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镀金刚石工具的改进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黄志伟 刘文生 +2 位作者 卢汇洋 李立波 李云东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7-30,共4页
电镀金刚石工具中存在的把持力不足、颗粒脱落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工具的使用寿命和效率。文章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改进电镀金刚石工具性能的方法,归纳成以下三大类:1、改进镀层胎体材料性能,提高镀层对金刚石的支撑和结合作用;... 电镀金刚石工具中存在的把持力不足、颗粒脱落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工具的使用寿命和效率。文章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改进电镀金刚石工具性能的方法,归纳成以下三大类:1、改进镀层胎体材料性能,提高镀层对金刚石的支撑和结合作用;2、通过提高金刚石与胎体的接触面积,消除金刚石与镀层之间的空隙;3、对金刚石颗粒表面处理,使金刚石与镀层间形成化学键结合。文中对各种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对一些有潜能的方法进行了推荐,以期读者对电镀金刚石工具的改进方法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金刚石工具 颗粒结合力 胎体材料 接触面积 化学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镀金刚石工具的应用现状及改进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吴颖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8-21,共4页
分析了电镀金刚石工具的失效机理,并对影响电镀金刚石工具使用寿命的因素及其改进措施进行归纳总结,讨论了改善电镀金刚石工具性能的主要方法及其在工业生产,特别是采矿业和石材加工领域的应用情况。针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实践... 分析了电镀金刚石工具的失效机理,并对影响电镀金刚石工具使用寿命的因素及其改进措施进行归纳总结,讨论了改善电镀金刚石工具性能的主要方法及其在工业生产,特别是采矿业和石材加工领域的应用情况。针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实践应用要求,提出了未来电镀金刚石工具研究和开发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金刚石工具 机理 电镀工艺 生产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镀金刚石工具“以磨代铣”C/E复合材料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文杰 高航 +1 位作者 董波 李兰柱 《航空制造技术》 2010年第22期89-94,共6页
针对硬质合金铣刀铣削加工碳纤维/树脂(C/E)复合材料极易产生毛刺、纤维撕裂等缺陷且刀具磨损严重的特点,尝试采用研制的电镀金刚石工具对C/E复合材料盲槽进行干式加工试验,并与传统的硬质合金铣刀进行对比。通过对加工后的盲槽表面质... 针对硬质合金铣刀铣削加工碳纤维/树脂(C/E)复合材料极易产生毛刺、纤维撕裂等缺陷且刀具磨损严重的特点,尝试采用研制的电镀金刚石工具对C/E复合材料盲槽进行干式加工试验,并与传统的硬质合金铣刀进行对比。通过对加工后的盲槽表面质量、加工力以及刀具磨损分析,确认用"以磨代铣"的工艺方式实现C/E复合材料盲槽加工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 电镀金刚石工具 “以磨代铣” 表面加工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镀金刚石工具磨料层与基体分离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吴磊 于爱兵 高冰媛 《工具技术》 2012年第10期23-26,共4页
针对电镀金刚石工具的绿色回收问题,以热震法为基础,讨论了不同结构工具对热震过程的影响,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模拟了电镀金刚石钻头的热震过程,分析了工具基体与磨料层之间的应力分布及其变化,并进行了热震试验。仿真结果表明,设... 针对电镀金刚石工具的绿色回收问题,以热震法为基础,讨论了不同结构工具对热震过程的影响,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模拟了电镀金刚石钻头的热震过程,分析了工具基体与磨料层之间的应力分布及其变化,并进行了热震试验。仿真结果表明,设置方槽和椭圆槽工具的界面比同位置不开槽工具界面产生更大的应力值,易出现疲劳破坏。试验结果中,在开槽附近的磨料层与基体首先产生了磨料层的脱落,验证了有限元分析的结果,证明具有开槽结构的电镀金刚石工具更易实现磨料层与基体的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金刚石工具 回收 热震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加工用电镀金刚石工具结合剂研究
5
作者 王爱君 栾春光 +1 位作者 李一龙 于爱兵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6-18,共3页
通过不同结合剂的组织和性能研究,确定了适宜光学玻璃加工用电镀金刚石工具结合剂的类型以及制备电镀金刚石工具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表明:试验采用的电镀金刚石工具制备工艺能保证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和较好的加工效果。
关键词 电镀金刚石工具 光学玻璃 结合剂 组织 钻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源输出形式对电镀金刚石切割线上砂形貌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高伟 曾骏 +1 位作者 李洪宇 王东雪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16年第4期54-57,共4页
为研究上砂电源的输出形式对金刚石切割线上砂形貌的影响,使用直径为0.18mm镀铜高碳钢线为基线,和粒度尺寸为30~40μm(表面化学镀镍磷合金、增重30%)的金刚石颗粒进行电镀试验。上砂电源的输出形式分别为直流输出、单脉冲输出和双脉... 为研究上砂电源的输出形式对金刚石切割线上砂形貌的影响,使用直径为0.18mm镀铜高碳钢线为基线,和粒度尺寸为30~40μm(表面化学镀镍磷合金、增重30%)的金刚石颗粒进行电镀试验。上砂电源的输出形式分别为直流输出、单脉冲输出和双脉冲输出。单脉冲输出时,随着占空比从0.8降到0.2,金刚石颗粒在切割线上的团聚现象逐渐减少,占空比为0.6时上砂效果最佳。双脉冲输出时,随着正向脉冲的开通比从8降到2,金刚石颗粒的团聚现象也逐渐降低,开通比为6时最佳,此时基本没有团聚现象,金刚石分布较均匀。理论分析表明:双脉冲输出的负脉冲对团聚的金刚石有脱附作用,因此能有效抑制团聚现象,同时过于强烈的脱附作用也会降低上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 金刚石线锯 脉冲电镀 电镀金刚石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