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月龄和血脂水平ApoE基因敲除小鼠体内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的表达(英文) 被引量:1
1
作者 宁艳霞 江一峰 +2 位作者 徐晨 赵凤娣 殷莲华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22-429,共8页
目的检测不同月龄和不同血脂水平载脂蛋白E敲除小鼠体内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eroidogenic acute regulatory protein,StAR)的表达水平。方法实验分别选取雄性和雌性1天龄新生鼠、1月龄、3月龄及5月龄载脂蛋白E敲除小鼠(apoE-/-... 目的检测不同月龄和不同血脂水平载脂蛋白E敲除小鼠体内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eroidogenic acute regulatory protein,StAR)的表达水平。方法实验分别选取雄性和雌性1天龄新生鼠、1月龄、3月龄及5月龄载脂蛋白E敲除小鼠(apoE-/-)及对照C57BL/6J小鼠,每组6只,共16组。利用试剂盒检测不同年龄小鼠的血脂水平。利用实时定量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不同年龄和血脂水平下,小鼠肝脏中StAR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相比同年龄同性别的正常对照小鼠,载脂蛋白E敲除小鼠血清中含较高水平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和较低水平的高密度脂蛋白(HDL)。在对照小鼠中,StAR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随月龄增加逐渐下降;但是在载脂蛋白E敲除小鼠体内,因为血脂水平的提高,StAR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结论StAR通过调节脂质代谢,可作为一个有效调节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调节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 胆固醇 载脂蛋白E敲除小鼠 C57BL/6J小鼠 氧化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对生殖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曾思雨 程蕊娈 +2 位作者 王重 陈鸿 陈树林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7-101,共5页
所有类固醇激素的合成均始于胞内胆固醇,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专一性地负责将底物胆固醇从线粒体外膜转运至内膜,该过程是类固醇激素合成的限速步骤。StAR在不同物种中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其表达主要分布于肾上腺、卵巢及睾... 所有类固醇激素的合成均始于胞内胆固醇,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专一性地负责将底物胆固醇从线粒体外膜转运至内膜,该过程是类固醇激素合成的限速步骤。StAR在不同物种中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其表达主要分布于肾上腺、卵巢及睾丸组织。StAR基因的表达对动物机体生殖过程存在直接或间接影响,表达异常会导致生殖内分泌功能紊乱,影响胚胎发育及精子发生。论文探讨了StAR的基本结构特点及表达分布特征,基于StAR对胆固醇转运的作用机制,综述了StAR对动物和人类生殖内分泌的调控作用,为StAR在生殖应用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 类固醇激素 生殖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乌日罕 哈斯高娃 +3 位作者 陈小辛 张睿 娜哈雅 娜仁花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21年第4期20-26,共7页
类固醇激素合成过程中,需要急性调节蛋白(StAR)将细胞质中的胆固醇转运到线粒体中,而StAR基因的表达及相关反应物通过调节细胞中的StAR水平,来调控类固醇激素的合成过程。本文结合大量相关文献资料,首先综述了当前研究者对急性调节蛋白(... 类固醇激素合成过程中,需要急性调节蛋白(StAR)将细胞质中的胆固醇转运到线粒体中,而StAR基因的表达及相关反应物通过调节细胞中的StAR水平,来调控类固醇激素的合成过程。本文结合大量相关文献资料,首先综述了当前研究者对急性调节蛋白(StAR)的分子结构、编码基因及同源性的研究成果,包括StAR的分子质量、分类类型和同源蛋白转运作用等。随后综述了StAR表达的各种影响因素,包括cAMP-蛋白激酶A(PKA)信号通路、蛋白激酶C(PKC)、调节因子StAR基因及其他因素。一些影响因素是StAR基因转录或转录后表达修饰的参与成分,在影响类固醇激素合成上存在直接、间接作用,在影响作用上存在正向、负向的调节,在影响目标上存在维持稳定、快速增强和抑制降低等类型。最后,探讨了StAR调节类固醇激素合成的作用及其机制,包括跨膜转运胆固醇、StAR对类固醇激素合成的促进作用、巨噬细胞影响StAR调节类固醇生物合成作用。这些作用都可能与机体细胞合成和分泌类固醇激素的水平紧密相关,对动物和人类的生殖内分泌产生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 调控作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淀素对小鼠脑内类固醇合成急性调节蛋白表达的影响
4
作者 曹晓娟 李强 +5 位作者 范奎奎 潘登 刘昊东 王昆 海日汗 杜晨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365-2370,共6页
本试验旨在定位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在小鼠脑内的分布,并对胰淀素(amylin)是否影响小鼠脑内StAR的表达进行初步研究。购买C57BL/6品系小鼠,标准环境下饲养一个月后,将获得的子一代饲养7周,选取9只体重及健康状况相近的雄... 本试验旨在定位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在小鼠脑内的分布,并对胰淀素(amylin)是否影响小鼠脑内StAR的表达进行初步研究。购买C57BL/6品系小鼠,标准环境下饲养一个月后,将获得的子一代饲养7周,选取9只体重及健康状况相近的雄性小鼠为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对照组、amylin注射组和amylin+AC187(amylin特异性抑制剂)注射组,按体重(100μg·kg^-1)连续注射3 h后,剖取脑组织,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研究StAR在脑内的分布规律,同时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比较不同组中StAR的表达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StAR免疫阳性信号主要表达在不定带(ZI),零星分布于蓝斑核(LC)、下丘脑腹内侧核(VMH)、中缝背核(DR)。与对照组相比,腹腔注射amylin (100μg·kg-1)极显著降低ZI内StAR表达量(P<0.01);联合抑制剂处理组amylin+AC187能极显著抑制amylin对ZI内StAR表达的影响(P<0.01)。结果表明,腹腔注射amylin可显著抑制ZI内StAR的表达,由于StAR是调节类固醇激素的限速酶,推测amylin除可调节进食及能量代谢外,还可通过调节StAR的表达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内类固醇激素的合成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淀素 类固醇合成急性调节蛋白 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马香猪类固醇激素急性调节蛋白(StAR)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5
作者 吴群 魏泓 +6 位作者 肖榕 卿利娟 葛亮 李婧 商海涛 郑小波 刘宇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9-22,共4页
本试验通过RT-PCR扩增巴马香猪StAR基因,分析其序列的结构特点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为StAR基因在猪睾丸间质细胞中的超量表达研究奠定基础。根据NCBI中猪StAR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以巴马香猪睾丸组织总RNA为模板进行RT-PCR,将所得目... 本试验通过RT-PCR扩增巴马香猪StAR基因,分析其序列的结构特点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为StAR基因在猪睾丸间质细胞中的超量表达研究奠定基础。根据NCBI中猪StAR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以巴马香猪睾丸组织总RNA为模板进行RT-PCR,将所得目的基因与pEGFP-C1进行双酶切后连接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StAR。结果显示,连接到pSURE-T克隆载体上的目的片段测序结果为858碱基组成,编码含有285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与NCBI报道的StAR基因比对,核酸同源性在99.3%以上,并成功构建了重组载体pEGFP-C1-St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马香猪 类固醇激素急性调节蛋白 真核表达载体 表达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固醇合成急性调节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及作用研究概况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娟 栾新红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0-113,共4页
类固醇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是胆固醇的一种转运蛋白,在类固醇激素合成过程中StAR作为限速酶起着特别关键的作用。类固醇激素合成主要在肾上腺、性腺和胎盘等组织中进行,对于维持正常生殖功能和机体内环境的稳定非常重要。有关StAR的... 类固醇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是胆固醇的一种转运蛋白,在类固醇激素合成过程中StAR作为限速酶起着特别关键的作用。类固醇激素合成主要在肾上腺、性腺和胎盘等组织中进行,对于维持正常生殖功能和机体内环境的稳定非常重要。有关StAR的发现和特性在以往的文献中已有报道,在此基础上,论文对StAR的生物学特征、作用机制及其与生殖疾病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固醇合成急性调节蛋白 生物学特性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R蛋白表达及线粒体超微结构改变在锰抑制雄性大鼠睾酮合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6
7
作者 成静 付娟玲 周宗灿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 研究锰对雄性大鼠睾酮合成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雄性成年SD大鼠用MnCl27.5 ,15和 30mg·kg- 1·d- 1ip 4 0d ,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清睾酮含量 ,电镜观察大鼠睾丸间质Ley dig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及应用Western印迹... 目的 研究锰对雄性大鼠睾酮合成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雄性成年SD大鼠用MnCl27.5 ,15和 30mg·kg- 1·d- 1ip 4 0d ,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清睾酮含量 ,电镜观察大鼠睾丸间质Ley dig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及应用Western印迹法测定甾类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 (StAR)在分离的大鼠睾丸间质Leydig细胞线粒体中的水平 ,并测定了睾丸和附睾的脏器系数。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MnCl2染毒组雄性SD大鼠血清睾酮含量、StAR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 ,大鼠睾丸间质Leydig细胞胞内线粒体变形、肿胀、空泡化。 30mg·kg- 1组大鼠睾丸脏器系数也明显下降。结论 MnCl2 可以降低雄性大鼠的睾酮合成 ,其机制与睾丸间质Leydig细胞StAR蛋白表达的下降有关 ,锰所致线粒体功能的损害也可能是StAR蛋白表达下降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酮 甾类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 线粒体 LEYDIG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HP对雄性仔鼠胚胎Leydig细胞雄激素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郑海红 王维维 +4 位作者 王晓雅 吴亮 方周溪 葛仁山 陈国荣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27-1632,共6页
目的: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基酯(DEHP)对雄性仔鼠胚胎Leydig细胞(FLC)雄激素合成的影响。方法:DEHP分别以低、中、高3组剂量(10、100、750 mg.kg-1.d-1)灌胃作用于怀孕12 d到产后1 d(GD12-PND1)的SD母鼠,观察DEHP对雄仔鼠血清睾酮(T)... 目的: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基酯(DEHP)对雄性仔鼠胚胎Leydig细胞(FLC)雄激素合成的影响。方法:DEHP分别以低、中、高3组剂量(10、100、750 mg.kg-1.d-1)灌胃作用于怀孕12 d到产后1 d(GD12-PND1)的SD母鼠,观察DEHP对雄仔鼠血清睾酮(T)水平、睾丸FLC形态结构、睾丸FLC的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I)mRNA的相对表达量(ΔΔCT法)。结果:低剂量组血清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中、高剂量组血清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光镜下低剂量组可见间质细胞聚集呈簇分布,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均可见间质细胞呈瘤样增生。电镜示低剂量组间质细胞椭圆形、长梭形,脂质颗粒减少,线粒体、滑面内质网丰富。中、高剂量组间质细胞呈梭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核大、圆,胞浆丰富,细胞聚集一起,胞质内可见丰富的脂质颗粒,脂质颗粒染色深,滑面内质网及线粒体扩张。高剂量组睾丸FLC的StAR mRNA的相对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低剂量组睾丸FLC的IGF-Ⅰ mRNA相对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DEHP对新生雄性仔鼠睾丸FLC有毒性作用,可影响雄性仔鼠睾丸FLC的形态学及其生成类固醇的能力。其可能机制是低剂量DEHP宫内暴露后,促进睾丸FLC的IGF-ⅠmRNA表达从而引起血清睾酮升高,而高剂量DEHP可能通过抑制睾丸FLC StAR mRNA表达从而降低血清睾酮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基酯 胚胎Leydig细胞 睾酮 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ox-LDL对大鼠原代卵泡膜细胞增殖及激素合成相关基因LXR-α和StAR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陈莹 张益 李聪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8-324,共7页
目的·初步探讨ox-LDL对大鼠卵泡膜细胞增殖和雄激素合成相关基因LXR-α和St AR表达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检测大鼠卵巢组织中LXR-α的表达。体外分离培养原代大鼠卵泡膜细胞,分别用25、50、100、150、200、300和400 mg/L的ox-... 目的·初步探讨ox-LDL对大鼠卵泡膜细胞增殖和雄激素合成相关基因LXR-α和St AR表达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检测大鼠卵巢组织中LXR-α的表达。体外分离培养原代大鼠卵泡膜细胞,分别用25、50、100、150、200、300和400 mg/L的ox-LDL处理,用real-time PCR检测LXR-αm RNA的变化,用MTT检测细胞活力,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LXR-α和St AR蛋白的表达。结果·ox-LDL对大鼠卵泡膜细胞增殖的影响和对LXR-α和St AR表达的调控呈现浓度依赖性变化。ox-LDL刺激24 h后,低浓度的ox-LDL(25~150 mg/L)可诱导卵泡膜细胞增殖,以100 mg/L的ox-LDL对卵泡膜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显著。而当ox-LDL浓度继续上升,细胞存活率下降,以400 mg/L的ox-LDL对卵泡膜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显著。低浓度ox-LDL(25~150 mg/L)刺激,导致LXR-αm RNA的表达升高,其中150 mg/L ox-LDL对LXR-αm RNA的表达量影响显著。高浓度ox-LDL抑制LXR-αm RNA的表达,其中400 mg/L的ox-LDL对LXR-αm RNA的表达量影响显著。150 mg/L ox-LDL促进大鼠卵泡膜细胞LXR-α和St AR蛋白的表达上升,但150 mg/L ox-LDL对St AR蛋白表达的促进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而400 mg/L ox-LDL能显著抑制大鼠卵泡膜细胞LXR-α和St AR蛋白的表达。结论·低浓度的ox-LDL可诱导卵泡膜细胞增殖,促进LXR-α和St AR的表达,而高浓度oxLDL降低细胞活力,抑制LXR-α和St AR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泡膜细胞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增殖 肝X受体 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蜕皮激素受体的新型4,5,6,7-四氢-2H-吲唑酰肼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杀虫活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兵博 蒋标标 +4 位作者 董雅雯 金小宇 崔丽 张莉 杨新玲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9-48,共10页
为了发现结构新颖的昆虫生长调节剂,以蜕皮激素受体(EcR)为靶标,以课题组发现的高活性化合物C(N-(4-(叔丁基)苯基)-2-苯基-2,4,5,6,7,8-六氢环庚基[C]吡唑-3-甲酰胺)为先导化合物,利用活性亚结构拼接的方法,设计合成了25个未见文献报道... 为了发现结构新颖的昆虫生长调节剂,以蜕皮激素受体(EcR)为靶标,以课题组发现的高活性化合物C(N-(4-(叔丁基)苯基)-2-苯基-2,4,5,6,7,8-六氢环庚基[C]吡唑-3-甲酰胺)为先导化合物,利用活性亚结构拼接的方法,设计合成了25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型4,5,6,7-四氢-2H-吲唑酰肼类衍生物,其结构经过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高分辨质谱确证。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所有目标化合物与EcR具有较好的结合力,其中化合物I-15可以很好地结合到EcR的活性位点,其结合模式和虫酰肼相似;靶标蛋白结合实验证明,I-15在40 mg/L下与EcR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75.8%±7.2%)。初步杀虫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部分目标化合物在500 mg/L下对鳞翅目害虫小菜蛾表现出一定的杀虫活性,但总体活性均不如虫酰肼和先导化合物C;进一步分析发现,目标化合物的脂水分配系数(ClogP)普遍低于先导化合物和对照药剂虫酰肼,推测是由于目标化合物的亲脂性较差,从而影响其穿透昆虫表皮的能力,导致杀虫活性较弱。该研究对后续化合物的结构优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蜕皮激素受体 昆虫生长调节 4 5 6 7-四氢-2H-吲唑酰肼衍生物 合成 杀虫活性 蛋白结合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基因组学、瘤胃衍生生物活性脂肪酸及乳脂合成调节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Dale E.Bauman 崔瑞莲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2-72,共1页
乳腺中乳脂合成的研究一直是热门的领域,生物活性脂肪酸在脂类合成调节中有显著的作用。生化还原理论表明,日粮引起的奶牛乳脂低下(MFD)是由于瘤胃的生化还原产生的特异脂肪酸使得乳腺乳脂合成受到抑制而引起的。影响乳脂合成最重要的... 乳腺中乳脂合成的研究一直是热门的领域,生物活性脂肪酸在脂类合成调节中有显著的作用。生化还原理论表明,日粮引起的奶牛乳脂低下(MFD)是由于瘤胃的生化还原产生的特异脂肪酸使得乳腺乳脂合成受到抑制而引起的。影响乳脂合成最重要的脂肪酸是t10,c12CLA,它的作用非常具有特征性,包括效应关系的剂量效应。在MFD期,脂肪的生产能力及乳腺关键的脂肪生成调节基因都是协同下调的。研究结果已经证明,在反刍动物和啮齿类动物中SREBF1及Spot 14是脂肪生产信号通路中的生化还原中间应答物。MFD及瘤胃衍生特定生物活性脂肪酸对其的调节是现在动物营养研究中营养基因组学的一个成功的例子,并在动物生产中有潜在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亚油酸 奶牛 乳脂降低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 甲状腺激素应答蛋白(S14) 脂类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甙Rb1促进老年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睾酮产生和StAR蛋白表达 被引量:5
12
作者 吕自兰 郝杰 +4 位作者 赵丽娜 王琦 胡建刚 谢怡 黎刚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b1对老年大鼠间质细胞增殖及睾酮产生的影响,分析人参皂甙Rb1对睾酮提升作用的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老年大鼠睾丸间质细胞,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Rb1,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改变,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中睾酮水平,用R...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b1对老年大鼠间质细胞增殖及睾酮产生的影响,分析人参皂甙Rb1对睾酮提升作用的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老年大鼠睾丸间质细胞,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Rb1,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改变,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中睾酮水平,用RT-PCR分析间质细胞StAR基因和P450scc基因表达,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间质细胞StAR和P450scc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人参皂甙对间质细胞增殖没有明显影响,老年大鼠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睾酮水平明显低于青年大鼠,人参皂甙Rb1呈浓度依赖性上调老年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睾酮产生,上调StAR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但对P450scc基因和蛋白表达基本没有影响。结论:衰老致睾丸间质细胞睾酮产生能力下降,人参皂甙单体Rb1可通过上调StAR蛋白表达,增强睾酮合成,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酮 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 胆固醇侧链裂解酶 间质细胞 RB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衍生物B06对2型糖尿病大鼠睾酮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林中民 王芳 +3 位作者 张泉波 陈霖 陈三妹 陈国荣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52-358,共7页
目的:研究姜黄素衍生物B06对2型糖尿病大鼠睾酮合成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5只,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高脂组(H组)、高脂治疗组(HT组)、糖尿病组(D组)和糖尿病治疗组(DT组),后4组高脂喂养4周后,D组及DT组用低剂量链脲佐菌素诱... 目的:研究姜黄素衍生物B06对2型糖尿病大鼠睾酮合成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5只,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高脂组(H组)、高脂治疗组(HT组)、糖尿病组(D组)和糖尿病治疗组(DT组),后4组高脂喂养4周后,D组及DT组用低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HT组和DT组用0.2 mg·kg^(-1)·d^(-1)的B06灌胃8周。微量血糖仪测定大鼠血糖浓度;ELISA法测定血胰岛素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光镜和电镜观察睾丸形态;放射免疫法测定血睾酮、雌二醇水平;免疫组化检测Leydig细胞的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表达;RT-PCR检测睾丸Leydig细胞StAR、胆固醇侧链裂解酶(P450scc)、细胞色素P450 17A1(P450c17)、细胞色素P450芳香化酶(P450arom)、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HSD)及17β-HSD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H组及D组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升高,血清睾酮水平降低,经B06治疗后好转;H组及D组睾丸曲细精管变形,生精细胞脱落,Leydig细胞内线粒体肿胀,内质网减少且扩张,胞核皱缩,染色质稀疏,经B06治疗后病变减轻;D组的StAR蛋白表达减弱,经B06治疗后表达增强;H组及D组Leydig细胞St AR、P450scc mRNA表达降低,经B06治疗后升高,P450c17、P450arom、3β-HSD及17β-HSD mRNA表达未见明显差异。结论:B06可缓解2型糖尿病大鼠睾丸病变,提高血清睾酮水平,这可能与B06改善机体代谢紊乱并上调Leydig细胞StAR及P450scc mRNA表达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姜黄素衍生物B06 LEYDIG细胞 睾酮 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胆固醇转运蛋白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汤昆 梁慧子 张漓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5-259,269,共6页
类固醇激素在维持人体运动能力、肌肉力量和疲劳恢复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胆固醇跨线粒体膜转运,是影响类固醇激素合成的关键步骤,已有研究表明St AR、TSPO、VDAC、ATAD3A等多个蛋白与此过程密切相关。本文对上述线粒体膜相关蛋白的... 类固醇激素在维持人体运动能力、肌肉力量和疲劳恢复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胆固醇跨线粒体膜转运,是影响类固醇激素合成的关键步骤,已有研究表明St AR、TSPO、VDAC、ATAD3A等多个蛋白与此过程密切相关。本文对上述线粒体膜相关蛋白的生理学特性、结构、功能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探讨了运动与转运蛋白之间关系,以期更系统地理解胆固醇跨膜转运机制,为最终解决运动训练导致的内分泌紊乱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固醇激素合成 胆固醇转运 类固醇合成急性调节蛋白 转位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雀异黄素对青年雌性大鼠卵巢组织中雄激素生成关键酶StAR、P450scc、CYP19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甄井龙 初晓丽 +2 位作者 丛莎 张涛 迟晓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1-176,共6页
研究金雀异黄素(genistein,GEN)对青年雌性大鼠卵巢内类固醇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eroidogenic acute regulatory protein,St AR)、胆固醇侧链裂解酶(side-chain cleavage enzyme,P450scc)、细胞色素P450芳香化酶(cytochrome P450 aromata... 研究金雀异黄素(genistein,GEN)对青年雌性大鼠卵巢内类固醇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eroidogenic acute regulatory protein,St AR)、胆固醇侧链裂解酶(side-chain cleavage enzyme,P450scc)、细胞色素P450芳香化酶(cytochrome P450 aromatase,CYP19)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40只SD青年雌性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NC)、GEN低、中、高剂量组及己烯雌酚阳性对照组,剂量组分别灌胃GEN 15、30、60 mg/(kg·d),阳性对照组灌胃己烯雌酚0.5 mg/(kg·d),持续30 d。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大鼠卵巢内St AR、P450scc、CYP19 m 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卵巢内St AR、P450scc的蛋白水平。给予GEN后,与NC组相比,GEN中、高剂量组St AR、P450scc、CYP19 m 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增高(P<0.05)。卵巢内St AR、P450scc的蛋白检测结果显示:St AR表达量在GEN高剂量组增加明显(P<0.05);P450scc表达量在GEN中、高剂量组均增加明显,且与NC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得出结论为30~60 mg/kg的GEN可增强青年雌性大鼠体内雄激素生成关键酶的表达水平,影响卵泡的发育和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雀异黄素 类固醇合成急性调节蛋白 胆固醇侧链裂解酶 细胞色素P450芳香化酶 青年雌性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赤霉烯酮对青年母猪的雌激素影响
16
《中国动物保健》 2012年第5期84-84,共1页
玉米赤霉烯酮是一种强霉菌毒素,具有雌激素性质。体外试验表明,玉米赤霉烯酮代谢产物可以下调与蛋白质合成(蛋白激酶B,Akt)和细胞增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相关的蛋白。美国进行的这项研究目的是确定玉米赤霉烯酮对(1)生... 玉米赤霉烯酮是一种强霉菌毒素,具有雌激素性质。体外试验表明,玉米赤霉烯酮代谢产物可以下调与蛋白质合成(蛋白激酶B,Akt)和细胞增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相关的蛋白。美国进行的这项研究目的是确定玉米赤霉烯酮对(1)生长性能与蛋白质合成信息传递与(2)生殖道发育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赤霉烯酮 激素 青年母猪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蛋白激酶B 蛋白合成 霉菌毒素 体外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0MHz射频电磁辐射对小鼠睾丸间质细胞睾酮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林艳云 李康樗 +5 位作者 杜乐 苗霞 郎海洋 刘军叶 曾丽华 郭国祯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854-3859,共6页
睾酮在雄性生殖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探讨1 950 MHz射频电磁辐射对小鼠睾丸间质细胞睾酮分泌功能的影响,采用s Xc辐照系统、GSM talk信号对小鼠睾丸间质细胞进行频率为1 950 MHz、比吸收率(SAR)为3 W/kg的24 h的射频辐射;再采用ELISA方法... 睾酮在雄性生殖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探讨1 950 MHz射频电磁辐射对小鼠睾丸间质细胞睾酮分泌功能的影响,采用s Xc辐照系统、GSM talk信号对小鼠睾丸间质细胞进行频率为1 950 MHz、比吸收率(SAR)为3 W/kg的24 h的射频辐射;再采用ELISA方法检测辐照后0、6、24 h及假辐照组细胞上清液中的睾酮含量,并利用Real time-PCR方法测定上述3个时间点及假辐照组细胞中类固醇合成快速调节蛋白(st AR)、细胞色素P450胆固醇侧链裂解酶(P450sc)、雄激素受体(AR)的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假辐照组相比,辐照组细胞上清液中的睾酮含量于照射后6、24 h显著降低;辐照组细胞内的P450scc、AR的m RNA表达水平于照射后0、6、24 h显著降低;而辐照组的st AR m RNA表达水平在辐照后0 h时低于假辐照组,6、24 h时与假辐照组几乎无差异。因此,1 950 MHz射频电磁辐射能通过基因转录水平影响到小鼠睾丸间质细胞st AR、P450scc、AR的m RNA的表达,进而降低睾酮的合成和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电磁辐射 间质细胞 睾酮 类固醇合成快速调节蛋白 细胞色素P450胆固醇侧链裂解酶 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R在雌性SD大鼠海马、基底前脑及前额叶皮层中的表达与ChAT正相关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子高 邬军锋 +5 位作者 张建峰 卜吉梅 赵永飞 陈英辉 李瑞锡 祖衡兵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9-124,共6页
目的:探讨基底前脑胆碱能系统(basal forebrain cholinergic system,BFCS)中是否存在神经甾体的合成及局部合成的神经甾体与BFCS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甾体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eroidogenic acute reg... 目的:探讨基底前脑胆碱能系统(basal forebrain cholinergic system,BFCS)中是否存在神经甾体的合成及局部合成的神经甾体与BFCS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甾体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eroidogenic acute regulatory protein,StAR)及胆碱乙酰转移酶(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ChAT)在1月龄、6月龄及24月龄雌性SD大鼠海马、基底前脑及前额叶皮层中的表达情况,并对StAR与相应脑区中ChAT的表达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海马、基底前脑及前额叶皮层多种形态的细胞中均存在StAR的表达。StAR与ChAT在1月龄及24月龄组的表达量均显著低于6月龄组(P<0.05),24月龄组的表达量均略低于1月龄组(P>0.05),且StAR的表达量均与相应脑区中ChAT的表达量正相关。结论:BFCS中存在神经甾体的合成,且局部合成的神经甾体与BFCS功能状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甾体合成急性调节蛋白 胆碱乙酰转移酶 海马 基底前脑 前额叶皮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颗粒细胞AQP9的表达 被引量:3
19
作者 陆秀娥 钱羽力 黄荷凤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5期449-453,共5页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卵巢组织中窦状卵泡和在超促排卵(COH)周期黄素化颗粒细胞AQP9的表达,探讨颗粒细胞AQP9表达水平与COH周期卵泡液中甾体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PCOS患者1...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卵巢组织中窦状卵泡和在超促排卵(COH)周期黄素化颗粒细胞AQP9的表达,探讨颗粒细胞AQP9表达水平与COH周期卵泡液中甾体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PCOS患者18例,对照组18例。收集卵泡(直径≥1.8 cm)液,测定甾体激素E2、P和T水平;取卵时分别收集大卵泡(直径>1.6 cm)和小卵泡(直径<1.4 cm)的黄素化颗粒细胞。用RT-PCR检测COH周期黄素化颗粒细胞AQP9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定位AQP9在PCOS卵巢内窦状卵泡和COH周期的黄素化颗粒细胞的表达。结果:RT-PCR检测证实黄素化颗粒细胞有AQP9 mRNA表达,PCOS组AQP9 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PCOS组大卵泡的颗粒细胞AQP9表达高于小卵泡,但无统计学差异。免疫组化显示PCOS患者卵巢的窦状卵泡内颗粒细胞和COH周期的黄素化颗粒细胞均有AQP9的表达,染色定位于胞浆和胞膜。在COH周期,颗粒细胞AQP9 mRNA表达水平与卵泡液中E2、P和T均无显著性相关。结论:PCOS患者卵巢组织中窦状卵泡的颗粒细胞及在COH周期黄素化颗粒细胞均有AQP9表达,推测AQP9可能通过水转运介导卵泡发育和窦卵泡形成。在COH周期,PCOS的大卵泡AQP9的表达有高于小卵泡的趋势,可能与卵泡发育有关。在COH周期,颗粒细胞AQP9 mRNA表达水平与甾体激素的分泌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病理学 不育 女(雌)性 受精 体外 胚胎移植 水孔蛋白类/生物合成 卵泡/细胞学 粒层细胞 性腺甾类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期微量染镉对雄性胎鼠性腺分化发育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燕 廖晓岗 +4 位作者 邹聪 姚志勇 李露 范京川 郭磊磊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孕期微量染镉对胎鼠睾丸分化发育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SD孕鼠16只,随机分为镉组(A组)、己烯雌酚组(B组)、镉加他莫昔酚组(C组)和正常对照组(D组),每组4只。A组于孕期第9、11、13天腹腔注射氯化镉1.5mg/(kg.d),B组于妊娠第9... 目的:探讨孕期微量染镉对胎鼠睾丸分化发育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SD孕鼠16只,随机分为镉组(A组)、己烯雌酚组(B组)、镉加他莫昔酚组(C组)和正常对照组(D组),每组4只。A组于孕期第9、11、13天腹腔注射氯化镉1.5mg/(kg.d),B组于妊娠第9至17天皮下注射己烯雌酚100μg/(kg.d),C组注射氯化镉的同时给予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他莫昔酚50mg/(kg.d),D组注射与镉等体积生理盐水。妊娠第18天,剖宫产取雄性胎鼠睾丸作光、电镜观察;免疫组化测定各组胎鼠睾丸间质细胞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表达水平;RT-PCR法测定苗勒氏管抑制物(MIS)表达量。结果:光镜下A组和B组睾丸生精小管内支持细胞排列紊乱,间质成分增生,C组未见明显的形态学改变;电镜下A组和B组均可见支持细胞、生殖母细胞及间质细胞线粒体肿胀、内质网扩张以及间质细胞内脂滴堆积,C组超微结构退变轻于A组和B组;A组和B组间质细胞中StAR阳性产物表达均显著低于D组(P<0.01),C组StAR阳性产物表达虽低于D组,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却明显高于A组(P<0.05);各组间MIS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微量镉暴露可影响雄性胎鼠性腺的分化与发育,且镉具有雌激素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 超微结构 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 苗勒氏管抑制物(MIS) 胎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