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绵阳市男男性行为者对HIV暴露前预防的知晓及其影响因素
1
作者 王毅 樊静 +7 位作者 何静 朱怡静 杜婵娟 黄丽 贾修伟 李伟 刘晓琴 任延飞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32-1037,共6页
目的了解绵阳市男男性行为者(MSM)对艾滋病病毒(HIV)暴露前预防(PrEP)的知晓情况,分析影响因素。方法2022年1—12月,用“滚雪球”抽样法进行MSM PrEP知晓等问卷调查,使用χ^(2)检验和Logistics回归模型进行PrEP知晓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及... 目的了解绵阳市男男性行为者(MSM)对艾滋病病毒(HIV)暴露前预防(PrEP)的知晓情况,分析影响因素。方法2022年1—12月,用“滚雪球”抽样法进行MSM PrEP知晓等问卷调查,使用χ^(2)检验和Logistics回归模型进行PrEP知晓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合格问卷975份,PrEP知晓率36.9%,知晓途径44.0%为社交网络、44.5%为社区服务。多因素分析结果,文化程度增加(OR=1.632)、接受过同伴教育(OR=2.512)、做过HIV检测(OR=1.876)、害怕自己感染HIV(OR=1.866)、使用新型毒品(OR=1.395)、肛交人数≥4(OR=2.685)者PrEP知晓率较高,婚姻状况在婚及其他(OR=0.543)、职业工人及其他(OR=0.618)、本地居住时间>2年(OR=0.548)、性角色被插入方(OR=0.658)、无保护肛交(OR=0.543)者知晓率较低。结论MSM PrEP知晓率较低,其PrEP知晓受人口学特征、预防服务和危险行为等影响,无保护肛交者的低知晓水平,与实际需求相脱离,是PrEP推广宣传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者 HIV 暴露前预防 知晓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男男性行为者抑郁症状相关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邹小翠 毛孝容 +1 位作者 陈雪梅 江庆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6-192,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国男男性行为者(MSM)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EMbase、Pubmed、CINAHL、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2月17日。由2... 目的:系统评价中国男男性行为者(MSM)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EMbase、Pubmed、CINAHL、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2月17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完成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后,采用对描述性研究的质量评价标准完成文献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21篇文献,样本量11 822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月收入≥3 000元(OR=0.59)、受教育程度大学及以上(OR=0.59)和高自尊(OR=0.83)是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性角色为被插入方(OR=1.68)、双重性角色(OR=1.41)、多性伴(OR=1.65)、性暴力经历(OR=3.44)、自评健康状况不好(OR=3.93)、HIV/AIDS相关歧视(OR=1.13)、HIV/AIDS相关压力(OR=1.11)和自杀倾向(OR=2.86)是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结论:影响男男性行为者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较多,需在个性化评估的基础上尽早开展干预,以降低其抑郁症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男男性行为者 抑郁 相关因素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阳性男男性行为者的抑郁焦虑状况 被引量:25
3
作者 陈芳 丁凡 +6 位作者 林小杰 王晓冬 何欢 黄文 董燕燕 杨巧红 张洪波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51-257,共7页
目的:了解我国HIV阳性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的抑郁、焦虑状况,探讨抑郁、焦虑的相关因素。方法:在MSM社区HIV感染者小组的帮助下,在HIV阳性MSM中采用"滚雪球"的方法,共招募HIV阳性MSM 600人,采用电子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获有效问卷54... 目的:了解我国HIV阳性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的抑郁、焦虑状况,探讨抑郁、焦虑的相关因素。方法:在MSM社区HIV感染者小组的帮助下,在HIV阳性MSM中采用"滚雪球"的方法,共招募HIV阳性MSM 600人,采用电子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获有效问卷541份。使用自编HIV阳性MSM人群健康状况调查表调查研究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及健康行为等,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抑郁(CES-D评分≥16分者为有抑郁症状)、焦虑(SAS评分≥50分者为有焦虑症状)状况。结果:研究对象抑郁、焦虑症状检出率分别为44.7%(242/541)和25.1%(136/54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包括最近1年考虑过自杀(OR=3.31,95%CI:1.73-5.34)、未将HIV感染状况告知男性固定性伴(OR=0.47,95%CI:0.30-0.73)和被歧视经历评分高(OR=1.19,95%CI:1.11-1.29);与月收入≤1500元者相比,月收入为〉5000元者有抑郁症状的可能性降低(OR=0.34,95%CI:0.17-0.71)。焦虑症状危险因素包括最近1年考虑过自杀(OR=2.43,95%CI:1.40-4.21)、接受抗病毒治疗(OR=1.74,95%CI:1.06-2.84)和被歧视经历评分高(OR=1.12,95%CI:1.05-1.20);与月收入≤1500元者相比,月收入为〉5000元者检出焦虑症状的可能性降低(OR=0.44,95%CI:0.20-0.94)。结论:本研究提示HIV阳性MSM人群抑郁或焦虑症状检出率高,需要引起重视;降低社会歧视、促进性伴交流与支持、改善经济状况可能有助于提高HIV阳性MSM的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感染 男男性行为者 抑郁症状 焦虑症状 现况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24岁男男性行为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毅 李六林 +7 位作者 周万明 樊静 赵西和 唐宇 何静 刘江 周力 张晓军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17-1024,共8页
目的:了解年轻男男性行为者(YMSM)焦虑、抑郁症状现状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用滚雪球法在四川省绵阳市招募15~24周岁男男性行为者356人,进行血清学检测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SAS标准分≥50分为有焦虑症状,SDS... 目的:了解年轻男男性行为者(YMSM)焦虑、抑郁症状现状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用滚雪球法在四川省绵阳市招募15~24周岁男男性行为者356人,进行血清学检测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SAS标准分≥50分为有焦虑症状,SDS标准分≥53分为有抑郁症状。结果:焦虑、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23. 6%(84/356)、33. 2%(118/355)。检出抑郁症状者的梅毒感染率高于未检出抑郁症状者(P <0. 05)。经历性虐待、近1年诊断过性病、性角色二者均可、近6个月商业性行为、近1周肛交数≥2次是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OR=7. 82、5. 78、3. 27、3. 56、2. 75);有收入、性取向自我态度负向、经历性虐待、性角色二者均可、近1周肛交数≥2次是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OR=2. 42、4. 73、6. 76、2. 65、2. 57),年龄≥20岁是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OR=0. 33)。结论:年轻男男性行为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焦虑、抑郁症状与人口学特征、社会及性行为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男男性行为者 焦虑 抑郁 艾滋病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轻男男性行为者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自我接纳及高危性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毅 李六林 +6 位作者 樊静 赵西和 唐宇 何静 刘江 周力 张晓军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71-575,共5页
目的:了解年轻男男性行为者(YMSM)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自我接纳及高危性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用“滚雪球”抽样法,在绵阳市招募调查年龄15~24岁YMSM 337人,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自我接纳量表(SAQ)测评和高危性... 目的:了解年轻男男性行为者(YMSM)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自我接纳及高危性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用“滚雪球”抽样法,在绵阳市招募调查年龄15~24岁YMSM 337人,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自我接纳量表(SAQ)测评和高危性行为调查,用Pearson相关、t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自我接纳及高危性行为的关系。结果:一般自我效能感平均(3±0.5)分,自我接纳平均(42±6.8)分。自我接纳得分、性角色插入方/均可方、性伴相处能坚持主张、近6个月肛交有保护、近6个月群交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呈正关联(β=0.02~0.23),风险认识、近6个月肛交人数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呈负关联(β=-0.23、-0.02)。结论:年轻男男性行为者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自我接纳及高危性行为相关,应促进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者 一般自我效能感 自我接纳 行为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男男性行为者暴露前药物预防HIV感染接受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钟珣 钟晓妮 +2 位作者 彭斌 张燕 黄爱龙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9-394,共6页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对暴露前药物预防(pre-exposure prophylaxis,PrEP)措施用于降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风险的接受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对暴露前药物预防(pre-exposure prophylaxis,PrEP)措施用于降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风险的接受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滚雪球抽样法招募了重庆地区448名MSM,采用调查员协助下的自填问卷方式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了解MSM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特征、艾滋病预防措施的知识、态度、使用意愿、对PrEP知晓情况及接受意愿。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结果:PrEP在保证药物安全有效的前提下,重庆MSM人群的接受意愿可以达到76.2%左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示:与MSM人群接受PrEP的意愿呈显著联系的因素有:月经济收入[OR:4.775,95%CI(1.274~17.895),P=0.020 4;OR:1.945,95%CI(0.594~6.376),P=0.271 8;OR:1.427,95%CI(0.357~5.698),P=0.615 0]、对艾滋病感染者/病人的态度[OR:3.487,95%CI(0.759~16.021),P=0.108 4;OR:4.646,95%CI(1.208~17.860),P=0.025 4]、是否做过艾滋病病毒检测[OR:2.361,95%CI(1.118~4.986),P=0.024 3]、是否认为应该在MSM人群中推广PrEP[OR:51.365,95%CI(5.184~508.960),P=0.000 8;OR:8.985,95%CI(0.836~96.509),P=0.069 9]、是否会建议您朋友采用PrEP[OR:30.882,95%CI(2.121~449.700),P=0.012 1;OR:2.529,95%CI(0.167~38.315),P=0.503 4]。结论:重庆地区MSM人群对PrEP接受意愿主要与对待艾滋病的态度和对待艾滋病预防措施的态度有关。提示应加强对MSM人群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扩大艾滋病咨询检测服务工作、加强MSM和PrEP供应商对PrEP的正确认识和宣传、通过网络途径促进MSM同伴教育和对PrEP的传播,以增加MSM人群对PrEP的接受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暴露前药物预防 接受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88名学生男男性行为者HIV检测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韩明明 钟晓妮 +7 位作者 彭斌 张燕 谭明天 戴江红 张菊英 梁浩 孔翠娥 黄爱龙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80-983,共4页
目的:了解学生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在近1年里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进行检测的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在重庆、四川、广西、新疆地区采用多种途径进行方便抽样,共招募291名学生... 目的:了解学生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在近1年里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进行检测的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在重庆、四川、广西、新疆地区采用多种途径进行方便抽样,共招募291名学生MSM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HIV检测。结果:调查完成问卷291份,有效问卷288份(98.97%)。近1年HIV检测率为58.68%,本次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5.90%。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学生MSM近1年进行HIV检测的促进因素有:年龄≥22岁(OR=2.59,95%CI=1.24~5.42,P=0.012)、艾滋病知识得分>10分(OR=2.45,95%CI=1.37~4.39,P=0.003)、主动进行过艾滋病免费咨询(OR=6.64,95%CI=3.80~11.60,P=0.000)。结论:重庆、四川、广西、新疆地区学生MSM近1年HIV检测率不高。影响近1年HIV检测的主要因素有为年龄、艾滋病知识得分、主动进行艾滋病免费咨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男男性行为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相关羞辱和歧视的现状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何国平 刘立珍 +4 位作者 李现红 刘立芳 王红红 Takudzwa.Shumba 王晓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1475-1478,共4页
目的了解成都市男男性行为者(MSM)艾滋病相关羞辱和歧视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在该人群中开展艾滋病反歧视活动提供有效的干预策略。方法采用"滚雪球"的方法招募MSM,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以匿名填写的形式进行调查。结果超过70... 目的了解成都市男男性行为者(MSM)艾滋病相关羞辱和歧视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在该人群中开展艾滋病反歧视活动提供有效的干预策略。方法采用"滚雪球"的方法招募MSM,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以匿名填写的形式进行调查。结果超过70%的MSM表示愿意接受一般的HIV感染者,而对感染了HIV的同性朋友的歧视得分较高,主要表现在不愿意使用感染者用过的马桶、浴盆或杯子;对感染了HIV的同性性伴的歧视得分更高,主要表现为对其性权益的剥夺。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和有无接触HIV感染者影响MSM艾滋病相关歧视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SM知识得分与歧视问卷中歧视行为得分、歧视态度得分及歧视总得分均存在直线相关(r值分别为-0.341、-0.289及-0.353,P<0.01)。结论成都市MSM对HIV感染者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歧视;在同志社区开展反歧视干预应加强艾滋病知识的全面教育,在社区支持性环境的建立下,应积极鼓励HIV感染者的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羞辱 歧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相关知识结构对男男性行为者安全套使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现红 刘博 +3 位作者 赵俊仕 何国平 周雯娟 王红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70-1172,共3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相关知识结构对男男性行为者(MSM)安全套使用率的影响。方法采用滚雪球和广告招募的方式,以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长沙市270名MSM进行面对面访谈,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结果 84.1%(212/252)的MSM自述最近... 目的探讨艾滋病相关知识结构对男男性行为者(MSM)安全套使用率的影响。方法采用滚雪球和广告招募的方式,以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长沙市270名MSM进行面对面访谈,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结果 84.1%(212/252)的MSM自述最近3个月与同性有过肛交或口交行为,每次肛交均使用安全套的占42.5%(90/212),每次口交均使用安全套的仅占16.0%(34/212)。99.2%(250/252)的调查对象都听说过艾滋病,但是只有73.0%(184/252)知道HIV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缩写;48.4%(122/252)的人知道HIV和艾滋病不是同一回事;73.4%(185/252)的调查对象清楚知晓艾滋病的三大传播途径;82.5%(208/252)的人认为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有效预防艾滋病。63.5%(160/252)的调查对象知晓HIV感染者经过治疗可以像其他慢性病患者一样生活;34.9%(88/252)的调查对象认为感染了HIV就意味着死亡;22.6%(57/252)的人认为感染了HIV生活就失去了意义;57.1%(144/252)的人认为感染了HIV会丧失很多权利。12.7%(32/252)的人有与HIV感染者相处的经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IV感染者相处史〔OR=2.982,95%CI(1.246,7.140)〕、认为感染了HIV就意味着死亡〔OR=1.550,95%CI(1.103,2.180)〕是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的保护因素;而认为HIV感染者可以像其他慢性病患者一样生活〔OR=0.677,95%CI(0.488,0.939)〕是高危性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 MSM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安全套的使用率,应加强对该人群的宣传教育内容,改变宣教策略,以降低危险性行为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男男性行为者 危险性行为 知识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男性行为者固定性伴相关特征及其无保护肛交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毅 李六林 +4 位作者 樊静 何静 周力 张晓军 王思源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39-343,363,共6页
目的 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SM)固定性伴相关特征,分析固定性伴发生无保护肛交(UAI)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滚雪球”抽样法,开展四川省绵阳市MSM固定性伴相关特征等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用χ;检验、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固定性伴发生UA... 目的 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SM)固定性伴相关特征,分析固定性伴发生无保护肛交(UAI)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滚雪球”抽样法,开展四川省绵阳市MSM固定性伴相关特征等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用χ;检验、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固定性伴发生UAI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有效问卷1117份,91.3%过去/现在、61.5%近6个月拥有固定性伴,固定性伴维持时间中位数12个月。近6个月拥有固定性伴期间31.9%有其他性伴,固定性伴间UAI发生率28.9%,固定性伴不使用安全套原因为没有必要60.9%,影响感情14.9%,影响快感7.5%。过去/现在、近6个月是否拥有固定性伴者HIV、梅毒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近6个月固定性伴未发生UAI者HIV、梅毒阳性率低于发生UAI者(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干部职员(OR=2.884)、工人/其他(OR=2.338)、固定性伴维持时间>12个月(OR=2.061)、近6个月偶遇性伴(OR=2.242)、近6个月多性伴(OR=1.974)者固定性伴发生UAI的可能较大,文化程度提高(OR=0.623)、社会活动网络较大(OR=0.384)、近1年接受同伴教育(OR=0.601)者固定性伴发生UAI的可能较小(P均<0.05)。结论 MSM固定性伴维持时间、专一性及性行为保护不足,潜在健康风险明显。固定性伴发生UAI受人口学特征、维持时间和性行为影响,应针对性强化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者 固定性伴 无保护肛交 影响因素 艾滋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大学生男男性行为者HIV相关知信行定性调查 被引量:8
11
作者 郑建东 庞琳 +3 位作者 徐杰 柔克明 肖冬 吴尊友 《中国健康教育》 2011年第3期174-176,共3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大学生男男性行为者(MSM)HIV相关知识、态度与行为。方法通过网络招募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访谈,并采集血样检测HIV和梅毒抗体。结果共调查男男性行为者27人,年龄中位数为23岁,21人自我认同为同性恋。调查对象HIV相关知识... 目的了解北京市大学生男男性行为者(MSM)HIV相关知识、态度与行为。方法通过网络招募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访谈,并采集血样检测HIV和梅毒抗体。结果共调查男男性行为者27人,年龄中位数为23岁,21人自我认同为同性恋。调查对象HIV相关知识知晓率高,绝大多数不能坚持使用安全套,"419"(一夜情)行为常见,否认有吸毒史。12人从未进行HIV检测,6人曾感染性病。本次血清学检测未发现HIV阳性者,2例新近感染梅毒。结论大学生男男性行为者中普遍存在危险性行为,容易导致性病和HIV在该人群的流行,亟需开展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者 大学生 艾滋病病毒 危险性行为 定性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性工作者和男男性行为者对经网络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态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付广建 田考聪 +8 位作者 钟晓妮 宋文丰 张燕 彭斌 梁浩 邹云峰 罗锦坤 彭鸿斌 黄爱龙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5-353,共9页
目的了解女性性工作者(FSWs)和男男性行为者(MSM)对通过网络获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态度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新疆、四川、广西、重庆四省区市FSWs和MSM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行为特征、获得及... 目的了解女性性工作者(FSWs)和男男性行为者(MSM)对通过网络获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态度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新疆、四川、广西、重庆四省区市FSWs和MSM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行为特征、获得及希望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等。结果网络是MSM的首选途径,超过总人数的80%;对FSWs,通过网络获得及希望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者分别占27.54%和31.6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民族、婚姻状况、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地点和每周性服务次数是FSWs通过网络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影响因素;民族、年龄、文化程度、是否通过网络寻找性伴是MSM接受网络获得艾滋病知识的影响因素。结论 MSM对网络传播的可接受性强,经网络获得健康教育的效果较好。针对不同FSWs群体,应采取不同的干预方式以获得更好的健康教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性工作者 男男性行为者 网络 健康教育 接受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男性行为者的人格特征、自尊及社会支持的关系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毅 李六林 +3 位作者 樊静 赵西和 周力 王思源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76-480,共5页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SM)人格特征、自尊及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运用滚雪球抽样法选取绵阳城区MSM 402人(年龄18-77岁),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自尊量表(S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测评。结...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SM)人格特征、自尊及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运用滚雪球抽样法选取绵阳城区MSM 402人(年龄18-77岁),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自尊量表(S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测评。结果:客观支持与精神质、神经质呈负向关联(标准β=-0.18、-0.28),而与内外向呈正向关联(标准β=0.14);主观支持与内外向呈负向关联(标准β=-0.15),与掩饰性呈正向关联(标准β=0.22);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与精神质、神经质呈正向关联(标准β=0.16、0.15),与掩饰性呈负向关联(标准β=-0.15);自尊与神经质、精神质呈正向关联(标准β=0.10、0.21),与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呈负向关联(标准β=-0.26)。结论:男男性行为者的人格特征、自尊、社会支持三者间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者 人格 自尊 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男男性行为者网络交友HIV感染情况 被引量:15
14
作者 龙翠芳 严易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61-465,共5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男男性行为者(MSM)网络交友状况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为有效干预MSM HIV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重庆市206名MSM进行结构式访问与问卷调查,对半年内未进行HIV检测者进行实验室筛查,分析MSM人口社会学特征及HIV... 目的了解重庆市男男性行为者(MSM)网络交友状况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为有效干预MSM HIV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重庆市206名MSM进行结构式访问与问卷调查,对半年内未进行HIV检测者进行实验室筛查,分析MSM人口社会学特征及HIV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206名MSM平均年龄(22.08±1.81)岁,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137名(66.50%),HIV感染率为21.36%(44/206)。MSM无固定性伴侣者HIV感染率高于有固定性伴侣者;MSM性伴数量越多,HIV感染风险越大;与不熟悉或陌生的人发生性行为HIV感染率高于与熟悉的性伴;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率越高,HIV感染率越低,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文化程度的MSM安全套使用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市MSM HIV感染率较高,建议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同伴网络教育与行为干预,减少联结MSM网体之间的桥梁人群,建立同性恋社会支持体系,降低MSM HIV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者 网络交友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感染 行为 文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阳市男男性行为者领悟社会支持及与其相关因素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毅 李六林 +7 位作者 樊静 何静 熊军 杜婵娟 刘强 贾修伟 李伟 刘晓琴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4-258,267,共6页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SM)领悟社会支持现状,分析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用“滚雪球”抽样法,对四川省绵阳市MSM领悟社会支持等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有效问卷1060份,领悟社会支持平均得分为家庭内支持(19.76±3.97)分、家庭...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SM)领悟社会支持现状,分析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用“滚雪球”抽样法,对四川省绵阳市MSM领悟社会支持等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有效问卷1060份,领悟社会支持平均得分为家庭内支持(19.76±3.97)分、家庭外支持(39.44±6.55)分、总得分(59.20±9.78)分,低、中、高支持状态分别占1.79%、46.32%、51.89%。在家庭外支持及支持总得分方面,艾滋病病毒(HIV)阳性者低于HIV阴性MSM(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年龄≥25岁(OR=1.536)、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OR=2.407)、性取向双性恋及其他(OR=2.042)、本地居住时间>2年(OR=3.750)、近1年未接受同伴教育(OR=1.744)、互联网为主要寻找性伴方式(OR=2.114)者领悟社会支持高支持状态的可能更大,职业工人/农民/商业服务(OR=0.374)、艾滋病知识不全知晓(OR=0.364)、近6个月肛交无保护(OR=0.613)、近6个月肛交人数≥2(OR=0.756)者领悟社会支持低/中支持状态的可能更大。结论MSM领悟社会支持不高,领悟社会支持与人口学特征及性行为相关,领悟社会支持低/中支持状态者HIV感染风险大,应有效促进MSM领悟社会支持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者 领悟社会支持 关联因素 艾滋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男性行为者安全套使用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明 邓艳红 +3 位作者 董海英 李红卫 李金勇 李汪隆 《中国健康教育》 2005年第7期527-528,共2页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者 安全套 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男男性行为者人群EB病毒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
17
作者 戴欣 陈力 +3 位作者 李佳俊 黄文祥 黄爱龙 钟晓妮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8-152,共5页
目的调查重庆地区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血清流行病学现状,推测MSM人群EB病毒感染和再活化情况。方法采用非概率抽样法,对1 082例MSM(来源为2012-2015年重庆地区进行临床药物试验预防... 目的调查重庆地区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血清流行病学现状,推测MSM人群EB病毒感染和再活化情况。方法采用非概率抽样法,对1 082例MSM(来源为2012-2015年重庆地区进行临床药物试验预防艾滋病感染的MSM人群)和1 059名健康成人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EB-VCA-IgG、EB-NA-IgG和EB-VCA-IgM,使用χ~2检验对结果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 082例MSM中HIV阳性130例,HIV阴性952例:(1)EB病毒既往感染率在MSM、HIV阳性、HIV阴性者中分别为1 002例(92.6%)、115例(88.5%)、887例(93.2%),其中MSM组、HIV阴性MSM组与对照组952例(8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EB病毒未感染率在MSM、HIV阳性MSM、HIV阴性MSM组分别为5例(0.5%)、1例(0.8%)、4例(0.4%),3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3例(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阳性与HIV阴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EB病毒血清学再活化率在MSM、HIV阳性MSM、HIV阴性MSM组中分别为52例(4.8%)、13例(10.0%)、39例(4.1%),其中HIV阳性MSM同对照组40例(3.8%)、HIV阴性MSM组39例(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1)MSM人群EB病毒感染率高于普通人群,其发生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威胁更大。(2)非HIV感染的MSM人群EB病毒再活化率可能与正常人无差异。(3)HIV感染的MSM人群EB病毒血清学再活化率明显增高,可能同HIV感染后机体免疫力下降有关,发生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风险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者人群 EB病毒 感染 病毒再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男性行为者自杀行为的现状、影响因素及自杀理论模型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睿 蔡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76-1681,共6页
自杀行为主要包括自杀意念、自杀企图和自杀完成。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男男性行为者(MSM)自杀风险较高。影响MSM自杀的因素包括人口学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和行为因素等。少数人压力理论为研究各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及阐明MSM自杀行为的... 自杀行为主要包括自杀意念、自杀企图和自杀完成。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男男性行为者(MSM)自杀风险较高。影响MSM自杀的因素包括人口学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和行为因素等。少数人压力理论为研究各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及阐明MSM自杀行为的发生过程提供了参考。目前较为成熟的自杀心理模型有自杀的痛苦呼救及图式评估模型、综合认知模型、内外二阶攻击模型、人际理论模型、动机-意志整合模型等,但尚未用于MSM人群检验。未来可以整合MSM自杀影响因素,结合少数人压力理论及自杀理论模型,进一步探究MSM的自杀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者 自杀行为 影响因素 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男男性行为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俊 林菲菲 +2 位作者 蔡晓峰 张涛 张铁军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31-633,643,共4页
目的分析上海市男男性行为者(MSM)心理健康状况,为高危人群艾滋病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滚雪球"的方式招募调查对象,应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量目标人群,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275... 目的分析上海市男男性行为者(MSM)心理健康状况,为高危人群艾滋病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滚雪球"的方式招募调查对象,应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量目标人群,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275名MSM,其SCL-90测试结果的总均值为1.45(s=0.40);MSM心理健康多个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强迫t=1.63±0.56,P<0.001;人际关系t=1.51±0.54,P=0.049;抑郁t=1.66±0.50,P<0.001;焦虑t=1.38±0.51,P=0.035;精神病t=1.50±0.46,P<0.001);从调查的阳性项目数分析看,MSM人群平均有26个阳性项目,其中阳性数目过半(>45个)约占14.9%;在所调查的研究对象中,有76人(27.6%)曾经向周围朋友公开过性取向,同时120人(43.6%)有固定性伴,78人(28.5%)觉得遭到了周围人的歧视,仅16人(5.8%)参加过心理辅导,其中觉得遭到了周围人歧视的MSM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分显著高于未感觉到有歧视的人群(t=3.072,P<0.01)。结论上海市MSM人群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低于一般人群,在对其进行HIV/AIDS预防干预的同时应重视对该人群的心理干预及疏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者 心理健康状况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男性行为者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20
作者 陈力 戴欣 +2 位作者 黄文祥 黄爱龙 钟晓妮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8-281,共4页
目的:调查重庆地区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现状。方法:采用非概率抽样法,对907例MSM(来源为2012年至2014年重庆地区进行临床药物实验预防艾滋病感染的MSM人群)和170... 目的:调查重庆地区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现状。方法:采用非概率抽样法,对907例MSM(来源为2012年至2014年重庆地区进行临床药物实验预防艾滋病感染的MSM人群)和170例健康成人血清(同期健康体检的成年男性),采用ELISA方法检测HCMV的Ig G、Ig M抗体,使用χ2检验对结果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907例MSM中HIV(+)130例,HIV(-)777例;130例HIV(+)MSM中HCMV既往感染率为98.46%,感染后再活化率为6.25%;777例HIV(-)MSM中HCMV既往感染率为96.78%,感染后再活化率为5.05%。170例健康对照组既往感染率92.94%,感染后再活化率1.27%。HIV(+)MSM的HCMV既往感染率及感染后再活化率虽然高于HIV(-)对照组,但两者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0.583,P>0.05;χ2=0.369,P>0.05);MSM的HCMV既往感染率及感染后再活化率明显高于健康成人,且两者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6.835,P<0.05;χ2=4.227,P<0.05)。结论:重庆地区MSM人群的HCMV既往感染率及感染后再活化率明显高于健康成人,提示MSM人群面临HCMV感染威胁较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者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 再活化 血清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