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C-TMF耦合工艺处理电镀镍废水的中试研究
1
作者 白盼盼 袁怡 刘方荣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0-116,共7页
为了探究粉末活性炭-管式微滤膜(PAC-TMF)耦合工艺处理电镀镍废水的优势及最佳参数条件,分别采用单独PAC、单独TMF及PAC-TMF耦合工艺处理电镀镍混凝出水,看其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随后通过单因素与正交实验对PAC-TMF耦合工艺的影响因素... 为了探究粉末活性炭-管式微滤膜(PAC-TMF)耦合工艺处理电镀镍废水的优势及最佳参数条件,分别采用单独PAC、单独TMF及PAC-TMF耦合工艺处理电镀镍混凝出水,看其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随后通过单因素与正交实验对PAC-TMF耦合工艺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着重研究PAC投加量、错流速度、产水浓水比对污染物去除效果及膜性能的影响,以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PAC-TMF耦合工艺在去除污染物和膜污染控制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综合考虑经济成本和处理效率,该工艺最佳参数为PAC投加量250 mg/L,错流速度3.5 m/s,产水浓水比1∶20。在该条件下,对COD和Ni^(2+)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80.5%和9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镍废水 TMF 粉末活性炭 膜技术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芬顿+重捕剂”组合工艺处理电镀化镍废水效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韩琦 陈晓丹 +2 位作者 王小江 王宏杰 顾玉蓉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7-101,107,共6页
为考察“芬顿+重捕剂”组合工艺对电镀化镍废水的处理效能,利用小试试验对市场上五种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DTC类)重捕剂进行比选,并在对单独芬顿工艺优化基础上,对组合工艺进行实际化镍废水达标处理和成本分析,确定组合工艺的最佳契合点... 为考察“芬顿+重捕剂”组合工艺对电镀化镍废水的处理效能,利用小试试验对市场上五种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DTC类)重捕剂进行比选,并在对单独芬顿工艺优化基础上,对组合工艺进行实际化镍废水达标处理和成本分析,确定组合工艺的最佳契合点。试验结果表明,DTC-2为较适宜的重捕剂,具有pH适应范围广(3.0~11.0)、抗干扰性强、去除Ni速度快、处理成本低(1.20元/t)等优点。确定了单独芬顿工艺中Fe^(2+)/H_(2)O_(2)较优的投加摩尔比为0.8,此时破络效果最好,络合Ni的去除率高达98.5%。组合工艺参数优化表明,当处理芬顿出水中络合Ni剩余质量浓度为0.2、0.3、0.5、0.7、1.0、1.5 mg/L时,重捕剂DTC-2(1%)投药量分别为0.08、0.19、0.5、1.25、7.5、25 mL/L,废水均能达标排放(络合Ni浓度≤0.1 mg/L)。“芬顿+重捕剂”组合工艺最佳契合方案为先芬顿处理化镍废水至剩余Ni含量为1.0 mg/L左右,再利用重捕剂DTC-2捕集去除至达标排放,此时组合工艺的处理成本最低(7.79元/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废水 DTC类重捕剂 芬顿工艺 组合工艺 达标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滤膜处理含镍电镀废水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宋卫锋 汪卫 +3 位作者 唐铁柱 倪俊 武纯 林丽婷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4-37,共4页
采用纳滤膜法对电镀镍漂洗废水及金属镍的在线回用进行中试研究,维持p H、TDS、电导率、温度等条件不变,改变操作条件,研究了操作压力、进水流量、料液浓度、运行时间、产水比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加操作压力、进水流量... 采用纳滤膜法对电镀镍漂洗废水及金属镍的在线回用进行中试研究,维持p H、TDS、电导率、温度等条件不变,改变操作条件,研究了操作压力、进水流量、料液浓度、运行时间、产水比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加操作压力、进水流量、料液浓度都可提高Ni2+截留率及浓缩倍数;保持各影响因素恒定运行时,纳滤膜对Ni2+截留率及浓缩倍数随运行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稳定运行40 h后接近最大截留率及最大浓缩倍数,截留率达75%左右,浓缩倍数在6.2倍左右;产水比对Ni2+截留率有较大影响,产水比为1∶1、进水流量为6 t/h时,Ni2+截留率为65.7%,浓缩倍数为2.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滤膜 电镀镍废水 截留率 浓缩倍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镀含镍废水治理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32
4
作者 戴文灿 周发庭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4-18,共5页
含镍电镀废水含有对人体危害极大的重金属离子,如果不加处理任意排放,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同时也是对宝贵资源的浪费。分别对化学、物理、生物等方法处理含镍废水进行了综述,并对处理含镍电镀废水的新方法、新工艺优缺点进行了概述... 含镍电镀废水含有对人体危害极大的重金属离子,如果不加处理任意排放,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同时也是对宝贵资源的浪费。分别对化学、物理、生物等方法处理含镍废水进行了综述,并对处理含镍电镀废水的新方法、新工艺优缺点进行了概述,同时针对含镍电镀废水的处理技术和方法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废水 重金属离子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滤膜-胺基膦酸树脂法处理含镍电镀废水 被引量:3
5
作者 史红文 李晓湘 +1 位作者 夏畅斌 冯镜元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2年第3期53-55,共3页
介绍了微滤膜 -胺基膦酸树脂法处理含镍电镀废水工艺 :采用无机陶瓷微滤膜进行预过滤 ,防止杂质、油污带入而引起树脂中毒失效 ,利用胺基膦酸树脂高效回收电镀废水中的Ni2 + 。该工艺简单、操作稳定、运行成本较低 ,回收的Ni2 + 浓度大... 介绍了微滤膜 -胺基膦酸树脂法处理含镍电镀废水工艺 :采用无机陶瓷微滤膜进行预过滤 ,防止杂质、油污带入而引起树脂中毒失效 ,利用胺基膦酸树脂高效回收电镀废水中的Ni2 + 。该工艺简单、操作稳定、运行成本较低 ,回收的Ni2 + 浓度大、纯度高 ,可直接返回电镀生产工序使用。并确定了主要技术参数 :无机微滤膜孔径 0 .8μm ,交换操作流速 5 .2m/h ,再生液 4 %~ 5 % (质量分数 )H2 SO4,再生液用量 3~ 3.5BV ,再生流速 1~ 2BV/h ,再生方式顺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滤 树脂 微滤膜-胺基膦酸树脂法 电镀废水处理 预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氧化法处理含镍电镀废水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彭彬 孙超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0-45,共6页
本文研究了过硫酸钠热氧化法+化学沉淀法处理含镍电镀废水的工艺,分析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过硫酸钠用量和氢氧化钠用量对镍离子浓度的影响,利用Design Expert 10.0设计软件对影响因素进行响应面法设计,拟合了实验模型方程,并对模型... 本文研究了过硫酸钠热氧化法+化学沉淀法处理含镍电镀废水的工艺,分析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过硫酸钠用量和氢氧化钠用量对镍离子浓度的影响,利用Design Expert 10.0设计软件对影响因素进行响应面法设计,拟合了实验模型方程,并对模型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出了最佳工艺:废水量为150 mL时,设置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65min,过硫酸钠用量为0.79 g,30%的氢氧化钠溶液用量为0.5 mL,净化后废水中镍离子的浓度为0.0882 mg/L,达到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废水 过硫酸钠 化学沉淀法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法处理含镍电镀废水的工程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郑利祥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7-90,共4页
杭州某卫浴公司针对含镍电镀废水的水质和水量特点,采用了多介质预过滤与树脂离子交换相结合的处理工艺对其进行处理。工程运行实践表明,在处理废水量为6.5 m^3/h,进水镍质量浓度为100~150 mg/L,多介质过滤器滤速为8.3 m/h,离子交换总... 杭州某卫浴公司针对含镍电镀废水的水质和水量特点,采用了多介质预过滤与树脂离子交换相结合的处理工艺对其进行处理。工程运行实践表明,在处理废水量为6.5 m^3/h,进水镍质量浓度为100~150 mg/L,多介质过滤器滤速为8.3 m/h,离子交换总停留时间为37 min的条件下,处理出水镍质量浓度≤0.5 mg/L,浊度≤1.0 NTU,电导率≤100μS/cm,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的限值要求。该工程具有处理效果稳定和环境效益明显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废水 离子交换 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镍电镀废水在线循环处理工程实例 被引量:7
8
作者 赵瑾 曹军瑞 +2 位作者 谢宝龙 司晓光 陈希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6-119,共4页
以福建某电镀企业废水为处理对象,开发了以离子交换和铁基催化氧化为核心的含镍电镀废水处理集成技术,通过在线循环处理的工艺模式,处理出水水质不仅能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表3的标准,而且可回用于电镀生产线,回... 以福建某电镀企业废水为处理对象,开发了以离子交换和铁基催化氧化为核心的含镍电镀废水处理集成技术,通过在线循环处理的工艺模式,处理出水水质不仅能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表3的标准,而且可回用于电镀生产线,回收的硫酸镍还可作为电镀原料。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系统运行稳定,抗负荷冲击能力强,污染物处理效率高,实现了水资源的在线循环利用与硫酸镍的回收,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废水 离子交换 铁基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渗透膜技术处理含镍废水 被引量:26
9
作者 胡齐福 吴遵义 +1 位作者 黄德便 张晶梦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2-74,共3页
建立24m3/d电镀镍漂洗水膜法闭路循环回收系统,采用两级反渗透(RO)膜分离技术对电镀废水浓缩50倍以上,23.6m3/d透过液回用到电镀生产线作为漂洗用水,浓缩液再用蒸发器进一步浓缩后直接回到镀槽,废水处理实现闭路循环。从2005年4月到2007... 建立24m3/d电镀镍漂洗水膜法闭路循环回收系统,采用两级反渗透(RO)膜分离技术对电镀废水浓缩50倍以上,23.6m3/d透过液回用到电镀生产线作为漂洗用水,浓缩液再用蒸发器进一步浓缩后直接回到镀槽,废水处理实现闭路循环。从2005年4月到2007年4月,共运行了2年,整个系统运行良好。通过回用水和回收镍等资源,产生较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实现清洁生产,基本上实现了电镀含镍废水的零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废水 反渗透膜分离技术 回用水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镀镍废水中氰化物的处理方法 被引量:16
10
作者 郭崇武 李健强 《电镀与精饰》 CAS 2007年第1期42-44,共3页
用漂水处理含镍废水中的氰化物,由于生成氢氧化高镍沉淀,次氯酸钠利用率太低,方法不可行。用双氧水破氰效果较好,但过量的双氧水分解后产生氧气,使氢氧化镍沉淀上浮,给沉淀分离带来了困难,用焦亚硫酸钠还原过量的双氧水,能够有效地解决... 用漂水处理含镍废水中的氰化物,由于生成氢氧化高镍沉淀,次氯酸钠利用率太低,方法不可行。用双氧水破氰效果较好,但过量的双氧水分解后产生氧气,使氢氧化镍沉淀上浮,给沉淀分离带来了困难,用焦亚硫酸钠还原过量的双氧水,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加氢氧化钠将废水pH控制在10左右,既可使镍离子完全沉淀,又可以使双氧水破氰反应顺利进行。实践证明,用这种方法处理含镍废水中的氰化物,氰、镍和铜离子的质量浓度能够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废水 氰化物 双氧水 破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