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9~10岁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力量素质的评价与诊断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聂应军 吕万刚 王健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6-93,共8页
采用特尔菲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运用帕累托分析、目标挑战模型等对我国9~10岁优秀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力量素质的训练水平进行评价与诊断。结果表明:(1)9岁组上肢力量、躯干力量与下肢专项爆发力发展参差不齐,上肢慢用性拉引力量与... 采用特尔菲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运用帕累托分析、目标挑战模型等对我国9~10岁优秀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力量素质的训练水平进行评价与诊断。结果表明:(1)9岁组上肢力量、躯干力量与下肢专项爆发力发展参差不齐,上肢慢用性拉引力量与腰腹快速屈伸力量整体水平有待提高;10岁组上肢与躯干综合力量素质得到全面协调训练,但下肢爆发力良莠不齐,整体水平欠佳。(2)训练周期内容安排上,两个年龄组均应重点发展上肢支撑与拉引力量素质,且9岁组还应突出发展上肢快速推撑与屈伸力量素质;(3)发展目标上,下一阶段两个年龄组都应加强下肢爆发力和躯干专项力量的科学训练,且10岁组还应重点提高身体控制能力和上肢支撑力量的训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操力量素质 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 评价 诊断 9~10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身体素质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聂应军 吕万刚 郑湘平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1-78,共8页
采用专家咨询、回归分析、测试与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确定了我国少年(11岁组)男子体操运动员身体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即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灵敏5个一指标、18个二级指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系数,并建立各指标... 采用专家咨询、回归分析、测试与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确定了我国少年(11岁组)男子体操运动员身体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即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灵敏5个一指标、18个二级指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系数,并建立各指标的评价标准。实践应用结果表明,整个评价体系科学、合理,评价结果对优化、调整和监控该阶段身体素质的训练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子体操运动员 身体素质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11~12岁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力量素质的评价与诊断 被引量:7
3
作者 聂应军 吕万刚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9-126,共8页
运用特尔菲法、雷达分析、帕雷托分析和目标挑战模型等方法,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ll~12岁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力量素质进行实时评价与现状诊断。结果表明:1)上肢屈臂推撑力量和上肢与躯干专项力量分别是11岁组和12岁组男子... 运用特尔菲法、雷达分析、帕雷托分析和目标挑战模型等方法,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ll~12岁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力量素质进行实时评价与现状诊断。结果表明:1)上肢屈臂推撑力量和上肢与躯干专项力量分别是11岁组和12岁组男子体操运动员力量素质的优势环节;实践训练中两个年龄组应加强上肢慢用性拉引力量等薄弱环节的训练,11岁组还应提高腰腹力量的训练质量;2)训练内容安排方面,11岁组和12岁组应分别注重上肢拉引、快速屈伸与推撑力量,以及上肢支撑、推撑和快速拉引力量的训练;3)下一阶段11岁组应重点提高躯干力量和下肢爆发力训练质量,12岁组应进一步加强下肢爆发力的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赛与训练 力量素质 优秀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信息与完整信息条件下不同水平男子体操运动员的认知加工能力 被引量:2
4
作者 孙延林 白学军 +3 位作者 胡军 齐芳 韩志 赵卫华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61-464,共4页
运动员在运动情境中能够根据部分线索对完整信息进行加工,体现了高水平运动员的认知能力。以54名不同水平男子体操运动员和非运动员为被试,分为高水平运动员、中等水平运动员、低水平运动员和非运动员4组,采用混合设计,在部分信息和完... 运动员在运动情境中能够根据部分线索对完整信息进行加工,体现了高水平运动员的认知能力。以54名不同水平男子体操运动员和非运动员为被试,分为高水平运动员、中等水平运动员、低水平运动员和非运动员4组,采用混合设计,在部分信息和完整信息条件下,让被试观看男子跳马动作的录像,记录两个条件下判断的反应时、准确性、评分差异以及自信程度。结果表明,在部分信息条件下,不同水平的被试在反应时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准确性、评分差异以及自信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说明自我引导运动项目的运动员专项认知能力上的特点与环境引导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存在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加工 男子体操运动员 部分信息 完整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子体操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理论探讨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庆伟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41-44,共4页
随着体操技术动作难度要求越来越高,对体操运动员的专项力量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关于体操专项力量方面训练方面的研究还比较有限,本文主要是关于体操专项力量训练方法、手段的论述,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男子体操运动员 体操专项力量 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9-10岁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评价与诊断 被引量:1
6
作者 聂应军 吕万刚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0-96,共7页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少年体操运动员后续发展高难动作的基石,而评价与诊断是提高其身体素质训练质量的必然保障。运用特尔菲法、测试与层次分析等方法,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9-10岁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进行实时评价与现状...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少年体操运动员后续发展高难动作的基石,而评价与诊断是提高其身体素质训练质量的必然保障。运用特尔菲法、测试与层次分析等方法,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9-10岁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进行实时评价与现状诊断。结果表明:目前现状,肩部柔韧性、上肢的屈臂推撑力量整体发展较好,上肢慢用性拉引力量与腰腹专项力量、髋与腿部柔韧性、位移速度与灵敏素质是其薄弱环节;训练内容安排方面,该阶段应着重加强力量、柔韧、速度、灵敏的训练;发展策略上,下一阶段应注重加强灵敏素质、腰腹力量与位移速度的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 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评价 身体素质诊断 9-10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11~12岁男子体操运动员单杠基本难度动作的选择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袁卫华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18,共6页
采用录像观察、专家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以2013版竞技体操比赛规则下单杠高难动作的发展趋势为导向,以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实际训练水平为现实基础,结合高难动作的发展规律以及邹凯和杨威少年阶段单杠基本难度动作发展的成功经验,... 采用录像观察、专家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以2013版竞技体操比赛规则下单杠高难动作的发展趋势为导向,以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实际训练水平为现实基础,结合高难动作的发展规律以及邹凯和杨威少年阶段单杠基本难度动作发展的成功经验,遵循科学性、发展性、针对性等原则,确立了大回环加简单转体、中穿前上类等动作为我国11~12岁男子体操运动员单杠项目的基本难度动作系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杠 基本难度动作 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9岁组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评价与诊断
8
作者 袁卫华 朱宝峰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68-72,共5页
运用特尔菲法、测试、雷达、帕雷托等方法,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9岁组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身体素质进行实时评价与现状诊断。揭示每位运动员身体素质发展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为因材施训、提高后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指导;在宏观上... 运用特尔菲法、测试、雷达、帕雷托等方法,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9岁组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身体素质进行实时评价与现状诊断。揭示每位运动员身体素质发展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为因材施训、提高后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指导;在宏观上揭示该年龄组运动员身体素质整体训练水平、发展方向和目标,为统筹规划和制订其身体素质训练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 身体素质 评价 诊断 9岁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东北11-14岁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跳深适宜高度的实验性研究
9
作者 方志军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7-27,共1页
作为一种提高肌肉力量和爆发力有效手段的超量等长训练的跳深练习,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但在跳深练习的适宜高度上,观点不一,低为0.3米、高至3.2米。在评定适宜跳深高度标准上,一般是以反弹高度来确定。本文用SK-1... 作为一种提高肌肉力量和爆发力有效手段的超量等长训练的跳深练习,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但在跳深练习的适宜高度上,观点不一,低为0.3米、高至3.2米。在评定适宜跳深高度标准上,一般是以反弹高度来确定。本文用SK-16型高速摄影机对研究对象拍摄了5个跳深高度(30cm~70cm)和跳马前手翻、侧手翻类8个不同型号的踏跳动作,进行了运动学分析,筛选出与专项特点相适应的适宜跳深高度。经过十二周的跟踪实验,实验组在跟踪实验的第八、十、十二周测试专项弹跳力增长值,自身比较不同训练时间的训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 跳深练习 适宜高度 训练效果 弹跳力 运动学分析 等长训练 跟踪实验 跳马前手翻 高速摄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13-15岁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吊环专项力量素质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明 韩德慕 +2 位作者 曹太勇 夏辅德 高树君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2期17-21,16+51-52,共8页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3-15岁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在吊环专项力量素质上差异不显著,吊环专项素质受五个因素影响,本文建立的13-15岁少年男子吊环专项素质力量评价标准有一定实用价值,可为训练及考核的定量化、科学化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 专项力量训练 专项力量素质 吊环动作 素质结构 评价标准 综合评价 测试指标 定量化 水平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子体操运动员前庭机能稳定性及其平衡能力测定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宝根 吴玉昆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84年第1期20-25,共6页
前言竞技体操要求提高带有转体动作的难度,而前庭分析器的机能对于掌握体操中带有旋转性动作具有突出的影响。因此,有关体操运动员前庭机能稳定性的问题,已为各国教练员和科研人员所重视,并列为体操选材的内容。目前,国内外常采用的测... 前言竞技体操要求提高带有转体动作的难度,而前庭分析器的机能对于掌握体操中带有旋转性动作具有突出的影响。因此,有关体操运动员前庭机能稳定性的问题,已为各国教练员和科研人员所重视,并列为体操选材的内容。目前,国内外常采用的测定方法,一般较多地运用于体操的初期选材,是否也适用于对体操运动员的评定,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为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子体操运动员 前庭机能稳定性 前庭分析器 平衡能力 训练年限 竞技体操 初期选材 体操专项 体操动作 训练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子体操运动员踺子后手翻的训练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健 《中国体育科技》 1986年第3期39-40,42,共3页
踺子后手翻是目前自由体操中用来连接各种类型空翻动作的主要动作。踺子后手翻的好坏,直接影响高难度动作的发展和质量,是男子自由体操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基本动作。下面就自己的训练体会,谈谈踺子后手翻的训练。一、助跑体操规则明确规定。
关键词 踺子后手翻 男子自由体操 空翻动作 训练方法 水平速度 男子体操运动员 三步助跑 直接影响 身体重心 体操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的吊环训练
13
作者 崔先治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64-65,共2页
吊环是男子体操教学训练大纲的内容之一(简称大纲),男子儿童初级训练阶级以悬垂摆动动作为基本动作与基本技术为主要的基本功,如何抓好摆动技术的训练是发展难度动作和力量动作的重要环节,我们试图对悬垂摆动动作的训练与广大体操教练... 吊环是男子体操教学训练大纲的内容之一(简称大纲),男子儿童初级训练阶级以悬垂摆动动作为基本动作与基本技术为主要的基本功,如何抓好摆动技术的训练是发展难度动作和力量动作的重要环节,我们试图对悬垂摆动动作的训练与广大体操教练员和运动员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动动作 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 基本技术 悬垂举腿 训练阶段 基本动作 吊环 摆动技术 体操教学训练大纲 重要环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男子体操运动员启蒙期下肢力量训练的探讨
14
作者 翁立民 蒋一鹏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S1期41-43,共3页
一、前言体操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对体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国内外都注重体操运动员的早期专门化训练。竞技体操对上肢素质要求很高,有些教练员往往会忽略下肢的专门训练。从自由体操、跳马两个项目来看,其水平的高... 一、前言体操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对体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国内外都注重体操运动员的早期专门化训练。竞技体操对上肢素质要求很高,有些教练员往往会忽略下肢的专门训练。从自由体操、跳马两个项目来看,其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下肢;各个项目的姿势控制和落地的稳妥性,很大程度上也依懒于下肢。当前自由体操小各种空翻两周加转体己屡见不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力量训练 男子体操运动员 自由体操 姿势控制 竞技体操 身体素质 早期专门化 体操技术 素质要求 实验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男子体操运动员的力量、体型和遗传关系的初步探讨
15
作者 刘作金 《中国体育科技》 1982年第8期20-24,共5页
一、前言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感受最深的是某些男子体操运动员虽然具备了各方面的优异条件,但是由于力量素质的增长缓慢,大大地影响了向技术尖端的攀登。此种情况确属多见。因此,我们对影响力量增长的原因和条件进行了长期地探索。虽然... 一、前言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感受最深的是某些男子体操运动员虽然具备了各方面的优异条件,但是由于力量素质的增长缓慢,大大地影响了向技术尖端的攀登。此种情况确属多见。因此,我们对影响力量增长的原因和条件进行了长期地探索。虽然是综合因素,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两方面原因:即选才问题和训练问题。本文根据我队七○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量素质 男子体操运动员 体型特征 增长缓慢 外胚层 训练手段 身高 综合因素 选才 中胚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技术训练是男子体操运动员基础训练的核心——谈李宁的基本技术训练
16
作者 梁文杰 《体育科学》 1983年第3期42-46,共5页
李宁,1963年3月出生,1971年底从事体操训练.1973年9月获全国少年自由体操第一名,双杠第四名;1977年9月全国体操锦标赛获自由体操第二名;1980年9月全国体操锦标赛获全能第三名,自由体操第二名、吊环第三名。同年11月调国家集训队集训。... 李宁,1963年3月出生,1971年底从事体操训练.1973年9月获全国少年自由体操第一名,双杠第四名;1977年9月全国体操锦标赛获自由体操第二名;1980年9月全国体操锦标赛获全能第三名,自由体操第二名、吊环第三名。同年11月调国家集训队集训。李宁基本技术全面、扎实、动作稳健,质量高,能力强,“内在力量”好,能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技术训练 基础训练 自由体操 基本动作 难度动作 男子体操运动员 成套动作 全国体操锦标赛 振浪技术 李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训练与选材的综合分析
17
作者 闻克婉 林宝君 万里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1987年第2期19-22,共4页
一、前言我国是世界体操强国之一,尤其是男子体操近年来发展很快,强手和新星不断涌现。为了保持强国地位,而且有所创新与提高,必须拥有相当的后备力量,让新苗源源不断地输送上来,因此,对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的训练和选材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前言我国是世界体操强国之一,尤其是男子体操近年来发展很快,强手和新星不断涌现。为了保持强国地位,而且有所创新与提高,必须拥有相当的后备力量,让新苗源源不断地输送上来,因此,对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的训练和选材就显得格外重要。近十多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应用系统论与控制论原则,对运动训练的效果、技能与运动员的形态、结构、机能、机制、心理因素的内在联系,做了大量而明确的阐述,为选择训练手段,控制运动量以及对运动员进行评价与选材提供了科学依据。但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 最大吸氧量 选材 运动训练 运动成绩 心理因素 两个指标 训练内容 类固醇 逐步回归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子体操运动员创新并获得优异成绩的“最佳年龄区”
18
作者 张玉琨 《中国体育科技》 1983年第31期24-27,共4页
创新,是推动体操运动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获得优胜的关健。一名优秀的体操运动员创造优异成绩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应该研究和摸清男子体操运动员创新的最佳年龄(指有一定难度价值的C 组以上的独创新动作),寻求出创新的年龄规律,... 创新,是推动体操运动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获得优胜的关健。一名优秀的体操运动员创造优异成绩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应该研究和摸清男子体操运动员创新的最佳年龄(指有一定难度价值的C 组以上的独创新动作),寻求出创新的年龄规律,抓住宝贵时机,主动、积极地创造条件进行创新,达到训练的最佳控制。我国体操运动水平已经进入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子体操运动员 最佳年龄 优异成绩 创新者 创新动作 国际比赛 最佳控制 难度价值 体操比赛 系统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子体操运动员四肢血流动力学研究
19
作者 邢继红 刘汉扬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9-15,共7页
男子自由操奥运会规定动作属中等强度无氧运动,运动时心率增加导致四肢每分钟血流量增值相同。运动时上肢每搏血流量增加是导致运动时上肢血流大于下肢血流的主要原因。长期体操训练显著地提高了心血管调节能力。
关键词 男子体操运动员 血流动力学 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8年全国体操个人比赛——部分男子体操运动员足的运动幅度的调查 被引量:1
20
作者 施德兴 金季春 +1 位作者 张汉文 林中华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79年第1期16-17,共2页
一、目的和对象: 这个调查工作是我们与体操教研组一起联合研究的“对现代国际体操规则中,男子跳马Ⅱ、Ⅲ、Ⅳ、Ⅴ类动作踏跳技术分析”总题目中的一个部分。调查的目的有二个: 1.了解男子体操运动员足的运动幅度,为将来进一步研究运动... 一、目的和对象: 这个调查工作是我们与体操教研组一起联合研究的“对现代国际体操规则中,男子跳马Ⅱ、Ⅲ、Ⅳ、Ⅴ类动作踏跳技术分析”总题目中的一个部分。调查的目的有二个: 1.了解男子体操运动员足的运动幅度,为将来进一步研究运动员足的运动幅度积累资料。 2.了解男子体操运动员足的运动幅度与年龄的关系。二、研究方法: 1.进行步骤:采用X硒静电摄影设备和X光机配合进行。运动员取坐位姿势,足的内侧紧贴在硒板暗盒塑料盖板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子体操运动员 关节运动幅度 技术分析 男子跳马 比赛 体操规则 研究方法 调查 摄影设备 联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