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脱落种植体表面刮治与喷砂处理的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能谱仪(EDS)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罗英 谢颂海 +2 位作者 阮宏 丁小军 余优成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15-818,共4页
目的观察刮治和喷砂对脱落种植体表面的影响。方法对临床上因种植体周围炎脱落的Bego Semado S系列种植体进行表面刮治和喷砂,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y,SEM)下观察形态,用X射线能谱仪(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m... 目的观察刮治和喷砂对脱落种植体表面的影响。方法对临床上因种植体周围炎脱落的Bego Semado S系列种植体进行表面刮治和喷砂,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y,SEM)下观察形态,用X射线能谱仪(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meter,EDS)进行表面元素分析。结果 SEM下观察,刮治能够清洁种植体表面,喷砂后能进一步清洁种植体表面。元素分析表明喷砂能够大幅降低脱落种植体表面的C元素含量(P<0.05),提升种植体表面Ti元素的原子百分比(P<0.05)。结论在Bego Semado S系列种植体周围炎的治疗中,进行喷砂处理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镜(sem) X射线能谱仪(EDS) 喷砂 种植体表面处理 种植体周围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M的土体微观结构三维分析与分维计算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豫川 高旭龙 +1 位作者 刘东发 黄鸿伟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97,共7页
土体微观结构研究很早就建立了三维空间的分形模型,但分形维数计算所需参数很难由常规土工试验得到,限制了分形理论在土体研究中的应用。基于陕西定边与甘肃兰州原状土样的扫描电镜(SEM)试验,提出了三维化处理与三角形网格原理联合方法... 土体微观结构研究很早就建立了三维空间的分形模型,但分形维数计算所需参数很难由常规土工试验得到,限制了分形理论在土体研究中的应用。基于陕西定边与甘肃兰州原状土样的扫描电镜(SEM)试验,提出了三维化处理与三角形网格原理联合方法,可以得到土体颗粒(孔隙)不同测量尺度对应的表面积与体积计算值,由此实现分形维数的计算,并通过分形理论在土水特征中的应用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另外,三维化处理还可获取视孔隙率、比面等土体微观结构参数,可以作为土体微观结构定量分析研究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镜(sem) 微观结构 三维分析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孔隙结构扫描电镜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92
3
作者 焦淑静 韩辉 +3 位作者 翁庆萍 杨峰 姜大强 崔立山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5期432-436,共5页
页岩气是储集在富含有机质的页岩(泥岩)中的天然气,已经成为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页岩气以吸附或游离状态存在于微小孔隙中,这些微孔隙、微裂隙既是页岩气重要的储存空间也是流通通道。页岩中的孔隙有微米级别,也有纳米级别,微米级... 页岩气是储集在富含有机质的页岩(泥岩)中的天然气,已经成为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页岩气以吸附或游离状态存在于微小孔隙中,这些微孔隙、微裂隙既是页岩气重要的储存空间也是流通通道。页岩中的孔隙有微米级别,也有纳米级别,微米级孔隙采用新鲜断面的方法,可以用扫描电镜直接观察到,但由于新鲜断面表面粗糙,很难观察到纳米级孔隙及分布状况。用氩离子抛光的方法对样品表面进行处理,可以使样品表面变的光滑平整,使用背散射电子成像方式,有利于观察纳米级孔隙及孔隙形状、大小及分布规律等。本文还对平行层理及垂直层理两种取样方法进行了对比,两种方法相结合观察更全面,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孔隙 扫描电镜(sem) 背散射电子 氩离子抛光 平行层理 垂直层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电镜和稳定碳同位素比质谱法鉴别马铃薯淀粉中的掺假玉米淀粉 被引量:22
4
作者 王绍清 武士奎 +2 位作者 穆同娜 曹红 曹宝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332-335,共4页
为有效辨别食用淀粉掺假,运用扫描电镜和稳定碳同位素比质谱技术对马铃薯淀粉中掺假玉米淀粉行为进行定性和半定量鉴别。根据马铃薯淀粉与玉米淀粉在颗粒超微形貌上的明显差别,运用扫描电镜清晰辨别出马铃薯淀粉中掺假的玉米淀粉颗粒。... 为有效辨别食用淀粉掺假,运用扫描电镜和稳定碳同位素比质谱技术对马铃薯淀粉中掺假玉米淀粉行为进行定性和半定量鉴别。根据马铃薯淀粉与玉米淀粉在颗粒超微形貌上的明显差别,运用扫描电镜清晰辨别出马铃薯淀粉中掺假的玉米淀粉颗粒。当玉米淀粉的掺假量大于10%时,根据二者在稳定碳同位素比上的自然显著差异,稳定碳同位素比法不仅能够定性鉴别马铃薯淀粉中的玉米淀粉掺假行为,而且依照给出的公式可以估算出掺假玉米淀粉的含量。本法可作为国内淀粉市场上产品质量监督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掺假 马铃薯淀粉 玉米淀粉 超微形貌 扫描电镜(sem) 稳定碳同位素比(SC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扫描电镜对废水生物样品形态结构的表征研究 被引量:28
5
作者 符波 廖潇逸 +1 位作者 丁丽丽 任洪强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3-98,共6页
采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分析颗粒污泥和悬浮填料生物膜的微生物群落形态,并与扫描电镜(SEM)观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ESEM观察悬浮填料生物膜的适宜条件为样品台温度5℃,样品室汽压5.91×102Pa,相对湿度75%,加速电压15.00kV.观察... 采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分析颗粒污泥和悬浮填料生物膜的微生物群落形态,并与扫描电镜(SEM)观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ESEM观察悬浮填料生物膜的适宜条件为样品台温度5℃,样品室汽压5.91×102Pa,相对湿度75%,加速电压15.00kV.观察颗粒污泥样品的适宜条件为样品台温度0℃,样品室汽压7.00×102Pa,相对湿度100%,加速电压10.00kV.表面存在的水滴凝聚和含水量高、结构脆弱的样品易因气压和入射电子束轰击收缩变形,是影响ESEM观察样品真实面貌的主要因素.悬浮填料生物膜的ESEM观察说明,相较于SEM,未经任何处理的载体生物膜样品在合适的ESEM条件下可得到的高放大倍数的清晰照片,能更真实的表征生物膜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含水量高、结构脆弱,承受能力差的颗粒污泥样品,则需要通过锇酸或者戊二醛等固定剂进行化学固定,降低ESEM的加速电压,并且尽量缩短观察时间,避免因气压和高速入射电子束的轰击而收缩变形,获得其原始形貌照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扫描电镜(Esem) 扫描电镜(sem) 颗粒污泥 悬浮填料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絮凝微生物黄孢原毛平革菌光谱及电镜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张东晨 刘志勇 +1 位作者 王涛 张明旭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25-829,共5页
选择对煤炭具有良好絮凝效果的黄孢原毛平革菌作为研究对象,在对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基础上,采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及扫描电镜对其成份进行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黄孢原毛平革菌生物提取物中含有大量酸性多糖等具有絮凝作用的组分,不... 选择对煤炭具有良好絮凝效果的黄孢原毛平革菌作为研究对象,在对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基础上,采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及扫描电镜对其成份进行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黄孢原毛平革菌生物提取物中含有大量酸性多糖等具有絮凝作用的组分,不含蛋白质和核酸成分,絮凝生物大分子具有多孔的线型分子结构,包埋交织,结构较致密,并有较多的吸附位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絮凝剂 黄孢原毛平革菌 紫外光谱(UV)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扫描电镜(s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电镜中纳米材料的原位操纵和动态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吉元 王丽 +3 位作者 卫斌 张隐奇 徐学东 程文海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9-433,共5页
介绍了配置在扫描电镜(SEM)中的微操纵仪(MMS)的操作原理、性能及应用.MMS在水平转动(X轴),上下转动(Y轴)和线性进退(Z轴)的移动精度分别达到5,3.5,0.25nm.利用具有纳米精度的移动和定位的MMS,对BiVO_4晶体、硅藻土、蛋白石和ZnO纳米线... 介绍了配置在扫描电镜(SEM)中的微操纵仪(MMS)的操作原理、性能及应用.MMS在水平转动(X轴),上下转动(Y轴)和线性进退(Z轴)的移动精度分别达到5,3.5,0.25nm.利用具有纳米精度的移动和定位的MMS,对BiVO_4晶体、硅藻土、蛋白石和ZnO纳米线等纳米材料进行了原位操纵和动态观察.该装置可操纵质量为纳克级,尺寸为几百纳米至几微米的样品.SEM-MMS系统为原位分析纳米材料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操纵仪 扫描电镜(sem) 蛋白石 纳米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M的压电式微纳操纵系统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勇滔 韩立 +2 位作者 殷伯华 吴震 刘俊标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82-785,共4页
微纳操纵系统是当前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为了实现在亚微米及纳米尺度下进行实时观测下的操纵,设计了一种基于扫描电镜(SEM)的压电式微纳操纵系统,本系统由数字式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系统、精密工件台、微纳操作机构、... 微纳操纵系统是当前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为了实现在亚微米及纳米尺度下进行实时观测下的操纵,设计了一种基于扫描电镜(SEM)的压电式微纳操纵系统,本系统由数字式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系统、精密工件台、微纳操作机构、图形发生器和计算机系统组成,采用数字式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作为微纳操作的观测器,在SEM的样本室内安装微纳操作臂,计算机系统控制微纳操作臂,使其在SEM的实时观测下对放置在精密工件台上的样本进行操纵,并且还可利用图形发生器进行电子束曝光以制备微纳结构。实验证明,本系统不仅能适于在各种环境下进行微纳操纵,且还可制作微纳结构,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镜(sem) 压电电机 微纳操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基质中木质素白腐菌降解的SEM特征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徐伟 王丽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25-227,共3页
研究了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ChrysosporiumBurdsall)对大豆和稻草秸秆中木质素的降解条件及降解效果。结果显示:在各5.0g秸秆中,加入合成培养液12mL、菌悬液浓度8.6×106cfu/mL时,种子添加量为0.8mL、培养基pH4.5,降解10d,... 研究了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ChrysosporiumBurdsall)对大豆和稻草秸秆中木质素的降解条件及降解效果。结果显示:在各5.0g秸秆中,加入合成培养液12mL、菌悬液浓度8.6×106cfu/mL时,种子添加量为0.8mL、培养基pH4.5,降解10d,测得木质素降解率分别为大豆秸秆49.91%、稻草秸秆49.50%。利用SEM对发酵前后秸秆表观结构进行观察,得到黄孢原毛平革菌对大豆和稻草秸秆有明显的降解效果。经黄孢原毛平革菌降解10d的大豆和稻草秸秆表面空穴增多、增大,甚至相互连通,降解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秸秆 稻草 黄孢原毛平革菌 木质素 扫描电镜(s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卤水-氨法制备碱式氯化镁纤维的SEM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爱东 王红 翟学良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71-371,共1页
关键词 扫描电镜(sem) 碱式氯化镁 制备条件 纤维状 氨法 卤水 氢氧化镁 结晶质量 微观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M-EDS的大气降尘特征及来源解析——以荒漠草原区井工开采煤炭基地为例 被引量:7
11
作者 邓雅元 赵廷宁 +5 位作者 张艳 史常青 岳丽玲 陈童 吴红璇 胡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512-5521,共10页
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配能谱分析系统(SEM-EDS)于2019年3~5月对荒漠草原区煤炭基地及其周边5个功能区(煤炭工业区、煤炭运输道路、电力工业区、商住区和沙区)共计23个大气降尘样品的粒径特征、微观形貌、单颗粒能谱图进行检测分析... 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配能谱分析系统(SEM-EDS)于2019年3~5月对荒漠草原区煤炭基地及其周边5个功能区(煤炭工业区、煤炭运输道路、电力工业区、商住区和沙区)共计23个大气降尘样品的粒径特征、微观形貌、单颗粒能谱图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各功能区大气降尘中颗粒物总体形貌基本相似,均包括近球状、类椭球状、颗粒状、块状和柱状/片状颗粒物以及烟尘集合体.此外,煤炭运输道路、电力工业区和商住区还存在球状颗粒物.各功能区大气降尘以>10μm颗粒物为主,其中,电力工业区、商住区、沙区和煤炭工业区大气降尘平均粒径均>100μm,且总量超过65%,煤炭运输道路大气降尘平均粒径为67.59μm,粒径>50μm的颗粒物量占53%.大气降尘主要由细粉砂、粗粉砂和细砂组成.大气降尘中颗粒物的类型包括存在于各功能区中的硅酸盐矿物(石英、钾长石和斜长石)、碳酸盐矿物(方解石和白云石)、硫酸盐矿物(石膏)和高岭石,存在于煤炭运输道路、煤炭工业区和电力工业区中的富铁颗粒,存在于煤炭工业区中的铁镁颗粒,存在于煤炭运输道路、煤炭工业区、电力工业区和商住区中的烟尘集合体和燃煤飞灰.大气降尘来源主要为本地源,包括各功能区中均存在的地表扬尘、工业扬尘、建筑扬尘和大气中二次化学反应产物,煤炭运输道路、煤炭工业区和电力工业区中存在的机动车零件磨损产物,以及煤炭运输道路、煤炭工业区、电力工业区和商住区中存在的机动车尾气排放和燃煤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降尘 扫描电镜(sem) 能谱分析(EDS) 形貌特征 粒径特征 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种耳叶苔属植物的孢子形态及壁层结构电镜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彦君 于晶 曹同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37-342,共6页
对8种耳叶苔属(Frullania)植物的孢子形态进行了电镜观察研究。其中,运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7种耳叶苔属植物的孢子形态及纹饰,所观察的孢子都为近球形或近多角形,无萌发孔,属于中型孢子(25~45μm),表面纹饰为密集型疣状... 对8种耳叶苔属(Frullania)植物的孢子形态进行了电镜观察研究。其中,运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7种耳叶苔属植物的孢子形态及纹饰,所观察的孢子都为近球形或近多角形,无萌发孔,属于中型孢子(25~45μm),表面纹饰为密集型疣状(颗粒状),其中4种具有明显的莲座状结构。运用透射电镜(TEM)观察了4种耳叶苔属植物的孢壁结构,结果显示,4种孢子的壁层超微结构相似:周壁为颗粒状物质,覆盖在外壁表面。外壁有多个数量不等的玫瑰状结构,周壁颗粒物质填充在内。内壁与外壁分层不明显,由外向内电子层密度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类植物 耳叶苔属 孢子 形态 纹饰 壁层 扫描电镜(sem) 透射电镜(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速凝材料-软土微观结构的SEM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颜志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75-278,282,共5页
高水速凝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固体混合材料,它与普通硅酸盐水泥相比有许多独特的特点:(1) 水用量大;(2) 速凝早强;(3) 可泵时间长;(4) 良好的塑性特性;(5) 极限荷载后强度具再发展性能。虽然,高水速凝材料在煤炭和冶金系统得到了较广泛的应... 高水速凝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固体混合材料,它与普通硅酸盐水泥相比有许多独特的特点:(1) 水用量大;(2) 速凝早强;(3) 可泵时间长;(4) 良好的塑性特性;(5) 极限荷载后强度具再发展性能。虽然,高水速凝材料在煤炭和冶金系统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然而,在其它领域还未曾应用过。为了探索高水速凝材料在软土地基方面的应用前景,笔者采用扫描电镜研究了高水速凝材料-软土凝固体的微观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纯土的土颗粒之间只有原生矿物的几何堆积,而没有牢固的连接。但由于高水速凝材料的加入,彻底改变了土体结构。在高水速凝材料-软土凝固体中,主体结构为钙矾石结晶体形成的“空间网状结构”;辅助结构为在碱性环境中土颗粒之间的离子交换、团粒化作用和碳酸化作用所形成的微晶体与凝胶体结构。因此,高水速凝材料在地基处理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速凝材料 高水速凝材料-软土 微观结构 扫描电镜(s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电路工艺问题的SEM诊断
14
作者 王嵩宇 单成国 孙伯森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89-389,共1页
关键词 扫描电镜(sem) 工艺问题 集成电路 诊断 加固工艺 抗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砂煅制工艺优化及质量评价
15
作者 杨辛欣 洪禹昕 +5 位作者 张睿 赵晶丽 刘佳 王楚盈 许天阳 于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4-410,共7页
目的 优化硼砂煅制工艺,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以铺设厚度、煅制温度、煅制时间为影响因素,失水率、蓬松度、粉碎率、四硼酸钠含量为评价指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硼砂煅制工艺。采用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拉曼光谱、X射... 目的 优化硼砂煅制工艺,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以铺设厚度、煅制温度、煅制时间为影响因素,失水率、蓬松度、粉碎率、四硼酸钠含量为评价指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硼砂煅制工艺。采用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XRD),比较硼砂煅制前后质量差异。结果 最佳条件为铺设厚度2 cm,煅制温度365℃,煅制时间100 min。煅制后,硼砂微观形态、成分组成、晶型结构发生变化,失去全部结晶水而转变为非晶体状态。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工业大批量生产煅硼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砂 煅制工艺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扫描电镜(sem) 热重分析(TG) 拉曼光谱 X射线衍射(XR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观尺度下磁铁矿石动态破碎特性与能耗
16
作者 甘德清 袁涛 +2 位作者 薛振林 刘志义 孙海宽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2期13756-13765,共10页
为探明微观尺度下矿石动态破碎机理及能耗规律,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对磁铁矿石开展冲击破碎试验,分析磁铁矿石的破碎能耗规律,结合扫描电镜技术揭示磁铁矿石的破碎机理。结果表明:在冲击载荷作用下,随入射能增加,磁铁矿石单位体积破... 为探明微观尺度下矿石动态破碎机理及能耗规律,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对磁铁矿石开展冲击破碎试验,分析磁铁矿石的破碎能耗规律,结合扫描电镜技术揭示磁铁矿石的破碎机理。结果表明:在冲击载荷作用下,随入射能增加,磁铁矿石单位体积破碎能耗和平均应变率相应增大。单位体积破碎能耗具有较强的应变率相关性,随平均应变率的增大而增大。随入射幅值增大,磁铁矿石破碎程度由与原试件等高的碎块变为柱状或针状,且碎块粒径在不断减小,最后出现粉末状,阶梯状破碎与波浪状破碎形貌也随之增加,期间出现磁铁矿石出露现象。随入射能增大,磁铁矿石内部沿晶裂隙及穿晶裂隙不断增多,内部裂隙也随之逐渐发生扩展及发育,裂隙长度由短且细转换为长而宽,由裂隙状态转换为宽裂纹状态,最后完全贯通至破裂状态。在入射能为71.44 J时产生穿晶裂隙,沿晶裂隙数量大于穿晶裂隙数量。研究成果有助于矿山在破碎工艺中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对于解决目前矿山破碎能耗高的问题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 扫描电镜(sem) 微观尺度 破碎机理 破碎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氢反应器接管法兰密封槽失效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17
作者 张春义 朱戈 +3 位作者 田志勇 宋明 都亮 吴远建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0-107,共8页
为预防加氢反应器法兰密封槽失效发生事故,采用宏观检查、断口分析、铁素体检测、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检测、金相检测、扫描电镜(SEM)分析以及操作过程分析等失效分析方法,研究损伤模式、开停工操作过程、堆焊层铁素体含量、材料性能及... 为预防加氢反应器法兰密封槽失效发生事故,采用宏观检查、断口分析、铁素体检测、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检测、金相检测、扫描电镜(SEM)分析以及操作过程分析等失效分析方法,研究损伤模式、开停工操作过程、堆焊层铁素体含量、材料性能及异常元素等影响因素,分析加氢反应器出口接管法兰密封槽失效原因。结果表明:密封槽失效主要是由于密封槽堆焊层与母材之间存在较高应力,在含氟、硫等元素的腐蚀介质作用下产生应力腐蚀开裂;开裂法兰密封槽底面存在无堆焊层,穿晶裂纹起裂于表面堆焊层与无堆焊层的交界处,以在无堆焊层侧表面起裂为主。针对失效原因,从制造、选材、维护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反应器 法兰密封槽 失效原因 扫描电镜(sem) 堆焊层 应力腐蚀开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牦牛乳硬质干酪加工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31
18
作者 刘兴龙 甘伯中 +3 位作者 李帆 乔海军 牛婕 宋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94-98,共5页
以甘肃天祝牧区白牦牛乳为原料制作硬质干酪,优化加工白牦牛乳硬质干酪的工艺参数,并用扫描电镜(SEM)观察成熟期干酪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白牦牛乳硬质干酪在发酵剂添加量3%,凝乳酶添加量30μl/100ml,凝乳温度40℃,凝乳pH6.1,氯化钙添... 以甘肃天祝牧区白牦牛乳为原料制作硬质干酪,优化加工白牦牛乳硬质干酪的工艺参数,并用扫描电镜(SEM)观察成熟期干酪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白牦牛乳硬质干酪在发酵剂添加量3%,凝乳酶添加量30μl/100ml,凝乳温度40℃,凝乳pH6.1,氯化钙添加量0.03%时,品质较好,其成熟30d时蛋白质含量为27.82%,脂肪含量为36.43%,出品率为15.5%;成熟30d和90d的白牦牛乳干酪微观结构变化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牦牛乳 硬质干酪 加工工艺 微观结构 扫描电镜(s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CT工艺系统中的吸附和生物降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吴伟 张龙 +2 位作者 刘伟京 王小青 涂勇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62-1067,共6页
通过对比研究生物活性炭法(PACT)中各作用相对实际废水和模拟废水中污染物的吸附和生物降解性能,以及活性炭用量和污泥量对PACT降解污染物动力学的影响,探讨了PACT系统对废水处理的特征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PACT工艺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通过对比研究生物活性炭法(PACT)中各作用相对实际废水和模拟废水中污染物的吸附和生物降解性能,以及活性炭用量和污泥量对PACT降解污染物动力学的影响,探讨了PACT系统对废水处理的特征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PACT工艺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要优于纯活性炭吸附和活性污泥法,且对污染物具有更好的持续去除效果.活性炭用量越大,PACT工艺的处理效果越好,最佳污泥量〔以ρ(MLSS)计〕在1500mg/L以上.动力学曲线拟合结果表明,伪二级动力学方程可以精确拟合PACT工艺降解有机物的过程,表明PACT工艺中吸附过程并非系统的控制步骤,生物降解性能至关重要.PACT系统污泥中活性炭的扫描电镜照片证明了活性炭作为微生物载体进行生物作用的事实,固定化载体作用是PACT系统主要的强化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CT工艺 吸附 生物降解 粉末活性炭 扫描电镜(s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温硫化与高温硫化硅橡胶在交流电晕下憎水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23
20
作者 徐志钮 律方成 +1 位作者 刘云鹏 梁英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916-1923,共8页
为了研究交流电晕对室温硫化(room temperature vulcanization,RTV)和高温硫化(high temperature vul-canization,HTV)硅橡胶憎水性丧失和恢复的影响,基于硅橡胶电晕测试系统在相同的温度、湿度和场强下对同样厚度的RTV和HTV硅橡胶进行... 为了研究交流电晕对室温硫化(room temperature vulcanization,RTV)和高温硫化(high temperature vul-canization,HTV)硅橡胶憎水性丧失和恢复的影响,基于硅橡胶电晕测试系统在相同的温度、湿度和场强下对同样厚度的RTV和HTV硅橡胶进行了电晕,测量了不同电压和电晕持续时间情况下RTV和HTV硅橡胶在电晕和恢复时的静态接触角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同样的电压和加压时间情况下,RTV硅橡胶电晕后憎水性丧失速度慢于HTV硅橡胶,憎水性恢复到初始值所需时间明显短于HTV硅橡胶。随电晕时间的增加硅橡胶憎水性恢复到初始值所需时间存在增加的趋势。随电晕电压的增加硅橡胶憎水性下降速度加快,憎水性恢复到初值所需时间存在增加的趋势;随电晕时间、电压的增加晕圈逐渐增大。电晕的开始阶段憎水性快速下降,随时间增加速度逐渐下降,后来憎水性逐渐趋于稳定;恢复的开始阶段憎水性恢复速度快,随时间增加速度逐渐下降,后来憎水性逐渐趋于稳定。对电晕后硅橡胶表面进行了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分析,发现RTV硅橡胶表面破坏情况比HTV硅橡胶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交流电晕 室温硫化(RTV) 高温硫化(HTV) 憎水性 静态接触角 扫描电镜(s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