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外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步频、步幅的比较与分析 |
谭明义
尹军
李立群
|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
2000 |
42
|
|
2
|
我国成年男子短跑运动员应走专项化训练的道路 |
王坦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
1986 |
0 |
|
3
|
中国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百米加速段某些运动学特征规律的研究 |
李庆
李汀
唐礼
陈家全
|
《体育科学》
|
1988 |
10
|
|
4
|
中外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各指标的比较研究 |
吴冷西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
2007 |
1
|
|
5
|
冬训期对男子短跑运动员部份生理机能的观察 |
施祥荣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
1980 |
0 |
|
6
|
中国男女短跑优秀运动员百米跑成绩进展与速度、步频、步幅追踪分析 |
冯敦寿
|
《体育科学》
|
1986 |
13
|
|
7
|
世界顶尖男子100m运动员的速度特征探析 |
王少春
闻一平
|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2 |
6
|
|
8
|
短跑运动员足的形态等与运动成绩的关系 |
林中华
邹瑛
王汝珉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
1983 |
0 |
|
9
|
中美优秀短跑运动员途中跑技术的生物力学比较 |
李诚志
|
《中国体育科技》
|
1983 |
4
|
|
10
|
高水平及中等水平短跑运动员摆腿阶段腿的功率 |
刘志成
|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0 |
|
11
|
优秀短跑、跳跃运动员的资料比较 |
村木征人
侯宝年
|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
1988 |
0 |
|
12
|
如何提高少年短跑运动员的速度 |
尤芳棣
|
《中国体育科技》
|
1983 |
0 |
|
13
|
短跑运动员的竞赛活动 |
布赖泽尔
茹科夫
杜利军
|
《中国体育科技》
|
1985 |
0 |
|
14
|
对我国男子优秀短跑选手髋部力量问题的探讨 |
蔡云
|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
1998 |
4
|
|
15
|
我省男子短跑落后的原因何在 |
刘海斌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
1984 |
0 |
|
16
|
从短跑成绩相关关系看我院女子短跑训练存在的问题 |
王坦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
1983 |
0 |
|
17
|
短跑的生物力学 |
盖尔.格尔逊
陆凤林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
1987 |
2
|
|
18
|
短跑能力训练问题 |
姚珍杲
|
《中国体育科技》
|
1976 |
0 |
|
19
|
标杆跑对调整步长和步频的作用 |
金发仑
|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
1991 |
0 |
|
20
|
对我院体育系新生百米跑速度能力的研究 |
袁晋纯
岑少华
蔡菁菁
林诗万
黄伟
吴玉钦
|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
198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