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牛膝中的植物甾酮类成分 被引量:32
1
作者 孟大利 侯柏玲 +2 位作者 汪毅 张鹏 李铣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62-564,576,共4页
目的对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Bl.)中的植物甾酮类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采用各种色谱分离手段,利用理化性质及NMR、MS等波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漏芦甾酮B(rhapontisterone B,1)、旌节花甾... 目的对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Bl.)中的植物甾酮类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采用各种色谱分离手段,利用理化性质及NMR、MS等波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漏芦甾酮B(rhapontisterone B,1)、旌节花甾酮D(stachysterone D,2)、红苋甾酮(rubrosterone,3)、β谷甾醇(βsitosterol,4)和胡萝卜苷(daucosterol,5)。结论化合物1、2为首次从牛膝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膝 植物甾酮 漏芦甾酮B 旌节花甾酮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膝中牛膝甾酮25位异构体构型的确定及其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孟大利 李铣 +1 位作者 黄玖洁 汪毅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66-267,271,共3页
目的牛膝 (AchyranthesbidentataBl.)中牛膝甾酮 2 5位异构体的分离、鉴定、构型确定以及肿瘤抑制活性的测定。方法利用硅胶吸附柱色谱和HPLC法进行分离 ,利用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对化合物进行鉴定 ;利用体外实验法测定其活性。结果 2个... 目的牛膝 (AchyranthesbidentataBl.)中牛膝甾酮 2 5位异构体的分离、鉴定、构型确定以及肿瘤抑制活性的测定。方法利用硅胶吸附柱色谱和HPLC法进行分离 ,利用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对化合物进行鉴定 ;利用体外实验法测定其活性。结果 2个非对映异构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 2 5 R牛膝甾酮 (2 5 Rinokosterone ,1)和 2 5 S牛膝甾酮 (2 5 Sinokosteone ,2 )。化合物 1具有一定的肿瘤抑制活性。结论 2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牛膝中分离得到 ,首次确定了其绝对构型 ,并首次对牛膝甾酮 2个 2 5位异构体进行了1H NMR、13 C NMR数据归属。牛膝中发挥肿瘤抑制作用的成分主要应为皂苷类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膝 牛膝甾酮25位异构体 25-R牛膝甾酮 25-S牛膝甾酮 肿瘤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膝痛康β-蜕皮甾酮的提取工艺
3
作者 高建辉 张舜华 +5 位作者 张宇 范元赫 闵冬雨 叶恒 赵龙山 关雪峰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4期451-456,共6页
目的优化膝痛康方剂中β-蜕皮甾酮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和单因素试验,对提取过程中的浸泡时间、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和甲醇倍量等进行优化,通过响应面模型分析与预测,得到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并对最优条件进行验证。... 目的优化膝痛康方剂中β-蜕皮甾酮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和单因素试验,对提取过程中的浸泡时间、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和甲醇倍量等进行优化,通过响应面模型分析与预测,得到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并对最优条件进行验证。结果饮片浸泡96 min,提取100 min,反复2次,甲醇倍数为16倍,此时牛膝的提取工艺达到最佳,在此提取工艺下β-蜕皮甾酮的提取量达到最大。结论该提取方法具有设备简单、成本低、提取工艺稳定等特点,此外,该提取工艺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以其为膝痛康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膝 β-蜕皮甾酮 Box-Behnken响应面法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怀牛膝中3种甾酮类成分 被引量:11
4
作者 穆海风 李会军 +1 位作者 陈君 李萍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0-212,共3页
建立怀牛膝中3种甾酮类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比较不同产地牛膝的质量差异。色谱柱为Venusil XBP C18柱,流动相为0.1%甲酸-乙腈(84:16),检测波长为250nm。在所建立的方法中,β-蜕皮甾酮、R-牛膝甾酮和S-牛膝甾酮与杂质分离良好,... 建立怀牛膝中3种甾酮类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比较不同产地牛膝的质量差异。色谱柱为Venusil XBP C18柱,流动相为0.1%甲酸-乙腈(84:16),检测波长为250nm。在所建立的方法中,β-蜕皮甾酮、R-牛膝甾酮和S-牛膝甾酮与杂质分离良好,线性范围分别为3.07—1470.00μg/mL(r=0.9994,n=6),0.52~246.00μg/mL(r=0.9997,n=6),0.47—225.00μg/mL(r=0.9998,n=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4%、101.1%和101.1%。本方法适用于同时测定怀牛膝中β-蜕皮甾酮、R-牛膝甾酮及S-牛膝甾酮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牛膝 含量测定 β-蜕皮甾酮 R-牛膝甾酮 S-牛膝甾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水草中的植物甾酮类成分 被引量:7
5
作者 谭成玉 王金辉 +2 位作者 李霞 孟大利 李铣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63-265,共3页
为研究露水草 (CyanotisarachnoideaC .B .Clarke)中的化学成分 ,将露水草的乙醇提取液经中性Al2 O3 柱色谱 ,制备性薄层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得到 3种植物甾酮类成分 ,根据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 ,3个化合物分别为罗汉... 为研究露水草 (CyanotisarachnoideaC .B .Clarke)中的化学成分 ,将露水草的乙醇提取液经中性Al2 O3 柱色谱 ,制备性薄层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得到 3种植物甾酮类成分 ,根据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 ,3个化合物分别为罗汉松甾酮C(podecdysoneC) (1) ,土克甾酮(Turkesterone) (2 ) ,β 蜕皮甾酮 (β ecdysone) (3)。其中化合物 1、2为从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水草 罗汉松甾酮C 土克甾酮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州漏芦中蜕皮甾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程捷恺 张永红 +2 位作者 张自义 程东亮 张国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2084-2088,共5页
从祁州漏芦的根中分离得到 7个蜕皮甾酮化合物 ,采用近代光谱方法鉴定其为 ajugasterone C-2 ,3;2 0 ,2 2 -diacetonide( 1 ) ;2 5 -deoxy-9( 1 1 ) -dehydro-2 0 -hydroxyecdysone-2 0 ,2 2 -monoacetonide( 2 ) ;ajugasteroneC-2 0 ,2... 从祁州漏芦的根中分离得到 7个蜕皮甾酮化合物 ,采用近代光谱方法鉴定其为 ajugasterone C-2 ,3;2 0 ,2 2 -diacetonide( 1 ) ;2 5 -deoxy-9( 1 1 ) -dehydro-2 0 -hydroxyecdysone-2 0 ,2 2 -monoacetonide( 2 ) ;ajugasteroneC-2 0 ,2 2 -monoacetonide( 3) ;ajugasterone C ( 4 ) ;rhapontisterone C( 5 ) ;ecdysterone( 6 ) ;1 1 α-hydrox-yecdysterone ecdysterone( 7) .其中化合物 1和 2是在自然界中首次分离到的新化合物 ,化合物 3是首次在祁州漏芦中分离得到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成分 祁州漏芦 蜕皮甾酮 中药 二维核磁共振谱 分离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蜕皮甾酮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7
作者 徐楠杰 郭月英 李铣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00-302,共3页
综述了有关蜕皮甾酮的多种药理学作用:促进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影响糖代谢;促进脂类代谢;免疫调节;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等.有证据表明蜕皮甾酮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关键词 蜕皮甾酮 蛋白质 糖代谢 脂类代谢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蜕皮甾酮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胰岛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陈秋 邹德平 +2 位作者 张蓉 邱宗荫 夏永鹏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蜕皮甾酮对胰岛素抵抗(IR)HepG2细胞胰岛素受体(InsR)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模型,培养液中加入蜕皮甾酮孵育,观察蜕皮甾酮及吡格列酮对细胞葡萄糖摄取率的影响;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及Western blot方法观... 目的探讨蜕皮甾酮对胰岛素抵抗(IR)HepG2细胞胰岛素受体(InsR)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模型,培养液中加入蜕皮甾酮孵育,观察蜕皮甾酮及吡格列酮对细胞葡萄糖摄取率的影响;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及Western blot方法观察蜕皮甾酮对IR HepG2细胞InsR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细胞比较,1×10-5mol/L蜕皮甾酮可使IR HepG2细胞InsR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结论蜕皮甾酮的胰岛素增敏作用可能与胰岛素信号转导分子InsR蛋白的表达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蜕皮甾酮 胰岛素抵抗 细胞模型 受体 胰岛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蜕皮甾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邹德平 许志忠 +1 位作者 曹灵 陈秋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17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蜕皮甾酮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肾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70只雄性SD大鼠,高脂喂养8周后,对60只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T2DM模型,然后分T2DM组、蜕皮甾酮治疗组(A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B组)、吡格列酮治疗组(C组);另1... 目的探讨蜕皮甾酮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肾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70只雄性SD大鼠,高脂喂养8周后,对60只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T2DM模型,然后分T2DM组、蜕皮甾酮治疗组(A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B组)、吡格列酮治疗组(C组);另10只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干预治疗6周后杀检,检测各组空腹血糖(FPG)、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脂及尿肌酐清除率(Ccr),用ELISA法检测肾组织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合酶(NOS)。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组FPG、BUN、血脂、Ccr、SOD、MDA、NOS升高,SCr降低,均以T2DM组明显(P<0.05或<0.01);与B、C组比较,A组Ccr、LDL-C、NOS、MDA降低,SOD升高(P<0.05或<0.01)。结论皮甾酮能降低T2DM大鼠的Ccr,其可能通过减少肾组织MDA、NOS,升高SOD发挥抗氧化效应,因而具有防治DKD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蜕皮甾酮 氧化应激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成药金水清中蜕皮甾酮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帅琴 秦永超 +2 位作者 江祖成 李凤 廖振环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93-296,共4页
本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Shim -pack CLC-ODS柱,甲醇-水(40∶60)流动相,在248 nm 波长处测定中成药金水清中蜕皮甾酮的含量。在0.5~1000μg/m L范围呈线性关系,相... 本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Shim -pack CLC-ODS柱,甲醇-水(40∶60)流动相,在248 nm 波长处测定中成药金水清中蜕皮甾酮的含量。在0.5~1000μg/m L范围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8;方法的检出限为0.108 m m ol·L- 1(S/N=3),RSD为0.66% (n= 7, C= 10.0 μg/m L)。采用活性氧化铝柱预分离,以除去主要干扰组分的影响。方法简便,重现性好,用于实际样品分析,分析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测定 蜕皮甾酮 中成药 漏芦 金水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露水草中的一种新植物甾酮的分离与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谭成玉 孔亮 +2 位作者 李铣 李伟 李宁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37-941,共5页
云南植物露水草富含植物甾酮类成分。为了研究其中的生物活性成分,采用多种色谱分离方法(氧化铝柱色谱、硅胶柱色谱、常压反相C18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等)相结合,从露水草中分离得到一种新植物甾酮。综合一维和二维... 云南植物露水草富含植物甾酮类成分。为了研究其中的生物活性成分,采用多种色谱分离方法(氧化铝柱色谱、硅胶柱色谱、常压反相C18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等)相结合,从露水草中分离得到一种新植物甾酮。综合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光谱以及电喷雾质谱数据分析,确定该化合物的结构为3β,4α,14α,20 R,22 R,25-hexahydroxy-5α-cholest-7-en-6-one,为一种较为少见的具有5α-H的植物甾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分离 核磁共振光谱 植物甾酮 露水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蜕皮甾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细胞IRS-2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朱玉霞 孙丽莎 +1 位作者 杨矫 陈秋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33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蜕皮甾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细胞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42只大鼠,14只作为正常组,常规饲料喂养,余下28只先以高脂喂养加小剂量STZ注射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分别... 目的探讨蜕皮甾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细胞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42只大鼠,14只作为正常组,常规饲料喂养,余下28只先以高脂喂养加小剂量STZ注射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分别给予高脂饲料喂养、高脂饲料喂养+蜕皮甾酮灌胃治疗。5周后取大鼠肝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化和RT-PCR技术检测IRS-2蛋白和mRNA含量。结果正常组和治疗组肝细胞IRS-2蛋白及mRNA含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或<0.01)。结论蜕皮甾酮可提高2型糖尿病大鼠肝细胞IRS-2蛋白和mRNA含量,这可能是蜕皮甾酮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蜕皮甾酮 2型糖尿病 胰岛素受体底物2 胰岛素抵抗 大鼠 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羰基甾酮的选择性还原反应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崔建国 曾陇梅 苏镜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39-642,共4页
在不同金属离子存在下 ,多羰基甾酮的甾核及支链上都发生了羰基与硼氢化钠的还原反应 。
关键词 多羰基甾酮 还原反应 区域选择性 立体选择性 羰基 硼氢化钠 甾醇 天然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羟基蜕皮甾酮对大鼠糖尿病心肌病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14
作者 夏西超 张庆远 +3 位作者 梁桂娜 路少博 杨园园 田阳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2-415,共4页
目的探讨20-羟基蜕皮甾酮(20E)对糖尿病心肌病的保护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5只,后3组大鼠用60mg/kg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糖尿病模型,之后分别灌服蒸馏水、5mg/kg盐酸二甲双胍和10mg/kg... 目的探讨20-羟基蜕皮甾酮(20E)对糖尿病心肌病的保护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5只,后3组大鼠用60mg/kg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糖尿病模型,之后分别灌服蒸馏水、5mg/kg盐酸二甲双胍和10mg/kg 20E溶液,药物干预6周后,观察心脏形态学改变,测定空腹血糖、心脏糖基化终末产物(AGE)、糖化血红蛋白(HbAlc)、HDL-C和LDL-C含量,实时荧光定量分析线粒体酶complexⅠ、Ⅱ、Ⅲ和Ⅳ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心肌损伤程度减轻,空腹血糖、AGE、HbAlc和LDL-C分别降低了62.4%(P<0.01)、38.8%(P<0.05)、51.2%(P<0.01)和47.9%(P<0.01),complexⅠ、Ⅲ和Ⅳ表达水平分别增加了2.51倍(P<0.01)、2.81倍(P<0.01)和2.08倍(P<0.01)。结论 20E对糖尿病心肌病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蜕皮甾酮 糖尿病并发症 心肌疾病 糖基化终产物 高级 血红蛋白A 糖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州漏芦中的植物甾酮类成分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希强 王金辉 +1 位作者 王素贤 李铣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60-262,共3页
自祁州漏芦 (Rhaponticumuniflorum (L .)DC .)的根中分离得到 4种植物甾酮类成分 ,根据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为蜕皮甾酮 (ecdysterone) (1) ,筋骨草甾酮C(ajugasteroneC) (2 ) ,蜕皮甾酮 3 O β D 葡萄糖苷 (ecdysterone 3 O β D g... 自祁州漏芦 (Rhaponticumuniflorum (L .)DC .)的根中分离得到 4种植物甾酮类成分 ,根据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为蜕皮甾酮 (ecdysterone) (1) ,筋骨草甾酮C(ajugasteroneC) (2 ) ,蜕皮甾酮 3 O β D 葡萄糖苷 (ecdysterone 3 O β D glucopyranoside) (3) ,蜕皮甾酮 2 5 O β D 葡萄糖苷(ecdysterone 2 5 O β D glucopyranoside) (4) ,其中化合物 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州漏芦 植物甾酮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蜕皮甾酮对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兔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间黏附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志 冯华 +4 位作者 朱刚 林江凯 吴南 高伯元 王宪荣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70-272,共3页
目的采用体外孵育的血性脑脊液模拟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刺激因素,观察实验性SAH后兔脑微血管内皮细胞(microvessel endothelial cells, BmvECs)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间黏附变化及蜕皮甾酮的干预效应。方法 体外... 目的采用体外孵育的血性脑脊液模拟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刺激因素,观察实验性SAH后兔脑微血管内皮细胞(microvessel endothelial cells, BmvECs)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间黏附变化及蜕皮甾酮的干预效应。方法 体外培养兔BmvECs,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对照组、血性脑脊液刺激组和蜕皮甾酮治疗组BmvECs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改变,通过内皮细胞、中性粒细胞黏附模型检测BmvECs与中性粒细胞的黏附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血性脑脊液刺激组BmvECs细胞间黏附分子-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增强,BmvECs与中性粒细胞间黏附率增加。蜕皮甾酮治疗组BmvECs细胞间黏附分子-1染色强度、BmvECs与中性粒细胞间黏附率低于血性脑脊液刺激组。结论 血性脑脊液刺激可增强内皮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和对中性粒细胞的黏附作用,蜕皮甾酮对其具有抑制作用,可能对慢性脑血管痉挛具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细胞黏附分子 内皮 血管 免疫组织化学 蜕皮甾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蜕皮甾酮对小鼠学习记忆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楠杰 郭月英 李铣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6-19,共4页
采用一次性训练被动回避性条件反应方法———跳台法,观察了蜕皮甾酮(Ecdysterone)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蜕皮甾酮可拮抗东莨菪碱造成的记忆获得障碍,改善环己酰亚胺造成的记忆巩固不良和30%乙醇造成... 采用一次性训练被动回避性条件反应方法———跳台法,观察了蜕皮甾酮(Ecdysterone)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蜕皮甾酮可拮抗东莨菪碱造成的记忆获得障碍,改善环己酰亚胺造成的记忆巩固不良和30%乙醇造成的记忆再现缺失.蜕皮甾酮还具有抗急性脑缺氧作用,提示蜕皮甾酮可改善记忆障碍,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蜕皮甾酮 学习 记忆 小鼠 跳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怀牛膝蜕皮甾酮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16
18
作者 刘姣 周亚球 彭超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43-44,共2页
目的:测定怀牛膝中蜕皮甾酮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怀牛膝中蜕皮甾酮的含量。结果:蜕皮甾酮在0.2~1.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结论:本方法操作快速、简便、准确,可作为蜕皮甾酮的定量分析方法。
关键词 牛膝 蜕皮甾酮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采收期广升麻产量及其蜕皮甾酮含量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佳 匡艳辉 刘湘丹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0期81-84,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期广升麻产量及其蜕皮甾酮的含量,为广升麻标准化栽培过程中采收期的确定提供依据。方法于不同采收期采集广升麻植株,称重法测定其根质量;HPLC测定根中蜕皮甾酮含量,色谱柱为ZORBAX Eclipse XDB-C18(250 mm×4.6 m...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期广升麻产量及其蜕皮甾酮的含量,为广升麻标准化栽培过程中采收期的确定提供依据。方法于不同采收期采集广升麻植株,称重法测定其根质量;HPLC测定根中蜕皮甾酮含量,色谱柱为ZORBAX Eclipse XDB-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45︰55,V/V),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48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不同采收期广升麻植株根质量和根中蜕皮甾酮含量均呈动态变化。根质量在10月下旬达到最大值,之后基本稳定;蜕皮甾酮含量于11月上旬达到最高,其后稍有下降。结论综合根产量、蜕皮甾酮含量和广升麻植株物候期,确定广升麻根的最佳采收期为11月上、中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升麻 采收期 蜕皮甾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萼蝇子草蜕皮甾酮类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4
20
作者 金艺淑 徐伟 李玉山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69-271,282,共4页
目的对黏萼蝇子草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反相半微量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根据ESI-MS、1H-NMR和13C-NMR等谱学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黏萼蝇子草根的乙醇提取物分离得到5个蜕... 目的对黏萼蝇子草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反相半微量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根据ESI-MS、1H-NMR和13C-NMR等谱学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黏萼蝇子草根的乙醇提取物分离得到5个蜕皮甾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0-羟基蜕皮激素(20-hydroxyecdysone,1)、1-epi-integristerone A(2)、abutasterone(3)、旌节花甾酮A(stachysterone A,4)和15-羟基旌节花甾酮A(15-hydroxystachysterone A,5);另外得到胡萝卜苷(daucosterol,6)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7)2个甾醇类化合物。结论化合物2-5为蝇子草属植物中首次分离的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萼蝇子草 化学成分 蜕皮甾酮 甾醇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