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游戏”男性中心文化核心文本——解读王安忆《叔叔的故事》 被引量:1
1
作者 任一鸣 《昌吉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4,共4页
王安忆的《叔叔的故事》是对以《绿化树》为代表的男性中心文化核心文本的“游戏”与“改写”。正是《绿化树》等文本触发了中国女性作家试图创建女性文化文本的深层思考。《叔叔的故事》之出现 ,意味着男性中心文化视阈唯一局面在文学... 王安忆的《叔叔的故事》是对以《绿化树》为代表的男性中心文化核心文本的“游戏”与“改写”。正是《绿化树》等文本触发了中国女性作家试图创建女性文化文本的深层思考。《叔叔的故事》之出现 ,意味着男性中心文化视阈唯一局面在文学中的终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叔叔的故事》 王安忆 小说评论 男性中心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苍鹭》:一个女性对男性中心的生态伦理的思考 被引量:4
2
作者 姜鸿玉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8年第6期58-61,共4页
《白苍鹭》讲述了女主人公西尔维亚,一个孤独而贫穷的九岁女孩,抵制住友谊和金钱的诱惑,保护自然的生灵白苍鹭的故事。本文从女性生态主义的视角解读了这个短篇小说,指出是西尔维亚的抉择是作者萨拉.奥恩.朱厄特对男性中心主义对自然和... 《白苍鹭》讲述了女主人公西尔维亚,一个孤独而贫穷的九岁女孩,抵制住友谊和金钱的诱惑,保护自然的生灵白苍鹭的故事。本文从女性生态主义的视角解读了这个短篇小说,指出是西尔维亚的抉择是作者萨拉.奥恩.朱厄特对男性中心主义对自然和女性的统治的反抗,是今天环保运动和妇女解放运动的精神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自然 女性解放 男性中心主义 生态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中心话语的边缘性解构──有关女性私人化写作的几点思考
3
作者 李夫生 《云梦学刊》 1998年第2期51-52,95,共3页
本文总结了近年文坛女性作家“私人化写作”的表现和特点,分析了“女性私人化写作”出现的文化和社会根源,并指出了其内在缺陷。
关键词 私人化写作 男性中心话语 边缘性解构 悖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被》中的男性中心主义
4
作者 吴云云 《今古文创》 2020年第19期33-35,共3页
作为日本私小说的典范之作,同时也是自然主义在日本的反射,山田花袋的《棉被》一直被置于举足轻重的位置。重读这部小说,在当今男女平等的社会观念主宰下,人们更容易看到作品中的性差意识和男性中心主义的话语权、主导性和欲望诉求。所... 作为日本私小说的典范之作,同时也是自然主义在日本的反射,山田花袋的《棉被》一直被置于举足轻重的位置。重读这部小说,在当今男女平等的社会观念主宰下,人们更容易看到作品中的性差意识和男性中心主义的话语权、主导性和欲望诉求。所谓的"新女性"的时代并没有到来,以男性为主导的观念支配下的社会对于女性的独立与自主,仍是微乎其微的,男性中心论在《棉被》里无形渗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被》 男性中心主义 “新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男性场域内的女性主义路径纯男性场域内的女性主义路径——以韩剧《成均馆罗曼史》为例
5
作者 彭流萤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8-101,共4页
本文试以剧中男女主角为中心,从男性场域的无心进入与女性意识的被救,男性遭遇性别伪装被蒙蔽的情感表达,在性别力量博弈下女性形象变迁和两性生活空间重构,男性推动下对女性身份的修补和鉴别,男性中心标准的荫庇与女性解放的迷途等方... 本文试以剧中男女主角为中心,从男性场域的无心进入与女性意识的被救,男性遭遇性别伪装被蒙蔽的情感表达,在性别力量博弈下女性形象变迁和两性生活空间重构,男性推动下对女性身份的修补和鉴别,男性中心标准的荫庇与女性解放的迷途等方面来实现女性主义多维路径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均馆 女性主义 女性身份 女性解放 男性中心 女扮男装 力量博弈 阶级地位 女性主体 抄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与“他”所反映的英汉传统社会男性地位探析
6
作者 杨卫东 戴卫平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99-101,共3页
英汉语言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都存在男性中心的特点。英语中的"he/man"的语言和汉语中"他"的语言都证明了同样的事实:这是一个多数以男性为主导地位的传统社会,随着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全面、深入推进,彰显"男女平等... 英汉语言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都存在男性中心的特点。英语中的"he/man"的语言和汉语中"他"的语言都证明了同样的事实:这是一个多数以男性为主导地位的传统社会,随着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全面、深入推进,彰显"男女平等"的社会已深入人心,男性中心社会必将逐步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社会 现代社会 英语 汉语 HE 男性中心 男女平等理念 社会主流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周生:从美梦中醒来的文人——《醒世姻缘传》男性文人的婚恋心态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楚爱华 《蒲松龄研究》 1997年第1期115-119,共5页
西周生:从美梦中醒来的文人——《醒世姻缘传》男性文人的婚恋心态析楚爱华《醒世姻缘传》是一部以家庭婚姻为题材的世情小说。它以果报轮回为线索,贯穿冤仇相报的两世姻缘,使全书分为两个明显的独立结构:头二十二回为前世姻缘,写... 西周生:从美梦中醒来的文人——《醒世姻缘传》男性文人的婚恋心态析楚爱华《醒世姻缘传》是一部以家庭婚姻为题材的世情小说。它以果报轮回为线索,贯穿冤仇相报的两世姻缘,使全书分为两个明显的独立结构:头二十二回为前世姻缘,写纨绔子弟晁源射杀一只仙狐,又纵情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世姻缘传》 男性文人 才子佳人小说 婚恋心态 西周生 薛素姐 男性中心主义 《聊斋志异》 封建文人 才子佳人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天根》解读
8
作者 冯克红 靳慧 《今古文创》 2024年第9期4-6,共3页
法国作家罗曼·加里的生态小说《天根》不仅反映了人类面临的日益紧迫的环境问题,而且揭示了西方现代文明之下父权制体系对女性与自然的双重压迫。作者在小说中将女性问题、自然问题歧视置于对西方二元论的批判语境下,通过小说中唯... 法国作家罗曼·加里的生态小说《天根》不仅反映了人类面临的日益紧迫的环境问题,而且揭示了西方现代文明之下父权制体系对女性与自然的双重压迫。作者在小说中将女性问题、自然问题歧视置于对西方二元论的批判语境下,通过小说中唯一女性形象的塑造,阐释了女性在反抗男权社会压迫、亲近自然、保护自然中的双重救赎价值,赋予了女性强烈的生态和文明批判的意义,表达了对处于弱势和他者地位的女性、自然的价值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曼·加里 《天根》 生态女性主义 男性中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构主义视角下的《恋爱中的女人》
9
作者 田园 《今古文创》 2024年第30期7-9,共3页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的《恋爱中的女人》采用解构主义的视角,对当时盛行的男性中心主义及其对性别角色和家庭结构的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小说以伯金为中心,重塑男性形象,瓦解性别二元论刻板印象,展示了他情感上的细腻和对现代...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的《恋爱中的女人》采用解构主义的视角,对当时盛行的男性中心主义及其对性别角色和家庭结构的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小说以伯金为中心,重塑男性形象,瓦解性别二元论刻板印象,展示了他情感上的细腻和对现代社会的深刻反思。劳伦斯通过伯金与厄秀拉的关系,描绘了一种基于平等、理解的新型男女关系,超越传统性别动力结构。这种关系模式不仅在文学上具有意义,也为当代探索平衡的性别关系提供了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构主义 性别角色 男性中心主义 性别二元对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权社会下的“妖女”与“恶妇”——以李碧华《饺子》《吃卤水鹅的女人》为例
10
作者 陈雨茵 《今古文创》 2024年第3期50-52,共3页
李碧华是当代香港著名小说家,其作品常以女性作为主要人物,聚焦于女性的欲望与痴狂。在李碧华2013年出版的小说集《饺子》中,有两篇名为《饺子吃婴胎的女人》与《潮州巷吃卤水鹅的女人》的小说。这两篇小说分别塑造出了“妖女”与“恶... 李碧华是当代香港著名小说家,其作品常以女性作为主要人物,聚焦于女性的欲望与痴狂。在李碧华2013年出版的小说集《饺子》中,有两篇名为《饺子吃婴胎的女人》与《潮州巷吃卤水鹅的女人》的小说。这两篇小说分别塑造出了“妖女”与“恶妇”两类女性形象,此文意在对比两类女性形象的异同,探讨在男权社会下女性的三种不同形态,讨论文字背后表现出的作者对男权社会的批判,及对男性中心主义的颠覆。由于这两篇小说时常会让人想到清朝的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因此文中将插入部分与《聊斋志异》的对比,从而表现出李碧华书写中透露出的对女性主体意识的自觉强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碧华 女性主义 女性形象 男性中心主义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烈女追日还是飞蛾扑火?——也谈电影《立春》中的人物形象王彩玲 被引量:4
11
作者 康尔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74-176,208,共4页
把美酒酿成毒药的是王彩玲;把追求变为成悲剧的是王彩玲;把落日认作朝阳的还是王彩玲。电影《立春》将一个烈女追日的故事演绎成了飞蛾扑火的悲剧,显现出该片是一部典型的"他"叙事的作品。主创在向观众呈现那个年代的小城市... 把美酒酿成毒药的是王彩玲;把追求变为成悲剧的是王彩玲;把落日认作朝阳的还是王彩玲。电影《立春》将一个烈女追日的故事演绎成了飞蛾扑火的悲剧,显现出该片是一部典型的"他"叙事的作品。主创在向观众呈现那个年代的小城市的男权社会的特性的同时,也将主创内心的男性中心主义和父权主义的深层积淀,一不留神作了展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立春》 艺术特点 王彩玲 男性中心主义 父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来《伤逝》研究综述 被引量:12
12
作者 何云贵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28-31,共4页
近年来《伤逝》研究综述●何云贵《伤逝》是鲁迅写的一篇爱情小说,它描写的是“五四”时期一对知识青年的爱情悲剧。小说形式特别,意蕴深厚,不仅在鲁迅所有小说中,也在当时众多同类题材的小说中独具异彩。因而自1925年诞生以来... 近年来《伤逝》研究综述●何云贵《伤逝》是鲁迅写的一篇爱情小说,它描写的是“五四”时期一对知识青年的爱情悲剧。小说形式特别,意蕴深厚,不仅在鲁迅所有小说中,也在当时众多同类题材的小说中独具异彩。因而自1925年诞生以来备受人们关注,研究者甚多,论文迭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逝》 研究综述 涓生和子君 鲁迅小说 《围城》 鲁迅研究 个性解放 男性中心 婚恋生活 《玩偶之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从与献身──鲁迅对中国女性身份的批判性考察 被引量:8
13
作者 冯奇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27-33,共7页
服从与献身鲁迅对中国女性身份的批判性考察冯奇现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从它诞生的那天起,便与西方的女权主义运动有着明显的差异。首先,它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妇女运动表现为对男权社会的彻底反叛,从一开始,它便隶属于整个二十世纪... 服从与献身鲁迅对中国女性身份的批判性考察冯奇现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从它诞生的那天起,便与西方的女权主义运动有着明显的差异。首先,它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妇女运动表现为对男权社会的彻底反叛,从一开始,它便隶属于整个二十世纪的反封建运动和民族革命的一部分。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性考察 鲁迅 妇女解放运动 女性身份 女性身体 现代中国妇女 祥林嫂 男性中心主义 女权主义运动 男性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众传媒与女性发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景慧 《船山学刊》 2004年第3期150-152,共3页
大众传媒对现代女性发展存在双重影响 :一方面传媒通过建立开放的对话平台还女性以言说的权利 ,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女性的权益 ,消弱性别差异导致的鸿沟 ;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媒介的高技术化和工具化有可能导致女性新一轮的... 大众传媒对现代女性发展存在双重影响 :一方面传媒通过建立开放的对话平台还女性以言说的权利 ,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女性的权益 ,消弱性别差异导致的鸿沟 ;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媒介的高技术化和工具化有可能导致女性新一轮的边缘化 ,并使其重新沦为“男性中心意识”欲望化的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传媒 女性权益 工具理性 社会地位 男性中心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附与自主的交织:中国中产知识女性镜像浮现与社会意涵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郁闻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21,共5页
电影更像是一面镜子,高举在社会这张布满毛孔的脸面前。因此,它们反映着女性的社会形象的变化。[1]--马约利·罗森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在她的《第二性》中反映了女性生存的境况:她是附属的人,是同主要... 电影更像是一面镜子,高举在社会这张布满毛孔的脸面前。因此,它们反映着女性的社会形象的变化。[1]--马约利·罗森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在她的《第二性》中反映了女性生存的境况:她是附属的人,是同主要者相对立的次要者,他是主体,是绝对,而她则是他者。[2]女性并非生而为之,是被建构的。两个多世纪以来,全世界已经历了此起彼伏的女性解放运动,旨在消解固有的男性中心的文化形态及建构女性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性》 男性中心 女性解放运动 女性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献给爱米丽的玫瑰》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冬梅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1期103-104,共2页
福克纳是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献给爱米丽的玫瑰》是其短篇小说的代表作。爱米丽小姐之所以可怜,不是因为南方贵族的没落,也不是由于社会对南方贵族的爱情的偏见与压力,而是她长久以来在男性父权制思想的控制下已经失去了... 福克纳是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献给爱米丽的玫瑰》是其短篇小说的代表作。爱米丽小姐之所以可怜,不是因为南方贵族的没落,也不是由于社会对南方贵族的爱情的偏见与压力,而是她长久以来在男性父权制思想的控制下已经失去了独立生活的勇气与意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男性中心 女性 悲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几部同性恋题材影片 被引量:1
17
作者 柳迪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19-20,18,共3页
本文选取了几部同性恋题材电影:《断臂山》、《基佬四十》、《17岁的天空》、《喜宴》、《203040》、《美丽在唱歌》、《自梳》、《晚娘》,分别从性取向的安排和丑化女性/美化男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以男性为中心、用丑化... 本文选取了几部同性恋题材电影:《断臂山》、《基佬四十》、《17岁的天空》、《喜宴》、《203040》、《美丽在唱歌》、《自梳》、《晚娘》,分别从性取向的安排和丑化女性/美化男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以男性为中心、用丑化女性来反衬男性爱情的纯洁高贵是某些gay片惯用的策略;以男性为深层结构的中心,并美化男性是一部分lesbian片常用的手法。我们可以发现,不论是gay片还lesbian片,男性始终占据着不可动摇的中心地位并得到一再的美化。某种意识形态的导向性也许可以用来解释这类影片的深层涵义:永远以男性为中心,女性的自我卑贱化,只在不可得的时候才以lesbian之爱来顶替。女性在这个领域内成了没有立场,左右游移的一颗墙头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性恋 丑化女性 男性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秘密花园》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被引量:1
18
作者 尹静媛 张欢 《电影评介》 2009年第1期108-108,共1页
美国作家F.H.伯内特通过儿童小说《秘密花园》中身体羸弱、性格孤僻的少年在与他人、与自然的交往中恢复身心健康的故事,表达了她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对男性中心主义的批判以及对和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向往。
关键词 《秘密花园》 生态女性主义 男性中心主义 关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伊萨克·迪内森《走出非洲》 被引量:3
19
作者 井媛 王敏 《海外英语》 2012年第14期176-177,共2页
丹麦女作家伊萨克·迪内森的自传体小说《走出非洲》诠释了生态女性主义者所积极倡导的生态与人生智慧。小说直接或间接地批判了长期以来人类社会所存在的人类中心主义和男性中心主义,告诫人们只有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 丹麦女作家伊萨克·迪内森的自传体小说《走出非洲》诠释了生态女性主义者所积极倡导的生态与人生智慧。小说直接或间接地批判了长期以来人类社会所存在的人类中心主义和男性中心主义,告诫人们只有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两性关系,才能真正领悟到生活的真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 男性中心主义 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生态女性主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彩萍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2年第7期118-119,共2页
生态女性主义自20世纪70年代诞生以来,以别具一格的理念影响着人们的思考模式,尤其是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各种社会问题日益突出的状况下有其重要的意义,本文概括讲述生态女性主义的背景、主要观点,强调生态女性主义的终极目标——批判... 生态女性主义自20世纪70年代诞生以来,以别具一格的理念影响着人们的思考模式,尤其是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各种社会问题日益突出的状况下有其重要的意义,本文概括讲述生态女性主义的背景、主要观点,强调生态女性主义的终极目标——批判对立,力求构建一个和谐发展的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人类中心 男性中心 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