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体猪肝组织电阻抗的温度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陈轩泽 马青玉 +1 位作者 杨玲 张凤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2-38,共7页
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技术中为了达到抑制或杀死肿瘤细胞且不损伤正常组织的目的,必须建立准确可靠的温度实时监控系统.本研究旨在获得生物组织电阻抗特性与温度的关系,为超声治疗中的精确温度控制提供依据.结合猪肝组织显微结构的细胞... 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技术中为了达到抑制或杀死肿瘤细胞且不损伤正常组织的目的,必须建立准确可靠的温度实时监控系统.本研究旨在获得生物组织电阻抗特性与温度的关系,为超声治疗中的精确温度控制提供依据.结合猪肝组织显微结构的细胞形态研究,证明猪肝组织的电阻抗特性和热作用温度以及时间具有明显依赖性关系,随着温度的升高总体呈现电阻抗下降的趋势,细胞受热失去活性甚至出现组织凝固时,其电阻抗特性发生显著变化,猪肝组织在73℃的快速短时间加热和56℃的慢速长时间加热过程中出现细胞坏死和组织变性的现象,表现出电阻抗特性变化的临界特性,这为进一步进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的电阻抗温度监控新方法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体猪肝组织 电阻抗特性 温度 高强度聚焦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处理后CVD法SiC纤维阻抗特性及电阻率测量 被引量:2
2
作者 罗鲲 石南林 +2 位作者 段亚丁 祖亚培 史志明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5-48,共4页
采用交流阻抗法在 50Hz~ 50 0 0 0Hz范围内测量了电化学处理前后的CVD法SiC纤维样品 ,确定其具有电阻阻抗特征。通过模拟电路分析推导出计算纤维平均体电阻率及表面层电阻率的方法 ,并计算出SiC纤维表面氧化层的电阻率为 5× 1 0 4... 采用交流阻抗法在 50Hz~ 50 0 0 0Hz范围内测量了电化学处理前后的CVD法SiC纤维样品 ,确定其具有电阻阻抗特征。通过模拟电路分析推导出计算纤维平均体电阻率及表面层电阻率的方法 ,并计算出SiC纤维表面氧化层的电阻率为 5× 1 0 4 Ω·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VD SIC纤维 电阻抗特性 阻率 测量 化学处理 碳化硅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图表示原理的经络诊断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常凤香 洪文学 宋佳霖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323-2325,共3页
通过对人体经络原穴的电阻抗数据的采集和处理,采用多元图来表示经络诊断的多维数据,实现了人体整体功能的状态可视,为经络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诊断方法。
关键词 电阻抗特性 原穴 经络诊断 多元图表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N薄膜体声波谐振器的二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2
4
作者 于小利 罗中涌 +2 位作者 曹明 公勋 章德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61-663,共3页
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薄膜体声波谐振器进行了二维数值分析。对压电方程和牛顿运动方程在时域和空域利用中间差分进行离散化。采用ANSOFT Maxwell 2D商业软件计算静电场的分布,得到了电场强度的分布。可精确预测各场分量在空间和时间上... 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薄膜体声波谐振器进行了二维数值分析。对压电方程和牛顿运动方程在时域和空域利用中间差分进行离散化。采用ANSOFT Maxwell 2D商业软件计算静电场的分布,得到了电场强度的分布。可精确预测各场分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在记录一段时间内的电压和电流值的基础上,利用Prony算法计算了薄膜体声波谐振器的电学阻抗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有限差分法 薄膜体波谐振器 电阻抗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racteriza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impedance properties of biomedical electrodes
5
作者 周伟 程德才 +3 位作者 宋嵘 张春健 许文平 潘晓玲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5期1254-1258,共5页
To study the alternating current (AC) impedance properties of Ag/AgC1 electrocardiograph (ECG) electrodes, the electrode pair was gel-to-gel connected, and then the electrical potential was recorded after a safe s... To study the alternating current (AC) impedance properties of Ag/AgC1 electrocardiograph (ECG) electrodes, the electrode pair was gel-to-gel connected, and then the electrical potential was recorded after a safe stimulating current passes through the electrode pair, so the AC impedance data of ECG electrodes were obtained. Varying the frequency and value of stimulating current, the detailed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AC impedance properties of the electrodes were performed, and the stability was further characterized by using the continuous measurement within 24 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C impedance values of electrodes decreased, and then slightly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frequency of stimulating current. The minimum AC impedance value was obtained when the frequency was changed to 10 kHz. When the stimulating current increased, the AC impedance values of electrodes showed a slight decrease, but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Besides, the continuous measure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edance value present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initial 30 min, and then was stabilized in the following measuring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electrical impedance electrocardiograph electrodes alternating current impedance frequency properties currentpropert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