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的虚拟电厂分布鲁棒优化运行
1
作者 王秋杰 冷子豪 +3 位作者 谭洪 翁汉琍 李振兴 陈涛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5,共8页
电-氢混合储能是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有效途径,传统电-氢转化方向单一,且未对电-氢转换中的热损失过程进行精确建模。为此,提出一种考虑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RSOC)的虚拟电厂(VPP)分布鲁棒优化运行方法。根据Butler-Volmer方程和法拉第定... 电-氢混合储能是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有效途径,传统电-氢转化方向单一,且未对电-氢转换中的热损失过程进行精确建模。为此,提出一种考虑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RSOC)的虚拟电厂(VPP)分布鲁棒优化运行方法。根据Butler-Volmer方程和法拉第定律,分析H2流量与RSOC电功率之间的关系,建立RSOC的2种工作模式的等效物理模型;以VPP运行总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函数,采用条件风险价值(CVaR)衡量VPP运行的尾部风险,建立基于CVaR的VPP优化运行模型;通过Kullback-Leibler散度量化分布函数与参考分布之间的距离,建立风电出力和负荷波动的分布函数集合。通过算例仿真验证所提模型的经济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 电-氢转换 可逆固体氧化物 条件风险价值 分布鲁棒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PEM燃料电池建模及切换过程系统效率分析研究
2
作者 邱子桐 张潇桐 +5 位作者 戈阳阳 李儒欢 李浩南 冀承泽 吴锴 周峻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6-607,共12页
可逆燃料电池的工作模式切换是影响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建立了电场-热场-流体场多场耦合的可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动态模型,重点研究了不同的工作参数(包括工作温度、工作压强)和切换参数(包括电流密度峰值和切换频率)在模式切换... 可逆燃料电池的工作模式切换是影响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建立了电场-热场-流体场多场耦合的可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动态模型,重点研究了不同的工作参数(包括工作温度、工作压强)和切换参数(包括电流密度峰值和切换频率)在模式切换时对于系统效率的影响,通过讨论不同场景下电池输出特性的变化分析了电池内部的电化学特性,探讨了系统效率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升温、加压可以有效提高电池的往返效率,最高可提升1.76%,增大电流密度峰值、加快切换频率则不利于往返效率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质子交换膜燃料 切换过程 往返效率 电-氢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