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优秀男子柔道运动员身体成分特征及与无氧代谢能力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5
1
作者 高炳宏 韩恩力 曹佩江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0-224,共5页
目的:探讨我国优秀男子柔道运动员身体成分特征及与无氧代谢能力的关系。方法:以中国国家男子柔道队59名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InBody3.0多频分段生物电阻抗身体成分测试仪(韩国Biospace公司)进行身体成分的测定,采用30sWingate测... 目的:探讨我国优秀男子柔道运动员身体成分特征及与无氧代谢能力的关系。方法:以中国国家男子柔道队59名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InBody3.0多频分段生物电阻抗身体成分测试仪(韩国Biospace公司)进行身体成分的测定,采用30sWingate测定无氧代谢能力。结果:我国优秀男子柔道运动员身体成分特点为低体脂率,高瘦体重;体脂百分比、瘦体重和肌肉重量等指标表现出明显的体重级别特征;与拳击、跆拳道、摔跤等项目运动员相比,体脂百分比较低,瘦体重/体重、肌肉重量/体重比值较高。同时,健将运动员肌肉的爆发力和速度耐力均优于一级运动员;体重、瘦体重、肌肉重量和蛋白总量都与PP、AP和Pd呈高度正相关,同时肌肉重量与PP和AP表现出更高的相关性。结论:我国优秀男子柔道运动员身体成分具有明显的项目特征,同时运动员的最大做功和运动能力与肌肉的体积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道 男子 优秀运动员 身体成分 无氧代谢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海拔及中度高原训练对男子柔道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龚惠兰 罗兴华 周攀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2-45,共4页
为了探讨低、中度高原训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本文系统观察 15名广东省男子柔道运动员在中度高原(1891m)和低海拔 (10 0 0m)进行 2~ 3周训练前后Hb、CK、BUN、血清睾酮 (T)、皮质醇 (C)和T/C比值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研究发现 :(1)高原... 为了探讨低、中度高原训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本文系统观察 15名广东省男子柔道运动员在中度高原(1891m)和低海拔 (10 0 0m)进行 2~ 3周训练前后Hb、CK、BUN、血清睾酮 (T)、皮质醇 (C)和T/C比值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研究发现 :(1)高原训练中 ,Hb先降低后显著升高 ,CK活性则是显著升高 ,然后逐渐恢复 ,BUN开始变化不明显 ,随后显著下降 ,回到平原后再升高至恢复 ;血清T、T/C比值显著升高 ,而C显著下降 ,保持高睾酮低皮质醇水平 ;(2 )低海拔训练对运动员的血液生化指标、激素及运动能力有一定的影响 ,但不如中度高原训练效果明显 ;(3)中度高原———平原———低海拔交叉训练能使运动员适应过程加快 ,提高机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子柔道运动员 运动能力 低海拔训练 中度高原训练 血液生化指标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子柔道运动员训练中无氧酵解负荷的特点 被引量:1
3
作者 В.Г.巴申泽夫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15,共3页
为了验证无氧酵解负荷的影响,根据В·Г·巴申泽夫的方法,男子柔道运动员完成"跳跃同伴的练习,即在30s内跳起从胯下跃过同伴",然后30s休息。这样的练习每组重复5次,共完成7组,组间休息5min。为了确定无氧酵解负荷对... 为了验证无氧酵解负荷的影响,根据В·Г·巴申泽夫的方法,男子柔道运动员完成"跳跃同伴的练习,即在30s内跳起从胯下跃过同伴",然后30s休息。这样的练习每组重复5次,共完成7组,组间休息5min。为了确定无氧酵解负荷对男子柔道运动员工作能力的影响,使用了因子分析或称主成分分析,得出结论:优化无氧酵解发展耐力成分是依靠发展肺系统和血液缓冲系统完成的,从而能够在缺氧和提高利用磷酸肌酸、糖元和局部性利用血液中甘油三脂供能成分效果的条件下完成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氧酵解负荷 男子柔道运动员的工作能力 因子分析 功能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有训练的女子田径运动员的生理学研究
4
作者 J.麦克尔温 郭立诚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1981年第1期65-67,共3页
一、关于身体构造1.体格①性别的差异:男子和女子按性别在构造上有明显的不同。与同年令男子的平均值相比妇女通常是矮和轻(在大学年令平均相差40磅);女子的骨骼比同等高度的男子轻而细长;全身肌肉量占非脂肪身体质量的比率也比男子为小。
关键词 女子田径运动员 男子运动员 成年女子 运动员 最大吸氧量 投掷运动员 女子长跑运动员 有氧工作能力 骨骼肌纤维 脂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体育科技》杂志2011年(第47卷)分类总目
5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2-144,F0003,共4页
关键词 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 男篮世锦赛 男子排球 运动员 体育工作 中国男子篮球队 世界杯足球赛 技、战术 《中国体育科技》 总目 女子单打 世界强队 足球运动 球类运动 体育竞争情报 攻防能力 技战术 无氧运动能力 杂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短跑速度与速度耐力现状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冯敦寿 《中国体育科技》 1979年第15期26-32,共7页
速度与速度耐力在短跑训练工作中占了很重要的位置。因此,有效的发展这两种能力是每一个短跑教练所关心的事。十余年来有不少位同志在著文中认为:我国短跑运动员速度较好,速度耐力则是我国短跑运动员的薄弱环节,因此提出解决速度耐力问... 速度与速度耐力在短跑训练工作中占了很重要的位置。因此,有效的发展这两种能力是每一个短跑教练所关心的事。十余年来有不少位同志在著文中认为:我国短跑运动员速度较好,速度耐力则是我国短跑运动员的薄弱环节,因此提出解决速度耐力问题,是我国短跑运动赶超世界水平的关键所在。其主要论据约有如下几点:我国短跑运动员在100米跑时起跑不错,而后程较差,200米成绩与100米比较其差数(200米成绩与二倍100米成绩之差)比国外运动员来得大;400米运动员前后程200米分段时间的差距较大(男子约2.5″左右,而国外优秀运动员仅差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耐力 运动员绝对速度 优秀短跑运动员 速度能力 优秀运动员 运动成绩 最高速度 分段时间 训练工作 男子运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