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Spice的热式空气流量计发热电阻模型 被引量:2
1
作者 陆敏恂 林永佳 +1 位作者 周爱国 周全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2009年第4期455-458,共4页
简要介绍了热式空气质量流量计的原理,运用King热耗散方程对发热电阻的工作状况进行分析,得到流量计的基本方程.采用PSpice软件中的受控电源模型,建立了一个发热电阻的仿真模型.结合具体电路结构,从流量计基本方程中得出发热电阻的PSpic... 简要介绍了热式空气质量流量计的原理,运用King热耗散方程对发热电阻的工作状况进行分析,得到流量计的基本方程.采用PSpice软件中的受控电源模型,建立了一个发热电阻的仿真模型.结合具体电路结构,从流量计基本方程中得出发热电阻的PSpice等效电路模型参数.针对仿真电路的启动特性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与测试结果基本吻合.所建立的模型,适用于对电路参数进行修改测试,加快流量计电路设计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式空气质量流量计 King方程 发热电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钢高周疲劳寿命预测的电阻模型
2
作者 孙斌祥 郭乙木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72-376,共5页
研究了金属材料基于电阻变化的损伤定义,它能较好地反映损伤演化过程中共同存在和相互作用的宏、细、微观效应,并且在传导电流的导电截面与承载截面等价的假设条件下,与有效截面的损伤定义等价.通过纯弯旋转高频疲劳试验,提出了基于电... 研究了金属材料基于电阻变化的损伤定义,它能较好地反映损伤演化过程中共同存在和相互作用的宏、细、微观效应,并且在传导电流的导电截面与承载截面等价的假设条件下,与有效截面的损伤定义等价.通过纯弯旋转高频疲劳试验,提出了基于电阻变化的常用结构钢的高周疲劳损伤累积模型,获得了相应的疲劳损伤演化律及其寿命预测公式,并对由正火45号碳钢、16Mn钢和20Mn钢三种结构钢制成的试样进行了具体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钢 疲劳损伤 疲劳寿命 电阻模型 损伤演化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容电阻模型的特高含水油田井间连通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邹威 窦宏恩 +2 位作者 秦国省 孙丽丽 吕考考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9-54,共6页
为评价特高含水油田井间连通性的大小,针对目前电容电阻模型评价特高含水油田井间连通性不准确的问题,考虑电容电阻模型中采液指数的变化,利用无因次采液指数计算方法,确定了产液量递推式中的时间常数,建立了新的井间动态连通性模型,并... 为评价特高含水油田井间连通性的大小,针对目前电容电阻模型评价特高含水油田井间连通性不准确的问题,考虑电容电阻模型中采液指数的变化,利用无因次采液指数计算方法,确定了产液量递推式中的时间常数,建立了新的井间动态连通性模型,并利用最优化方法求解得到井间连通系数,将目前电容电阻模型的适用范围扩展到油田整个开发阶段。实例应用表明,改进模型的计算结果与示踪剂结果吻合程度更高,可以用来识别特高含水油田井间连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间连通性 电容电阻模型 特高含水油田 无因次采液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电容电阻模型研究大型成熟油田井间连通性 被引量:5
4
作者 JAMALI Ali ETTEHADTAVAKKOL Amin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0-136,共7页
针对电容电阻模型在大型成熟油田应用时存在的问题,选用了生产井电容电阻模型(CRMP),提出了其在大型成熟油田的简化应用方法,并进行了实例分析。结合大型成熟油田的特征,给出了CRMP简化推导方法。通过优化求解方法缩短求解时间、提高收... 针对电容电阻模型在大型成熟油田应用时存在的问题,选用了生产井电容电阻模型(CRMP),提出了其在大型成熟油田的简化应用方法,并进行了实例分析。结合大型成熟油田的特征,给出了CRMP简化推导方法。通过优化求解方法缩短求解时间、提高收敛速率,包括应用全局优化算法,计算CRMP目标函数的解析梯度向量及Hessian矩阵并应用于解算器中,进行参数缩放等,使CRMP可以应用于大型油田。通过逐步历史拟合可提高CRMP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实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得到的连通性分析结果与生产实际相符,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根据CRMP模拟结果,可以有效分析注入井与其周围生产井的连通性,并进行相关分析,例如判断哪些注水井可以改注二氧化碳以及某二氧化碳注入井是否适宜注二氧化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电阻模型 成熟油田 井间连通性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石混合料电阻率模型研究综述
5
作者 陈松林 汪魁 赵明阶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5,共11页
电阻率法能通过表面电导率对岩土体等多孔介质内部结构及特性进行探测与表征,被广泛应用于原位测试中。土石混合料是由多相介质组成的极端不均匀松散岩土介质系统,其整体导电性受各相介质的空间分布、导电能力及组合方式的影响。众多学... 电阻率法能通过表面电导率对岩土体等多孔介质内部结构及特性进行探测与表征,被广泛应用于原位测试中。土石混合料是由多相介质组成的极端不均匀松散岩土介质系统,其整体导电性受各相介质的空间分布、导电能力及组合方式的影响。众多学者对土体电阻率进行了试验与理论研究,总结得到了多种土体电阻率理论模型。由于土石混合料的电阻率特性及相关理论研究起步较晚,笔者在土体电阻率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土石混合料的导电机理,对已有的土石混合料电阻率模型及其局限性进行总结。结果表明:混合介质的导电原理,为土石混合料电学传导模型的研究奠定基础;基于电化学理论,单相介质的电导性已有成熟的理论,而多相介质体的导电模型还处于不断完善与改进中;已有土石混合料电阻率模型可分为串-并联模型与区域统计模型,区域统计模型多为经验公式,应用方便,但模型的普适性仍需提高,串-并联模型有较好的理论基础,模型中参数的物理意义明确,但将导电介质简化为串并联排列仍有别于土石混合料复杂的内部结构组成,模型仍需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土石混合料 电阻模型 串-并联模型 区域统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记忆合金电阻-应变模型 被引量:2
6
作者 阎石 张雨烨 +1 位作者 王伟 于忠诚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6期980-984,共5页
目的利用热动力学电阻理论和拉伸试验,建立超弹性状态的形状记忆合金(SMA)电阻-应变模型.方法在SMA热动力学电阻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数值分析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创建了SMA超弹性分段线性化模型.在完成SMA单向拉伸试验的基础上,提取... 目的利用热动力学电阻理论和拉伸试验,建立超弹性状态的形状记忆合金(SMA)电阻-应变模型.方法在SMA热动力学电阻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数值分析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创建了SMA超弹性分段线性化模型.在完成SMA单向拉伸试验的基础上,提取具有代表性的实验数据,验证电阻-应变模型的有效性.结果得到电阻-应变试验曲线,并建立了曲线的数学表达式.结论所提出的SMA电阻-应变模型与实验结果吻合很好,可以有效地表达SMA超弹性电阻-应变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SMA) 结构健康监测(SHM) 电阻模型 拉伸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泥质砂岩有效介质通用HB电阻率模型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宋延杰 吕桂友 +1 位作者 王春燕 李鹏举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5-280,共6页
宋延杰 ,吕桂友 ,王春燕 ,李鹏举 .混合泥质砂岩有效介质通用 HB电阻率模型研究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3,38(3) :2 75~ 2 80本文基于 Berg提出的层状泥质或分散泥质砂岩有效介质 HB电阻率模型 ,考虑总孔隙中黏土结合水的体积 ,不... 宋延杰 ,吕桂友 ,王春燕 ,李鹏举 .混合泥质砂岩有效介质通用 HB电阻率模型研究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3,38(3) :2 75~ 2 80本文基于 Berg提出的层状泥质或分散泥质砂岩有效介质 HB电阻率模型 ,考虑总孔隙中黏土结合水的体积 ,不考虑黏土结合水与地层水导电性的差别 ,将该差别归结到黏土颗粒导电中 ,建立了混合泥质砂岩有效介质通用 HB电阻率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 ,泥质分布形式对模型计算的含水饱和度有很大影响 ;砂岩颗粒或黏土颗粒的电阻率越小 ,颗粒电阻率对 Ct(泥质砂岩地层电导率 )与 Swt(总含水饱和度 )关系影响越大 ;m(胶结指数 ) (m=n)对 Ct与 Swt关系曲线的影响随 Swt的增大而增大。通过一组骨架导电的人造岩样试验表明 ,该模型可以用于不含黏土的骨架导电的岩石 ,但地层水电阻率应小于颗粒电阻率。通过一组分散泥质砂岩岩样实验测量数据的计算表明 ,模型中引入参数 n(m≠ n)可以使拟合的 Ct的相对误差减小 ,但在考虑黏土结合水与地层水导电性差别时 ,模型中虽多加一个参数 ,却没有减小拟合的 Ct的相对误差。通过一组层状泥质砂岩测井资料解释表明 ,该模型适用于层状泥质砂岩地层解释 ;通过考察实际应用中 Rdc、Vdc对该模型计算含水饱和度的影响 ,说明在实际应用中 Rd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泥质砂岩 有效介质 分散泥质 层状泥质 HB方程 含水饱和度 通用电阻模型 导电性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电阻率模型 被引量:12
8
作者 阚明先 王刚华 +1 位作者 赵海龙 谢龙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2-286,共5页
修正了Burgess电阻率模型中的错误公式和算法流程,获得了与文献中结果完全相同的电阻率曲线。采用Burgess电阻率对Z装置上的磁驱动飞片实验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的自由面速度曲线与实验结果相差较大。由于液体到达汽化点时,是气液混合体,... 修正了Burgess电阻率模型中的错误公式和算法流程,获得了与文献中结果完全相同的电阻率曲线。采用Burgess电阻率对Z装置上的磁驱动飞片实验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的自由面速度曲线与实验结果相差较大。由于液体到达汽化点时,是气液混合体,因此从汽化点到临界温度的Burgess电阻率公式不应采用气体计算公式,应改为气液混合体的计算公式。采用从汽化点到临界温度阶段修改为气液混合体的电阻率公式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的自由面速度曲线与实验结果、文献计算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金属电阻 修正的Burgess电阻模型 磁驱动飞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通导电理论和HB方程的骨架导电纯岩石电阻率模型 被引量:5
9
作者 宋延杰 李晓娇 +1 位作者 唐晓敏 付健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6-74,共9页
针对现有导电模型很难描述骨架含导电矿物黄铁矿的岩石导电规律的难题,利用骨架完全由导电颗粒组成的人造岩样以及骨架部分由导电颗粒组成的天然和人造岩样的岩电实验数据,研究水电阻率和导电颗粒体积分数变化对岩石导电规律的影响,得... 针对现有导电模型很难描述骨架含导电矿物黄铁矿的岩石导电规律的难题,利用骨架完全由导电颗粒组成的人造岩样以及骨架部分由导电颗粒组成的天然和人造岩样的岩电实验数据,研究水电阻率和导电颗粒体积分数变化对岩石导电规律的影响,得出骨架导电纯岩石的地层因素与孔隙度及电阻增大系数与含水饱和度在双对数坐标上为非线性关系,随水电导率减小或导电颗粒体积分数增大,地层因素和电阻增大系数值降低。根据骨架导电纯岩石的组成,结合连通导电理论特点,将骨架导电纯岩石分为不导电骨架相、导电骨架相和自由流体相。基于连通导电方程只能描述单一导电相的两相混合介质导电规律而HB方程能描述两相均导电的混合介质导电规律的特点,基于连通导电理和HB方程建立骨架导电纯岩石电阻率模型。结果表明,骨架导电纯岩石电阻率模型预测的地层因素与孔隙度以及电阻增大系数与含水饱和度的理论关系与实验规律相符且模型满足物理约束,该模型能够描述骨架完全和部分由导电矿物组成的纯岩石的导电规律,可用于定量评价骨架导电低阻油层的饱和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岩石 黄铁矿 连通导电理论 HB方程 电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性土的电阻计算模型 被引量:11
10
作者 龚晓南 焦丹 李瑛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11年第2期213-218,共6页
电阻是土体电渗中的重要参数,为了对电渗现场土体电阻进行研究,提出了粘性土的电阻计算模型.电阻率是土体的基本参数,它受土体的含水率、孔隙比和饱和度等因素的影响.建立了粘土三相并联电阻率模型,并给出了电阻率的计算式,根据电阻率... 电阻是土体电渗中的重要参数,为了对电渗现场土体电阻进行研究,提出了粘性土的电阻计算模型.电阻率是土体的基本参数,它受土体的含水率、孔隙比和饱和度等因素的影响.建立了粘土三相并联电阻率模型,并给出了电阻率的计算式,根据电阻率与电阻的关系,推导出排形电极、环形电极和六边形电极下土体电阻的计算式.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含水率大于25%且饱和度大于50%的杭州粘土,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较为吻合.粘性土电阻计算为实际工程中土体电阻的估算提供了一种简单便捷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 电阻 三相并联电阻模型 室内试验 电阻计算式 排形电极 环形电极 六边形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质砂岩水淹层有效介质对称复电阻率模型 被引量:9
11
作者 宋延杰 王畅 +2 位作者 唐晓敏 杨青山 卢艳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17,35,共6页
鉴于目前复电阻率测井在水淹解释中只限于定性应用,尚未进行定量应用,基于泥质砂岩电阻率频散特性实验研究成果,利用有效介质对称各向异性导电理论,建立泥质砂岩水淹层有效介质对称复电阻率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随频率... 鉴于目前复电阻率测井在水淹解释中只限于定性应用,尚未进行定量应用,基于泥质砂岩电阻率频散特性实验研究成果,利用有效介质对称各向异性导电理论,建立泥质砂岩水淹层有效介质对称复电阻率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随频率、黏土电导率、黏土体积分数增大,复电阻率模值减小.通过岩样复电阻率实验数据精度验证和实际测井资料解释结果对比表明,文建立的复电阻率模型可用于水淹层的定量解释,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质砂岩频散特性 水淹层 对称各向异性导电理论 电阻模型 含水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阻油层通用有效介质对称电阻率模型的应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唐晓敏 宋延杰 张传英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22,109,共6页
基于并联导电和有效介质对称各向异性导电理论,建立低阻油层通用有效介质对称电阻率模型,研究模型确定含水饱和度的求解方法及参数确定方法,评价模型的实用效果,表明模型导出的关于可动水孔隙度函数在0~(有效孔隙度)区间内存在一个... 基于并联导电和有效介质对称各向异性导电理论,建立低阻油层通用有效介质对称电阻率模型,研究模型确定含水饱和度的求解方法及参数确定方法,评价模型的实用效果,表明模型导出的关于可动水孔隙度函数在0~(有效孔隙度)区间内存在一个局部极小值,且该极小值点对应的孔隙度随骨架渗滤指数、微孔隙渗滤指数、骨架渗滤速率、微孔隙渗滤速率及其他参数的变化而变化,为保证迭代收敛,采用牛顿和二分结合的混合迭代算法,试算结果表明其收敛性.利用有该模型,对大庆XX油田的B井进行处理,并将模型计算的含水饱和度与试油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的含水饱和度是合理的,说明该模型适用于低阻油层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阻油层 有效介质对称各向异性导电理论 电阻模型 牛顿和二分混合迭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淹层有效介质对称复电阻率模型求解方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畅 成永 +1 位作者 王鹏 田彦玲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3-156,共4页
由于以往的水淹层导电机制和解释模型已不适合注聚后的油层,因此解释注聚后水淹层的剩余油饱和度成为目前的难题之一,而复电阻率测井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常规电阻率测井受地层水矿化度影响的不足。基于水淹层有效介质对称复电阻率模型... 由于以往的水淹层导电机制和解释模型已不适合注聚后的油层,因此解释注聚后水淹层的剩余油饱和度成为目前的难题之一,而复电阻率测井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常规电阻率测井受地层水矿化度影响的不足。基于水淹层有效介质对称复电阻率模型是利用牛顿法与二分法结合的方式求解模型,采用该算法求解方程是收敛的。研究表明,水淹层有效介质对称复电阻率模型可用于水淹层的定量解释,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淹层 电阻模型 含水饱和度 求解方法 牛顿二分法 有效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混合泥质砂岩有效介质通用电阻率模型比较 被引量:2
14
作者 宋延杰 唐晓敏 张传英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79-886,共8页
复杂泥质砂岩油气层的识别与评价一直是测井解释领域亟待解决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因此,针对复杂泥质砂岩油气层的特点,有必要研究能够描述这类储层导电规律的新导电理论。针对用于复杂泥质砂岩油气层解释的3种混合泥质砂岩有效介质电阻率... 复杂泥质砂岩油气层的识别与评价一直是测井解释领域亟待解决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因此,针对复杂泥质砂岩油气层的特点,有必要研究能够描述这类储层导电规律的新导电理论。针对用于复杂泥质砂岩油气层解释的3种混合泥质砂岩有效介质电阻率模型,从理论和实验角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比较。通过对3种有效介质通用电阻率模型建模理论基础的分析,可知混合泥质砂岩有效介质非对称模型基于HB方程和并联导电理论,对称模型基于对称导电理论和并联导电理论,而孔隙结合模型基于混合介质电导率积分方程;对称电阻率模型可用于多连续项存在的地层,而非对称电阻率模型和孔隙结合电阻率模型只允许水为连续项。对骨架不导电的纯砂岩进行模型化简,可知非对称电阻率模型和孔隙结合电阻率模型可以简化成阿尔奇公式,而对称电阻率模型能化简成类似阿尔奇公式。通过1组混合泥质砂岩人造岩样和2组分散泥质砂岩岩样以及1组骨架导电人造岩样的实验数据,验证3种有效介质通用电阻率模型均适用于混合泥质砂岩地层解释,且精度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泥质砂岩 HB方程 对称导电理论 电导率积分方程 电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二值开关电阻的MMC等效模型在阀内故障仿真中的适用性 被引量:6
15
作者 丁江萍 樊强 +4 位作者 林畅 闫鹤鸣 冯谟可 许建中 赵成勇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701-2709,共9页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multilevelconverter,MMC)的戴维南等效模型在超高电平、交直流故障、全站闭锁等仿真场景均展现出了较强的适用性,但此类提速模型将非线性电力电子开关组简化为一个二值开关电阻,使得故障点在换流阀的内部时...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multilevelconverter,MMC)的戴维南等效模型在超高电平、交直流故障、全站闭锁等仿真场景均展现出了较强的适用性,但此类提速模型将非线性电力电子开关组简化为一个二值开关电阻,使得故障点在换流阀的内部时模型的精确性和数值稳定性有待验证。以同桥臂阀段、异桥臂阀塔间和两相虚短点间这三处短路故障为例,分析了阀内短路的故障特性;搭建了由详细模型到戴维南模型的简化过渡模型:二值开关电阻模型和改进二值开关电阻模型,分析误差来自等效模型的电容电压过零等效方法;设置多组仿真步长,计算了同种故障下的桥臂电流误差。结果表明:等效模型和详细模型下故障内环电流值均依赖于仿真步长,无法正确反映内环子模块的过电流应力,但故障外环电流数值较为稳定,其中改进二值开关电阻模型对各种故障的适应性最好,能够用于近似估计阀内故障对系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阀内故障 二值开关电阻模型 EMTD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电阻率对模型电阻率的偏导数矩阵计算方法 被引量:26
16
作者 阮百尧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9-41,共3页
按Trippetal.(1984)提出的理论 ,给出了一种视电阻率对模型电阻率的偏导数矩阵简便计算方法 ,它的核心是互换定理。只要得到所有供电和测量电极节点分别供单位电流时各有限元网格节点上的电位 。
关键词 有限元 偏导数 互换定理 电阻 模型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大红柳滩伟晶岩型锂矿深部结构与区域成矿模型解释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文渊 高永宝 +3 位作者 任广利 刘诚 李侃 孔会磊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40-1451,共12页
为揭示花岗岩-伟晶岩型锂等稀有金属矿成矿系统的深部结构,对西昆仑造山带大红柳滩伟晶岩型锂矿集区开展了大地电磁测深法(MT)探测。通过MT三维反演电阻率模型,探测到两个0~20 km深度范围的高阻体,反映了出露于地表的大红柳滩复式花岗... 为揭示花岗岩-伟晶岩型锂等稀有金属矿成矿系统的深部结构,对西昆仑造山带大红柳滩伟晶岩型锂矿集区开展了大地电磁测深法(MT)探测。通过MT三维反演电阻率模型,探测到两个0~20 km深度范围的高阻体,反映了出露于地表的大红柳滩复式花岗岩基和半隐伏的大红柳滩东花岗岩基;20~80 km深度范围内发现的大范围高导异常,则反映了深达上地幔的地壳重熔形成的大规模长英质岩浆储库。可见,成矿母岩大红柳滩花岗岩基是有根的,而且是规模巨大深达上地幔的岩浆储库,它们为超大型大红柳滩伟晶岩型锂矿的形成提供了物源和热源。与松潘-甘孜甲基卡超大型伟晶岩型锂矿集区对比,尽管川西甲基卡地区地表出露的花岗岩有限,但MT三维反演电阻率模型显示,其也存在深达上地幔的大范围高导异常,同样反映了大规模长英质岩浆储库的存在,只是剥蚀深度浅,上侵的花岗岩未被剥蚀出来而已。从而,深剥蚀的大红柳滩地区表现为大面积花岗岩出露的“热隆”特征,而浅剥蚀的甲基卡地区则表现为花岗岩围岩“片麻岩穹隆”热变质构造特征。西昆仑-松潘-甘孜伟晶岩型锂等稀有金属巨型成矿带两端的晚三叠世超大型矿床是大规模地壳重熔长英质岩浆作用中心的产物,由于锂等稀有金属的喜水性,H2O的饱和度是造就伟晶岩型锂超常富集的关键,并在长英质岩浆储库、上侵花岗岩和伟晶岩不同分异演化阶段,锂的“预富集”为大规模伟晶岩型锂矿成矿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晶岩型锂矿 MT三维反演电阻模型 区域成矿地质模式 西昆仑-松潘-甘孜造山带 巨型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接地极近区三维大地电阻率模型建立方法 被引量:17
18
作者 刘连光 姜克如 +4 位作者 李洋 谢浩铠 韩江涛 黄勇 张燕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22-1630,共9页
大地电阻率模型不准确是造成对直流输电接地极极址周边地面、地下导电体以及交流电网影响评估不准确的主要原因。根据接地极电流产生的地表电位(earth surface potential,ESP)具有以接地极为中心类同心圆分布的特点,利用地壳/上地幔... 大地电阻率模型不准确是造成对直流输电接地极极址周边地面、地下导电体以及交流电网影响评估不准确的主要原因。根据接地极电流产生的地表电位(earth surface potential,ESP)具有以接地极为中心类同心圆分布的特点,利用地壳/上地幔历史电磁测深数据、资料和直流接地极工程选址设计电磁测深数据、资料,提出评估接地极近区ESP分布的大地电阻率三维模型建立方法。利用?800 k V天中直流输电工程哈密接地极周边交流电网直流偏磁电流(DC biasing current,DCBC)的实测数据,证明利用大地电阻率三维模型计算的电网DCBC准确、可靠,所建模型对接地极选址设计和电网DCBC治理方案优化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直流接地极 三维大地电阻模型 直流偏磁电流 影响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黏粒含量海洋土电阻率特征分析及模型构建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广祥 郭秀军 +2 位作者 余乐 孙翔 贾永刚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57-1465,共9页
在高黏粒含量海洋土中,黏粒吸附孔液中阳离子形成的双电层会直接影响土体导电性,与孔液、土体结构共同形成土体导电性的影响因素,使导电结构变得复杂。对饱和的海洋土而言,固结程度不同代表了土体结构不同。为量化分析双电层对不同固结... 在高黏粒含量海洋土中,黏粒吸附孔液中阳离子形成的双电层会直接影响土体导电性,与孔液、土体结构共同形成土体导电性的影响因素,使导电结构变得复杂。对饱和的海洋土而言,固结程度不同代表了土体结构不同。为量化分析双电层对不同固结程度高黏粒含量海洋土导电性的影响,界定电阻率测试技术对海洋土结构变化的反映能力,分别以黄河三角洲和南海北部陆坡海洋土为研究对象,进行电阻率和其他物理性质测试。基于测试结果分析不同黏粒含量海洋土电阻率的变化规律和独有特征,借鉴黏性土多元导电理论构建适合的电阻率模型。研究表明,黏粒含量对不同固结程度海洋土电阻率的影响不同,根据其变化特征可分为3个阶段:正常固结的海洋土电阻率变化可用简化的二元模型公式表示,当孔隙度小于50%时,电阻率随孔隙度呈明显的幂函数降低,当孔隙度介于50%~60%时,电阻率随孔隙度降低速率明显减小;欠固结海洋土孔隙度均高于60%,电阻率随孔隙度线性减小,可用线性模型公式描述。电阻率测量技术对高黏粒含量正常固结海洋土结构变化(孔隙度变化)反映能力良好,探测灵敏度可达25Ω·m;对欠固结海洋土结构变化反映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黏土 电阻率特征 电阻模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甲烷水合物多孔介质的复电阻率频散特性与模型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彩程 邢兰昌 +3 位作者 陈强 刘昌岭 金学彬 郑金吾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46-54,共9页
在获得3.5%NaCl溶液-海砂-甲烷水合物体系阻抗谱参数的基础下,通过计算得到了该体系的复电阻率数据,分析了复电阻率参数的频散特性以及水合物饱和度对其频散特性的影响,进而建立了复电阻率模型。结果表明:在0.1~1 MHz测试频率范围内,含... 在获得3.5%NaCl溶液-海砂-甲烷水合物体系阻抗谱参数的基础下,通过计算得到了该体系的复电阻率数据,分析了复电阻率参数的频散特性以及水合物饱和度对其频散特性的影响,进而建立了复电阻率模型。结果表明:在0.1~1 MHz测试频率范围内,含甲烷水合物多孔介质的复电阻率存在明显频散现象;甲烷水合物饱和度与复电阻率频散特征参数密切相关,饱和度越小复电阻率频散特性越显著。当测试频率范围为0.1~10 Hz时,复电阻率幅值、实部和虚部与测试频率在双对数坐标系下呈线性关系,其斜率的绝对值与水合物饱和度之间成递减的近似线性关系;而当测试频率范围为10~1 MHz时,复电阻率幅值和实部的频散度与水合物饱和度符合递减的近似线性关系。测试条件下,含水合物多孔介质体系的阻抗谱可以用电阻和电容的串联等效电路模型来拟合,基于此建立的复电阻率模型可用来计算水合物饱和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水合物 电阻 频散特性 电阻模型 水合物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