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800 kV换流变压器阀侧套管表带触指型电连接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
8
1
作者
谢强
陈云龙
+1 位作者
毛宝俊
李晓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948-4959,共12页
近年来,国内外发生多起由于套管电连接结构失效导致的过热和放电故障,为探究表带触指型电连接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建立了带有该型电连接结构的±800kV换流变压器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地震作用下的动态接触响应分析。根据接触电阻...
近年来,国内外发生多起由于套管电连接结构失效导致的过热和放电故障,为探究表带触指型电连接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建立了带有该型电连接结构的±800kV换流变压器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地震作用下的动态接触响应分析。根据接触电阻数值计算模型提出触指页片3级失效指标,分析高失效风险触指页片的分布规律及原因,揭示地震作用下该型电连接结构的失效机理。结果表明:在正常工况下,阀侧套管因倾斜悬臂的安装方式,自重会导致其尾部的电连接结构无法完全对中,表带触指不均匀受压,并在连接公头端部出现新的接触区域;在地震作用下,表带触指在3个主要位置的触指页片失效风险最高,电连接结构的电阻相较于正常工作状态明显增大,并保持在较高水平;动力时程分析结果表示:表带触指型电连接结构有不容忽视的地震失效风险,连接公头与连接母头间的相对运动所造成的触指页片接触力变化是导致其失效的主要原因。相关结论可为换流变阀侧套管电连接设计、选型和过热型故障分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带触指
地震响应
电连接结构
失效机理
阀侧套管
特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换流变网侧套管电连接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陈云龙
谢强
李晓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283-2291,共9页
电连接结构是换流变压器套管载流回路的关键部件,为探究套管电连接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特性及规律,针对±800k V换流变压器的网侧套管端部面面压接型电连接结构,建立了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对电接触面进行了不同强度地震输入作用下...
电连接结构是换流变压器套管载流回路的关键部件,为探究套管电连接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特性及规律,针对±800k V换流变压器的网侧套管端部面面压接型电连接结构,建立了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对电接触面进行了不同强度地震输入作用下的动态接触响应分析。根据接触应力与接触电阻的反比例关系,对节点接触应力水平进行了三级分类,不同接触应力水平分别对应接触电阻不同的变化程度。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会使导电杆底部出现较大弯矩,导致电接触面产生不均匀变形;在电接触面的最不利时刻,接触应力分布存在明显的规律:接触应力最小的区域集中分布于载流底板内环的半圈,以及外环的对向半圈;在地面峰值加速度为0.4g(g=9.8 m/s)的地震激励下,电连接结构的接触应力较正常工况下降1/3的区域面积占比达到一半。在网侧套管电连接结构的设计中应对地震作用下导电杆产生的影响给予充分考虑,并采取措施改善电连接结构地震作用下的电接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
电连接结构
有限元
地震响应
接触应力
面–面压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考虑电气失效的换流变阀侧套管地震易损性及风险评估
3
作者
毛宝俊
陈云龙
+2 位作者
谢强
薛志航
薛松涛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063-3073,共11页
表带触指型电连接结构位于阀侧套管端部,其载流性能会受到地震作用的影响。为全面评估换流变阀侧套管的易损性及地震风险,该文建立了带有表带触指型电连接结构的整体换流变模型,通过计算接触电阻变化对电连接结构的地震失效机理进行了分...
表带触指型电连接结构位于阀侧套管端部,其载流性能会受到地震作用的影响。为全面评估换流变阀侧套管的易损性及地震风险,该文建立了带有表带触指型电连接结构的整体换流变模型,通过计算接触电阻变化对电连接结构的地震失效机理进行了分析,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拟合得到结构及电气失效的易损性曲线,并基于Copula函数搭建了阀侧套管在结构-电气双重失效模式下的易损性分析框架,采用蒙特卡罗抽样方法离散地震烈度概率模型,提出了套管在不同失效模式下的地震风险评估方法。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采用失效累积时长指标进行电连接结构的失效风险评估是有效的,单圈表带上半圆区域的失效风险高于其他区域,且靠近公头端部的表带的失效风险最高;当峰值地面加速度小于0.4g时,套管电气失效的概率远高于结构失效概率,而随着峰值地面加速度的增大,结构失效概率迅速增大;在结构-电气双重失效模式下阀侧套管的地震风险概率远高于仅考虑单一的结构失效模式。在对电力设备进行地震破坏风险评估时应当考虑其不同失效模式开展全面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阀侧套管
电连接结构
易损性
地震风险
双重失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800 kV换流变压器阀侧套管表带触指型电连接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
8
1
作者
谢强
陈云龙
毛宝俊
李晓璇
机构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工程结构服役性能演化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948-4959,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78508)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0809400)。
文摘
近年来,国内外发生多起由于套管电连接结构失效导致的过热和放电故障,为探究表带触指型电连接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建立了带有该型电连接结构的±800kV换流变压器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地震作用下的动态接触响应分析。根据接触电阻数值计算模型提出触指页片3级失效指标,分析高失效风险触指页片的分布规律及原因,揭示地震作用下该型电连接结构的失效机理。结果表明:在正常工况下,阀侧套管因倾斜悬臂的安装方式,自重会导致其尾部的电连接结构无法完全对中,表带触指不均匀受压,并在连接公头端部出现新的接触区域;在地震作用下,表带触指在3个主要位置的触指页片失效风险最高,电连接结构的电阻相较于正常工作状态明显增大,并保持在较高水平;动力时程分析结果表示:表带触指型电连接结构有不容忽视的地震失效风险,连接公头与连接母头间的相对运动所造成的触指页片接触力变化是导致其失效的主要原因。相关结论可为换流变阀侧套管电连接设计、选型和过热型故障分析提供依据。
关键词
表带触指
地震响应
电连接结构
失效机理
阀侧套管
特高压
Keywords
multilam
seismic response
electrical-connection structure
failure mechanism
valve-side bushing
UHV
分类号
TM721.1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TM41 [电气工程—电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换流变网侧套管电连接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陈云龙
谢强
李晓璇
机构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工程结构服役性能演化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283-2291,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78508)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0809400)。
文摘
电连接结构是换流变压器套管载流回路的关键部件,为探究套管电连接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特性及规律,针对±800k V换流变压器的网侧套管端部面面压接型电连接结构,建立了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对电接触面进行了不同强度地震输入作用下的动态接触响应分析。根据接触应力与接触电阻的反比例关系,对节点接触应力水平进行了三级分类,不同接触应力水平分别对应接触电阻不同的变化程度。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会使导电杆底部出现较大弯矩,导致电接触面产生不均匀变形;在电接触面的最不利时刻,接触应力分布存在明显的规律:接触应力最小的区域集中分布于载流底板内环的半圈,以及外环的对向半圈;在地面峰值加速度为0.4g(g=9.8 m/s)的地震激励下,电连接结构的接触应力较正常工况下降1/3的区域面积占比达到一半。在网侧套管电连接结构的设计中应对地震作用下导电杆产生的影响给予充分考虑,并采取措施改善电连接结构地震作用下的电接触性能。
关键词
套管
电连接结构
有限元
地震响应
接触应力
面–面压接
Keywords
electrical connection structure
finite element
seismic response
contact stress
surface-to-surface compression connection
分类号
TM503.5 [电气工程—电器]
TM41 [电气工程—电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考虑电气失效的换流变阀侧套管地震易损性及风险评估
3
作者
毛宝俊
陈云龙
谢强
薛志航
薛松涛
机构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日本东北工业大学建筑学部
出处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063-3073,共11页
基金
四川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G0089)。
文摘
表带触指型电连接结构位于阀侧套管端部,其载流性能会受到地震作用的影响。为全面评估换流变阀侧套管的易损性及地震风险,该文建立了带有表带触指型电连接结构的整体换流变模型,通过计算接触电阻变化对电连接结构的地震失效机理进行了分析,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拟合得到结构及电气失效的易损性曲线,并基于Copula函数搭建了阀侧套管在结构-电气双重失效模式下的易损性分析框架,采用蒙特卡罗抽样方法离散地震烈度概率模型,提出了套管在不同失效模式下的地震风险评估方法。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采用失效累积时长指标进行电连接结构的失效风险评估是有效的,单圈表带上半圆区域的失效风险高于其他区域,且靠近公头端部的表带的失效风险最高;当峰值地面加速度小于0.4g时,套管电气失效的概率远高于结构失效概率,而随着峰值地面加速度的增大,结构失效概率迅速增大;在结构-电气双重失效模式下阀侧套管的地震风险概率远高于仅考虑单一的结构失效模式。在对电力设备进行地震破坏风险评估时应当考虑其不同失效模式开展全面评估。
关键词
阀侧套管
电连接结构
易损性
地震风险
双重失效模式
Keywords
valve-side bushing
ECS
vulnerability
seismic risk
dual failure mode
分类号
TM721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800 kV换流变压器阀侧套管表带触指型电连接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谢强
陈云龙
毛宝俊
李晓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换流变网侧套管电连接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
陈云龙
谢强
李晓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考虑电气失效的换流变阀侧套管地震易损性及风险评估
毛宝俊
陈云龙
谢强
薛志航
薛松涛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