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搜尽奇峰打草稿——《石涛画语录》艺术创作思想初探 被引量:4
1
作者 苏金成 胡媛媛 《书画世界》 2008年第3期35-36,共2页
《石涛画语录》是石涛对自己完善而独到的创作理论的总结,它对以后的中国画的创作与表现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其中的"搜尽奇峰打草稿"的论述对后世画家的艺术创作有着很大的启发。许多画家正是运用了其中蕴含的创作原理,在艺... 《石涛画语录》是石涛对自己完善而独到的创作理论的总结,它对以后的中国画的创作与表现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其中的"搜尽奇峰打草稿"的论述对后世画家的艺术创作有着很大的启发。许多画家正是运用了其中蕴含的创作原理,在艺术创作中充分地展示出了他们特有的审美认识,从而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涛画语录 创作 审美 搜尽奇峰打草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根之思——《画语录》“一画”概念新解 被引量:1
2
作者 苏荟敏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1年第5期55-58,共4页
"一画"是石涛《画语录》美学思想的核心概念,它由"一"和"画"两个概念组合而成。参照古代哲学与画论中"一"与"画"的基本含义,结合《画语录》关于"一画"的论述,可以梳理出&q... "一画"是石涛《画语录》美学思想的核心概念,它由"一"和"画"两个概念组合而成。参照古代哲学与画论中"一"与"画"的基本含义,结合《画语录》关于"一画"的论述,可以梳理出"一画"的三层含义:内含于宇宙混沌状态之中的创化、界分的力量、源泉及其运动,同时也是艺术创造本身的力量、源泉及其过程;作为宇宙万物的存在及其艺术化形象显现的本体与终极依据;既是宇宙万物之整全,亦是艺术创化的动态整体。这三种内涵正对应于中国哲学中"本根"的三项基本意义:"始义"、"究竟所待义"、"统摄义"。因此,在《画语录》中,"一画"既是宇宙本根,亦是艺术本根。它贯通于形上与形下两个层面,即"道"、"理"和"笔"、"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语录 “一 概念组合 艺术创造 美学思想 古代哲学 混沌状态 基本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艺术心理学析石涛《画语录》
3
作者 李平 《艺术探索》 2008年第4期66-67,共2页
石涛及其《画语录》在中国古代画家和画论中独树一帜,这与其人生经历紧密相关。本文从艺术心理学的范畴对石涛生平及其画论内容进行分析,探讨艺术心理在艺术创作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石涛 画语录 艺术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的畅想——《苦瓜和尚画语录》与西方现代美学思想的比较
4
作者 王葱葱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6年第7期18-20,共3页
《苦瓜和尚画语录》是清代最重要的绘画美学著作,也是中国古代最完整的绘画理论著作之一。综观《画语录》,所体现的美学观点和西方现代美学的某些思想不谋而合。通过对其虚静之说、笔墨浅近之说、物我相冥之说和意境之说四方面的阐释并... 《苦瓜和尚画语录》是清代最重要的绘画美学著作,也是中国古代最完整的绘画理论著作之一。综观《画语录》,所体现的美学观点和西方现代美学的某些思想不谋而合。通过对其虚静之说、笔墨浅近之说、物我相冥之说和意境之说四方面的阐释并进行大胆的畅想,可以看出中西美学理论的相契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和尚画语录 现代美学思想 美学 理论 美术理论 画语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绘画艺术原理探析——意译《石涛画语录》
5
作者 李娜 汪旻 《美术教育研究》 2012年第18期31-31,共1页
《石涛画语录》是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专著中的经典之作,专论山水画。文章意译尊受章、笔墨章、运腕章这三章内容,就所论每章含义和主旨分析绘画艺术原理和规律。
关键词 艺术原理 石涛画语录 意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石涛《画语录》中的艺术辩证精神
6
作者 杨平 胡玲玲 《中国书画》 2010年第5期62-63,共2页
“苦瓜和尚论画秘录十八章,空诸依傍,目出神解,为从来丹青家所未道。”清代学者何绍基曾如此评价石涛所著《画语录》。石涛作为清初画坛上的四大名僧之一,不仅在山水画创作实践方面开一代画风,而且创作了这部思维高妙的理论专著。... “苦瓜和尚论画秘录十八章,空诸依傍,目出神解,为从来丹青家所未道。”清代学者何绍基曾如此评价石涛所著《画语录》。石涛作为清初画坛上的四大名僧之一,不仅在山水画创作实践方面开一代画风,而且创作了这部思维高妙的理论专著。但究竟“一画”是什么?自20世纪40年代起我国学术界就争议不断,山东大学的剧怡在2005年的《山东社会科学》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石涛“一画”论研究的世纪回顾》,对此问题进行了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语录 石涛 辩证精神 “一”论 艺术 创作实践 山东大学 清代学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贾广健画语录
7
作者 贾广健 《书画艺术》 2021年第5期14-15,共2页
“以极似之形、写极似之意、而得众妙之神”,这是我对工笔画表现语言的一个概括。我这里用了四个关键词:似、形、写、意。“似”即是造型的尺度和感觉,既可以似是而非,也可以似非而是。是极似之形而非极真之形,写极似之意是表现而非描摹... “以极似之形、写极似之意、而得众妙之神”,这是我对工笔画表现语言的一个概括。我这里用了四个关键词:似、形、写、意。“似”即是造型的尺度和感觉,既可以似是而非,也可以似非而是。是极似之形而非极真之形,写极似之意是表现而非描摹,表现的手段是“写”,其“写”的意义不仅仅如徐渭、八大之笔墨方可谓之“写”,工笔画之笔若春蚕吐丝,笔笔生发,用色层层积染,温润清雅莫不是“写”,是因描绘而写意、而表现。这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沉静的文雅。得众妙之神,也就是得自然之神,得“神妙”或“神韵”犹如韶乐之绕梁,品味无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语录 工笔 积染 贾广健 似非而是 关键词 笔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涛《画语录》对中国画用线的启示
8
作者 杨小晋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5年第2期20-21,共2页
石涛的《画语录》是其禅画创作和画禅思想的智慧凝炼。在这篇烙印着东方绘画美学思想的宏文中,贯穿着中国画用线的美学精髓。理解《画语录》中画禅对中国画线的影响,需用整体观照之法,将贯穿于十八章议论中的线条笔墨技法、理法圆融理解。
关键词 石涛 画语录 中国 线 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了于法”而“从于心”——石涛《画语录》美术教育思想探析
9
作者 郝兵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1年第2期76-78,共3页
石涛的美学专著《画语录》影响巨大,所蕴含的美学思想高屋建瓴,其中"从于心"的美术教育思想是"守其神"的最高审美追求;"了于法"的美术教育思想是"专其一"的最高技法境界;"了于法"而&... 石涛的美学专著《画语录》影响巨大,所蕴含的美学思想高屋建瓴,其中"从于心"的美术教育思想是"守其神"的最高审美追求;"了于法"的美术教育思想是"专其一"的最高技法境界;"了于法"而"从于心"统一于艺术表达的自由创造中的思想,更是对于现代美术教育具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积极的现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教育思想 画语录 石涛 现代美术教育 美学思想 审美追求 自由创造 艺术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涛《画语录》的再思考
10
作者 潘沛 《黄河之声》 2017年第23期172-172,共1页
在美术学院读本科的时候,虽然学的不是国画专业,但对写意情有独钟,尤其崇拜八大与石涛。在近现代国画大师画册中常见到"搜尽奇峰打草稿"、"一画之法"、"无法之法"等名句,后来得知,这些被引用的惊世骇俗的名句皆出自石涛的《苦瓜... 在美术学院读本科的时候,虽然学的不是国画专业,但对写意情有独钟,尤其崇拜八大与石涛。在近现代国画大师画册中常见到"搜尽奇峰打草稿"、"一画之法"、"无法之法"等名句,后来得知,这些被引用的惊世骇俗的名句皆出自石涛的《苦瓜和尚画语录》。于那时就开始关注这部奇书。该书自问世以来几经刊刻,有多个版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语录 《苦瓜和尚画语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涛画语录》中心议题中的“一画”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云峰 《美术教育研究》 2015年第12期36-36,71,共2页
石涛不仅在绘画方面表现杰出,而且擅长将自己的绘画思想构建成完整的体系,供后人学习。文章主要分析"一画"的内涵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关键词 石涛 石涛画语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画论典籍中“氤氲”的内涵源流及英译——以清代《石涛画语录》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明薇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73-76,共4页
中国绘画美学以"蒙养"和"氤氲"为基本原则。"氤氲"是画论典籍中的核心概念,也是画论典籍翻译的难点之一。在清代著名画家石涛撰写的《石涛画语录》中,"氤氲"二字既有"影"和"气&... 中国绘画美学以"蒙养"和"氤氲"为基本原则。"氤氲"是画论典籍中的核心概念,也是画论典籍翻译的难点之一。在清代著名画家石涛撰写的《石涛画语录》中,"氤氲"二字既有"影"和"气"之义,亦是石涛绘画理论中的术语,英译时应根据语境和画论专业知识详加辨析,选取最佳的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氤氲” 论典籍 《石涛画语录 翻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法”及其指向——石涛《画语录》对当代中国画创作的启示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琼 《中国美术》 2023年第5期72-82,共11页
“一画章”作为《画语录》的总纲,是理解全书的关键,其中“无法”和“一画”是“一画章”的两个核心概念。“一画”之法并非无中生有,而是由“无法”而来。“无法”是“一画”的根基,为“一画”提供了宇宙本体论的哲学支撑。传统中国画... “一画章”作为《画语录》的总纲,是理解全书的关键,其中“无法”和“一画”是“一画章”的两个核心概念。“一画”之法并非无中生有,而是由“无法”而来。“无法”是“一画”的根基,为“一画”提供了宇宙本体论的哲学支撑。传统中国画与中国哲学有着紧密的联系,石涛在《画语录》中对此进行了极好的诠释。深入分析《画语录》,将对普遍缺失哲学精神的当代中国画创作产生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语录 “无法” “一 笔墨精神 创作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涛山海观的美学思想解读--以《画语录·海涛章》为例
14
作者 刘彦辰 童永生 《艺术科技》 2023年第12期97-100,共4页
在明末清初一个被称为“天崩地解”的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却呈现出盎然的生机。石涛既是中国艺术史上著名的艺术理论家,在书画领域也占有一席之地。石涛作为清代“画坛四僧”之一,跳脱于当时占据画坛主流的摹古派风格,主张创新派的山水风... 在明末清初一个被称为“天崩地解”的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却呈现出盎然的生机。石涛既是中国艺术史上著名的艺术理论家,在书画领域也占有一席之地。石涛作为清代“画坛四僧”之一,跳脱于当时占据画坛主流的摹古派风格,主张创新派的山水风格,为当时的画坛带去了一阵新风。石涛晚年所作的《画语录》高度凝结了他的美学思想和艺术造诣,放眼整个中国画史,其所具有的哲理性、审美性、创新性与系统性都是不可多见且值得一提的,它对理解中国传统绘画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与极高的指导价值,深刻影响了后世艺术理论家的思想以及艺术家的绘画创作。石涛之画,一反画坛拘守成法的时风,排奡纵横,不仅极具浪漫主义气息,而且充满昂扬的激情,既有豪迈放纵、恣肆淋漓的笔墨风格,又有妙出自然的清新雅逸。本文以《画语录》中的海涛章为切入点,首先举例赏析石涛画作,单独对此章内容进行深入解读,其次结合其他章节内容从整体上进一步探析其美学思想,从而更好地理解“山即海也,海即山也”的深层意蕴。从局部入手,解读海涛章中的美学思想,以小观大,感受石涛的艺术哲学理论,对研究中国山水绘画技法、艺术思想和艺术创作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涛 画语录 海涛 山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瓜和尚画语录》的佛禅底蕴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树海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15-21,共7页
历史进程的转折断层和社会的板荡错位,往往会形成艺术史上壮丽的奇观。明末清初的诸多变故乃至家国之难反而“成就”了我国绘画史上的“四大画僧”——八大山人、弘仁、髡残和石涛。
关键词 佛禅 画语录 苦瓜 “一”论 和尚 庄子 之法 小乘 八大山人 本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读石涛画语录
16
作者 项文 《艺术科技》 2014年第5期158-158,共1页
石涛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伟大人物,他的艺术主张和绘画实践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及贡献,绘画论著《画语录》被当今画界视为瑰宝。吴冠中对《画语录》逐句逐章地研究,以及对"一画之法"等艺术观点精辟解读。
关键词 吴冠中 石涛 画语录 之法 笔墨 受与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石涛画语录《尊受章第四》的思考
17
作者 曹爱萍 《艺术科技》 2013年第11期120-120,共1页
石涛是中国山水画的大家,是中国画坛上的一位奇才.国画“黄山派”的创始人。他的绘画艺术成就,对中国画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至今还广为赞誉。他用禅学思想写出了划时代的画论一《苦瓜和尚画语录》。石涛的艺术成就是前无古... 石涛是中国山水画的大家,是中国画坛上的一位奇才.国画“黄山派”的创始人。他的绘画艺术成就,对中国画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至今还广为赞誉。他用禅学思想写出了划时代的画论一《苦瓜和尚画语录》。石涛的艺术成就是前无古人的,堪称千古绝唱之奇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涛 画语录 艺术成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朗堂画语录(节选) 被引量:1
18
作者 尤无曲 《书画世界》 2019年第11期35-37,共3页
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实乃思维方式,诗人能思常人所不思,如若画家有诗思,则能见常人视若无睹之真美景。半丁师曾语余:密可走马,疏不容针。越三十年,三上黄山,方悟其中奥窍,更二十年画中有此景象。龚野遗之山水画,得力于... 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实乃思维方式,诗人能思常人所不思,如若画家有诗思,则能见常人视若无睹之真美景。半丁师曾语余:密可走马,疏不容针。越三十年,三上黄山,方悟其中奥窍,更二十年画中有此景象。龚野遗之山水画,得力于董北苑,下笔厚重。重山叠峦,杂树繁枝,有空灵之意。清简小品,亦令人有心旷神怡之感。半丁师亦曾对我说,学他的画不能像他的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中有 中有诗 画语录 空灵 董北苑 常人 思维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涛画语录》变化章之浅见 被引量:1
19
作者 唐迎春 《美术教育研究》 2018年第5期44-45,共2页
"一画"在于我们自身除妄归真,以清净的心灵境界和圆融的智慧观照万物诸法,见地自然洞明显着,达到自由境界。"无法胜有法"是对保守派权威性力量的挑战,"无法"并非真的指技法上的没有方法,而是对技法融会... "一画"在于我们自身除妄归真,以清净的心灵境界和圆融的智慧观照万物诸法,见地自然洞明显着,达到自由境界。"无法胜有法"是对保守派权威性力量的挑战,"无法"并非真的指技法上的没有方法,而是对技法融会贯通、心领神会。那些通达天下变化之法的高明之士,学习并掌握前人的法则、法规而不为其所束缚。该文是对《石涛画语录》变化章后半部分一些概念的拓展研究和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涛画语录 变化章 无法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蒙养”到“授蒙养之任”——以石涛《画语录》为例
20
作者 乔春梅 《美术大观》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6-87,共2页
从“蒙养”到“授蒙养之任”,表明石涛从创作客体和创作主体两方面对艺术家创作规律进行深入探讨,是对传统绘画理论的重要推进。“蒙养”的含义也是人言人殊,莫衷一是。笔者拟就“蒙养”这一重要概念谈谈自己的看法,通过对“蒙养”释义... 从“蒙养”到“授蒙养之任”,表明石涛从创作客体和创作主体两方面对艺术家创作规律进行深入探讨,是对传统绘画理论的重要推进。“蒙养”的含义也是人言人殊,莫衷一是。笔者拟就“蒙养”这一重要概念谈谈自己的看法,通过对“蒙养”释义、用墨、生活和运笔联系起来,道器一体,鞭辟入里,以求教于高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养 石涛 画语录 推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