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镇北油田长8_1油藏电阻率差异成因 被引量:6
1
作者 冯渊 杨伟伟 +3 位作者 刘一仓 王晔 焦廷奎 张海波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26-530,共5页
鄂尔多斯盆地镇北油田长81超低渗油藏电阻率差异较大,油藏西部电阻率明显小于油藏东部,部分油层电阻率甚至接近水层,使得西部油层难以识别,给油田开发带来一定难度。为此,对油藏东、西部储集层电阻率差异成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鄂尔多斯盆地镇北油田长81超低渗油藏电阻率差异较大,油藏西部电阻率明显小于油藏东部,部分油层电阻率甚至接近水层,使得西部油层难以识别,给油田开发带来一定难度。为此,对油藏东、西部储集层电阻率差异成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造成该油藏西部电阻率明显偏低的主要原因是:油藏西部储集层地层水矿化度高于油藏东部;西部储集层中阳离子交换能力较强的伊利石和绿泥石含量更高,其附加导电作用较强;由于油藏西部储集层中吸附水分子能力强的黏土矿物含量高、储集层孔隙结构更为复杂以及成藏动力弱等因素,导致其束缚水饱和度偏高。这一研究成果,对超低渗低阻油藏的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镇北油田 电阻率差异 地层水矿化度 黏土矿物 束缚水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油田随钻电阻率与电缆电阻率差异影响因素分析——以西湖凹陷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国华 张志强 +3 位作者 周全 张国栋 张朝华 王猛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8年第2期103-106,共4页
近年来,随钻电阻率在东海低孔渗油气藏勘探中广泛应用,但由于多种因素影响,随钻和电缆电阻率的测井响应存在较大差异,为随钻测井资料应用评价带来较大的困惑。从储层因素、井筒因素、仪器因素对随钻电阻率测井资料在东海勘探存在的响应... 近年来,随钻电阻率在东海低孔渗油气藏勘探中广泛应用,但由于多种因素影响,随钻和电缆电阻率的测井响应存在较大差异,为随钻测井资料应用评价带来较大的困惑。从储层因素、井筒因素、仪器因素对随钻电阻率测井资料在东海勘探存在的响应特点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随钻及电缆电阻率差异原因,模拟了特低孔渗下的两者响应特点,确定了主控影响因素,对于后续的测井资料质量控制、系列优化和测井精细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油田 随钻电阻率 低孔渗储层 电阻率差异 主控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长宁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电阻率控制因素及含气分布规律
3
作者 闫建平 黄莉莎 +7 位作者 郭伟 唐洪明 胡钦红 廖茂杰 邱小雪 聂彧晗 郑马嘉 黄毅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2-95,共14页
四川盆地南部长宁地区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地层存在测井低电阻率(<10Ω·m)、超低电阻率(<5Ω·m)异常现象,不同区域低电阻率含气层的产气量差异较大。为深入认识该区页岩低电阻率成因及对含气性的影响,基... 四川盆地南部长宁地区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地层存在测井低电阻率(<10Ω·m)、超低电阻率(<5Ω·m)异常现象,不同区域低电阻率含气层的产气量差异较大。为深入认识该区页岩低电阻率成因及对含气性的影响,基于该区页岩X射线衍射、物性、扫描电镜、激光拉曼光谱、地球化学特征测试分析结果和测井解释成果等的系统分析,明确了低电阻率成因以及电阻率与含气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页岩在不同构造单元的测井电阻率差异明显,低、超低电阻率井主要分布在双龙—罗场向斜、建武向斜西侧及叙永向斜,正常电阻率井集中分布于建武向斜;(2)双龙—罗场向斜、叙永向斜页岩低、超低电阻率主要成因受有机质石墨化和高含水饱和度的双重控制,而建武向斜以西页岩低电阻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有机质弱石墨化及部分层段黏土矿物含量高;(3)超低电阻率页岩普遍存在于大型断裂体系较发育、深埋藏(大于3 000 m)、有机质热演化程度较高的地质背景下,含气性较差、勘探风险大;(4)低电阻率出现在断裂弱发育、有机质演化程度适中—略高的地质条件下,含气性相对较好;正常电阻率页岩保存条件受破坏程度弱、含气性良好。结论认为:(1)低电阻率并不意味着页岩气储层具有差含气性,保存条件及有机质热演化程度对低电阻及含气性有重要影响;(2)双龙—罗场向斜东南、东、东北边缘,即向建武向斜过渡的低电阻率区域,以及叙永向斜NX33井区以西的低电阻率区域,含气量通常大于1.0 m^(3)/t,含气性较好,具有一定的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长宁地区 五峰组—龙马溪组 电阻率页岩 超低电阻率页岩 电阻率差异 含气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玛依油田九区深浅电阻率负差异油层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苏维强 张廷山 +3 位作者 霍进 董同武 黄世伟 姜照勇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6年第7期91-92,共2页
研究了克拉玛依油田九区南齐古组深浅电阻率负差异油层的成因、分布及识别方法。利用分析化验、测井、测试生产资料,分析负差异油层地质特征,认为其形成受地层水矿化度、钻井条件、浸入带、地层束缚水饱和度等因素影响。负差异油层主要... 研究了克拉玛依油田九区南齐古组深浅电阻率负差异油层的成因、分布及识别方法。利用分析化验、测井、测试生产资料,分析负差异油层地质特征,认为其形成受地层水矿化度、钻井条件、浸入带、地层束缚水饱和度等因素影响。负差异油层主要分布在检230主力区块东南部辫状主河道相带上,呈北北西向展布。从沉积环境角度,充分考虑其影响因素,结合电测曲线特征推断是否为负差异油层。本类油层的识别与评价将是老油藏挖潜、寻找后备储量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玛依油田 深浅电阻率差异 油层 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 识别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井资料在碳酸盐岩储层酸化压裂效果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张传举 徐大年 +2 位作者 韩东春 王冬冬 申小虎 《测井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5-369,共5页
介绍了酸化压裂工艺原理及酸化压裂前后测井响应特征变化。通过对酸化压裂前后测井资料的对比,常规测井曲线中自然伽马值有一定幅度的增加,井径有不同程度的扩大,双侧向电阻率值均减小且其差异幅度增大,中子、密度、声波等测井曲线所反... 介绍了酸化压裂工艺原理及酸化压裂前后测井响应特征变化。通过对酸化压裂前后测井资料的对比,常规测井曲线中自然伽马值有一定幅度的增加,井径有不同程度的扩大,双侧向电阻率值均减小且其差异幅度增大,中子、密度、声波等测井曲线所反映的孔隙度增大;在电成像测井图像上,储层段会有成组压裂缝出现,而层状地层则没有明显变化。利用酸化压裂前后双侧向电阻率差异变化幅度与泵压差异幅度评价实际井的酸化压裂效果,建立酸化压裂效果测井评价指标。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酸化压裂 常规测井 成像测井 电阻率差异 泵压差异 测井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丰凹陷文昌组储层流体性质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义 周全 张伟 《海洋石油》 CAS 2020年第1期70-73,共4页
鉴于南海东部陆丰地区深部储层电性与含油性关系复杂,特别是频繁出现的低对比度储层,这类储层因油、水层常规测井响应特征接近,导致流体性质判别困难,常用的判别方法及各类解释交会图版已难以达到准确识别流体性质的目的。为了解决该难... 鉴于南海东部陆丰地区深部储层电性与含油性关系复杂,特别是频繁出现的低对比度储层,这类储层因油、水层常规测井响应特征接近,导致流体性质判别困难,常用的判别方法及各类解释交会图版已难以达到准确识别流体性质的目的。为了解决该难点,该文通过结合测井及地质资料,发掘影响储层测井响应的敏感信息,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两种更适合本区的流体性质识别图版,经实践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为现场快速处理解释提供了更为方便准确的流体性质评价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流体识别 交会图版 电阻率差异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物探方法的现状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宝亨 《铁道工程学报》 EI 1993年第2期40-52,共13页
物理勘探技术是本世纪三十年代,随着石油、矿产的开发,逐步发展建立起来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又随着大规模恢复和建设工程的需要,物探技术被引进用于各类工程勘察,逐步形成了工程物探方法。
关键词 物探方法 电阻率 折射波法 浅层反射 电磁法 地震勘探 电测深法 激发极化法 磁大地电流法 电阻率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态瑞雷面波和高密度电法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解爱华 赵虹 +1 位作者 解丽华 盛根来 《山东地质》 2003年第C00期19-21,24,共4页
介质有较明显波阻抗差和介质存在电阻率差异分别是应用瞬态瑞雷面波法和高密度电法的地球物理前提。在济南国际机场项目中应用了这两种方法,质检证明,工作质量满足规范要求。按其资料解释结果,工作区内地层横向变化不大,上部15m大致可分... 介质有较明显波阻抗差和介质存在电阻率差异分别是应用瞬态瑞雷面波法和高密度电法的地球物理前提。在济南国际机场项目中应用了这两种方法,质检证明,工作质量满足规范要求。按其资料解释结果,工作区内地层横向变化不大,上部15m大致可分为8层。这与用其他手段的探测资料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阻抗差 电阻率差异 瞬态瑞雷面波法 高密度电法 济南市 岩土工程勘察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H4大地电磁法在云南鹤庆锰矿勘查中的试验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庆亮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第4期239-240,共2页
为获取鹤庆锰矿隐伏断层特征和锰矿层分布,在猴子坡地段布设EH4剖面2条。结合工区地质矿产特征以及岩石地球物理特征确定异常性质,试验证明EH4电磁法在鹤庆锰矿地区的应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 高频大地电磁法 锰矿 断裂破碎带 电阻率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