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钛/钢电阻单元焊接头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1
作者 王楠楠 张家宁 +2 位作者 赵培峰 石红信 邱然锋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2-65,72,共5页
为强化钛/钢电阻点焊接头性能,采用钢质铆钉的单元件对纯钛与Q235低碳钢进行了电阻单元焊,测试了接头的抗剪载荷,观察分析了接头的微观组织特性。结果表明:在接头中铆钉腿与Q235下板间形成了熔核,其直径达到铆钉腿径左右时,在铆钉腿与... 为强化钛/钢电阻点焊接头性能,采用钢质铆钉的单元件对纯钛与Q235低碳钢进行了电阻单元焊,测试了接头的抗剪载荷,观察分析了接头的微观组织特性。结果表明:在接头中铆钉腿与Q235下板间形成了熔核,其直径达到铆钉腿径左右时,在铆钉腿与纯钛上板的界面形成金属间化合物层。钛/低碳钢电阻单元焊接头抗剪载荷随焊接电流、焊接时间的增大而先增加后下降,接头最大抗剪载荷约为11.9 kN。实践表明,采用电阻单元焊方法焊接钛与低碳钢是比较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钢 电阻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钢与铝合金的新型电阻单元焊技术 被引量:5
2
作者 凌展翔 罗震 +1 位作者 冯悦峤 李洋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9-113,共5页
文中使用了一种新型电阻单元焊技术,用来连接6061铝合金以及22Mn Mo B硼钢."电阻单元焊"即在上板待焊区域预制工艺孔,将辅助单元塞入孔中,底部与上板持平,要求辅助单元与下板具有好的焊接性,最后使用电阻点焊机在辅助单元处... 文中使用了一种新型电阻单元焊技术,用来连接6061铝合金以及22Mn Mo B硼钢."电阻单元焊"即在上板待焊区域预制工艺孔,将辅助单元塞入孔中,底部与上板持平,要求辅助单元与下板具有好的焊接性,最后使用电阻点焊机在辅助单元处进行焊接,试验中使用的辅助单元为Q235钢钉.研究了该工艺的接头力学性能、断口形貌、微观组织及硬度分布,并进行了电阻点焊试验作为对比.结果表明,传统的电阻点焊几乎无法连接硼钢及铝合金,而电阻单元焊新型工艺能够完成硼钢及铝合金的可靠连接,接头最大拉剪力达到7 142 N,且塑性也十分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钢 铝合金 电阻单元 力学性能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Co_2O_3敏感电阻单元材料V-I非线性及NTC效应 被引量:6
3
作者 徐国跃 马立新 +1 位作者 谢国治 骆心怡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16-518,共3页
制备的ZnO/Co2 O3 敏感电阻单元材料同时具有伏安(V -I)非线性特性及负温电阻 (NTC)效应。两种效应的形成与烧结过程 90 0℃热处理温度密切相关。差热分析 (DTA)曲线表明 :Co2 O3 在 90 4℃有一相变吸收峰。在该温度点保温热处理的ZnO/C... 制备的ZnO/Co2 O3 敏感电阻单元材料同时具有伏安(V -I)非线性特性及负温电阻 (NTC)效应。两种效应的形成与烧结过程 90 0℃热处理温度密切相关。差热分析 (DTA)曲线表明 :Co2 O3 在 90 4℃有一相变吸收峰。在该温度点保温热处理的ZnO/Co2 O3 敏感电阻单元材料获得相对大的伏安非线性和NTC效应。电子自旋共振谱 (ESR)证明 ,Co离子由烧结热处理前的Co3 +价变成热处理后的Co2 +价 ,其中最大敏感电阻和伏安非线性参数样品与最强Co2 +离子ESR信号对应。变温过程ESR动态观察显示 ,Co2 +与Co3 +可逆变换 ,说明被Co2 +离子束缚的电子存在禁锢与脱离的可逆过程。这是ZnO/Co2 O3 敏感电阻单元材料在电场、热场下产生V -I非线性及NTC效应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离子 NTC效应 可逆过程 非线性特性 ESR 可逆变换 电子自旋共振 电阻单元 敏感 热处理温度
全文增补中
铝钢电阻单元焊接头力学性能模拟 被引量:3
4
作者 何冠中 楼铭 +1 位作者 马运五 李永兵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16-623,共8页
电阻单元焊接头综合了熔化焊和机械连接的效果,其力学性能由2种连接方式共同决定,而三维有限元模型是研究铝钢电阻单元焊接头力学性能的有效手段.通过金相试验接头宏观形貌,结合硬度实验和经验公式确定接头各区域材料的力学性能,以此作... 电阻单元焊接头综合了熔化焊和机械连接的效果,其力学性能由2种连接方式共同决定,而三维有限元模型是研究铝钢电阻单元焊接头力学性能的有效手段.通过金相试验接头宏观形貌,结合硬度实验和经验公式确定接头各区域材料的力学性能,以此作为模型输入.通过该模型,对试验过程中接头断面的几何形貌演化规律以及应力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试验结果研究了接头的失效模式,为揭示接头失效机理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单元 异种材料连接 力学性能 有限元模型 拉剪性能 剥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钢电阻单元焊冲裁过程建模 被引量:2
5
作者 何冠中 楼铭 +1 位作者 马运五 李永兵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64-869,881,共7页
针对铝钢异种材料电阻单元焊工艺的铆钉冲裁过程,建立了冲裁过程二维轴对称有限元仿真模型,对冲裁过程中接头的几何形貌演化以及应力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利用该模型研究了铆钉头部形貌、铆钉腿部形貌、落料模凸台宽度、落料模凸台高... 针对铝钢异种材料电阻单元焊工艺的铆钉冲裁过程,建立了冲裁过程二维轴对称有限元仿真模型,对冲裁过程中接头的几何形貌演化以及应力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利用该模型研究了铆钉头部形貌、铆钉腿部形貌、落料模凸台宽度、落料模凸台高度和铆钉与落料模间隙等五个几何特征对冲裁过程及冲裁接头质量的影响规律,提出了铆钉和模具几何形貌的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单元 异种材料连接 冲裁过程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与高强钢的电阻单元焊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烨成 李洋 +2 位作者 张迪 杨越 罗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49-1358,共10页
利用电阻单元焊(REW)实现了碳纤维增强尼龙6复合材料(CF/PA6)与TWIP980钢的高强度连接.使用304不锈钢铆钉作为辅助单元,研究了焊接电流与焊接时间对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到强度不同的4种失效模式,分析了接头的微观组织以及CF/PA6与铆... 利用电阻单元焊(REW)实现了碳纤维增强尼龙6复合材料(CF/PA6)与TWIP980钢的高强度连接.使用304不锈钢铆钉作为辅助单元,研究了焊接电流与焊接时间对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到强度不同的4种失效模式,分析了接头的微观组织以及CF/PA6与铆钉和钢板界面微观形貌.CF/PA6具有远低于高强钢的熔点和热导率,使得CF/PA6在焊接中极易发生过热分解.在保证形成一定尺寸熔核的同时,避免或减少CF/PA6的分解是CF/PA6高强钢电阻单元焊能够成功实施的关键.通过采用大焊接电流、短焊接时间这种较“硬”的焊接工艺,可以在获得较高强度接头的同时,降低CF/PA6的分解.基于接头失效载荷,确定了本研究条件下的焊接工艺窗口.该工艺对焊接时间的变化敏感,许用的焊接时间窗口窄.在焊接工艺窗口内,仍无法完全避免CF/PA6的分解.有必要对焊接过程温度场和熔核形成机理等开展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 孪晶诱导塑性钢 电阻单元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击穿对压控磁各向异性磁隧道结及其读电路性能影响
7
作者 金冬月 曹路明 +4 位作者 王佑 张万荣 贾晓雪 潘永安 邱翱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7,共8页
为了解决软击穿导致的压控磁各向异性磁隧道结(voltage-controlled magnetic anisotropy magnetic tunnel junction,VCMA-MTJ)及其读电路性能下降的问题,在对VCMA-MTJ软击穿机理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修正了VCMA-MTJ的电学模型,设计了一种... 为了解决软击穿导致的压控磁各向异性磁隧道结(voltage-controlled magnetic anisotropy magnetic tunnel junction,VCMA-MTJ)及其读电路性能下降的问题,在对VCMA-MTJ软击穿机理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修正了VCMA-MTJ的电学模型,设计了一种具有固定参考电阻的VCMA-MTJ读电路和一种具有参考电阻调控单元的VCMA-MTJ读电路,研究了软击穿对VCMA-MTJ电阻R_(t)、隧穿磁阻比率M、软击穿时间T_(s)以及VCMA-MTJ读电路读错误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软击穿的出现会导致R_(t)和M均随应力时间t的增加而降低,T_(s)随氧化层厚度t_(ox)的增大而缓慢增加,却随脉冲电压V_(b)的增大而迅速减少,与反平行态相比,平行态的T_(s)更短且M降低50%所需时间更少;具有固定参考电阻的VCMA-MTJ读电路可有效避免读“0”错误率的产生,但读“1”错误率却随t的增加而上升,而具有参考电阻调控单元的VCMA-MTJ读电路可在保持读“0”正确率的同时,对读“1”错误率改善达54%,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软击穿对VCMA-MTJ读电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控磁各向异性 磁隧道结 软击穿 应力时间 读电路 参考电阻调控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可回馈型变频器研制 被引量:2
8
作者 杨维义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9-22,共4页
针对二象限变频器不能回馈能量、二象限变频器+电阻制动单元中的制动电阻的设计选型与现场工况存在不匹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可回馈型变频器,介绍了可回馈型变频器的主电路设计及应用效果。实际应用表明,该变频器在... 针对二象限变频器不能回馈能量、二象限变频器+电阻制动单元中的制动电阻的设计选型与现场工况存在不匹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可回馈型变频器,介绍了可回馈型变频器的主电路设计及应用效果。实际应用表明,该变频器在额定功率范围内,可将能量通过整流单元回馈给电网,满足煤矿井下电动功率和回馈功率≤160kW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变频器 可回馈型变频器 四象限变频器 二象限变频器 电阻制动单元 下运负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