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将“女校”进行到底?
1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9期10-13,共4页
人在有异性的环境中更能激发其能力,人际交往也会更加融洽。——"社会互助原理"之一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中国流传已久的民谚,是上述"原理"的通俗说法中学阶段学生早恋现象已相当普遍。有一些男女混校的中等学校... 人在有异性的环境中更能激发其能力,人际交往也会更加融洽。——"社会互助原理"之一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中国流传已久的民谚,是上述"原理"的通俗说法中学阶段学生早恋现象已相当普遍。有一些男女混校的中等学校中,性骚扰以及性事故高速增加如同荒草野火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校教育 民办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 女子学校 男女分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翊教女中:近代北京女学的佼佼者
2
作者 杨剑利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8-49,55,共3页
受“女子无才便是德”观念的影响,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女子教育素来不受重视,晚清随着男女平等思想的兴起,女性受教育的权力逐渐被重视,女学兴起。但在近代教育发端之初,不仅女性争取受教育的权力历经坎坷,而且大多只能进入专门设立的女... 受“女子无才便是德”观念的影响,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女子教育素来不受重视,晚清随着男女平等思想的兴起,女性受教育的权力逐渐被重视,女学兴起。但在近代教育发端之初,不仅女性争取受教育的权力历经坎坷,而且大多只能进入专门设立的女子学校,才能接受教育。当时男女分校,一是不能做到男女社交公开,防范男女自由交往。二是,男女受教育的程度,以及女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国民良母”,其受教育的课程自有女子的特色。即使男女同校,也是男女分班授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教育 女子无才便是德 男女平等思想 女学 男女同校 男女分校 男女社交公开 中国传统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