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镇北油田长8_1油藏电阻率差异成因 被引量:6
1
作者 冯渊 杨伟伟 +3 位作者 刘一仓 王晔 焦廷奎 张海波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26-530,共5页
鄂尔多斯盆地镇北油田长81超低渗油藏电阻率差异较大,油藏西部电阻率明显小于油藏东部,部分油层电阻率甚至接近水层,使得西部油层难以识别,给油田开发带来一定难度。为此,对油藏东、西部储集层电阻率差异成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鄂尔多斯盆地镇北油田长81超低渗油藏电阻率差异较大,油藏西部电阻率明显小于油藏东部,部分油层电阻率甚至接近水层,使得西部油层难以识别,给油田开发带来一定难度。为此,对油藏东、西部储集层电阻率差异成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造成该油藏西部电阻率明显偏低的主要原因是:油藏西部储集层地层水矿化度高于油藏东部;西部储集层中阳离子交换能力较强的伊利石和绿泥石含量更高,其附加导电作用较强;由于油藏西部储集层中吸附水分子能力强的黏土矿物含量高、储集层孔隙结构更为复杂以及成藏动力弱等因素,导致其束缚水饱和度偏高。这一研究成果,对超低渗低阻油藏的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镇北油田 电阻率差异 地层水矿化度 黏土矿物 束缚水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长宁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电阻率控制因素及含气分布规律
2
作者 闫建平 黄莉莎 +7 位作者 郭伟 唐洪明 胡钦红 廖茂杰 邱小雪 聂彧晗 郑马嘉 黄毅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2-95,共14页
四川盆地南部长宁地区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地层存在测井低电阻率(<10Ω·m)、超低电阻率(<5Ω·m)异常现象,不同区域低电阻率含气层的产气量差异较大。为深入认识该区页岩低电阻率成因及对含气性的影响,基... 四川盆地南部长宁地区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地层存在测井低电阻率(<10Ω·m)、超低电阻率(<5Ω·m)异常现象,不同区域低电阻率含气层的产气量差异较大。为深入认识该区页岩低电阻率成因及对含气性的影响,基于该区页岩X射线衍射、物性、扫描电镜、激光拉曼光谱、地球化学特征测试分析结果和测井解释成果等的系统分析,明确了低电阻率成因以及电阻率与含气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页岩在不同构造单元的测井电阻率差异明显,低、超低电阻率井主要分布在双龙—罗场向斜、建武向斜西侧及叙永向斜,正常电阻率井集中分布于建武向斜;(2)双龙—罗场向斜、叙永向斜页岩低、超低电阻率主要成因受有机质石墨化和高含水饱和度的双重控制,而建武向斜以西页岩低电阻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有机质弱石墨化及部分层段黏土矿物含量高;(3)超低电阻率页岩普遍存在于大型断裂体系较发育、深埋藏(大于3 000 m)、有机质热演化程度较高的地质背景下,含气性较差、勘探风险大;(4)低电阻率出现在断裂弱发育、有机质演化程度适中—略高的地质条件下,含气性相对较好;正常电阻率页岩保存条件受破坏程度弱、含气性良好。结论认为:(1)低电阻率并不意味着页岩气储层具有差含气性,保存条件及有机质热演化程度对低电阻及含气性有重要影响;(2)双龙—罗场向斜东南、东、东北边缘,即向建武向斜过渡的低电阻率区域,以及叙永向斜NX33井区以西的低电阻率区域,含气量通常大于1.0 m^(3)/t,含气性较好,具有一定的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长宁地区 五峰组—龙马溪组 电阻率页岩 超低电阻率页岩 电阻率差异 含气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岩电阻率各向异性特征浅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川 王赟 刘云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59-260,共2页
电阻率是衡量煤岩导电性的重要参数,是煤岩导电性最直观的体现。煤矿电法勘探的物性前提就是煤岩与周围岩石的电阻率差异(陈健杰等,2011)。传统的电法勘探将煤岩视为电性均一体,然而实际并非如此,自然界中的煤岩常常存在电性各向异性。... 电阻率是衡量煤岩导电性的重要参数,是煤岩导电性最直观的体现。煤矿电法勘探的物性前提就是煤岩与周围岩石的电阻率差异(陈健杰等,2011)。传统的电法勘探将煤岩视为电性均一体,然而实际并非如此,自然界中的煤岩常常存在电性各向异性。研究煤岩电阻率各向异性特征,对进一步了解煤岩电性特征、促进电法勘探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我国不同地区的8块煤岩进行了三方向电阻率测量,并计算了各向异性系数,为今后研究煤岩电阻率各向异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率测量 各向异性特征 电法勘探 各向异性系数 电阻率差异 电性特征 技术发展 电阻率 陈健 原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物探方法的现状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宝亨 《铁道工程学报》 EI 1993年第2期40-52,共13页
物理勘探技术是本世纪三十年代,随着石油、矿产的开发,逐步发展建立起来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又随着大规模恢复和建设工程的需要,物探技术被引进用于各类工程勘察,逐步形成了工程物探方法。
关键词 物探方法 电阻率 折射波法 浅层反射 电磁法 地震勘探 电测深法 激发极化法 磁大地电流法 电阻率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低频电场法 被引量:14
5
作者 林君琴 雷长声 董启山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1983年第2期114-126,共13页
天然低频电场法是利用雷电场和游散电流场作为场源,以岩矿石电阻率差异为基础,在地面沿特定的剖面测量大地电场的水平分量,并通过对其变化规律的研究,用来解决水文,工程地质和找矿勘探等地质任务。此法不需要人工供电,可省去笨重的供电... 天然低频电场法是利用雷电场和游散电流场作为场源,以岩矿石电阻率差异为基础,在地面沿特定的剖面测量大地电场的水平分量,并通过对其变化规律的研究,用来解决水文,工程地质和找矿勘探等地质任务。此法不需要人工供电,可省去笨重的供电设备,因此方法简单,轻便,经济,效率高、适合于快速普查和评价航磁和航电异常。 本方法类似于音频大地电流法,所不同的我们采用的工作频率几周至2K周,野外工作中只测量单方向的大地电场的水平分量,在场源上除了利用天然电磁场变化在大地中感应的大地电流之外,还利用了工业游散电流场,为了使方法名称更符合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流法 游散电流 大地电场 地质任务 低频电 电阻率差异 大地电磁场 岩矿石 单方向 激电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CSEM勘探效果因素分析
6
作者 胡小群 李斌 黄涛 《海洋地质前沿》 2012年第10期60-64,共5页
海洋可控源电磁勘探技术(Marine Controlled-Source Electromagnetic Methods,mCSEM)通过探测地层电阻率的分布情况,并与地震资料结合来确定构造中是否含有油气,可以大大降低勘探风险。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的成本非常高,采用CSEM进行油气... 海洋可控源电磁勘探技术(Marine Controlled-Source Electromagnetic Methods,mCSEM)通过探测地层电阻率的分布情况,并与地震资料结合来确定构造中是否含有油气,可以大大降低勘探风险。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的成本非常高,采用CSEM进行油气勘探已被世界各大石油公司认可。虽然CSEM勘探在深水油气勘探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其最终的勘探效果受水深及海底地形、目标层埋深、目标层与围岩电阻率差异、目标层厚度与侧向规模、浅部高阻层以及目标层附近非油气高阻异常体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对CSEM勘探影响因素的分析认为,在进行CSEM勘探前须对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地质资料进行模拟。只有在各种条件满足CSEM勘探的前提下,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EM 影响因素 水深 埋藏深度 电阻率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