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阻抗技术在肉品品质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彭见林 李慧勤 +1 位作者 高瑞萍 赵国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26-330,共5页
电阻抗指接入电路中的介质阻碍电流通过的能力,当肌肉的内部结构或所含物质发生变化,其阻碍电流的能力也会变化。根据电阻抗参数与肉质量参数的关系,可以快速、准确地控制肉的质量。本文介绍电阻抗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综述其在检测牛、... 电阻抗指接入电路中的介质阻碍电流通过的能力,当肌肉的内部结构或所含物质发生变化,其阻碍电流的能力也会变化。根据电阻抗参数与肉质量参数的关系,可以快速、准确地控制肉的质量。本文介绍电阻抗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综述其在检测牛、猪胴体尸僵成熟过程中pH值的变化,控制肉的成熟和评估肌肉脂肪含量等的应用。并简要分析其发展趋势,为电阻抗技术在肉品品质控制中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抗技术 快速检测 成熟度控制 肉的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阻抗成像技术的HP动作肺通气实时评估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高志君 王航 +3 位作者 王春晨 秦义隆 曹新生 杨琳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882-1889,1896,共9页
目的探索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用于实时精准监测HP动作中呼吸环节的可行性以及肺通气整体及局部关键参数。方法2023年9月纳入12名空军军医大学健康男性大学生受试者,于抗荷生理训练仪中进行HP动作3... 目的探索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用于实时精准监测HP动作中呼吸环节的可行性以及肺通气整体及局部关键参数。方法2023年9月纳入12名空军军医大学健康男性大学生受试者,于抗荷生理训练仪中进行HP动作30 s各3次,期间进行EIT及眼水平动脉压测量,用于分析肺通气整体及局部参数[吸气量(inspiratory volume,IV)、呼气均匀性(expiratory uniform,EU)、呼气流速(expiratory speed,ES)、通气中心(center of ventilation,COV)、左右肺通气比(right-to-left lung ventilation ratio,RtoL)等]与抗荷动作(anti-G straining maneuver,AGSM)抗荷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HP动作期间眼水平收缩压为(148.82±22.75)mmHg,明显高于平静呼吸(PJ)期间眼水平收缩压[(95.17±8.51)mmHg,P<0.001]。从整体肺通气来看,与平静呼吸相比,受试者HP动作期间IV明显增大(P<0.001)。按照d值(即眼水平收缩压均值升高值=SBP_(HP)-SBP_(PJ))>60、30~60、<30 mmHg将受试者分为3组,吸气量比值(IV_(HP)/IV_(PJ))在d>60 mmHg组最大,而在d<30 mmHg组最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受试者HP动作期间EU明显减小,呼气更均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气均匀性比值(EU_(HP)/EU_(PJ))在各组无统计学差异;HP动作期间ES明显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呼气流速比值(ES_(HP)/ES_(PJ))在各组无统计学差异;HP动作期间吸气时间[(0.77±0.32)s]、呼气时间[(1.59±0.21)s]均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1)。从局部肺通气来看,与平静呼吸相比,受试者HP动作期间COV明显更小,通气中心偏向腹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toL减小,通气分布偏向左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IT可对HP动作期间肺整体及局部通气进行实时成像,在AGSM训练及监测中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抗断层成像技术 HP动作 肺通气 通气中心 吸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IT技术颅内电阻抗特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徐桂芝 王明时 +2 位作者 杨庆新 李颖 颜威利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05-708,共4页
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EIT)是一种基于生物组织电学特性的成像技术。本研究基于EIT技术对二维四层同心圆头模型和基于MRI图片构造的脑电二维真实头模型的电阻抗特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头部组织电导率参数变化对求解区域场内及头皮表面电位... 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EIT)是一种基于生物组织电学特性的成像技术。本研究基于EIT技术对二维四层同心圆头模型和基于MRI图片构造的脑电二维真实头模型的电阻抗特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头部组织电导率参数变化对求解区域场内及头皮表面电位分布的影响,得出了有实际意义的结论,为实现颅内EIT逆问题求解和阻抗成像及脑内电特性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抗断层技术 真实头模型 特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阻抗成像技术和水通道蛋白4在3岁以下主动脉缩窄手术患儿脑水肿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汪泉 吴春 +4 位作者 李勇刚 李洪波 王刚 金先庆 代江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9-93,共5页
目的:比较3岁以下主动脉缩窄手术行顺行性脑灌注(antegrade cerebral perfusion,ACP)时在不同温度下患儿脑水肿情况,评估电阻抗成像技术是否可以评估患儿脑水肿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胸心外科2012年1月至2017年... 目的:比较3岁以下主动脉缩窄手术行顺行性脑灌注(antegrade cerebral perfusion,ACP)时在不同温度下患儿脑水肿情况,评估电阻抗成像技术是否可以评估患儿脑水肿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胸心外科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3岁以下行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的手术患儿基本资料(如性别、年龄和体质量),根据停循环时的鼻咽温度分为深低温组(17.0℃~20.0℃)、中低温组(20.1℃~25.0℃)和浅低温组(25.1℃~30.0℃)。检测麻醉诱导后、ACP前、ACP结束时、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结束时、术后3 h、术后12 h和术后24 h 7个时间点血清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AQP4)的表达和脑电阻抗系数。收集同期20例在我院行干下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患儿为对照组。结果: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不同组间同时间点采用简单效应分析的Sidak检验,顺行性脑灌注下深低温组患儿血清AQP4水平在ACP结束、CPB结束、术后3 h、术后12 h、术后24 h相对于中低温组、浅低温组、对照组均明显升高(F组别=160.755,P组别=0.000;F时间=283.208,P时间=0.000,F交互=19.859,P交互=0.000);深低温组患儿脑电阻抗系数在CPB结束、术后3 h、术后12 h、术后24 h相对于中低温组、浅低温组和对照组均明显升高(F组别=55.243,P组别=0.000;F时间=90.805,P时间=0.000,F交互=10.743,P交互=0.000)。结论:3岁以下主动脉缩窄ACP时深低温组脑损伤可能高于中低温组、浅低温组和对照组,基于电阻抗成像技术的脑水肿监测仪可以判断患儿脑水肿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行性脑灌注 脑水肿 水通道蛋白 阻抗成像技术 阻抗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阻抗断层图象新技术
5
作者 安源 任超世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0年第2期101-104,共4页
电阻抗断层图象技术(EIT:ElectricalImpedance Tomography)是当今生物医学工程学重大研究课题之一.它是继形态、结构成像之后,于最近十余年才出现的新一代更为有效的无损伤功能成像技术.EIT通过配置于人体体表的电极阵,提取与人体生理... 电阻抗断层图象技术(EIT:ElectricalImpedance Tomography)是当今生物医学工程学重大研究课题之一.它是继形态、结构成像之后,于最近十余年才出现的新一代更为有效的无损伤功能成像技术.EIT通过配置于人体体表的电极阵,提取与人体生理、病理状态相关的组织或器官的电特性信息,不但反映了解剖学结构,更重要的是可望给出功能性图象结果.因此CT、超声等其他成像技术无法与之相比的.EIT不使用核素或射线,对人体无害,可以多次测量,重复使用,可以成为对病人进行长期、连续监护而不会给病人造成损伤或带来不适的医院监护设备.加之其成本低廉,不要求特殊的工作环境等,因而是一种理想的和具有诱人应用前景的无损伤医学成像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抗断层图象技术 EIT图象 虚部成像 参数成像 功能成像 生物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阻抗成像技术的金属疲劳损伤检测 被引量:5
6
作者 孙亮 毛汉领 +1 位作者 黄振峰 李欣欣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7-181,共5页
电阻抗成像技术(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在当今生物医学领域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根据其利用材料自身的阻抗特性来表征其内部结构的基本原理,同时研究发现金属材料的疲劳损伤模型与生物组织有诸多相似之处,因此为解决金... 电阻抗成像技术(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在当今生物医学领域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根据其利用材料自身的阻抗特性来表征其内部结构的基本原理,同时研究发现金属材料的疲劳损伤模型与生物组织有诸多相似之处,因此为解决金属材料损伤检测的相关问题,提出一种应用于金属材料疲劳损伤的阻抗法检测技术。根据电阻抗成像、金属材料电特性等相关理论基础,建立了金属材料疲劳损伤的数学物理模型和有限元模型。针对阻抗法成像的正问题、逆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利用有限元仿真方法对边界电位信息进行了提取分析。介绍了基于反投影算法的动态成像技术的实现方法并进行了仿真研究,取得良好的成像效果。对45#钢材料的长方体试样进行了高周疲劳实验,并采用四端法进行微电阻测量,通过多电极模型的测量结果分析,实现了疲劳损伤位置的一维定位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疲劳损伤 阻抗法检测 阻抗成像技术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阻抗成像技术在不停跳冠脉旁路移植术后肺复张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王颍骅 潘雁 杨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53-657,共5页
目的·应用电阻抗成像技术(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确定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 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surgery,OPCAB)术后最合适的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以达... 目的·应用电阻抗成像技术(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确定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 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surgery,OPCAB)术后最合适的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以达到改善肺通气分布情况、优化肺复张的效果。方法·入选2017年1—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行OPCAB的105例患者。采用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54例,对照组51例。EIT观察术后肺通气的4个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对照组应用3 cm H2O PEEP;实验组调整PEEP值由0 cm H2O逐步升高至14 cm H2O,每次增加2 cm H2O,并应用最适PEEP。比较2组术后氧合指数(PaO_2/FiO_2)和肺部并发症的差异。结果·105例患者中死亡2例(1.90%),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19例(18.10%)、肺部感染3例(2.86%)、肺不张19例(18.10%)、胸腔积液19例(18.10%)。OPCAB术后最适PEEP区间为6~9 cm H2O。实验组应用最适PEEP后,PaO_2/FiO_2显著升高(P=0.00)。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2)。结论·应用EIT可实时直观监测OPCAB术后肺通气分布情况,滴定适合肺复张的PEEP;能够显著减少OPCAB术后肺部并发症,改善PaO_2/FiO_2,减少ICU停留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抗成像技术 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肺复张 呼气末正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观察体位对机械通气ARDS患者肺通气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玉光 王宏伟 +2 位作者 王双双 杨卫然 叶钢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19-924,共6页
目的利用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观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机械通气时,在不同体位下患者的肺内气体分布情况,并观察氧分压、氧合指数、潮气量的变化情... 目的利用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观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机械通气时,在不同体位下患者的肺内气体分布情况,并观察氧分压、氧合指数、潮气量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行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设定为常规体位有效抬高30°的基础上,每日间断予患者采取90°端坐位8 h;对照组设定为体位持续抬高30°。比较2组患者入组时、体位有效保持72、96、120 h后,分别通过EIT收集2组患者的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值,同时收集患者潮气量、通过血气分析收集氧分压、氧合指数等参数,以及呼吸机使用时间和监护室住院时间。结果研究期间最终共60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试验组27例,对照组33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以及导致ARDS的病因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在体位有效保持96 h及120 h后Pa O2及氧合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通过EIT观测试验组患者肺重力依赖区96 h及120 h ROI3值、ROI4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及监护室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体位有效保持96 h及120 h后潮气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体位有效保持72 h时比较,氧分压、氧合指数、潮气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ARDS患者行机械通气期间,每日间断予患者采取90°端坐位8 h以上,在96 h后,能够有效改善重力依赖区的肺通气情况,有效改善患者的氧分压及氧合指数,促进患者早日成功脱机拔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抗成像技术 体位 肺内气体分布 潮气量 氧分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指导个体化呼气末正压通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徐佳世 罗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29-1231,共3页
呼气末正压通气(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是常用的机械通气参数之一。联合PEEP通气可以使塌陷的肺泡及支气管扩张,改善肺通气和弥散功能,但过高的PEEP可能导致肺损害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目前关于PEEP的设置仍存在争论。... 呼气末正压通气(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是常用的机械通气参数之一。联合PEEP通气可以使塌陷的肺泡及支气管扩张,改善肺通气和弥散功能,但过高的PEEP可能导致肺损害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目前关于PEEP的设置仍存在争论。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将肺通气过程中阻抗变化以图像呈现,能够反映PEEP调整前后的肺部运动及通气变化[1]。本文就EIT指导个体化PEEP设置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气末正压通气 支气管扩张 肺通气 PEEP 血流动力学改变 弥散功能 肺损害 阻抗断层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冻藏温度对鸡胸肉电阻抗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魏然 王鹏 +3 位作者 陈天浩 陈星 徐幸莲 周光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312-316,321,共6页
为研究不同冻藏温度条件下鸡胸肉的阻抗特性差异,将白羽鸡鸡胸肉在-10、-20与-30℃的条件下分别冻藏3、6、9、12个月,相应的冻藏时间取20块鸡胸肉解冻,在0.05-200 k Hz的频率范围内,选取6个频率点进行电阻抗特性的分析,检测鸡胸肉的阻... 为研究不同冻藏温度条件下鸡胸肉的阻抗特性差异,将白羽鸡鸡胸肉在-10、-20与-30℃的条件下分别冻藏3、6、9、12个月,相应的冻藏时间取20块鸡胸肉解冻,在0.05-200 k Hz的频率范围内,选取6个频率点进行电阻抗特性的分析,检测鸡胸肉的阻抗幅值与阻抗相对变化值(Q值)以及理化品质指标。结果表明:相同冻藏时间内,冻藏温度越高,鸡肉的解冻汁液流失率、脂肪氧化程度、剪切力越大(p〈0.05),蛋白质溶解度越小(p〈0.05)。随着检测频率的上升,不同冻藏温度鸡胸肉的阻抗幅值均呈下降趋势。在50 Hz频率时,各个冻藏时间的鸡胸肉在不同冻藏温度条件下的阻抗幅值均存在差异(p〈0.05);在200 k Hz频率时,-10℃处理组的阻抗幅值在冻藏3个月与6个月时显著低于其它处理组(p〈0.05)。在冻藏过程中,-10℃冻藏组的Q值均显著高于-30℃处理组的Q值(p〈0.05)。冻藏温度对解冻鸡胸肉的阻抗幅值与Q值产生影响,阻抗特性的差异能够反映冷冻鸡胸肉品质的差异,不同冻藏温度鸡肉的电阻抗特性差异为阻抗技术在冻肉品质检测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抗幅值 Q值 冻藏温度 鸡胸肉 电阻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阻抗成像的植物单根断层图像重建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星恕 崔猛 +2 位作者 杨剑雄 韩文霆 熊秀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73-180,共8页
为了实现植物根系结构形态的原位检测,植物根系单根的断层图像重建研究非常必要。该文应用动态电阻抗成像技术对土壤-树根模拟系统进行了图像重建,对重建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并求出树根在该系统中的位置坐标、面积和形状,并以树根的位置... 为了实现植物根系结构形态的原位检测,植物根系单根的断层图像重建研究非常必要。该文应用动态电阻抗成像技术对土壤-树根模拟系统进行了图像重建,对重建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并求出树根在该系统中的位置坐标、面积和形状,并以树根的位置坐标、面积及形状的相对偏差为指标,分析了图像重建算法、土壤含水率2个因素对成像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电阻抗成像技术能够实现树木单根断层图像重建;将重建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所得图像更加直观,便于定量评价成像质量;基于Newton单步残差正则化的一步牛顿误差重构(Newton’s one-step error reconsruction,NOSER)算法,比基于全变差正则化的主双-内点模式(primal dual-interior point method,PD-IPM)算法的成像质量好;土壤含水率越高成像质量越好。该研究为基于电阻抗成像技术的植物根系结构形态的图像重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水分 图像处理 阻抗成像技术 原位检测 树木单根 图像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椭圆几何模型的胸部电阻抗成像 被引量:2
12
作者 严佩敏 曹永香 《电子测量技术》 2016年第6期81-84,共4页
电阻抗成像技术是通过测量生物体表面电压,计算生物体横截面的电阻抗分布。由于生物体的边界形状是各异的,尤其在胸部应用中,建立不同边界形状会影响成像的精度和清晰度,所以构建合适的边界形状是求解EIT问题的前提。根据实际视觉效果,... 电阻抗成像技术是通过测量生物体表面电压,计算生物体横截面的电阻抗分布。由于生物体的边界形状是各异的,尤其在胸部应用中,建立不同边界形状会影响成像的精度和清晰度,所以构建合适的边界形状是求解EIT问题的前提。根据实际视觉效果,椭圆几何比较符合胸部边界形状,由于圆形几何的构建和有限元划分相当成熟,本文通过保角变换方法将圆形转换为椭圆几何,并分别进行两种几何与原始胸部形状的分析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求解正问题时建立椭圆边界形状分析胸部结构精度高,在求解逆问题时重建误差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抗成像技术 椭圆几何 保角变换 正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总变差正则化算法的三维肺部呼吸过程电阻抗成像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琦 陆纪璇 +1 位作者 李秀艳 段晓杰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3-60,共8页
为了提高对肺部呼吸运动进行连续监测的精确性,针对二维成像不能满足人体结构成像需求的问题,利用三维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对肺部呼吸过程进行成像,采用总变差正则化(total variation,TV)算法与Tik... 为了提高对肺部呼吸运动进行连续监测的精确性,针对二维成像不能满足人体结构成像需求的问题,利用三维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对肺部呼吸过程进行成像,采用总变差正则化(total variation,TV)算法与Tikhonov正则化算法实现肺部三维EIT成像,并对2种算法在不同呼吸状态下的图像重建结果的误差与肺区域比(lung regional ratio,LRR)进行对比与评价。结果表明:与传统Tikhonov正则化算法相比,仿真数据中,TV算法使三维肺部EIT成像误差降低了58.86%,肺区域比(LRR)准确率提高了14.58%;实验数据中,TV算法使成像误差降低了53.81%,LRR准确率提高了16.33%;说明TV算法比Tikhonov正则化算法更适合进行三维EIT图像重建工作,证明了三维EIT用于人体呼吸运动监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变差正则化算法 肺部三维成像 阻抗断层成像技术 肺部呼吸 连续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值延拓法用于脑血肿电阻抗断层图像重建
14
作者 田海燕 李贤良 何为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6-58,共3页
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用于脑血肿实时监测是该技术应用于临床医学有意义的探索。生物活体组织的生理参数因不同的人、器官、组织和病况 ,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在重建算法中放宽对计算参数初始值的要求对该技术走向临床应用有重要的意义。拟... 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用于脑血肿实时监测是该技术应用于临床医学有意义的探索。生物活体组织的生理参数因不同的人、器官、组织和病况 ,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在重建算法中放宽对计算参数初始值的要求对该技术走向临床应用有重要的意义。拟牛顿法作为重建算法尽管有很高的精度 ,但对计算初始值的要求非常苛刻 ,数值延拓法可以有效地扩大初始值的收敛区间 ,放宽重建算法拟牛顿法对初始值的限制。文中介绍了数值延拓法在重建算法中的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抗断层成像技术 脑血肿 重建算法 数值延拓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IT技术的微区薄层电阻测试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任献普 刘新福 +3 位作者 黄宇辉 柳春茹 赵晓然 赵丽敏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49-952,共4页
分析了各种半导体材料电阻率测量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利用电阻抗成像技术(EIT),探究了一种用来检测Si片内微区薄层电阻率均匀性的无接触测试技术。实现这种测试技术的硬件电路系统主要由激励模块恒流源、驱动模块多路模拟开关、信号... 分析了各种半导体材料电阻率测量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利用电阻抗成像技术(EIT),探究了一种用来检测Si片内微区薄层电阻率均匀性的无接触测试技术。实现这种测试技术的硬件电路系统主要由激励模块恒流源、驱动模块多路模拟开关、信号处理模块前置放大电路、A/D转换器件和DSP(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计算机等构成。分别介绍了各模块的构成与功能,并略述了用一种图像重建算法等位线反投影法进行阻抗分布图像的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测试 数字信号处理器 阻抗成像技术 薄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注意力残差脉冲神经网络的接地网故障诊断 被引量:1
16
作者 闫孝姮 丁一凡 +1 位作者 陈伟华 张雪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91,共15页
针对目前接地网故障诊断方法效果单一与非智能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注意力残差脉冲神经网络(MAR-SNN)的接地网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创建用于训练的接地网数据集,通过对电阻抗成像技术(EIT)网格大小的重新剖分,提高成像速度,并利用局部... 针对目前接地网故障诊断方法效果单一与非智能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注意力残差脉冲神经网络(MAR-SNN)的接地网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创建用于训练的接地网数据集,通过对电阻抗成像技术(EIT)网格大小的重新剖分,提高成像速度,并利用局部自适应对比度增强方法,增强不同故障等级间的图像特征;其次,利用所提出的多注意力脉冲残差块,构建MAR-SNN模型,实现对接地网故障等级的识别任务,该残差模块通过在两次脉冲神经元后进行身份映射,同时引入多注意力机制,并采用参数-泄露-积分-触发脉冲神经元与批归一化层,分别提升模型识别准确率;最后,利用EIT与训练好的MAR-SNN模型,建立对接地网故障的智能诊断模型。模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MAR-SNN在接地网智能故障诊断中的效果优于现有先进模型,在测试集中准确率可达96.31%,其中在轻、中腐蚀程度下的准确率可达100%、97.20%;同时实验结果证明,所提方法可以完成对接地网故障检测与等级识别的综合诊断任务,实现对接地网的智能故障诊断,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网智能故障诊断 多注意力残差 脉冲神经网络 阻抗成像技术 对比度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龋病临床诊断新技术
17
作者 李继遥 吴红霞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4,共4页
龋病的诊断同龋病的治疗效果密切相关。通常在临床上主要根据牙体色、形、质的改变,依靠X线片检查和临床检查来诊断龋病。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漏诊。近年来出现并发展起来的光导纤维透照技术(FOTI)、电阻抗技术、超声波技术、弹性模具分... 龋病的诊断同龋病的治疗效果密切相关。通常在临床上主要根据牙体色、形、质的改变,依靠X线片检查和临床检查来诊断龋病。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漏诊。近年来出现并发展起来的光导纤维透照技术(FOTI)、电阻抗技术、超声波技术、弹性模具分离技术等新技术,在隐匿龋、早期龋诊断方面有独到之处,大大提高了龋病诊断的灵敏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齿 诊断 FOTI 电阻抗技术 超声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计反演的硅片微区电阻率测试方法
18
作者 边泽鹏 刘新福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47-352,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统计反演重建电阻率分布图像的硅片电阻率测试方法,该方法采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MCMC)方法求解电阻抗成像技术(EIT)的逆问题,可以避免确定性方法中迭代误差和分辨率低的问题。建立了一种基于MCMC方法的电阻率分布图像... 提出了一种基于统计反演重建电阻率分布图像的硅片电阻率测试方法,该方法采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MCMC)方法求解电阻抗成像技术(EIT)的逆问题,可以避免确定性方法中迭代误差和分辨率低的问题。建立了一种基于MCMC方法的电阻率分布图像重建算法,搭建了电压数据采集系统以测量边缘电压。对比MCMC算法重建的硅片微区电阻率分布图像与4D-333A测试仪的测量结果,二者的电阻率分布情况呈现出相同的分布趋势。将采用MCMC算法得出的256个单元的数值与采用其他重建方法得出的数值、真实的电阻率进行对比,发现MCMC算法得到的数值与真实数值最接近的单元数最多,为88个,比其他重建方法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片阻率 阻抗成像技术(EIT) 统计反演 贝叶斯方法 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MCMC)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区3层EIT模型构建和仿真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章勇 刘兆宇 +3 位作者 冉鹏 相尚志 马成群 王伟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90-598,共9页
构建3层电阻抗成像技术(EIT)模型,研究不同电极激励模型下胃排空信息的规律,以及胃内容物电导率不同时胃阻抗测量信号的变化情况。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软件,以人体解剖学为基础,构建包含胃、肝胆的人体腹腔模型,并在模型外构建... 构建3层电阻抗成像技术(EIT)模型,研究不同电极激励模型下胃排空信息的规律,以及胃内容物电导率不同时胃阻抗测量信号的变化情况。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软件,以人体解剖学为基础,构建包含胃、肝胆的人体腹腔模型,并在模型外构建3层电极模型,每层16个电极,以5 mA的安全电流为激励源进行仿真。分别设定相对和相邻电极激励模型,设定不同的胃内容物,即绝缘试餐0.054 S/m、导电试餐1 S/m和中性试餐0.5 S/m等3种条件,用以模拟不同食物在胃内的情况;设定胃体积由2倍变为1倍的过程,模拟胃排空过程,进行仿真实验研究。包括对测量电压进行数据分析,利用评价参数边界测量电压敏感性δ,利用边界电压测量动态范围U对测量电压进行稳定性和检测效果的评价。相对电极模型的测量电压敏感性δ较高,且其在绝缘试餐时较导电试餐时小;而相邻模型的δ在绝缘试餐时较导电试餐时大,边界测量动态范围U也相对更大。对测量的敏感性而言,在试餐电导率0.054 S/m时,两种激励模式分别为34.13与34.25;试餐电导率1 S/m时,两种激励模式分别为33.60与26.68。3层EIT模型可提供达24×23×3组水平测量数据组,以及根据测试需求的可扩展交叉激励数据组,能够得到更多的胃排空信息,有效地反映胃内容物情况,以及胃排空过程的信息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抗成像技术 胃排空 胃内容物 仿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通气模式对腹腔镜下Trendelenburg体位患者肺通气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王冰洁 李云 +2 位作者 王家友 蒋维维 张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52-856,共5页
目的采用电阻抗断层成像(EIT)技术观察容量控制通气(VCV)和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PCV-VG)模式对腹腔镜下Trendelenburg体位患者全麻术中肺通气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下Trendelenburg体位妇科手术患者60例,年龄40~65岁,BMI 18~3... 目的采用电阻抗断层成像(EIT)技术观察容量控制通气(VCV)和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PCV-VG)模式对腹腔镜下Trendelenburg体位患者全麻术中肺通气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下Trendelenburg体位妇科手术患者60例,年龄40~65岁,BMI 18~30 kg/m 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VCV模式组(V组)和PCV-VG模式组(P组),每组30例。V组术中采用VCV模式,P组采用PCV-VG模式。记录入室后(T 0)、插管后5 min(T 1)、更改体位(由平卧位更改为Trendelenburg体位)后即刻(T 2)、更改体位后30 min(T 3)、更改体位后60 min(T 4)、更改体位后120 min(T 5)、改平卧位(T 6)时的MAP、HR、通气中心(CoV)、依赖静止区(DSS)、非依赖静止区(NSS)的面积百分比。记录T 1、T 3—T 5时气道峰压(Ppeak)、pH、PaO 2、PaCO 2、氧合指数(OI)。记录术后7 d内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T 0—T 6时两组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V组比较,T 3—T 6时CoV面积百分比明显升高,DSS面积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T 3—T 5时Ppeak明显降低(P<0.05),T 4、T 5时PaO 2、OI明显升高(P<0.05)。两组术后7 d内均无肺部并发症。结论PCV-VG通气模式可明显改善腹腔镜下Trendelenburg体位患者术中肺通气及肺氧合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抗断层成像技术 Trendelenburg体位 肺通气 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