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民间文学中男性潜意识深处的女性意象解析 |
李宪堂
|
《江淮论坛》
|
2002 |
4
|
|
|
2
|
华裔美国作家男性主体意识与女性主体意识的二元对立 |
杨洁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
3
|
论《商人的故事》中女性意识的缺席 |
张瑄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
4
|
刻意挖掘当代中国女性的精神境界──电视剧《中国空姐》中的“女性意识”读解 |
胡志毅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
1996 |
0 |
|
|
5
|
莫言小说异化儿童共情差异中的性别意识 |
纪少豆
逄增玉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
6
|
男性气质:理论基础、研究取向和相关研究领域 |
蒋旭玲
吕厚超
|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30
|
|
|
7
|
论中国两性关系意识的演化 |
姜华
韩玉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2
|
|
|
8
|
论劳伦斯的女性观 |
赵红英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
2001 |
17
|
|
|
9
|
飞出笼子去唱——从“蓝袜子丛书”看女作家的自强不息 |
钱满素
|
《出版广角》
|
1995 |
0 |
|
|
10
|
浅论古罗马人的“让妻”现象 |
付静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
11
|
人性之光与文化立场──析古代戏曲“才子佳人”戏 |
罗嘉慧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0 |
1
|
|
|
12
|
论中国人伦精神的重建 |
柴文华
|
《求是学刊》
CSSCI
|
1997 |
1
|
|
|
13
|
评电影《毕业生》中女性角色塑造的失真性 |
谷晓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
14
|
简论中国现代文坛的女性文学 |
刘厚德
|
《理论月刊》
|
200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