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男性中心主义与“围城”意识——钱钟书小说的重新解读 |
高俊林
|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2
|
回归生命的底色——生态女性主义视阈下的《奥丽芙·基特里奇》探论 |
柳青
宫玉波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3
|
《秘密花园》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
尹静媛
张欢
|
《电影评介》
|
2009 |
1
|
|
4
|
消解与建构——影片《沉睡魔咒》的女性主义意识透视 |
张博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5
|
《女人不坏》的女性主义解读 |
马晶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6
|
西方女性主义认识论与科学批判 |
胡涤菲
|
《浙江学刊》
CSSCI
|
2002 |
8
|
|
7
|
女性主义认识论视野中的知识生产 |
吕春颖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8
|
《啊,拓荒者》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
周丽艳
|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3
|
|
9
|
女性话语的构建——影片《喜福会》的女性主义叙事学解读 |
张媛媛
孔倩云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0
|
一个展示了男性“好色”准共性的微笑——评尤瑟纳尔《马尔戈的微笑》 |
|
《出版广角》
|
1996 |
1
|
|
11
|
身体的敞开与性别的改造——《金瓶梅》身体叙事的释读 |
冯文楼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6
|
|
12
|
从《聊斋志异》的性别话语质疑传统文学经典的合法性 |
徐艳蕊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9
|
|
13
|
从新时期女性小说看女性意识的发展 |
陈瑶
徐劲松
|
《重庆社会科学》
|
2005 |
2
|
|
14
|
服从与献身──鲁迅对中国女性身份的批判性考察 |
冯奇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8
|
|
15
|
烈女追日还是飞蛾扑火?——也谈电影《立春》中的人物形象王彩玲 |
康尔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16
|
试论郁达夫小说中的日本形象 |
申洁玲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
1997 |
0 |
|
17
|
悄悄的行动──80年代中期以来女性小说的性爱意识 |
黄开发
|
《江淮论坛》
CSSCI
|
1994 |
0 |
|
18
|
论中国两性关系意识的演化 |
姜华
韩玉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2
|
|
19
|
黄色壁纸·疯女人·女性作家的困境与反叛 |
钟升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2 |
6
|
|
20
|
论好莱坞电影中地位悬殊的爱情 |
文静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