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渗透协同电还原处理电镀含铬废水效能探究
1
作者 刘子曼 张捍民 路梦洋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53,60,共6页
针对电镀废水中的六价金属铬危害大、难去除的问题,探究利用正渗透(FO)技术截留浓缩模拟含铬废水的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原料液温度和pH的增加,水通量和截留效果均提升。在FO模式、40℃、pH=8.5条件下,可达到13.73 L/(m^(2)·h)的水... 针对电镀废水中的六价金属铬危害大、难去除的问题,探究利用正渗透(FO)技术截留浓缩模拟含铬废水的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原料液温度和pH的增加,水通量和截留效果均提升。在FO模式、40℃、pH=8.5条件下,可达到13.73 L/(m^(2)·h)的水通量和89.12%的Cr(Ⅵ)截留率。循环实验结果表明,CTA膜处理含铬废水具有可重复利用性。电化学处理实验结果显示,经正渗透浓缩后,Cr(Ⅵ)的去除率达到62.13%,是浓缩之前的2.16倍,是普通浓缩的4.77倍。FO过程中的反向溶质扩散对还原效率提升起到正向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渗透 电镀废水 cr(Ⅵ) 电化学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酸青霉SL2处理高盐含Cr(VI)电镀废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龙碧波 叶斌晖 +2 位作者 刘青林 罗亚婷 施积炎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616-1623,共8页
为探究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SL2处理环境中Cr(VI)污染的潜力,利用Gompertz模型分析盐度对SL2生长的影响,通过摇瓶试验研究盐度对SL2处理Cr(VI)的影响,并考察SL2清除实际电镀废水中Cr(VI)的能力.与未添加Na Cl的对照组相比,在... 为探究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SL2处理环境中Cr(VI)污染的潜力,利用Gompertz模型分析盐度对SL2生长的影响,通过摇瓶试验研究盐度对SL2处理Cr(VI)的影响,并考察SL2清除实际电镀废水中Cr(VI)的能力.与未添加Na Cl的对照组相比,在添加100 g/L Na Cl的土豆培养基中生长的SL2菌斑最大直径和最大生长速率分别降低19.1%和57.8%,延滞时间增加110.1%,但SL2处理Cr(VI)的能力没有受到显著抑制.在实际电镀废水中,SL2能通过吸附累积和还原作用在6 d内清除102.2 mg/L的Cr(VI),每克菌丝体吸附累积铬元素9.09 mg,吸附累积量占电镀废水中铬元素总量的9.9%.研究表明,SL2具有处理高盐电镀废水中Cr(VI)污染的潜力,研究结果可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青霉SL2 cr(vi) 盐度 电镀废水 Gompertz模型 cr吸附累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电镀废水中Cr(Ⅵ)的光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蔡佳萍 阮慧渊 张燕辉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9-67,共9页
Cr(Ⅵ)作为电镀废水中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因毒性高、易迁移,因此严重危害环境和人体健康。光催化技术具有节能、高效、易操作、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Cr(Ⅵ)还原技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设计光催化剂催化还原Cr(... Cr(Ⅵ)作为电镀废水中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因毒性高、易迁移,因此严重危害环境和人体健康。光催化技术具有节能、高效、易操作、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Cr(Ⅵ)还原技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设计光催化剂催化还原Cr(Ⅵ)到Cr(Ⅲ),从而降低环境中存在的铬离子毒性,在此综述了光催化还原Cr(Ⅵ)到Cr(Ⅲ)的反应机理和光催化Cr(Ⅵ)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还原去除电镀废水中Cr(Ⅵ)的发展提出了展望,以期为开发出高效率光催化还原Cr(Ⅵ)的催化剂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废水cr(vi)还原 光催化机理 氧化物催化剂 硫化物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法处理含铬电镀废水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孙玉凤 赵春英 赵平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3-46,共4页
分别以亚硫酸氢钠、亚硫酸钠及焦亚硫酸钠为还原剂,在不同的条件下对电镀废水中Cr(Ⅵ)的还原效果进行了研究。考察了pH,还原剂、还原反应时间及工业成本对含铬废水处理的影响,最终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焦亚硫酸钠投加质量浓度为理论量的... 分别以亚硫酸氢钠、亚硫酸钠及焦亚硫酸钠为还原剂,在不同的条件下对电镀废水中Cr(Ⅵ)的还原效果进行了研究。考察了pH,还原剂、还原反应时间及工业成本对含铬废水处理的影响,最终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焦亚硫酸钠投加质量浓度为理论量的1.25倍,即1.418g/L,反应t为2 min,效果最好。为了不增加后续反应中产生的污泥量,选择以氢氧化钠作为沉淀反应的中和药剂,确定出中和沉淀反应t为3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废水 还原 沉淀 cr(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海藻酸钠吸附剂对电镀废水中Cr(Ⅵ)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常会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4-88,共5页
以天然壳聚糖(CS)和海藻酸钠(SA)为原料,在CaCl2作用下,制备了壳聚糖-海藻酸钠(CS-SA)吸附剂。采用红外光谱仪对CS-SA吸附剂官能团进行表征,表明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之间产生了静电吸引作用。以含低浓度Cr(Ⅵ)的电镀废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C... 以天然壳聚糖(CS)和海藻酸钠(SA)为原料,在CaCl2作用下,制备了壳聚糖-海藻酸钠(CS-SA)吸附剂。采用红外光谱仪对CS-SA吸附剂官能团进行表征,表明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之间产生了静电吸引作用。以含低浓度Cr(Ⅵ)的电镀废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CS-SA用量、吸附时间和pH值对CS-SA吸附性能的影响,同时对吸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pH=6,吸附时间为120 min,CS-SA用量为0.15 g时,离子去除率最高,达到了98.86%;吸附动力学最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解吸-再生实验表明,CS-SA吸附剂可以再生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SA吸附剂 电镀废水 cr(vi)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基印迹水凝微球对Cr(VI)的选择性吸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蔡伟成 郭牧林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0-137,共8页
目前水环境污染物成分复杂,常用的化学沉淀法已很难将重金属污染物分类去除并资源化利用,由此产生了大范围的危废污染环境,需要进行二次处理。利用离子印迹技术对壳聚糖基水凝微球进行改性,制备具有对Cr(VI)特异识别性能的吸附材料(CTS-... 目前水环境污染物成分复杂,常用的化学沉淀法已很难将重金属污染物分类去除并资源化利用,由此产生了大范围的危废污染环境,需要进行二次处理。利用离子印迹技术对壳聚糖基水凝微球进行改性,制备具有对Cr(VI)特异识别性能的吸附材料(CTS-IGB),对其在单一Cr(VI)溶液和模拟电镀废水中的吸附行为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20℃、pH值为3时,CTS-IGB在单一Cr(VI)溶液和模拟电镀废水中Cr(VI)的吸附量在180 min内分别达到37.4和44.3 mg/g,半饱和吸附时间仅分别为5.8和23.5 min;吸附行为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吸附等温线拟合表明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模型;热力学参数表明吸附过程是放热反应,且吸附后无序度减小;相比于未改性壳聚糖水凝微球,CTS-IGB在共存离子(模拟电镀废液及其他双组份溶液)工况下对Cr(VI)的选择性提高32%~74%。该材料可作为潜在的吸附材料用于污染水环境中Cr(VI)的分离及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离子印迹 cr(vi) 电镀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Cr(Ⅵ)的新型吸附剂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承勇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7-28,共2页
Cr(Ⅵ)是严重影响环境的重金属污染因子,为此国家严格规定,污水中的Cr(Ⅵ)含量不超过0.5μg/ml。因此,治理工业废水(尤其是电镀工业废水)中的含Cr(Ⅵ)废水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措施。为了吸附电镀废水中的Cr(Ⅵ),本试验采用了一种... Cr(Ⅵ)是严重影响环境的重金属污染因子,为此国家严格规定,污水中的Cr(Ⅵ)含量不超过0.5μg/ml。因此,治理工业废水(尤其是电镀工业废水)中的含Cr(Ⅵ)废水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措施。为了吸附电镀废水中的Cr(Ⅵ),本试验采用了一种新型的吸附剂——淀粉渣铁。实验表明:淀粉渣铁对Cr(Ⅵ)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一、材料的制取 1.吸附剂淀粉渣铁的制取 淀粉渣取自广西南方淀粉厂(厂址设在藤县县城),该厂年产木薯淀粉1.5万吨,每年产生大量的淀粉渣。利用该厂产生的淀粉渣经风干研磨后过60目筛,再用FeCl_3饱和溶液浸渍20小时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vi) 吸附剂 电镀废水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