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Zn含量及残余应变对Cu-8~13Zn合金电阻温度曲线的影响
1
作者 罗丰华 尹志民 +1 位作者 汪明朴 左铁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07-610,共4页
研究了Zn含量及残余应变对Cu 8%~ 13 %Zn合金电阻温度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 :CuZn合金电阻温度变量与Zn含量和残余应变无关 ,在 0~ 15 0℃温度范围内 ,Cu8%~ 13 %Zn合金电阻率变量与温度的关系可用ΔρΔt=0 .0 0 73× 10 -6 Δ... 研究了Zn含量及残余应变对Cu 8%~ 13 %Zn合金电阻温度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 :CuZn合金电阻温度变量与Zn含量和残余应变无关 ,在 0~ 15 0℃温度范围内 ,Cu8%~ 13 %Zn合金电阻率变量与温度的关系可用ΔρΔt=0 .0 0 73× 10 -6 Δt来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 热处理 异步牵引电动机 残余应变 电阻温度曲线 铜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锡薄膜气敏传感器对常见室内污染气体的电阻-温度特性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孙兰侠 季振国 +3 位作者 杜娟 周强 陈琛 赵丽娜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7-49,52,共4页
采用无机试剂 (SnCl2 ·2H2 O)为原料 ,用溶胶 凝胶提拉法制备了二氧化锡薄膜及相应的气敏传感器 ,并研究了二氧化锡薄膜气敏传感器在常见室内污染气体气氛中的电阻 - 温度变化关系。结果发现不同气氛下电阻 温度特性各不相同 ,... 采用无机试剂 (SnCl2 ·2H2 O)为原料 ,用溶胶 凝胶提拉法制备了二氧化锡薄膜及相应的气敏传感器 ,并研究了二氧化锡薄膜气敏传感器在常见室内污染气体气氛中的电阻 - 温度变化关系。结果发现不同气氛下电阻 温度特性各不相同 ,由此可以获得被测气体的相关信息。本文还用分子轨道计算软件对四种室内污染气体的分子轨道进行了计算 ,并根据分子轨道能级的相对位置定性解释了二氧化锡薄膜气敏传感器在不同气氛中的电阻 温度曲线。通过对甲醛、苯、甲苯、二甲苯四种气体电阻 温度曲线的测试可以确定被测气体的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锡薄膜 气敏传感器 溶胶-凝胶法 电阻-温度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厂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旁路温度高精度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刘理云 曾喆昭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22-626,共5页
为了提高核电厂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旁路温度的测量精度,建立了铂电阻温度计的温度-电阻特性曲线拟合模型和电阻-温度特性曲线模型,采用递推最小二乘法对样本数据进行拟合以确定特性曲线的模型参数。该方法根据铂电阻温度计的测量电阻值即... 为了提高核电厂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旁路温度的测量精度,建立了铂电阻温度计的温度-电阻特性曲线拟合模型和电阻-温度特性曲线模型,采用递推最小二乘法对样本数据进行拟合以确定特性曲线的模型参数。该方法根据铂电阻温度计的测量电阻值即可高精度计算出相应的温度。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方法相比,温度测量精度有明显提高,在温度检测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温度特性曲线 曲线拟合 递推最小二乘法 电阻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游标原理的A/D转换方法及其应用
4
作者 涂巧玲 余永辉 +1 位作者 叶彬强 秦浪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7-79,82,共4页
为了解决大量程精确测量中对分辨率要求高的问题,研究一种基于游标原理的A/D转换方法。具体方法是将待测模拟信号分为基准大量程主信号和小量程高精度的辅助信号,分别A/D转换后进行合成。利用常规分辨率的A/D转换器、单片机、运算电路... 为了解决大量程精确测量中对分辨率要求高的问题,研究一种基于游标原理的A/D转换方法。具体方法是将待测模拟信号分为基准大量程主信号和小量程高精度的辅助信号,分别A/D转换后进行合成。利用常规分辨率的A/D转换器、单片机、运算电路可实现基于游标原理的A/D转换系统。将该方法应用于新材料的电阻温度曲线测量,应用结果显示该方法非常适合精确测取被测信号的微小变化量,即使在小信号输入情况下,仍能取得满意的测量效果。分析和实验表明:该方法可将测量器具的不确定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大大降低,可以使用常规精度的测量工具完成大量程精确测量;只要系统的灵敏度和稳定性高,被测量与基准量的差值越小,测量结果精度就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转换 相对测量 游标原理 电阻温度曲线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VO_2双层薄膜的制备及光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吕晓庆 李合琴 +3 位作者 周矗 崔跃 何蓓 刘涛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659-1661,共3页
文章采用磁控溅射法在玻璃基底上分别制备VO2单层薄膜与TiO2/VO2双层薄膜,并在Ar气中进行退火。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LCR测试仪对薄膜样品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可见光透过率、电阻-温度特性进行测试。结... 文章采用磁控溅射法在玻璃基底上分别制备VO2单层薄膜与TiO2/VO2双层薄膜,并在Ar气中进行退火。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LCR测试仪对薄膜样品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可见光透过率、电阻-温度特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TiO2/VO2双层薄膜的相变温度降低到56℃,电阻温度系数为-1.087/℃,可见光透过率提高了20%~30%,且薄膜生长致密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VO2双层薄膜 相变温度 电阻温度曲线 可见光透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掺杂的Na_xCoO_2多晶制备与电输运性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虞澜 晏国文 +3 位作者 刘玉坤 邵太平 张鹏翔 孙加林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60-263,共4页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沿(00l)面高度择优取向的γ相NaxCoO2(x=0.5+δ,0.7)和Na0.5+δCo0.95Mn0.05O2系列多晶,且微量Mn掺杂阻碍了晶粒的长大。77~300K电阻率-温度曲线表明,NaxCoO2为金属的电输运行为,在相同烧结工艺下,Mn掺杂导致Na0.5...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沿(00l)面高度择优取向的γ相NaxCoO2(x=0.5+δ,0.7)和Na0.5+δCo0.95Mn0.05O2系列多晶,且微量Mn掺杂阻碍了晶粒的长大。77~300K电阻率-温度曲线表明,NaxCoO2为金属的电输运行为,在相同烧结工艺下,Mn掺杂导致Na0.5+δCo0.95Mn0.05O2电阻率有很大提高且为绝缘体行为,但经920℃/10h进一步烧结后,转变为电阻率大大降低的金属行为。分析认为,Mn4+的3d轨道交叠能带e′g+a1g的电子数比Co3.5+少,使得载流子数量降低;并且Mn4+的t2g轨道的电子最高占据能级比Co3.5+低,使电子在Mn4+和Co3+/Co4+之间跃迁时存在能隙,从而电子跃迁几率降低,载流子局域化。晶界增多导致的晶界散射,也增加了电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xCoO2 Na0.5+δCo0.95Mn0.05O2 X射线衍射 电阻率-温度曲线 3d电子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缓冲层对W掺杂VO_2薄膜光电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周矗 李合琴 +4 位作者 刘心同 徐昱昊 叶楠 钱满满 成聪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9-42,共4页
用磁控溅射法在载玻片基底上分别制备W-VO2单层薄膜与ZnO/W-VO2双层薄膜,并在Ar气氛中进行退火。用X射线衍射仪、LCR测试仪、扫描电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红外光谱仪对薄膜样品的晶体结构、电阻-温度特性、表面形貌、可见光透过率... 用磁控溅射法在载玻片基底上分别制备W-VO2单层薄膜与ZnO/W-VO2双层薄膜,并在Ar气氛中进行退火。用X射线衍射仪、LCR测试仪、扫描电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红外光谱仪对薄膜样品的晶体结构、电阻-温度特性、表面形貌、可见光透过率和红外光透过率进行测试。结果表明:ZnO/W-VO2双层薄膜的相变温度降低至35℃,薄膜生长更加致密均匀,可见光透过率提高约23%,对红外光的屏蔽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W-VO2双层薄膜 W-VO2单层薄膜 相变温度 电阻-温度曲线 可见光透过率 红外光透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NiO-TiO_2系统PTC陶瓷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3
8
作者 宗滕腾 蒲永平 吴婷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3-25,共3页
采用传统固相法制备了xZnO-(0.95-x)NiO-0.05 TiO2(0.6≤x≤0.85)系统PTC陶瓷,通过密度、XRD、电阻-温度曲线、SEM等测试方法对陶瓷样品的结构与PTC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ZnO-NiO-TiO2系统PTC陶瓷的最佳烧结温度为1340℃,烧成后陶瓷... 采用传统固相法制备了xZnO-(0.95-x)NiO-0.05 TiO2(0.6≤x≤0.85)系统PTC陶瓷,通过密度、XRD、电阻-温度曲线、SEM等测试方法对陶瓷样品的结构与PTC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ZnO-NiO-TiO2系统PTC陶瓷的最佳烧结温度为1340℃,烧成后陶瓷的主晶相为ZnO、NiO和ZnTiO3;电阻-温度曲线显示该系统组成的陶瓷具有明显的PTC效应,且x=0.65时PTC电阻突跳最高,此时具有较高的突跳温度(>500℃)、较低的室温电阻率(<103Ω·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NiO—TiO2 PTC效应 突跳温度 电阻-温度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