050 mg/kg和0.100 mg/kg水平的甾醇烯类物质,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8.6%~107.3%,相对标准偏差小于8%,方法检测限可达0.010 mg/kg。本方法准确、灵敏、可靠,已应用于实际样品分析,并可作为鉴别地沟油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质谱
甾醇烯
类
植物油
地沟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植物油中角鲨烯、生育酚和甾醇烯
被引量:
30
2
作者
徐向华
张欣
+2 位作者
于瑞祥
方晓明
丁卓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141-147,共7页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植物油中角鲨烯、4种生育酚和4种甾醇烯类化合物的方法。样品经正己烷提取、硅胶柱净化,首次采用C30柱(250 mm×4.6 mm i.d.,5μm)同时分离9种组分,流动相为乙腈-叔丁基甲醚(70∶30,V/V)溶液和水,梯...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植物油中角鲨烯、4种生育酚和4种甾醇烯类化合物的方法。样品经正己烷提取、硅胶柱净化,首次采用C30柱(250 mm×4.6 mm i.d.,5μm)同时分离9种组分,流动相为乙腈-叔丁基甲醚(70∶30,V/V)溶液和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紫外检测器和荧光检测器串联使用,角鲨烯和甾醇烯的紫外检测波长分别为210 nm和235 nm,生育酚的荧光检测激发波长为290 nm,发射波长为340 nm。结果表明:9种化合物在其线性范围(生育酚为0.05~100 mg/L、角鲨烯为5~500 mg/L、甾醇烯为0.02~1.0 mg/L)内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在3种添加水平(生育酚为1、100、500 mg/kg,角鲨烯为10、100、500 mg/kg,甾醇烯为0.075、0.15、0.50 mg/kg)时其平均回收率为85.5%~103.8%,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生育酚0.03 mg/kg、角鲨烯3 mg/kg、甾醇烯0.012 mg/kg;定量限分别为:生育酚0.1 mg/kg、角鲨烯10 mg/kg、甾醇烯0.04 mg/kg。本方法灵敏、准确、可靠,已用于植物油中9种脂溶性化合物的同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鲨
烯
生育酚
甾醇烯
高效液相色谱
植物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种离子化技术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橄榄油中甾醇烯类物质的比较
被引量:
2
3
作者
魏雪缘
沈伟健
+8 位作者
余可垚
张建
陆慧媛
吴斌
沈崇钰
赵增运
柳菡
邓晓军
王岁楼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29-435,共7页
分别采用电子轰击(EI)和正化学电离(PCI)两种离子源技术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同时测定橄榄油中3,5-菜甾二烯、3,5,22-豆甾三烯和3,5-豆甾二烯3种甾醇烯含量的方法,并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样品经石油醚溶解,硅胶...
分别采用电子轰击(EI)和正化学电离(PCI)两种离子源技术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同时测定橄榄油中3,5-菜甾二烯、3,5,22-豆甾三烯和3,5-豆甾二烯3种甾醇烯含量的方法,并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样品经石油醚溶解,硅胶柱净化后,分别采用GC-EI/MS和GC-PCI/MS分时段选择离子监测模式进行测定,以3,5-胆甾二烯为内标进行定量。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线性、准确度、精密度、灵敏度均较好。3,5-菜甾二烯、3,5,22-豆甾三烯和3,5-豆甾二烯分别在0.024~0.48、0.02~0.50和0.03~0.75 m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在3个加标水平下,GC-EI/MS和GC-PCI/MS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8.7%~99.5%、87.1%~109.2%,两种检测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均不超过8.3%。定量限(S/N=10)分别为0.03 mg/kg(EI),0.03~0.10 mg/kg(PCI)。通过对两种方法的比较研究发现,EI能提供更多碎片离子和结构信息,而PCI中则主要为准分子离子及反应气加合离子。应用于样品中甾醇烯的测定时,PCI的选择性和抗干扰能力明显优于EI。两种方法可相互补充和替代应用于日常检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甾醇烯
电子轰击电离
正化学电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植物油中甾醇烯类物质的检测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于瑞祥
杨瑞钰
方晓明
赵宇翔
陈迪
丁卓平
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上海市标准化研究院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所
出处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1-85,共5页
基金
上海市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定项目(SHDBE2010-009)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建设项目(J50704)
文摘
建立了GC-MS测定植物油中4种甾醇烯类物质的方法。样品用石油醚提取,经硅胶柱净化,HP-5毛细管柱(5%苯基聚硅氧烷,30 m)分离,质谱检测采用SIM模式。在0.062 5~1.0 mg/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线性,线性相关系数(r)大于0.99。在特级初榨橄榄油中添加0.025、0.050 mg/kg和0.100 mg/kg水平的甾醇烯类物质,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8.6%~107.3%,相对标准偏差小于8%,方法检测限可达0.010 mg/kg。本方法准确、灵敏、可靠,已应用于实际样品分析,并可作为鉴别地沟油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
气相色谱
质谱
甾醇烯
类
植物油
地沟油
Keywords
gas chromatography(GC)
mass spectrometry(MS)
steradiene
vegetable oil
hogwash oil
分类号
TS227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植物油中角鲨烯、生育酚和甾醇烯
被引量:
30
2
作者
徐向华
张欣
于瑞祥
方晓明
丁卓平
机构
中国检验认证集团上海有限公司检测中心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141-147,共7页
基金
国家质检总局科研项目(2012IK184)
上海市科委工程中心建设项目(11DZ2280300)
上海市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专项(12TBT010)
文摘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植物油中角鲨烯、4种生育酚和4种甾醇烯类化合物的方法。样品经正己烷提取、硅胶柱净化,首次采用C30柱(250 mm×4.6 mm i.d.,5μm)同时分离9种组分,流动相为乙腈-叔丁基甲醚(70∶30,V/V)溶液和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紫外检测器和荧光检测器串联使用,角鲨烯和甾醇烯的紫外检测波长分别为210 nm和235 nm,生育酚的荧光检测激发波长为290 nm,发射波长为340 nm。结果表明:9种化合物在其线性范围(生育酚为0.05~100 mg/L、角鲨烯为5~500 mg/L、甾醇烯为0.02~1.0 mg/L)内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在3种添加水平(生育酚为1、100、500 mg/kg,角鲨烯为10、100、500 mg/kg,甾醇烯为0.075、0.15、0.50 mg/kg)时其平均回收率为85.5%~103.8%,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生育酚0.03 mg/kg、角鲨烯3 mg/kg、甾醇烯0.012 mg/kg;定量限分别为:生育酚0.1 mg/kg、角鲨烯10 mg/kg、甾醇烯0.04 mg/kg。本方法灵敏、准确、可靠,已用于植物油中9种脂溶性化合物的同时检测。
关键词
角鲨
烯
生育酚
甾醇烯
高效液相色谱
植物油
Keywords
squalene
tocopherols
steradienes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
vegetable oils
分类号
O657.7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种离子化技术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橄榄油中甾醇烯类物质的比较
被引量:
2
3
作者
魏雪缘
沈伟健
余可垚
张建
陆慧媛
吴斌
沈崇钰
赵增运
柳菡
邓晓军
王岁楼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
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实验室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与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出处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29-435,共7页
基金
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2015IK141)
江苏省"333工程"项目(BRA2014330)
上海长三角科技合作项目(15395810100)~~
文摘
分别采用电子轰击(EI)和正化学电离(PCI)两种离子源技术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同时测定橄榄油中3,5-菜甾二烯、3,5,22-豆甾三烯和3,5-豆甾二烯3种甾醇烯含量的方法,并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样品经石油醚溶解,硅胶柱净化后,分别采用GC-EI/MS和GC-PCI/MS分时段选择离子监测模式进行测定,以3,5-胆甾二烯为内标进行定量。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线性、准确度、精密度、灵敏度均较好。3,5-菜甾二烯、3,5,22-豆甾三烯和3,5-豆甾二烯分别在0.024~0.48、0.02~0.50和0.03~0.75 m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在3个加标水平下,GC-EI/MS和GC-PCI/MS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8.7%~99.5%、87.1%~109.2%,两种检测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均不超过8.3%。定量限(S/N=10)分别为0.03 mg/kg(EI),0.03~0.10 mg/kg(PCI)。通过对两种方法的比较研究发现,EI能提供更多碎片离子和结构信息,而PCI中则主要为准分子离子及反应气加合离子。应用于样品中甾醇烯的测定时,PCI的选择性和抗干扰能力明显优于EI。两种方法可相互补充和替代应用于日常检测中。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甾醇烯
电子轰击电离
正化学电离
Keywords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
sterenes
electron impact ionization(EI)
positive chemical ionization(PCI)
分类号
O658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植物油中甾醇烯类物质的检测研究
于瑞祥
杨瑞钰
方晓明
赵宇翔
陈迪
丁卓平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植物油中角鲨烯、生育酚和甾醇烯
徐向华
张欣
于瑞祥
方晓明
丁卓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两种离子化技术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橄榄油中甾醇烯类物质的比较
魏雪缘
沈伟健
余可垚
张建
陆慧媛
吴斌
沈崇钰
赵增运
柳菡
邓晓军
王岁楼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