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种贝母甾体生物碱对豚鼠离体气管条M受体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56
1
作者 周颖 季晖 +1 位作者 李萍 姜艳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 :研究中药贝母的有效成分贝母甲素、贝母乙素、西贝素、西贝素苷和蒲贝酮碱五种甾体生物碱的平喘机制———对气管M受体的拮抗作用。方法 :制备离体豚鼠气管螺旋条 ,用非选择性M受体激动剂卡巴胆碱引起气管条收缩 ,观察上述五种贝... 目的 :研究中药贝母的有效成分贝母甲素、贝母乙素、西贝素、西贝素苷和蒲贝酮碱五种甾体生物碱的平喘机制———对气管M受体的拮抗作用。方法 :制备离体豚鼠气管螺旋条 ,用非选择性M受体激动剂卡巴胆碱引起气管条收缩 ,观察上述五种贝母生物碱的拮抗作用。结果 :预试表明几种贝母生物碱 ,均使卡巴胆碱引起气管条收缩的量效曲线右移。经Schild方法计算 ,五种贝母甾体生物碱的pA2 值分别为 6 91,6 73 ,7 18,7 0 3和 6 5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母 甾体生物碱 豚鼠 气管条 M受 拮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白米中的甾体生物碱苷 被引量:6
2
作者 周乐 董旭俊 +1 位作者 赵海双 耿会领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58-1162,共5页
对太白米的叶、大鳞茎和小鳞茎进行了化学成分系统预试,从大鳞茎中分离得到4个甾体生物碱苷,通过对其IR、FAB MS、SIMS、1 H NMR、1 3C NMR、DEPT、HMQC、HMBC和1 H- 1 H COSY的综合解析鉴定了其中3个结构,它们分别为茄次碱- 3- O-α- ... 对太白米的叶、大鳞茎和小鳞茎进行了化学成分系统预试,从大鳞茎中分离得到4个甾体生物碱苷,通过对其IR、FAB MS、SIMS、1 H NMR、1 3C NMR、DEPT、HMQC、HMBC和1 H- 1 H COSY的综合解析鉴定了其中3个结构,它们分别为茄次碱- 3- O-α- L -吡喃鼠李糖- 1→2 -β- D-吡喃葡萄糖苷 、茄次碱- 3- O-α- L -吡喃鼠李糖- 1→2 - [β- D-吡喃葡萄糖- 1→4 ]-β- D-吡喃葡萄糖苷 和茄次碱- 3- O-α- L -吡喃鼠李糖- 1→2 - [β- D-吡喃葡萄糖- 1→3 -β- D-吡喃葡萄糖- 1→4 ]-β- D-吡喃葡萄糖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甾体生物碱 太白米 吡喃葡萄糖苷 FABMS 鼠李糖 SIMS DEPT HMQC HMBC COSY 分系统 小鳞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贝母异甾体生物碱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节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焦豪妍 刘瑶 +1 位作者 薛雪 汤庆发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871-1876,共6页
目的探讨伊贝母异甾体生物碱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气道重塑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吸入卵清蛋白(OVA)致敏和激发的方法建立大鼠哮喘模型,连续给予药物7天;抽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酶联... 目的探讨伊贝母异甾体生物碱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气道重塑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吸入卵清蛋白(OVA)致敏和激发的方法建立大鼠哮喘模型,连续给予药物7天;抽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BALF中白介素4(IL-4)、白介素5(IL-5)和白介素13(IL-13)的水平;取肺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药物对哮喘大鼠气道重塑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技术考察异甾体生物碱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上Wnt5a、Wnt7b和β-catenin蛋白的调节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异甾体生物碱组大鼠肺泡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和支气管管腔狭窄均显著改善,支气管壁厚度和平滑肌厚度均明显降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异甾体生物碱对于哮喘大鼠Wnt/β-catenin通路上的Wnt5a、Wnt7b和β-catenin蛋白表达均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结论异甾体生物碱对于哮喘相关的病理变化-炎症和气道重塑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且该治疗作用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贝母 甾体生物碱 哮喘 气道重塑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甾体生物碱类化合物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安汶 刘玉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2年第1期164-175,共12页
异甾体生物碱类结构多变,药理活性多样,主要分布于百合科贝母属和藜芦属植物中。近十五年内共报道了80个新发现的异甾体生物碱类成分,药理活性涉及抗炎、镇痛、降压、平喘、抗血栓、胆碱酯酶抑制、抗病毒和抗肿瘤等作用。本文综述了2006... 异甾体生物碱类结构多变,药理活性多样,主要分布于百合科贝母属和藜芦属植物中。近十五年内共报道了80个新发现的异甾体生物碱类成分,药理活性涉及抗炎、镇痛、降压、平喘、抗血栓、胆碱酯酶抑制、抗病毒和抗肿瘤等作用。本文综述了2006至2020年间该类化合物的植物来源、化学结构及药理活性,并对该类化合物的未来研究探索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甾体生物碱 化学结构 药理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叶藜芦中甾体生物碱鉴定及其促进溶酶体生成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乔妙 朱朋艳 +5 位作者 李静 李璐晶 李国栋 丁骁 袁文娟 王宣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1年第10期1701-1706,共6页
研究毛叶藜芦中的甾体生物碱类成分及其促进溶酶体生成活性。应用柱层析,反相色谱,凝胶色谱等手段对毛叶藜芦根部的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再根据其理化性质、UHPLC-MS/MS、NMR等现代波谱技术,对分离得到的生物碱进行结构鉴定,并通过Red DN... 研究毛叶藜芦中的甾体生物碱类成分及其促进溶酶体生成活性。应用柱层析,反相色谱,凝胶色谱等手段对毛叶藜芦根部的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再根据其理化性质、UHPLC-MS/MS、NMR等现代波谱技术,对分离得到的生物碱进行结构鉴定,并通过Red DND-99溶酶体红色荧光探针对甾体生物碱促进溶酶体生成活性进行初步筛选研究。鉴定了8种甾体生物碱,分别为veratramine(1)、solasodine(2)、epirubijervine(3)、jervine(4)、3-acetyl-15-methylbutyroylgermine(5)、isorubijervine(6)、23-methoxy-cyclopamine(7)、rubijervone-12(8),其中23-methoxy-cyclopamine(7)和rubijervone-12(8)首次从毛叶藜芦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可以明显促进溶酶体生成;溶酶体对于维持神经系统的稳态非常重要,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紧密相关,探究甾体生物碱对溶酶体的生成作用,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提供先导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叶藜芦 甾体生物碱 结构鉴定 促进溶酶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藜芦甾体生物碱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文希 张屏 +3 位作者 李福全 张烜 岳鑫 包保全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8-125,共8页
百合科(Liliaceae)藜芦属(Veratrum)植物的化学成分包括甾体生物碱类、二苯乙烯类、黄酮类、二肽类及其它类化合物,其中甾体生物碱是其主要活性成分。近年来,其抗肿瘤活性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分离得到的新异甾... 百合科(Liliaceae)藜芦属(Veratrum)植物的化学成分包括甾体生物碱类、二苯乙烯类、黄酮类、二肽类及其它类化合物,其中甾体生物碱是其主要活性成分。近年来,其抗肿瘤活性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分离得到的新异甾体生物碱,及在化合物单体层面的抗肿瘤活性研究,包括在细胞水平上的抗肿瘤活性筛选、化合物结构修饰、构效关系及作用机制等,并结合蒙药藜芦“泻痞”应用的文献研究,提出了其中甾体生物碱可能是其抗肿瘤药效物质基础。该文献研究为藜芦甾体生物碱的抗肿瘤作用提供研究思路,并为蒙药藜芦抗肿瘤制剂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芦属 甾体生物碱 结构修饰 抗肿瘤活性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贝母中异甾体生物碱成分 被引量:4
7
作者 杨宬苓 张宏祺 +1 位作者 陈崇宇 李茂荣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18,共8页
川贝母具有止咳化痰之功效,是经济价值较高的药品,因此市场上偶有将低价格贝母掺入其中的行为,因此需要建立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用于贝母中异甾体生物碱的分析。本研究采用QuEChERS前处理技术萃取川贝母样品中贝母辛、贝母乙素及贝母甲... 川贝母具有止咳化痰之功效,是经济价值较高的药品,因此市场上偶有将低价格贝母掺入其中的行为,因此需要建立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用于贝母中异甾体生物碱的分析。本研究采用QuEChERS前处理技术萃取川贝母样品中贝母辛、贝母乙素及贝母甲素等异甾体生物碱,并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进行分析。在QuEChERS优化条件下,取0.5g贝母样品,添加3mL含3%氨水的乙酸乙酯-水溶液(75∶25,V/V),再加入1g碳酸铵,振荡5min后,以4 000r/min离心5min,取1.8mL上清液,加入20mg硅酸镁及10mg无水硫酸镁,并以14 000r/min离心3min,氮气吹干后,用20%甲醇水溶液定量至1mL,采用LC-MS/MS法在正离子扫描模式下检测。结果表明:川贝母样品中贝母辛的线性范围为0.1~20μg/g,贝母乙素和贝母甲素的线性范围为0.05~10μg/g;线性相关系数(R2)大于0.992 3;检测限为0.005~0.03μg/g;日内与日间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介于1.1%~17.5%之间;回收率介于89.6%~97.0%之间。应用此方法检测真实样品,测得的异甾体生物碱含量中贝母辛为4.35μg/g,贝母乙素为0.92μg/g,贝母甲素为1.39μg/g。该方法具有前处理简便快速,样品和有机溶剂用量少等优点,可为其他贝母中生物碱的检测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贝母 甾体生物碱 QuEChERS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甾体生物碱合成酶基因SlERT1b的功能验证及转录调控
8
作者 黎晗 史云霞 +2 位作者 袁弘伦 刘贤青 罗杰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451-3461,共11页
绿色番茄中的甾体生物碱主要以α-番茄碱(α-tomatine)形式存在,使得果实带有苦味而不适宜食用。在果实成熟过程中,α-番茄碱会通过一系列酶促反应生成七叶皂苷A(esculeoside A),使果实适宜食用,然而这一代谢途径尚未被完全解析。本课... 绿色番茄中的甾体生物碱主要以α-番茄碱(α-tomatine)形式存在,使得果实带有苦味而不适宜食用。在果实成熟过程中,α-番茄碱会通过一系列酶促反应生成七叶皂苷A(esculeoside A),使果实适宜食用,然而这一代谢途径尚未被完全解析。本课题组在先前研究中鉴定出一个参与这一代谢途径的糖基转移酶SlERT1b,本研究通过番茄的遗传转化实验研究SlERT1b的功能,并利用LC-MS检测其中的甾体生物碱,验证该基因可发挥糖基转移酶的功能。此外,施加外源乙烯和乙烯抑制剂1-MCP后,发现乙烯可调控SlERT1b基因,并影响甾体生物碱的合成途径。同时鉴定出可以调控SlERT1b基因的转录因子SlJERF1和SlAREB2。该研究结果为今后番茄遗传育种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甾体生物碱 乙烯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MS法探究三角咪在大鼠体内的代谢组学
9
作者 方媛 彭梅 +5 位作者 杨娟 李良群 何磊磊 郁华英 王道平 杨小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04-1710,共7页
目的对三角咪醇提物在大鼠血清、尿液、粪便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阐明其体内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大鼠灌胃给予三角咪醇提物后,采集不同时间段的血清、尿液、粪便,将三角咪中吸收入血和代谢的化学成分采用UPLC-MS法测定,再通过正离子碰... 目的对三角咪醇提物在大鼠血清、尿液、粪便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阐明其体内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大鼠灌胃给予三角咪醇提物后,采集不同时间段的血清、尿液、粪便,将三角咪中吸收入血和代谢的化学成分采用UPLC-MS法测定,再通过正离子碰撞模式扫描,对大鼠灌胃给予三角咪醇提物前后的血清、尿液、粪便进行比较,以确定其入血成分和代谢部分。结果从三角咪醇提物中共检测到14种成分,其中5种为吸收入血的成分,4种为尿液代谢的成分,4种为粪便代谢的成分,主要为甾体生物碱类。结论初步确定三角咪的入血成分和代谢成分,为三角咪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咪 代谢成分 甾体生物碱 UPL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茄次碱苷的结构表征
10
作者 周乐 董旭俊 +1 位作者 杨建武 刘春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6-138,共3页
 首次从太白米大鳞茎中分离得到茄次碱-3-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葡萄糖-(1→4)]-β-D-吡喃葡萄糖苷。通过对该化合物的IR,FABMS,SIMS,1H-NMR,13C-NMR,DEPT,HMQC,HMBC,1H-1HCOSY和NOSEY谱的综合解析确定了其结构,并对有...  首次从太白米大鳞茎中分离得到茄次碱-3-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葡萄糖-(1→4)]-β-D-吡喃葡萄糖苷。通过对该化合物的IR,FABMS,SIMS,1H-NMR,13C-NMR,DEPT,HMQC,HMBC,1H-1HCOSY和NOSEY谱的综合解析确定了其结构,并对有关文献中的错误进行了更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白米 茄次碱 甾体生物碱 甾体生物碱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蒡根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世雄 包淑云 +1 位作者 邵太丽 陈靠山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1年第6期1055-1057,1112,共4页
从牛蒡根95%乙醇提取液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方法鉴定出5个化合物分别为牛蒡子苷(1)、山柰酚(2)、腺苷(3)、羟基茄碱(4)、spirosl-3-O-α-L-rhamnopyrannosyl-(1→4)-O-β-D-galactopyr-anosyl(5),其中化合物2~5... 从牛蒡根95%乙醇提取液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方法鉴定出5个化合物分别为牛蒡子苷(1)、山柰酚(2)、腺苷(3)、羟基茄碱(4)、spirosl-3-O-α-L-rhamnopyrannosyl-(1→4)-O-β-D-galactopyr-anosyl(5),其中化合物2~5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科 牛蒡根 甾体生物碱 腺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贝亭的结构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锋鹏 张榕 +1 位作者 王建忠 唐心曜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4年第3期1-3,共3页
从家种川产华西贝母(Fritillaria siechuanica)鳞茎中分出一新的甾体生物碱华贝亭(Siechuantine)。其结构由光谱(IR、MS、~1H-、^(13)C-NMR、~1H—~1H Cosy、^(13)C—~1H Cosy和noeds)法推定为1。
关键词 华西贝母 甾体生物碱 华贝亭 川见母 中药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皂素的性质、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20
13
作者 江和源 张建勇 高晴晴 《中国茶叶》 2007年第3期14-15,共2页
皂素,又称皂甙、皂角甙,是一类结构比较复杂的糖苷类化合物,由糖链与三萜类、甾体或甾体生物碱通过碳氧键相连而构成。茶皂素,是一类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类皂苷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山茶科植物的根、茎、叶、花、果之中。
关键词 茶皂素 甾体生物碱 五环三萜类 性质 应用 制备 类化合物 山茶科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优选龙葵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13
14
作者 袁海建 贾晓斌 +1 位作者 陈彦 安益强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0-122,共3页
关键词 龙葵 生物碱 澳洲茄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