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6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路模拟吸收材料─—原理、特性及设计方法 被引量:24
1
作者 饶克谨 赵伯琳 高正平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64-170,共7页
对一种新型雷达吸收材料─—电路模拟吸收材料进行了初步研究,该材料仅在文献中作为简讯报道过而无其工作特性和设计方法的细节。应用电路模型对电路屏反射特性的效应作了描述,并得出电路屏必须是感性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单层和... 对一种新型雷达吸收材料─—电路模拟吸收材料进行了初步研究,该材料仅在文献中作为简讯报道过而无其工作特性和设计方法的细节。应用电路模型对电路屏反射特性的效应作了描述,并得出电路屏必须是感性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单层和双层材料的简单设计方法,并给出了采用国产吸收剂的两个设计例,设计得出的吸收特性明显高于普通吸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路模拟 吸收材料 输入阻抗 反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联型双轨增强电磁轨道炮电路模拟 被引量:6
2
作者 关永超 邹文康 +5 位作者 何勇 李业勋 仇旭 高贵山 程诚 宋盛义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20-224,共5页
建立了包括脉冲电源模块和电磁轨道炮的全电路模型,实现了从电源放电至电磁轨道炮发射过程的全电路模拟。根据电源放电与洛伦兹力加速的耦合方程组,在电路模型内将电源的基本单元封装成子电路模块、弹丸受力运动模型转化为电路解耦模块... 建立了包括脉冲电源模块和电磁轨道炮的全电路模型,实现了从电源放电至电磁轨道炮发射过程的全电路模拟。根据电源放电与洛伦兹力加速的耦合方程组,在电路模型内将电源的基本单元封装成子电路模块、弹丸受力运动模型转化为电路解耦模块,建立了针对24个基本单元组成的电源网络驱动串联型双轨增强电磁轨道炮的电路模型。将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电流模拟结果偏差2.6%,电枢出膛速度模拟结果偏差9.8%,模拟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模型方程和模拟方法的可靠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发射 电路模拟 串联增强型轨道炮 电感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龙一号电磁脉冲形成与传输过程的全电路模拟 被引量:7
3
作者 薛创 丁宁 +4 位作者 张扬 肖德龙 孙顺凯 宁成 束小建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4-107,共4页
为研究聚龙一号驱动器内部电磁脉冲的形成与传输规律,优化调节其运行状态,获得满足负载设计需求的电流波形,建立了描述驱动器各关键部件充放电过程的全电路数值模拟程序。该程序与负载动力学程序耦合模拟,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与实... 为研究聚龙一号驱动器内部电磁脉冲的形成与传输规律,优化调节其运行状态,获得满足负载设计需求的电流波形,建立了描述驱动器各关键部件充放电过程的全电路数值模拟程序。该程序与负载动力学程序耦合模拟,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的电压和电流波形。在典型的丝阵Z箍缩实验条件下,模拟分析了各段水介质传输线上电磁脉冲宽度逐级压缩,功率逐级放大的过程,驱动器充压65kV时,大约1MJ的电磁能量传输到绝缘堆位置。在典型的磁驱动准等熵压缩实验条件下,模拟分析了激光触发气体开关对驱动器24路模块分时放电的控制过程,模拟的O121发实验负载区电流上升时间(0~100%)为450FIS、峰值约6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龙一号 脉冲形成与传输 脉冲功率 Z箍缩 等熵压缩 电路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电路模拟结构吸波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邢丽英 蒋诗才 李斌太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2-26,共5页
研究了填充吸收剂、加入金属、纤维电路屏对吸波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测试了含电路模拟结构吸波复合材料在室温和80℃下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压缩强度、压缩模量及剪切强度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在提高吸波复... 研究了填充吸收剂、加入金属、纤维电路屏对吸波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测试了含电路模拟结构吸波复合材料在室温和80℃下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压缩强度、压缩模量及剪切强度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在提高吸波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的同时,能够有效地提高吸波复合材料体系的力学性能,使吸波复合材料的吸波 承载一体化得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路模拟结构 吸波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压缩模量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电路模拟结构陷阱式吸波复合材料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邢丽英 蒋诗才 李斌太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9-32,共4页
研究了电路屏材质、电路屏尺寸、介质层电磁参数等对"陷阱"式结构吸波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的影响,总结了改变参数后吸波性能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使得吸波复合材料的吸波/承载综合性能得以提高。
关键词 电路模拟结构 陷阱式吸波复合材料 吸波性能 电路 电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新三维自治系统的混沌分析及电路模拟 被引量:5
6
作者 杨留猛 俞建宁 +2 位作者 安新磊 张文娟 宫兴荣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2年第12期127-133,共7页
通过代数方法,构造出来一个具有复杂混沌吸引子的非线性混沌自治三维系统。根据新混沌系统的混沌特性,采用线性反馈控制,给出了新系统实现混沌同步的参数取值范围,数值仿真证实该方法的有效性。设计了系统的混沌电路和同步电路,运用Mult... 通过代数方法,构造出来一个具有复杂混沌吸引子的非线性混沌自治三维系统。根据新混沌系统的混沌特性,采用线性反馈控制,给出了新系统实现混沌同步的参数取值范围,数值仿真证实该方法的有效性。设计了系统的混沌电路和同步电路,运用Multisim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验证了系统的真实存在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 同步 数值仿真 电路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路模拟多层雷达吸波材料的设计 被引量:16
7
作者 高正平 董恩昌 +1 位作者 华宝家 张立中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0-23,共4页
提出一种把电路模拟技术与多层雷达吸波材料相结合的设计方法。将一个感性或容性电路屏插入靠近金属背衬的材料层中,并按照控制输入阻抗的要求安排其余的层,在仔细决定电路屏参数和各层材料参数后,此结构能在宽频带范围内呈现很小的... 提出一种把电路模拟技术与多层雷达吸波材料相结合的设计方法。将一个感性或容性电路屏插入靠近金属背衬的材料层中,并按照控制输入阻抗的要求安排其余的层,在仔细决定电路屏参数和各层材料参数后,此结构能在宽频带范围内呈现很小的反射,同时,与通常设计相比,层数更少,总厚度也更小。本文给出几个应用电感屏和电容屏的设计例子,均有比通常设计更好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波吸收体 电路模拟 吸波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路模拟吸波材料带宽拓展方法探索 被引量:4
8
作者 姚承照 张晨 +2 位作者 冯志海 李仲平 李嘉禄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3-36,共4页
电路模拟吸波材料有一定的频率选择特性,电磁波有效损耗的带宽通常比较窄,通过多层电路屏、掺杂电损耗介质、磁损耗介质层组合、磁电损耗组合的方法,对电路模拟结构吸波材料在2~18GHz区间电磁损耗带宽的拓展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证... 电路模拟吸波材料有一定的频率选择特性,电磁波有效损耗的带宽通常比较窄,通过多层电路屏、掺杂电损耗介质、磁损耗介质层组合、磁电损耗组合的方法,对电路模拟结构吸波材料在2~18GHz区间电磁损耗带宽的拓展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证明:四种方法都能够提高电路模拟吸波材料的有效吸波带宽,并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材料的吸波效率。多层电路屏、掺杂电损耗介质的多层电路屏、组合磁损耗介质层的多层电路屏、组合磁损耗介质层和电损耗介质的多层电路屏,其反射率≤-5dB的带宽较单层电路屏的1.2GHz分别增加了6.4、10.6、9.6、10.6GHz,最小反射率分别达到-8、-10、-12、-25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路模拟吸波结构 多层电路 电损耗介质 磁损耗介质 带宽拓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龙一号装置磁驱动加载实验的全电路模拟 被引量:3
9
作者 郭帆 王贵林 +2 位作者 邹文康 陈林 谢卫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6-82,共7页
聚龙一号装置由24路模块并联组成,通过调整24路模块中激光触发气体开关的导通时序可实现负载电流波形的精确调节,以满足磁驱动加载实验所要求的负载电流波形灵活调节的需求。针对聚龙一号装置开展的磁驱动加载实验,建立了能够描述能量从... 聚龙一号装置由24路模块并联组成,通过调整24路模块中激光触发气体开关的导通时序可实现负载电流波形的精确调节,以满足磁驱动加载实验所要求的负载电流波形灵活调节的需求。针对聚龙一号装置开展的磁驱动加载实验,建立了能够描述能量从Marx发生器开始至负载整个传输过程的全电路模型,开发了相应的电路计算程序,并基于实验结果对计算程序进行了校验,电路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电路模拟程序的计算效率比采用Pspice软件进行全电路计算的效率显著提高,其不仅可应用于在给定激光触发气体开关导通时序的情况下对聚龙一号装置的输出特性进行预测和评估,同时也为负载电流波形调节的方案设计提供了一种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龙一号装置 波形调节 电路模拟 磁驱动加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路模拟吸波材料的研究及其发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程海峰 刘海韬 +3 位作者 刘世利 周永江 楚增勇 张德勇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485-488,共4页
本文阐述了电路模拟吸波材料的原理。对电路模拟吸波材料优于普通雷达吸波材料的原因进行了说明。综述了电路模拟吸波材料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电路模拟 雷达吸波材料 频率选择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绝缘传输线电路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何勇 邹文康 +1 位作者 章乐 宋盛义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81-586,共6页
结合磁绝缘传输线运行特征,阐述了磁绝缘传输线的电路模拟方法,开发了基于波过程的磁绝缘传输线电路模拟程序。探讨了磁绝缘传输线运行状态判断、运行阻抗、电子流损失等的物理描述,分析了不同物理模型对电路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结合磁绝缘传输线运行特征,阐述了磁绝缘传输线的电路模拟方法,开发了基于波过程的磁绝缘传输线电路模拟程序。探讨了磁绝缘传输线运行状态判断、运行阻抗、电子流损失等的物理描述,分析了不同物理模型对电路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因阻抗过匹配所致电子流损失是Z箍缩装置磁绝缘传输线电路模拟中需重点关注的问题。建立在现有物理模型基础上的电路模拟是后验的,可为丝阵负载结构优化设计、负载电流和内爆特性评估提供参考,可满足磁绝缘传输线一级近似设计要求。但对未来更高电流参数下磁绝缘传输线的设计还需从试验和理论上深入理解磁绝缘现象和运行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绝缘传输线 波过程 电路模拟 运行阻抗 损失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六边形环电路模拟吸波材料及其等效电路模型 被引量:4
12
作者 于家傲 彭世蕤 +1 位作者 刘立国 李有权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3-158,共6页
提出以双六边形环为单元结构的电路模拟吸波材料。根据单元的双频特性建立等效电路模型,根据六边形环周期分布规律提出等效周期概念,给出等效分布电参数的计算方法。利用该模型对双六边形环电路模拟吸波材料的结构进行参数分析,并与HFS... 提出以双六边形环为单元结构的电路模拟吸波材料。根据单元的双频特性建立等效电路模型,根据六边形环周期分布规律提出等效周期概念,给出等效分布电参数的计算方法。利用该模型对双六边形环电路模拟吸波材料的结构进行参数分析,并与HFSS全波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加工样品和实测,结果发现所设计吸波材料在1.9~8.9 GHz频段内对正入射波具有良好的吸波特性,实测结果与等效电路模型仿真结果吻合较好,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路模拟吸波材料 双六边形环 等效电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路模拟数字综合实验箱的研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张远岐 任茂林 刘国昌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0年第5期79-83,共5页
介绍电路模拟数字 ( DMS)综合实验箱的研制目的 ,简叙了该综合实验箱的设计思想和总体方案设计 ,以及所能开设的实验。
关键词 实验箱 电工实验室 高校 电工学 实验教学 电路模拟数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路模拟技术在吸波结构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高正平 饶力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研究了在雷达吸波结构中应用电路模拟技术改进其在TE极化平面波入射下的反射特性的方法。证明了在吸波结构中插入感性电路屏可使其输入阻抗迅速增大,论述了选择电路屏参数的方法,并给出一个设计实例,其特性比通常设计好得多。
关键词 电路模拟 吸波结构 输入阻抗 反射系数 TE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混沌Lorenz系统的电路模拟与同步 被引量:2
15
作者 薛怀庆 彭建奎 +2 位作者 王振乾 胡萍 张莉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0-126,共7页
对Lorenz系统添加一个非线性状态反馈控制器所构成的四维超混沌Lorenz系统,并运用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该超混沌系统丰富的动力学特性,同时运用PSPICE和MATLAB软件设计电子电路以实现超混沌系统,并且所得电路仿真结果与数值仿... 对Lorenz系统添加一个非线性状态反馈控制器所构成的四维超混沌Lorenz系统,并运用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该超混沌系统丰富的动力学特性,同时运用PSPICE和MATLAB软件设计电子电路以实现超混沌系统,并且所得电路仿真结果与数值仿真结果完全一致;然后提出自适应控制器以实现超混沌同步;最后运用Lyapunov理论与数值模拟证实所设计的控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混沌LORENZ系统 电路模拟 超混沌同步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毡电路模拟吸波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乃勤 邹田春 +2 位作者 师春生 郑长进 李家俊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685-1688,共4页
分别研究了含矩形碳毡电路屏和“十”字形碳毡电路屏吸波复合材料的微波吸收特性,并对碳毡电路屏的吸波机理做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碳毡电路模拟吸波材料的吸波性能与电路屏阵列单元的结构和尺寸密切相关。矩形电路屏阵列单元中矩形... 分别研究了含矩形碳毡电路屏和“十”字形碳毡电路屏吸波复合材料的微波吸收特性,并对碳毡电路屏的吸波机理做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碳毡电路模拟吸波材料的吸波性能与电路屏阵列单元的结构和尺寸密切相关。矩形电路屏阵列单元中矩形缝隙的长或宽增大,材料的吸波性能提高;矩形缝隙之间的距离增加,材料的吸波性能降低。本实验条件下当矩形缝隙的长、宽和间距分别为24、12和6mm时,材料可获得8.56GHz的有效带宽和-25dB的最大反射衰减。“十”字形电路屏阵列单元中“十”字形缝隙的臂长或臂宽增大,材料的吸波性能提高;“十”字形缝隙之间的距离增加,材料的吸波性能降低。“十”字形缝隙的臂长、臂宽和“十”字形缝隙之间的距离分别为16、8和6mm时,材料的有效带宽7.2GHz,最大反射衰减-26.2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坡材料 碳毡 电路模拟 矩形 “十”字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点火桥的电路模拟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越洋 谢珺堂 +1 位作者 汪佩兰 祝侃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30-632,共3页
研究半导体桥的点火时间同输入能量以及电压的关系 .通过对装有 BNCP炸药的半导体点火桥的输入能量进行分析 ,结合其电阻特性 ,建立了半导体点火桥的 Pspice器件模型 .根据与实验结果的偏差 ,改进了半导体桥模型 ,使模型的适用范围从低... 研究半导体桥的点火时间同输入能量以及电压的关系 .通过对装有 BNCP炸药的半导体点火桥的输入能量进行分析 ,结合其电阻特性 ,建立了半导体点火桥的 Pspice器件模型 .根据与实验结果的偏差 ,改进了半导体桥模型 ,使模型的适用范围从低能量 (<5 m J)一直拓展到高能量 (>40 m J) .并对其在点火电路中不同发火条件下的点火时间与电压以及点火时间与能量的关系进行了模拟 ,得出了半导体桥存在最小点火时间的结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点火桥 SCB 电路模拟 点火时间 输入能量 输入电压 Pspice器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pice子模块在脉冲功率装置电路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来定国 谢霖燊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89-692,共4页
介绍了Pspice子模块的建立方法;根据气体开关和强流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建立了能够较为准确描述这些部件工作过程的子模块;模拟了"闪光二号"加速器二极管正常工作和短路状态下的电压电流输出结果,二极管电压电流和阻抗模拟结果... 介绍了Pspice子模块的建立方法;根据气体开关和强流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建立了能够较为准确描述这些部件工作过程的子模块;模拟了"闪光二号"加速器二极管正常工作和短路状态下的电压电流输出结果,二极管电压电流和阻抗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建模方法和参数控制方法可以用于阻抗非线性、工作过程复杂、随机性较大的部件的电路模拟,有利于使用大规模相同部件电路的参数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模块 电路模拟 强流二极管 自击穿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非线性振子的电路模拟及其在微弱信号提取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定新 胡茑庆 温熙森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51-354,共4页
针对数值方法求解Duffing振子随机共振行为存在的不足,提出采用电路模拟Duffing振子的方法,以满足实时性需求,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微弱信号的提取。引入了一种变量替换,通过这种变换可以处理频率超出随机共振理论要求范围的信号,以满足工... 针对数值方法求解Duffing振子随机共振行为存在的不足,提出采用电路模拟Duffing振子的方法,以满足实时性需求,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微弱信号的提取。引入了一种变量替换,通过这种变换可以处理频率超出随机共振理论要求范围的信号,以满足工程实际应用。实验表明:该方法适合于低信噪比条件下微弱正弦信号的检测,特别是能够从强噪声背景中提取出微弱周期脉冲信号,并且可以保持信号的相位基本不变,其效果优于常规线性滤波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处理技术 DUFFING振子 随机共振 电路模拟 微弱信号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近空间单粒子效应的数值模型和电路模拟 被引量:1
20
作者 蔡理 杨晓阔 +2 位作者 杨建军 卢虎 赵晓辉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6-80,共5页
针对临近空间单粒子效应进行了数值模型仿真和特征尺寸为0.1μm的反相器电路的脉冲注入模拟研究。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器件临界电荷随着工作电压的降低而减小,敏感横截面随着临界电荷的降低而逐渐增大。临近空间微电子器件的单粒子翻转概... 针对临近空间单粒子效应进行了数值模型仿真和特征尺寸为0.1μm的反相器电路的脉冲注入模拟研究。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器件临界电荷随着工作电压的降低而减小,敏感横截面随着临界电荷的降低而逐渐增大。临近空间微电子器件的单粒子翻转概率随敏感横截面增大而上升,但其又随临近空间高度的增加而下降。此外,利用SPICE软件脉冲注入模拟观察到了反相器电路的单粒子翻转现象。所得结论有助于深入研究临近空间的单粒子效应并为器件抗辐射加固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 单粒子效应 临界电荷 电路模拟 反相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