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胜率标准差、赫芬达尔HHI指数、TOP K ranking等统计指标,对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2005/2006赛季至2013/2014赛季常规赛的竞争平衡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联赛随着职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球队间的竞争实力不平衡状态并无显著改观;联...运用胜率标准差、赫芬达尔HHI指数、TOP K ranking等统计指标,对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2005/2006赛季至2013/2014赛季常规赛的竞争平衡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联赛随着职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球队间的竞争实力不平衡状态并无显著改观;联赛制衡机制不够完善:选秀制度只使用于外援,球员流动限制过大,限薪制度缺乏合适的监管。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提高中国篮球职业联赛竞争平衡性的建议。展开更多
采用秩和比(Runk Sum Ration)综合评价法和相关分析法,对2005-2006赛季CBA常规赛15支球队攻防能力进行量化评价,得出以下结论:(1)CBA参赛队进攻能力分布于3个等级,防守能力分布于4个等级,攻防综合能力分布于5个等级;(2)CBA参赛队在进攻...采用秩和比(Runk Sum Ration)综合评价法和相关分析法,对2005-2006赛季CBA常规赛15支球队攻防能力进行量化评价,得出以下结论:(1)CBA参赛队进攻能力分布于3个等级,防守能力分布于4个等级,攻防综合能力分布于5个等级;(2)CBA参赛队在进攻能力等级相同下,防守能力与常规赛名次正相关;在防守能力等级相同下,进攻能力与常规赛名次不相关。(3)CBA参赛队的攻防能力决定一个队的整体实力与联赛名次;(4)CBA攻防综合能力南区球队强于北区球队;(5)CBA参赛队攻守平衡型球队成绩最好,守强于攻型球队成绩次之,攻强于守型球队成绩最差。展开更多
文摘运用胜率标准差、赫芬达尔HHI指数、TOP K ranking等统计指标,对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2005/2006赛季至2013/2014赛季常规赛的竞争平衡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联赛随着职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球队间的竞争实力不平衡状态并无显著改观;联赛制衡机制不够完善:选秀制度只使用于外援,球员流动限制过大,限薪制度缺乏合适的监管。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提高中国篮球职业联赛竞争平衡性的建议。
文摘采用秩和比(Runk Sum Ration)综合评价法和相关分析法,对2005-2006赛季CBA常规赛15支球队攻防能力进行量化评价,得出以下结论:(1)CBA参赛队进攻能力分布于3个等级,防守能力分布于4个等级,攻防综合能力分布于5个等级;(2)CBA参赛队在进攻能力等级相同下,防守能力与常规赛名次正相关;在防守能力等级相同下,进攻能力与常规赛名次不相关。(3)CBA参赛队的攻防能力决定一个队的整体实力与联赛名次;(4)CBA攻防综合能力南区球队强于北区球队;(5)CBA参赛队攻守平衡型球队成绩最好,守强于攻型球队成绩次之,攻强于守型球队成绩最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