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电-氢混合储能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最优规划
1
作者 黄元平 苏睿 +4 位作者 何国彬 罗宏波 杨金新 施铭涛 李灵龙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52-162,共11页
对电-热综合能源系统(electric heat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s, EHIES)中设备进行合理的规划能够有效提高其运行经济性和稳定性。为此提出基于非支配性排序遗传算法Ⅲ(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Ⅲ,NSGA-Ⅲ)的EHIES多... 对电-热综合能源系统(electric heat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s, EHIES)中设备进行合理的规划能够有效提高其运行经济性和稳定性。为此提出基于非支配性排序遗传算法Ⅲ(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Ⅲ,NSGA-Ⅲ)的EHIES多目标规划模型,以规划成本、区域供热网(district heating network, DHN)节点供热温度波动和主动配电网(active distributed network, ADN)节点电压波动为目标函数,采用以热定电的方法确定EHIES耦合设备的输出功率。此外,设计基于13节点的DHN和IEEE-33标准测试节点的仿真实验,并将优化后的EHIES配置方案重新代入仿真网络,以验证配置结果能够提高ADN负荷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与初始状态相比,采用该配置方法 EHIES的排放成本降低了40.75%,DHN供热温度波动降低了9.37%,ADN电压波动降低了53.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混合储能系统 最优规划 NSGA-Ⅲ算法 压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的电-氢混合储能系统控制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余晋宇 周荔丹 +3 位作者 于天佑 王子强 赵轩辉 姚钢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4-124,共11页
储能系统具备平抑新能源波动、储存多余电能等作用,但单一类型的储能单元因响应速度、容量等限制难以满足需求。为提升孤岛直流微电网新能源消纳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MPC)的电-氢混合储能系统控制方案,可充分发挥锂... 储能系统具备平抑新能源波动、储存多余电能等作用,但单一类型的储能单元因响应速度、容量等限制难以满足需求。为提升孤岛直流微电网新能源消纳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MPC)的电-氢混合储能系统控制方案,可充分发挥锂电池高功率密度和一体化可再生燃料电池高能量密度的优势。首先,针对电、氢储能子系统分别设计DMPC控制器,可实现正常工况下电、氢储能分别支撑高、低频负荷,降低电储能充放电次数,延长寿命;而在氢储能停机工况下,可实现电储能单独支撑负荷,维持系统稳定。其次,考虑电、氢储能响应速度差异,基于DMPC代价函数的荷电状态恢复项,引入了权重自适应算子,避免了负责快速响应的电储能平均电压恢复能力突降,提高了直流电压暂态稳定性。最后,通过Simulink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直流微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混合储能 燃料 暂态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源-荷多元预测与电热混合储能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调度 被引量:1
3
作者 范俊秋 袁龙 +4 位作者 张靖 赵维兴 宁楠 谢才科 杜刃刃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5-144,共10页
热电联产(combined heat and power,CHP)机组作为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中的核心耦合单元,是实现其高效运行的关键。然而CHP机组固有的热电耦合特性对其灵活调节能力和运行性能的提升存在一定限制,且其“以电定热”和“以热定电”的调度策略... 热电联产(combined heat and power,CHP)机组作为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中的核心耦合单元,是实现其高效运行的关键。然而CHP机组固有的热电耦合特性对其灵活调节能力和运行性能的提升存在一定限制,且其“以电定热”和“以热定电”的调度策略缺乏前瞻性考虑多元负荷和可再生能源的波动特征。集成储能系统可有效实现热电解耦,然而储能的充放电能力受其能量状态的影响。基于此,该文采用长短记忆神经网络对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中多元负荷及可再生能源进行预测,以考虑多元负荷及可再生能源的时序波动,提出耦合源-荷多元预测与电热混合储能的主动调度策略。构建计及碳排放惩罚、可再生能源弃电惩罚及运行成本的优化调度模型。以某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为例,对比分析“以电定热”、“以热定电”和“主动调度”策略。结果显示,长短记忆神经网络的最大预测误差为4.7%。采用电-热混合储能主动调度策略的运行成本比“以电定热”和“以热定电”运行策略分别降低了11.12%和3.67%。此外,主动调度策略可在平滑热电比负荷曲线的同时降低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购电成本,并且对CHP机组的能效具有促进作用,进一步降低了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 多元预测 长短记忆神经网络 -混合储能 主动调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间隙决策理论-分布鲁棒优化的含电-氢-热混合储能综合能源系统需求响应策略 被引量:5
4
作者 吴彪 张少华 +1 位作者 王晛 洪思远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30-1042,共13页
混合储能系统具有储能容量大、调节能力强等优点,有助于提高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的需求响应能力。首先,构建了一种电-氢-热混合储能系统(electric-hydrogen-thermal hybrid energy storage system,EHT-HESS),其... 混合储能系统具有储能容量大、调节能力强等优点,有助于提高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的需求响应能力。首先,构建了一种电-氢-热混合储能系统(electric-hydrogen-thermal hybrid energy storage system,EHT-HESS),其中采用电解槽(electrolytic cell,EC)、蒸气重整反应(steam methane reforming,SMR)装置、储氢、热电联产氢燃料电池(hydrogen fuel cell,HFC)设备,实现电、气向氢能的转换,以及以氢能作为中间模态的“制氢-储氢-放氢/电/热”功能。其次,建立考虑EHT-HESS的IES需求响应策略优化模型,其中考虑IES响应电价和气价,同时根据富余风电量,进行购电、购气、用电、用热、用氢等策略决策的综合需求响应(integrated demand response,IDR)行为;并采用信息间隙决策理论(information gap decision theory,IGDT)计入概率分布未知的风电严重不确定性,采用基于综合范数的分布鲁棒优化(distributionally robust optimization,DRO)方法计入概率分布不完备的电价严重不确定性。最后,算例验证了模型和方法的合理性及有效性,并表明IES装设热电联产HFC构建EHT-HESS可实现氢能向电能与热能的转换,有助于增加风电消纳量,增加IDR决策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电-氢-热混合储能系统 综合需求响应 信息间隙决策理论 分布鲁棒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解槽动态效率特性的电-氢混合储能优化运行方法 被引量:7
5
作者 高宇歌 任洲洋 +2 位作者 程欢 董朝阳 吴秋莉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3-541,I0040-I0043,共13页
针对电-氢混合储能系统未充分考虑电解槽动态效率运行特性的问题,提出计及电-氢混合储能运行特性的区域电力系统优化运行方法。首先,构建考虑法拉第效率损失的电解槽动态运行模型,并线性化其数学模型;在分析电-氢混合储能协调运行机理... 针对电-氢混合储能系统未充分考虑电解槽动态效率运行特性的问题,提出计及电-氢混合储能运行特性的区域电力系统优化运行方法。首先,构建考虑法拉第效率损失的电解槽动态运行模型,并线性化其数学模型;在分析电-氢混合储能协调运行机理的基础上,以系统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计及电-氢混合储能运行特性的区域电力系统优化运行模型,并基于改进的IEEE-118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提高系统整体运行效率和电解槽利用率,充分发挥电-氢储能互补优势,促进新能源高效经济消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拉第效率 -混合储能 解槽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算法的氢耦合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
6
作者 梁涛 柴露露 +2 位作者 谭建鑫 井延伟 吕梁年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6,共8页
为了促进氢能与综合能源系统中其他能源的耦合,提高能源利用灵活性,减少系统碳排放,提出了一种氢耦合电-热综合能源系统(HCEH-IES)的运行优化方法。对HCEH-IES的各设备进行数学建模,并深入阐述深度强化学习算法的基本原理及双延迟深度... 为了促进氢能与综合能源系统中其他能源的耦合,提高能源利用灵活性,减少系统碳排放,提出了一种氢耦合电-热综合能源系统(HCEH-IES)的运行优化方法。对HCEH-IES的各设备进行数学建模,并深入阐述深度强化学习算法的基本原理及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TD3)算法的流程;将HCEH-IES的不确定性优化调度问题转化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并采用TD3算法将优化目标以及约束条件转换为奖励函数进行连续状态空间和动作空间下的动态调度决策,形成合理的能源分配管理方案;采用历史数据对智能体进行训练,并对比深度Q学习网络和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获得的调度策略。结果表明,相较于深度Q学习网络和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基于TD3算法的调度策略具有更好的经济性,其结果更接近于CPLEX日前优化调度方法的经济成本且更适用于解决综合能源系统动态优化调度问题,有效地实现了能源灵活利用,提高了综合能源系统的经济性和低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综合能源系统 可再生能源 深度强化学习 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 能量优化管理 马尔可夫决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氢混合储能参与的多能系统低碳优化 被引量:6
7
作者 潘超 郭晨雨 +2 位作者 刘继哲 王锦鹏 孟涛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29,共9页
针对可再生能源高渗透率的多能系统的未来发展,基于多能流交互拓扑,研究电-氢混合储能参与的IES灵活协同调控。考虑电-氢混合储能影响,构建以经济成本、风光使用率和碳排放量为多评价指标,研究多能流的多能调控策略。基于多能流的碳排信... 针对可再生能源高渗透率的多能系统的未来发展,基于多能流交互拓扑,研究电-氢混合储能参与的IES灵活协同调控。考虑电-氢混合储能影响,构建以经济成本、风光使用率和碳排放量为多评价指标,研究多能流的多能调控策略。基于多能流的碳排信息,提出电-氢混合多能系统碳流倒推方法,利用多能流的碳流拓扑辅助多能调控决策。通过对实际电网的仿真,分析电-氢混合储能对系统综合效益的改善效果,研究源-荷-储互动特性,验证该文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能系统 -混合 低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氢-热P2P交易的分布式智能电网低碳优化运行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杰 贾宏杰 +3 位作者 靳小龙 穆云飞 李敬如 胡诗尧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0-51,共12页
为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并挖掘系统碳减排潜力,文中针对多微网综合能源系统(IES)的分布式智能电网(DSG)展开研究,提出基于电-氢-热端对端(P2P)交易的分布式智能电网低碳优化运行方法。首先,建立电制氢(P2H)、燃气掺氢热电联产机组等多种... 为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并挖掘系统碳减排潜力,文中针对多微网综合能源系统(IES)的分布式智能电网(DSG)展开研究,提出基于电-氢-热端对端(P2P)交易的分布式智能电网低碳优化运行方法。首先,建立电制氢(P2H)、燃气掺氢热电联产机组等多种氢能利用模式,提出考虑氢能多元利用的多微网IES电-氢-热P2P交易框架及定价模型。其次,考虑单一微网的电-氢-热多元耦合约束及不同微网间电-氢-热多能互济,兼顾经济性及环保性,提出基于电-氢-热P2P交易的混氢天然气分布式智能电网低碳优化模型。然后,提出基于次梯度法的分布式优化算法求解该P2P问题,从而保护各微网的隐私。所提方法设计了动态电、氢、热P2P价格,将传统的电力共享模式拓展为DSG电-氢-热多元协同共享模式。最后,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有效促进电能、氢能及热能协同共享,并降低多微网IES总运行成本及总碳排放量,从而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分布式智能电网的低碳经济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系统 分布式智能 微网 综合能源系统 天然气 低碳优化 端对端交易 --交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海上风电不同时间尺度功率波动的源侧电-氢混合储能多目标规划
9
作者 符杨 周颖龙 +3 位作者 葛晓琳 刁冠勋 费斐 黄阮明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244-3255,I0068,I0069,共14页
在风电场源侧配备储能可以缓解风电随机波动对电网的冲击,然而储能种类繁多、价格昂贵,在海上风电平价上网时代下经济合理地配置储能面临巨大挑战。为此,提出一种考虑海上风电多时间尺度出力波动的源侧电-氢混合储能规划方法。首先,针... 在风电场源侧配备储能可以缓解风电随机波动对电网的冲击,然而储能种类繁多、价格昂贵,在海上风电平价上网时代下经济合理地配置储能面临巨大挑战。为此,提出一种考虑海上风电多时间尺度出力波动的源侧电-氢混合储能规划方法。首先,针对风电出力多尺度波动难以准确拆分、有效分配给混合储能的问题,提出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结合波动特征频谱以准确分解不同时间尺度波动分量,再通过构建模态分配矩阵模型刻画时频域波动分量与储能容量的映射关系。其次,针对海陆不同位置配置电氢混合储能的差异性,计及电-氢储能不同寿命、海-陆储能差异成本等因素进行全生命周期成本建模;此外综合考虑海上储能对输变电设备的间接降本效益以及储能系统整体转化效率,建立了适应海上风电多时间尺度功率波动的混合储能多目标规划模型。最后,针对所构建的规划模型提出一种改进规格化法平面约束法(improved normalized normal constraint,INNC),通过空间投影适当拓展乌托邦面,在分布更广的Pareto前沿解中选择最优规划方案。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随着风场建设远海化,海上配储的经济性将逐渐显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 频域分析 -混合储能 储能优化配置 多目标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风电平抑的电-氢混合储能容量优化配置
10
作者 李建林 孙浩元 +2 位作者 张敏慧 赵普 马骥骋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0-129,共10页
针对风电并网波动性强、电能质量不佳以及电-氢混合储能容量配置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计及风电平抑下的电-氢混合储能容量优化配置研究。在风电典型场景下,首先采用基于鲸鱼算法优化的变分模态分解对风电信号进行处理,并结合风电并网波... 针对风电并网波动性强、电能质量不佳以及电-氢混合储能容量配置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计及风电平抑下的电-氢混合储能容量优化配置研究。在风电典型场景下,首先采用基于鲸鱼算法优化的变分模态分解对风电信号进行处理,并结合风电并网波动量限值,得到直接并网分量与储能待平抑分量;其次,在充分考虑氢储能和电化学储能的相关特性与约束条件下,制定基于碱性电解槽实际运行特性与电化学储能实际运行状态的能量管理策略,基于此策略,在消纳储能待平抑分量的同时,以系统年综合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电-氢混合储能容量配置模型,并采用CPLEX求解器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不仅能提高氢储能的利用率而且还能使电化学储能工作于安全工作区间;其次,该策略下的容量配置方案可在满足系统经济性的情况下,实现对风电更好地平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抑 变分模态分解 -混合储能 碱性解槽 功率分配 容量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氢混合储能型多微电网系统有功功率均衡控制方法
11
作者 李奇 李蕊睿 +3 位作者 李朔 蒲雨辰 孙彩 陈维荣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5-492,518,共9页
在多电-氢微电网并联运行的交流系统中,采用传统控制方法的逆变器会受到输出线路阻抗差异所产生的影响产生较大环流,甚至无法实现有功功率的合理分配,考虑到系统中电压偏差与有功功率间的关系,对多微电网的有功功率分配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在多电-氢微电网并联运行的交流系统中,采用传统控制方法的逆变器会受到输出线路阻抗差异所产生的影响产生较大环流,甚至无法实现有功功率的合理分配,考虑到系统中电压偏差与有功功率间的关系,对多微电网的有功功率分配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首先,构建含光伏、燃料电池、电解槽、蓄电池的电-氢混合储能微电网交流系统模型;其次,根据反下垂控制中有功功率与电压间的关系,构造考虑电压偏差的反下垂控制,并为使额定有功功率自适应调节,提出基于功率跟随控制的反下垂控制方法;最后,在多电-氢微电网并联运行的系统中,对本文所提方法进行RT-LAB半实物实验验证及与其他方法的对比验证.实验结果显示:基于本文所提控制方法的系统稳定后功率分配的准确度达97.50%,母线电压的精准度达99.86%,环流大小的范围约为[−3.0,3.0]A,均优于其余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混合储能 功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SOC优化设定的电-氢混合储能系统的运行优化 被引量:13
12
作者 姜智霖 郝峰杰 +5 位作者 袁志昌 朱小毅 郭佩乾 潘海宁 项淼毅 贺宁怡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5-76,共12页
针对含电-氢混合储能的源网荷储系统,为提高新能源的消纳水平并降低系统运行成本,提出了考虑SOC优化设定的电-氢混合储能系统的运行优化方法,实现系统的日前-实时优化调度。首先提出了大容量储能系统SOC优化设定的方法,以确定储能系统... 针对含电-氢混合储能的源网荷储系统,为提高新能源的消纳水平并降低系统运行成本,提出了考虑SOC优化设定的电-氢混合储能系统的运行优化方法,实现系统的日前-实时优化调度。首先提出了大容量储能系统SOC优化设定的方法,以确定储能系统日前的始末SOC优化设定值。随后,基于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提出了一种日前-实时优化调度模型训练方法。结合储能SOC的优化设定值和日前运行数据,建立了源-网-荷-储系统的实时优化调度模型,实现日前和实时综合优化调度。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运行优化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大容量储能系统的SOC优化设定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系统收益,日前-实时优化调度模型则在日前优化调度的基础上减少了预测误差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储能 储能系统 SOC优化设定 深度强化学习 日前-实时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RU算法的弃电量预测及电-氢混合储能系统的运行优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婷 乔俊强 吴国栋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31-1740,共10页
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的高渗透接入将增强电源侧输出随机性与波动性,导致弃风、弃光现象时常存在,将弃风/光量制氢是解决可再生能源深度消纳的有效途径。本文提出基于Adam优化的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算法(GRU)对风/光弃电量进行预测,利用... 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的高渗透接入将增强电源侧输出随机性与波动性,导致弃风、弃光现象时常存在,将弃风/光量制氢是解决可再生能源深度消纳的有效途径。本文提出基于Adam优化的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算法(GRU)对风/光弃电量进行预测,利用拉丁超立方和同步回代削减算法生成典型风/光发电不确定性场景。以系统建设成本最小化和运营成本最小化为目标,构建双层目标函数,第1层优化碱性电解槽(AWE)和电池储能系统(BESS)的容量配置,第2层保证系统在生成场景中运行最佳,同时引入惩罚项,以最大限度利用风/光弃电。以西北某地区风/光弃电量数据为例,采用不同结构的神经网络算法对弃风/光量进行预测,通过比较不同算法的均方根误差,验证了所提算法的准确性。最后对3种不同储能方案进行优化运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仅采用BESS系统年利润为负数且年投资成本最高,采用BESS-AWE混合储能系统比仅采用AWE系统年投资成本增加15.66%,但年利润增加了255%,弃电利用率为92%,有效提高系统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弃 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 -混合储能 双层目标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热-氢综合能源系统鲁棒区间优化调度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剑峰 姜涛 +3 位作者 窦文雷 李庸睿 宋卓然 王长江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54,共11页
储能技术与风电相结合实现电能的时空平移是解决系统运行稳定性问题的有效手段。氢储能具有储存容量大、可实现电热联产联供的优点,具有很大的发展潜能。然而由于风电存在不确定性,氢储能系统在频繁切换工作模式时面临着不确定的热能需... 储能技术与风电相结合实现电能的时空平移是解决系统运行稳定性问题的有效手段。氢储能具有储存容量大、可实现电热联产联供的优点,具有很大的发展潜能。然而由于风电存在不确定性,氢储能系统在频繁切换工作模式时面临着不确定的热能需求。因此,文中综合考虑氢储能在间歇模式下的热能需求,首先,介绍了氢储能系统接入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基本结构,将风电场与氢储能相结合构成风-氢混合系统;然后,提出考虑风-氢混合系统热平衡需求不确定性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鲁棒区间优化调度模型;最后,基于对偶理论,对所提出的模型转化求解,通过算例对比分析各类情况优化结果,验证了氢储能在促进风电消纳、提高系统能源综合利用率方面的有效性,并证明了考虑电解槽和燃料电池工作温度能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并提高风电场并网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鲁棒区间优化 平衡需求 -混合系统 能量转换 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阶梯式碳交易的牵引供电系统混合储能容量配置
15
作者 郭文凯 王果 闵永智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0-560,共11页
在“双碳”背景下,为推动铁路行业的低碳转型,提出一种以牵引供电系统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的混合储能容量配置方法.首先,考虑多源互补、新能源高效消纳等因素,构建含新能源发电系统、电-氢混合储能系统、牵引供电系统的综合能源系统框架... 在“双碳”背景下,为推动铁路行业的低碳转型,提出一种以牵引供电系统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的混合储能容量配置方法.首先,考虑多源互补、新能源高效消纳等因素,构建含新能源发电系统、电-氢混合储能系统、牵引供电系统的综合能源系统框架,并给出碳交易市场的交易方案;其次,构建规划-运行模型,其中,规划层确定电-氢混合储能配置方案,运行层引入阶梯式碳交易机制,以计算牵引供电系统的日运行成本;最后,利用改进海鸥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结合牵引供电系统与新能源实测数据,验证所提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与仅考虑阶梯式碳交易方案和仅考虑电-氢混合储能方案相比,系统总成本分别降低48%与36%,弃风弃光率则下降11%与3%;与仅考虑阶梯式碳交易搭配单一储能介质(蓄电池或氢储能)方案相比,系统总成本分别降低19%与40%,新能源消纳率则提升4%与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供系统 阶梯式碳交易机制 新能源消纳 -混合储能 改进海鸥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功率交互约束的含电-氢混合储能的多微电网系统容量优化配置 被引量:51
16
作者 李蕊睿 李奇 +3 位作者 蒲雨辰 李朔 孙彩 陈维荣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53-64,共12页
在混合交直流多微网系统中,其经济性和运行可靠性受到容量优化配置的影响。考虑到基于电储能以及氢储能系统(电解槽/燃料电池/储氢罐)的混合储能系统所具有的优势,建立了电-氢混合储能型多微网系统框架。其次,针对电-氢混合储能型多微... 在混合交直流多微网系统中,其经济性和运行可靠性受到容量优化配置的影响。考虑到基于电储能以及氢储能系统(电解槽/燃料电池/储氢罐)的混合储能系统所具有的优势,建立了电-氢混合储能型多微网系统框架。其次,针对电-氢混合储能型多微网系统,提出了考虑系统的实时能量供需状态和储能状态的多微网运行控制策略。在容量优化配置模型中引入功率交互约束模型,并在配置过程中嵌入所提出的运行控制策略。最后,以算例分析证明功率交互约束的必要性,并采用灰狼-正弦余弦优化算法求解配置模型。所得配置结果优于改进灰狼算法和改进粒子群算法。通过模拟全年运行情况,验证了所提优化配置方法的有效性和电-氢混合储能系统在季节性储能上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微网 容量配置 -混合储能 灰狼-正弦余弦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双层鲁棒的氢-电混合时间尺度联合储能系统规划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倩 贾健雄 +3 位作者 靳幸福 孙博 王馨 王磊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23,35,共8页
随着可再生能源并网比例持续提高,为平抑可再生能源发电波动的储能技术受到广泛的关注。氢储能作为一种新兴的储能方式可以实现长时间以及广域空间范围内的大规模电能量的转移,是消纳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技术。文中构建了包含电化学... 随着可再生能源并网比例持续提高,为平抑可再生能源发电波动的储能技术受到广泛的关注。氢储能作为一种新兴的储能方式可以实现长时间以及广域空间范围内的大规模电能量的转移,是消纳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技术。文中构建了包含电化学储能、氢储能及上级电网的氢-电联合耦合系统,构建了长期氢储能与短期电化学储能的长-短期混合时间尺度联合储能机制,建立了联合储能系统中各装置的数学模型。为降低常规双层鲁棒规划方法针对风/光/荷不确定性处理的复杂程度,克服对于求解器的依赖,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双层鲁棒规划,充分计及了风/光/荷最不利的情况,实现了长短期的氢-电混合储能系统中的设备配置容量的规划。为分析氢储能在长时间尺度下充放能的过程,利用典型日权重系数法对典型日进行耦合,以较小的计算量来描述全年的氢储能充、放氢能量。针对某地区进行算例分析,并对其结果从系统各装置配置容量/功率、总成本及各装置功率时序进行比较分析,验证论文所述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系统 季节性储能 -耦合 改进双层鲁棒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氢能-天然气混合储能的电-气综合能源微网日前经济调度优化 被引量:115
18
作者 刘继春 周春燕 +2 位作者 高红均 郭焱林 朱雨薇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0-178,共9页
在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快速增长背景下,构建电-气综合能源系统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保意义。传统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模型对电转气(power to gas,P2G)过程处理过于简化,且环保效益考虑不充分。在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中,提出带有中间缓冲环节... 在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快速增长背景下,构建电-气综合能源系统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保意义。传统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模型对电转气(power to gas,P2G)过程处理过于简化,且环保效益考虑不充分。在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中,提出带有中间缓冲环节的P2G实现系统—氢能-天然气混合储能系统(hydrogen-gas energy storage system,HGESS),将P2G过程细分为电转氢和电转天然气,并分别与燃料电池和微型燃气机形成高效型和能量型两阶段电-气-电的能量闭环流动圈。然后将HGESS与微网结合,提出计及P2G过程能量转换损失和环境成本的日前经济调度优化模型。算法中分别采用分段线性化和二阶锥松弛方法,对电网潮流和天然气网络潮流非线性边界做线性化处理。最后在算例中采用高、低风电并网渗透率两种场景,结果证明所提HGESS在高、低渗透率下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都具很好的经济性和环保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综合能源系统 转气 经济调度 混合储能 微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鲁棒的风-氢混合系统氢储能容量优化配置 被引量:67
19
作者 司杨 陈来军 +3 位作者 陈晓弢 高梦宇 麻林瑞 梅生伟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10,共8页
氢储能系统受地理、气候条件限制较小,在构建面向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风-储混合系统中极具发展潜力。然而,由于风电场的出力具有不确定性,氢储能系统需要在储能、释能、热备用等工况下频繁切换,内部热能供需平衡也呈现出不确定性,进... 氢储能系统受地理、气候条件限制较小,在构建面向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风-储混合系统中极具发展潜力。然而,由于风电场的出力具有不确定性,氢储能系统需要在储能、释能、热备用等工况下频繁切换,内部热能供需平衡也呈现出不确定性,进而影响其响应速度甚至实际可用容量。为此,设计了考虑热平衡的风-氢混合系统,构建了考虑电解槽、燃料电池间歇工作模式热平衡的氢储能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风电场功率的不确定性和氢储能系统的投资成本,提出了考虑热平衡不确定性的风-氢混合系统氢储能容量优化配置方法。采用分布鲁棒方法对风电场功率的不确定性进行建模,并将其转化为一组线性风险机会约束进行求解。基于实际风电场数据构建算例,对所提模型和方法进行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氢储能系统中电解槽和燃料电池的散热系数对系统实际可用容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在风-氢混合系统的氢储能容量配置中考虑热平衡约束可以有效提升氢储能系统的实际可用容量和混合系统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混合系统 容量配置 分布鲁棒 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宾馆建筑电-热-氧联供系统容量优化配置
20
作者 罗西 潘梦钊 刘艳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5-122,共8页
以青海省祁连县某宾馆为案例展开分析,建立以系统最小费用年值为优化目标的高原宾馆建筑电-热-氧联供系统容量配置优化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求解以得到系统的最优容量配置。结果表明:与常规电-热联供系统相比,电-热-氧联供系统使电网供... 以青海省祁连县某宾馆为案例展开分析,建立以系统最小费用年值为优化目标的高原宾馆建筑电-热-氧联供系统容量配置优化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求解以得到系统的最优容量配置。结果表明:与常规电-热联供系统相比,电-热-氧联供系统使电网供电比例由76.9%降低至29.8%;电-热-氧联供系统的费用年值比常规电-热联供系统减少1.2%,其中系统投资年值增加4.1%,系统年运行费用减少5.3%;电-热-氧联供系统的费用年值受购氧价格影响最大,当购氧价格为8元/Nm^(3)以上时,电-热-氧联供系统比常规电-热联供系统更具经济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储能 优化设计 --氧联供系统 高原宾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