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阻抗图谱法在刺槐种质资源抗寒性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军 赵慧娟 +1 位作者 张钢 杨敏生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19-425,共7页
电阻抗图谱(EIS)法作为测定植物抗寒性的一种方法,在农业、林业和园艺领域的应用正在不断扩大,本文以12个刺槐种质资源4年生试验林当年生枝条为材料,应用EIS法对各刺槐种质资源抗寒性进行了测定,对比分析了6个参数(τ、ψ、r、r1、re、... 电阻抗图谱(EIS)法作为测定植物抗寒性的一种方法,在农业、林业和园艺领域的应用正在不断扩大,本文以12个刺槐种质资源4年生试验林当年生枝条为材料,应用EIS法对各刺槐种质资源抗寒性进行了测定,对比分析了6个参数(τ、ψ、r、r1、re、ri)的数学意义,并与电导率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刺槐种质资源抗寒性研究中,胞外电阻率(re)是最适用的一个参数,能够较好反映出不同种质资源抗寒能力;采用EIS法测定不同种质资源抗寒性结果与传统的电导率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但省时、不需温育,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抗图谱法 刺槐种质资源 抗寒性 参数 胞外阻率(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阻抗图谱法测定桃树抗寒性 被引量:5
2
作者 钱稷 张海旺 +1 位作者 邸葆 陈海江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2-104,共3页
对3个桃树品种分别进行冷冻处理,采用电解质渗透法(EL)、电阻抗图谱法(EIS)进行抗寒性测定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2种方法测定3个桃树品种的抗寒性与其生产上表现的抗寒性强弱一致,并且均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其中EIS参数中胞内电... 对3个桃树品种分别进行冷冻处理,采用电解质渗透法(EL)、电阻抗图谱法(EIS)进行抗寒性测定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2种方法测定3个桃树品种的抗寒性与其生产上表现的抗寒性强弱一致,并且均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其中EIS参数中胞内电阻率(ri)法测得的抗寒性和EL法测得抗寒性的相关性(r=0.890**)最高,线性回归方程为y=0.881 8x-2.280 7(r^2=0.807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树 电阻抗图谱法 抗寒性 解质渗透 抗寒锻炼 脱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野苹果天然群体抗寒性的电阻抗图谱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军 杨敏生 +2 位作者 张钢 郭仲军 臧润国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0-26,共7页
以新疆巩留县和新源县2个居群下的7个新疆野苹果群体当年生枝条为材料,应用EIS法对各群体抗寒性进行测定,并与电导率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巩留和新源2个居群内群体间的半致死温度差异不显著,2个居群间的差异显著,巩留居群的半致死... 以新疆巩留县和新源县2个居群下的7个新疆野苹果群体当年生枝条为材料,应用EIS法对各群体抗寒性进行测定,并与电导率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巩留和新源2个居群内群体间的半致死温度差异不显著,2个居群间的差异显著,巩留居群的半致死温度显著低于新源居群,证明巩留居群的抗寒性高于新源居群。电阻抗图谱法单-DCE模型中6个参数(τ,ψ,r,r1,re,ri)中,r1,re,τ3个参数可以得出供试样品的半致死温度,其中r1,re所得的半致死温度与电导率法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参数r1,re适用于新疆野苹果的抗寒性测定。电阻抗图谱法(EIS)与电导率法的抗寒性测定结果基本一致,但省时、不需温育,具有更大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野苹果 电阻抗图谱法 抗寒性 单分布路元素阻率(r1) 胞外阻率(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光周期和温度对楸树电阻抗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邸葆 孟昱 +1 位作者 张钢 郭明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4-59,共6页
采用电导法(EL)和电阻抗图谱法(Electr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EIS)对4个不同楸树(Catalpa bungei)的茎进行抗寒性测定,通过对比分析其在不同光周期和温度条件下电阻抗参数的变化,确定不同光周期和温度对各品种楸树抗寒性的影响。... 采用电导法(EL)和电阻抗图谱法(Electr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EIS)对4个不同楸树(Catalpa bungei)的茎进行抗寒性测定,通过对比分析其在不同光周期和温度条件下电阻抗参数的变化,确定不同光周期和温度对各品种楸树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抗寒锻炼期间,不同光周期和温度对楸树的茎的抗寒性有显著增强作用,不同光周期和温度处理对不同楸树的电阻抗参数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楸树 抗寒性 电阻抗图谱法 温度 光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测定桃树抗寒性关系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海旺 陈海江 +3 位作者 张文臣 王洪江 李思琪 杨柳 《中国果树》 2024年第3期42-47,共6页
以生产中抗寒性表现较强、中等、较弱的3个桃品种为试材,应用电解质渗透法(EL)和电阻抗图谱法(EIS)研究了不同时期枝条抗寒性和未经冷冻处理枝条EIS参数的变化,并对未经冷冻处理枝条EIS参数、冷冻处理枝条EIS参数测定的半致死温度与EL... 以生产中抗寒性表现较强、中等、较弱的3个桃品种为试材,应用电解质渗透法(EL)和电阻抗图谱法(EIS)研究了不同时期枝条抗寒性和未经冷冻处理枝条EIS参数的变化,并对未经冷冻处理枝条EIS参数、冷冻处理枝条EIS参数测定的半致死温度与EL测定的半致死温度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未经冷冻处理3个桃品种的胞外电阻率(r_e)和胞内电阻率(r_i)均随着外界温度的降低而升高,随着外界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弛豫时间(τ)与r_(e)、r_(i)变化趋势相反;通过对4个电阻抗参数与EL测定的半致死温度统计分析得出,EIS(r_(i))是最佳参数,其相关系数为-0.828,通径系数为-7.385,线性回归方程为y=-4.063 9x+4.333 8,R^(2)=0.686。EL和EIS参数法测定3个桃品种的抗寒性与生产上抗寒性强弱表现一致;通过对2种方法统计分析得出,EL与EIS 4个参数法测定抗寒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弛豫时间法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均最高,因此,弛豫时间是预测冷冻处理桃树枝条抗寒性的适宜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抗图谱法 抗寒性 解质渗透 抗寒锻炼 脱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花菊耐热性鉴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杨丽 杨际双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35,共4页
以8个切花菊品种为材料,通过对离体叶片进行50℃高温胁迫后,采用电导法、电阻抗图谱法测定电导率、电阻,并对大田栽培植株进行田间高温胁迫试验,比较品种间的耐热性。结果表明:电导法测得的50℃直接相对电导率、修正相对电导率和电阻抗... 以8个切花菊品种为材料,通过对离体叶片进行50℃高温胁迫后,采用电导法、电阻抗图谱法测定电导率、电阻,并对大田栽培植株进行田间高温胁迫试验,比较品种间的耐热性。结果表明:电导法测得的50℃直接相对电导率、修正相对电导率和电阻抗图谱法测得的胞外电阻在品种间有明显差异,但与田间高温胁迫法测定的热害指数不完全一致。电导法和电阻抗图谱法都可以作为测定切花菊耐热性的方法,但需要结合田间耐热性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花菊 耐热性 电阻抗图谱法 热害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测定植物抗旱性方法的应用
7
作者 杨爱国 张玉玲 +3 位作者 王利 董彬 纪凤奎 戴维 《吉林林业科技》 2016年第2期38-40,共3页
本文介绍了干旱对植物伤害及表现,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对叶绿素荧光法和电阻抗图谱法两种测定植物抗旱性方法进行概述。
关键词 植物抗旱性 叶绿素荧光 电阻抗图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丽花块根抗寒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映婵 王璐 +5 位作者 韩胜男 陈段芬 尉文彬 牛善策 郝丽红 向地英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3年第3期354-361,共8页
以“大奖赛”(DJS)、“里维拉”(LWL)、“巧克力”(QKL)和“松林公主”(SLGZ)4个大丽花品种的块根为试材,通过电导法、电阻抗图谱法和相关生理指标的测定,比较了大丽花块根的抗寒性。结果表明:(1)4个品种的大丽花块根在-16℃时全部死亡;... 以“大奖赛”(DJS)、“里维拉”(LWL)、“巧克力”(QKL)和“松林公主”(SLGZ)4个大丽花品种的块根为试材,通过电导法、电阻抗图谱法和相关生理指标的测定,比较了大丽花块根的抗寒性。结果表明:(1)4个品种的大丽花块根在-16℃时全部死亡;SLGZ半致死温度最低,为-11.89℃;DJS最高,为-5.70℃。(2)电阻抗图谱弧度大小,DJS的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其他3个品种随温度从4℃到-4℃的降低而变大,在-4℃时弧度最大;在-10℃时,弧度较-4℃均减小。当温度降至-16℃时,4个品种的电阻抗图谱弧形开口方向均发生改变,且其电阻值和容抗值骤降。电阻抗弧度大小和LTO值大小高度吻合。(3)随着温度的降低,4个品种块根中的丙二醛含量先下降后上升;总酚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可溶性糖含量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综合评价表明,大丽花不同品种间抗寒性存在差异,其中SLGZ抗寒性最强,DJS抗寒性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丽花 块根 半致死温度 抗寒性 电阻抗图谱法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蜡优良无性系抗寒性对比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郭文 刘凌云 +5 位作者 李轩 孟丁丁 孟丽 穆丽英 张彦杰 杨敏生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1年第2期119-125,共7页
试验以白蜡2 a生试验林中长势一致,无病虫害的8个优良无性系当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利用电导法(EL)及电阻抗图谱法(EIS)结合Logistic方程,拟合出8个白蜡优良无性系的半致死温度,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8个白蜡... 试验以白蜡2 a生试验林中长势一致,无病虫害的8个优良无性系当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利用电导法(EL)及电阻抗图谱法(EIS)结合Logistic方程,拟合出8个白蜡优良无性系的半致死温度,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8个白蜡无性系的相对电导率均成上升趋势,由相对电导率拟合出的8个白蜡无性系的半致死温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衡蜡2号、衡蜡9号、衡蜡7号、衡蜡11号、衡蜡3号、衡蜡6号、衡蜡4号、衡蜡1号;由3个电阻抗参数拟合出的8个白蜡无性系的半致死温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衡蜡2号、衡蜡9号、衡蜡7号、衡蜡11号、衡蜡3号、衡蜡6号、衡蜡4号、衡蜡1号。与电导法(EL)得到的顺序相同,弛豫时间分布系数(ψ)与相对电导率、胞外电阻率(re)及胞内电阻率(ri)均成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31、0.930、0.970。弛豫时间分布系数(ψ)可作为测定白蜡抗寒性的最佳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蜡 抗寒 电阻抗图谱法 半致死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川红叶小檗和紫叶小檗抗寒性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昕蔓 苏安然 +3 位作者 李玉言 金卓颖 冀伟 王进茂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1年第1期89-94,共6页
以冰川红叶小檗和紫叶小檗当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于12月和3月测定其7个处理温度(4℃、-10℃、-20℃、-30℃、-35℃、-40℃、-50℃)下的相对电导率、电阻抗参数值以及3个处理温度(-10℃、-20℃、-40℃)下的萌芽率,并对电导法、电阻抗图... 以冰川红叶小檗和紫叶小檗当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于12月和3月测定其7个处理温度(4℃、-10℃、-20℃、-30℃、-35℃、-40℃、-50℃)下的相对电导率、电阻抗参数值以及3个处理温度(-10℃、-20℃、-40℃)下的萌芽率,并对电导法、电阻抗图谱法及恢复生长法的测定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低温处理下的冰川红叶小檗当年生枝条的相对电导率均低于紫叶小檗;12月份冰川红叶小檗当年生枝条用相对电导率,胞外电阻率(r e)及低频电阻率(r 1)拟合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34.84℃、-31.46℃和-29.47℃,紫叶小檗拟合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28.37℃、-27.12℃和-26.07℃。3月份冰川红叶小檗当年生枝条用相对电导率,胞外电阻率(r e)及低频电阻率(r1)拟合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31.94℃、-29.94℃和-27.98℃,紫叶小檗拟合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26.84℃、-26.08℃和-25.43℃,证明冰川红叶小檗的半致死温度均低于紫叶小檗的半致死温度;12月份不同低温处理下的当年生枝条冰川红叶小檗的萌芽率为85.79%、74.33%和14.77%,紫叶小檗的萌芽率为75.74%、57.65%和8.06%;3月份不同低温处理下的当年生枝条冰川红叶小檗的萌芽率为88.80%、77.77%和16.16%,紫叶小檗的萌芽率为78.92%、68.37%和12.38%。由此表明,冰川红叶小檗的萌芽率均高于紫叶小檗,冰川红叶小檗的抗寒性高于紫叶小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Berberis) 抗寒性 电阻抗图谱法 恢复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