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CVOR和电路理论的讨赖河流域生态安全评价及生态格局优化
被引量:
57
1
作者
潘竟虎
王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582-2595,共14页
生态安全格局优化是实现区域生态安全、维持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以生态系统服务与健康共同构建“贡献力⁃活力⁃组织力⁃恢复力”(CVOR)的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对2000和2015年讨赖河流域生态安全进行评估,识别生态源地,提取最小成本路...
生态安全格局优化是实现区域生态安全、维持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以生态系统服务与健康共同构建“贡献力⁃活力⁃组织力⁃恢复力”(CVOR)的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对2000和2015年讨赖河流域生态安全进行评估,识别生态源地,提取最小成本路径。基于电路理论连通度模型构建次优生态廊道,识别障碍点,基于生态源地、最小成本廊道、次优廊道、障碍点识别结果,构建并优化生态安全格局。结果表明:2000和2015年讨赖河流域低度安全等级区分别占流域总面积的63.68%、61.25%,高安全区和较高安全区仅占总面积的13.93%、15.80%。从空间分布来看,生态安全状况差异显著,呈现南高北低的分布格局。生态源地面积3165.41 km2,破碎度高,主要分布于流域南部山区及中部绿洲农业区。最小成本路径共1122条,共长3468.15 km,较大阻力廊道有242条。将流域生态格局优化分区划分为生态稳定区、生态发展区和重点保护区。提出流域生态安全格局的优化策略,为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开发建设和生态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
格局优化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系统健康
电路理论模型
讨赖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环鄱阳湖城市群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优化
2
作者
陈竹安
谭浦旭
+1 位作者
郑希平
陈雅斯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7-409,共13页
以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例,将生态系统服务、电路理论模型及复杂网络模型相结合,建立基于“生态安全格局-拓扑特征-生态保护斑块”的生态安全格局研究框架。首先利用InVEST模型计算2000—2020年的生态系统服务分布并识别生态源地,而后基于...
以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例,将生态系统服务、电路理论模型及复杂网络模型相结合,建立基于“生态安全格局-拓扑特征-生态保护斑块”的生态安全格局研究框架。首先利用InVEST模型计算2000—2020年的生态系统服务分布并识别生态源地,而后基于电路理论模型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最后利用复杂网络模型分析网络结构拓扑特征,并对2020年生态网络进行增边优化并识别生态保护斑块。研究表明:研究区三期总体生态安全格局表现出北高南低的分布格局,且生态安全水平随时间推移逐步下降。2000—2020年,生态网络节点的重要性与聚集程度均有所下降,生态节点间相互联系被削弱,生态网络整体质量下降。采用度低者优先的策略对2020年生态网络进行模拟增边优化,提高了网络的鲁棒性,使得网络的结构稳定性和分布均衡性均有改善,缓解了研究区生态质量南北不平衡的现象。结果表明从多角度综合性视角出发,充分利用现有的生态斑块资源配合生态廊道的优化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生态安全格局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鄱阳湖城市群
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保护斑块
电路理论模型
复杂网络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CVOR和电路理论的讨赖河流域生态安全评价及生态格局优化
被引量:
57
1
作者
潘竟虎
王云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582-2595,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1216,41661025)
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NWNU⁃LKQN⁃16⁃7)。
文摘
生态安全格局优化是实现区域生态安全、维持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以生态系统服务与健康共同构建“贡献力⁃活力⁃组织力⁃恢复力”(CVOR)的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对2000和2015年讨赖河流域生态安全进行评估,识别生态源地,提取最小成本路径。基于电路理论连通度模型构建次优生态廊道,识别障碍点,基于生态源地、最小成本廊道、次优廊道、障碍点识别结果,构建并优化生态安全格局。结果表明:2000和2015年讨赖河流域低度安全等级区分别占流域总面积的63.68%、61.25%,高安全区和较高安全区仅占总面积的13.93%、15.80%。从空间分布来看,生态安全状况差异显著,呈现南高北低的分布格局。生态源地面积3165.41 km2,破碎度高,主要分布于流域南部山区及中部绿洲农业区。最小成本路径共1122条,共长3468.15 km,较大阻力廊道有242条。将流域生态格局优化分区划分为生态稳定区、生态发展区和重点保护区。提出流域生态安全格局的优化策略,为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开发建设和生态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态安全
格局优化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系统健康
电路理论模型
讨赖河流域
Keywords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 optimization
ecosystem services
ecosystem health
circuit theory
Taolai River basin
分类号
X82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17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鄱阳湖城市群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优化
2
作者
陈竹安
谭浦旭
郑希平
陈雅斯
机构
东华理工大学测绘与空间信息工程学院
东华理工大学江西省流域生态过程与信息重点实验室
东华理工大学自然资源部环鄱阳湖区域矿山环境监测与治理重点实验室
东华理工大学南昌市景观过程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出处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7-409,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16801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2YJCZH150)
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十四五”地区项目(22DQ44)。
文摘
以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例,将生态系统服务、电路理论模型及复杂网络模型相结合,建立基于“生态安全格局-拓扑特征-生态保护斑块”的生态安全格局研究框架。首先利用InVEST模型计算2000—2020年的生态系统服务分布并识别生态源地,而后基于电路理论模型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最后利用复杂网络模型分析网络结构拓扑特征,并对2020年生态网络进行增边优化并识别生态保护斑块。研究表明:研究区三期总体生态安全格局表现出北高南低的分布格局,且生态安全水平随时间推移逐步下降。2000—2020年,生态网络节点的重要性与聚集程度均有所下降,生态节点间相互联系被削弱,生态网络整体质量下降。采用度低者优先的策略对2020年生态网络进行模拟增边优化,提高了网络的鲁棒性,使得网络的结构稳定性和分布均衡性均有改善,缓解了研究区生态质量南北不平衡的现象。结果表明从多角度综合性视角出发,充分利用现有的生态斑块资源配合生态廊道的优化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生态安全格局的稳定性。
关键词
环鄱阳湖城市群
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保护斑块
电路理论模型
复杂网络
模型
Keywords
Poyang Lake urban agglomeration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
ecological protection patches
circuit theoretical model
complex network
分类号
X82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CVOR和电路理论的讨赖河流域生态安全评价及生态格局优化
潘竟虎
王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5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环鄱阳湖城市群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优化
陈竹安
谭浦旭
郑希平
陈雅斯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