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电阻率层析成像技术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
10
1
作者
曹立斌
孟永良
周建兰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4年第3期170-173,共4页
电阻率层析成像作为物探技术的前缘课题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几年得到迅速发展,出现许多新方法。对电阻率层析成像的几种实现方法,如佐迪法、电阻率反投影法、电流线追踪法、积分法、共轭梯度法、等位线追踪法等的现状、进展作了...
电阻率层析成像作为物探技术的前缘课题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几年得到迅速发展,出现许多新方法。对电阻率层析成像的几种实现方法,如佐迪法、电阻率反投影法、电流线追踪法、积分法、共轭梯度法、等位线追踪法等的现状、进展作了系统介绍,论述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最新进展情况,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率
层析
成像
技术
地球物理勘探
技术
积分法
共轭梯度法
等位线追踪法
电阻率
反投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阻率层析成像技术在琼东北活动断裂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
16
2
作者
曹新文
马秀敏
胡道功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01-1009,共9页
琼东北1605年琼山地震发震的中心区域东寨港东侧发育多组近东西向和北西向的活动断裂,且均为隐伏断裂。为探明断裂的分布位置及其活动性,现采用电阻率层析成像技术将其中琼山-铺前断裂(F8)以及F7、F6、F5共四条,北西走向断裂作为此次探...
琼东北1605年琼山地震发震的中心区域东寨港东侧发育多组近东西向和北西向的活动断裂,且均为隐伏断裂。为探明断裂的分布位置及其活动性,现采用电阻率层析成像技术将其中琼山-铺前断裂(F8)以及F7、F6、F5共四条,北西走向断裂作为此次探测目标断裂。结合前人水文钻孔资料和断裂分布,在珠溪河北岸和罗豆农场北侧部署了三条电法探测线,结果表明区域沉积地层在三条反演剖面上均可以划分出三层视电阻率梯度带,与钻孔资料对应较好。同样,视电阻率对已知四条活动断裂均有明显特征的低阻异常反映,除断裂F7的倾向解释存在争议外,其余三条断裂解释均得到钻孔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率
层析
成像
技术
琼东北
琼山
-
铺前断裂
视
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邻近域特征的堆积层滑坡多维地电信息成像监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徐哈宁
邓居智
肖慧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73-484,共12页
堆积层滑坡作为一种非线性系统变形演化规律复杂,准确量化坡体形变过程中滑移面边界变化、降雨入渗边界、水头边界和流量边界等重要参数是堆积层滑坡变形破坏机理研究的基础。此项研究基于电阻率成像技术,可依据岩土体成分、结构的不同...
堆积层滑坡作为一种非线性系统变形演化规律复杂,准确量化坡体形变过程中滑移面边界变化、降雨入渗边界、水头边界和流量边界等重要参数是堆积层滑坡变形破坏机理研究的基础。此项研究基于电阻率成像技术,可依据岩土体成分、结构的不同和地层间电性的差异实现快速、多维剖面成像,并通过深度神经网络建立了浅层高分辨率电阻率成像数据和各类监测数据的“时间-空间-属性”邻近域特征信息统一表达矩阵,实现了各监测项空间权重的快速收敛。在此基础上,用逐层、逐个递推式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深层电阻率成像数据,准确构建了反映堆积层滑坡形变过程的内部结构多维电性特征模型。试验证明,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各类边界参数基于地电信息成像监测结果的实时性和准确性,为堆积层滑坡形变破坏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积层滑坡
电阻率成像技术
邻近域特征
深度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高分辨率成像测井技术识别沉积构造
被引量:
24
4
作者
钟广法
马在田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76-580,共5页
以塔里木盆地实际资料为背景 ,探讨层面、层理和准同生变形等沉积构造在地层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图像上的特征及识别方法 .图像灰度、形态变化是沉积构造识别的主要依据 .层面表现为形态各异的线形灰度突变界面 .层理通过层内灰度微细变化...
以塔里木盆地实际资料为背景 ,探讨层面、层理和准同生变形等沉积构造在地层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图像上的特征及识别方法 .图像灰度、形态变化是沉积构造识别的主要依据 .层面表现为形态各异的线形灰度突变界面 .层理通过层内灰度微细变化显示出来 .纹层连续性破坏或纹层面扭曲等特征指示准同生变形构造的存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
电阻率
成像
测井
技术
层面
层理
准同生变形构造
古水流方向
塔里木盆地
沉积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ERT技术反演红壤剖面水分入渗过程
5
作者
田园
钟雪梅
+2 位作者
彭新华
汪亚及
高磊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4-726,共13页
水分运动是土壤中物质和能量传输的主要驱动力,但是水分在土壤中的运动轨迹复杂多变,难以直接捕捉。本研究以第四纪红黏土发育的红壤为研究对象,借助电阻率成像技术(ERT),反演水分在林地和农地土壤中的入渗过程。研究发现,ERT技术能够...
水分运动是土壤中物质和能量传输的主要驱动力,但是水分在土壤中的运动轨迹复杂多变,难以直接捕捉。本研究以第四纪红黏土发育的红壤为研究对象,借助电阻率成像技术(ERT),反演水分在林地和农地土壤中的入渗过程。研究发现,ERT技术能够实现水分在红壤包气带入渗过程的可视化,ERT测定的表观电阻率的变化量与烘干法测定的土壤水分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林地的决定系数为0.72,农地为0.53。土地利用类型影响水分入渗的范围和方式,在2 cm水头高度注水100 L的情况下,林地的入渗深度大于80 cm,而农地约为50 cm,在此基础上,继续注水200 min,林地和农地均出现明显的优先流现象。但是,林地的优先流较农地更为发育,林地是通过根系等大孔隙快速向下传输,而农地则以“指流”的方式,间断性向深层运动。在土壤层次复杂、背景含水量高、土壤黏重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ERT技术依然能捕捉优先流在红壤中发生和发育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率
层析
成像
技术
土地利用类型
红黏土
土壤水分
优先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黄土塬区综合物探技术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
8
6
作者
郑莉
冀连胜
+3 位作者
何展翔
孟玉宇
郝淑娟
金玉洁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9-232,128,共5页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地区不仅地表起伏大,地下构造复杂,而且黄土层厚度变化也很大,导致地震勘探效果较差。该区重力和CEMP勘探效果好坏的关键是能否消除巨厚黄土层和地形起伏对重力异常的影响,以及减小或压制地形和随机噪声对CEMP资料的静...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地区不仅地表起伏大,地下构造复杂,而且黄土层厚度变化也很大,导致地震勘探效果较差。该区重力和CEMP勘探效果好坏的关键是能否消除巨厚黄土层和地形起伏对重力异常的影响,以及减小或压制地形和随机噪声对CEMP资料的静态位移影响。对此提出了一套针对黄土覆盖区的重力异常校正方法和压制黄土塬区CEMP静态位移的方法,通过在该区进行CEMP和高精度重力资料综合处理解释及分析研究,取得了很好的勘探效果,对优选勘探有利目标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塬
电性和密度特征
地形和黄土层校正
拟地震
电阻率成像技术
重磁电震联合处理解释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阻率层析成像技术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
10
1
作者
曹立斌
孟永良
周建兰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物探系
出处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4年第3期170-173,共4页
文摘
电阻率层析成像作为物探技术的前缘课题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几年得到迅速发展,出现许多新方法。对电阻率层析成像的几种实现方法,如佐迪法、电阻率反投影法、电流线追踪法、积分法、共轭梯度法、等位线追踪法等的现状、进展作了系统介绍,论述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最新进展情况,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电阻率
层析
成像
技术
地球物理勘探
技术
积分法
共轭梯度法
等位线追踪法
电阻率
反投影法
Keywords
resistivity tomography
Zohdy method
resistivity back-projection
electric current tracing method
integral method
conjugate gradient method
equipotential line tracing method
分类号
P631.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阻率层析成像技术在琼东北活动断裂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
16
2
作者
曹新文
马秀敏
胡道功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学院
出处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01-1009,共9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160269)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YYWF201615)联合资助
文摘
琼东北1605年琼山地震发震的中心区域东寨港东侧发育多组近东西向和北西向的活动断裂,且均为隐伏断裂。为探明断裂的分布位置及其活动性,现采用电阻率层析成像技术将其中琼山-铺前断裂(F8)以及F7、F6、F5共四条,北西走向断裂作为此次探测目标断裂。结合前人水文钻孔资料和断裂分布,在珠溪河北岸和罗豆农场北侧部署了三条电法探测线,结果表明区域沉积地层在三条反演剖面上均可以划分出三层视电阻率梯度带,与钻孔资料对应较好。同样,视电阻率对已知四条活动断裂均有明显特征的低阻异常反映,除断裂F7的倾向解释存在争议外,其余三条断裂解释均得到钻孔验证。
关键词
电阻率
层析
成像
技术
琼东北
琼山
-
铺前断裂
视
电阻率
Keywords
resistivity tomography method
northeast of Hainan island
Qiongshan-Puqian fault
apparent resistivity
分类号
P319.11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邻近域特征的堆积层滑坡多维地电信息成像监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徐哈宁
邓居智
肖慧
机构
东华理工大学江西省防震减灾与工程地质灾害探测工程研究中心
东华理工大学核技术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东华理工大学江西省放射性地学大数据技术工程实验室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73-484,共12页
基金
江西省防震减灾与工程地质灾害探测工程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SDGD202005)
核技术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基金项目(HJSJYB2019-7,HJSJYB2018-3)
+1 种基金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12BAB203004)
江西省放射性地学大数据技术工程实验室基金项目(JELRGBDT202206)。
文摘
堆积层滑坡作为一种非线性系统变形演化规律复杂,准确量化坡体形变过程中滑移面边界变化、降雨入渗边界、水头边界和流量边界等重要参数是堆积层滑坡变形破坏机理研究的基础。此项研究基于电阻率成像技术,可依据岩土体成分、结构的不同和地层间电性的差异实现快速、多维剖面成像,并通过深度神经网络建立了浅层高分辨率电阻率成像数据和各类监测数据的“时间-空间-属性”邻近域特征信息统一表达矩阵,实现了各监测项空间权重的快速收敛。在此基础上,用逐层、逐个递推式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深层电阻率成像数据,准确构建了反映堆积层滑坡形变过程的内部结构多维电性特征模型。试验证明,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各类边界参数基于地电信息成像监测结果的实时性和准确性,为堆积层滑坡形变破坏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撑。
关键词
堆积层滑坡
电阻率成像技术
邻近域特征
深度神经网络
Keywords
debris-flow
resistivity imaging technique
neighborhood domain feature
deep neural network
分类号
P642.2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TP39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TP18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高分辨率成像测井技术识别沉积构造
被引量:
24
4
作者
钟广法
马在田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76-580,共5页
文摘
以塔里木盆地实际资料为背景 ,探讨层面、层理和准同生变形等沉积构造在地层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图像上的特征及识别方法 .图像灰度、形态变化是沉积构造识别的主要依据 .层面表现为形态各异的线形灰度突变界面 .层理通过层内灰度微细变化显示出来 .纹层连续性破坏或纹层面扭曲等特征指示准同生变形构造的存在 .
关键词
微
电阻率
成像
测井
技术
层面
层理
准同生变形构造
古水流方向
塔里木盆地
沉积构造
Keywords
borehole micro resistivity image logging
bed surfaces
stratification
penecontemporanous deformation structures
paleocurrent direction
Tarim Basin
分类号
P313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P631.8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ERT技术反演红壤剖面水分入渗过程
5
作者
田园
钟雪梅
彭新华
汪亚及
高磊
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4-726,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7012,41771263)
井冈山农高区省级科技专项“揭榜挂帅”项目(20222-051261-1)资助。
文摘
水分运动是土壤中物质和能量传输的主要驱动力,但是水分在土壤中的运动轨迹复杂多变,难以直接捕捉。本研究以第四纪红黏土发育的红壤为研究对象,借助电阻率成像技术(ERT),反演水分在林地和农地土壤中的入渗过程。研究发现,ERT技术能够实现水分在红壤包气带入渗过程的可视化,ERT测定的表观电阻率的变化量与烘干法测定的土壤水分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林地的决定系数为0.72,农地为0.53。土地利用类型影响水分入渗的范围和方式,在2 cm水头高度注水100 L的情况下,林地的入渗深度大于80 cm,而农地约为50 cm,在此基础上,继续注水200 min,林地和农地均出现明显的优先流现象。但是,林地的优先流较农地更为发育,林地是通过根系等大孔隙快速向下传输,而农地则以“指流”的方式,间断性向深层运动。在土壤层次复杂、背景含水量高、土壤黏重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ERT技术依然能捕捉优先流在红壤中发生和发育的过程。
关键词
电阻率
层析
成像
技术
土地利用类型
红黏土
土壤水分
优先流
Keywords
Electrical resistivity tomography
Land use types
Red clay
Soil moisture
Preferential flow
分类号
P334.2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黄土塬区综合物探技术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
8
6
作者
郑莉
冀连胜
何展翔
孟玉宇
郝淑娟
金玉洁
机构
河北省涿州市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综合物化探事业部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综合物化探事业部
中国矿业大学理学院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9-232,128,共5页
文摘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地区不仅地表起伏大,地下构造复杂,而且黄土层厚度变化也很大,导致地震勘探效果较差。该区重力和CEMP勘探效果好坏的关键是能否消除巨厚黄土层和地形起伏对重力异常的影响,以及减小或压制地形和随机噪声对CEMP资料的静态位移影响。对此提出了一套针对黄土覆盖区的重力异常校正方法和压制黄土塬区CEMP静态位移的方法,通过在该区进行CEMP和高精度重力资料综合处理解释及分析研究,取得了很好的勘探效果,对优选勘探有利目标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关键词
黄土塬
电性和密度特征
地形和黄土层校正
拟地震
电阻率成像技术
重磁电震联合处理解释
技术
Keywords
loess plateau
characters of electric property and density
correction of topography and loess layer
pseudo-seismic resistivity imaging technique
gravity-magnetic-electric-seismic-joint processing and interpretation technique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电阻率层析成像技术的回顾与展望
曹立斌
孟永良
周建兰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4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电阻率层析成像技术在琼东北活动断裂探测中的应用
曹新文
马秀敏
胡道功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邻近域特征的堆积层滑坡多维地电信息成像监测技术研究
徐哈宁
邓居智
肖慧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利用高分辨率成像测井技术识别沉积构造
钟广法
马在田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ERT技术反演红壤剖面水分入渗过程
田园
钟雪梅
彭新华
汪亚及
高磊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黄土塬区综合物探技术的应用效果
郑莉
冀连胜
何展翔
孟玉宇
郝淑娟
金玉洁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