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高硫煤NaOH H_(2)O_(2)电解脱硫机理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滕弋非
鲁萌
+6 位作者
贾喆
温家辉
赫梓岐
张芸鸣
张凌硕
高飞
周西华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424-4433,共10页
煤的含硫量过高会造成经济损失、环境污染,因此中高硫煤的利用受到了极大制约。为实现煤中硫的绿色高效脱除,研究设计了NaOH-H_(2)O_(2)电解脱硫体系,通过探究不同试验体系、不同试验因素对中高硫煤脱硫率的影响,确定了电解脱硫的最佳...
煤的含硫量过高会造成经济损失、环境污染,因此中高硫煤的利用受到了极大制约。为实现煤中硫的绿色高效脱除,研究设计了NaOH-H_(2)O_(2)电解脱硫体系,通过探究不同试验体系、不同试验因素对中高硫煤脱硫率的影响,确定了电解脱硫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分析各试验体系下煤中矿物质组分、官能团及硫元素形态变化以探究电解脱硫机理。NaOH-H_(2)O_(2)电解脱硫体系的最佳反应条件是:NaOH浓度为3 mol/L、电流强度为0.75 A、氧化剂30%H_(2)O_(2)的体积为25 mL、电解温度为40℃、电解时间为1 h。脱硫机理为:OH^(-)、H_(2)O_(2)在电解过程中生成了高活性的自由基O^(-)和·OH等,可促使煤中黄铁矿类无机硫被氧化成硫酸盐并进行脱除;硫醇、硫醚和噻吩类有机硫氧化成(亚)砜后,在碱性环境中会被水解为硫酸盐或磺酸类化合物并进行脱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中高
硫
煤
电解脱硫
氧化剂
脱
硫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酸性条件下电解脱硫对煤质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丽
苏长虎
+1 位作者
胡秉双
张鸿波
《洁净煤技术》
CAS
2015年第3期14-17,共4页
为研究HCl电解质体系中电化学脱硫对煤质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荧光光谱(XRF)、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等分析方法对原煤和脱硫后煤样进行成分分析,研究煤中矿物化学成分、矿物元素含量、黄铁矿分布形态、煤表面官...
为研究HCl电解质体系中电化学脱硫对煤质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荧光光谱(XRF)、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等分析方法对原煤和脱硫后煤样进行成分分析,研究煤中矿物化学成分、矿物元素含量、黄铁矿分布形态、煤表面官能团变化等。结果表明,在电解质为HCl,电流密度0.044 A/cm2,煤浆质量浓度0.02 g/m L,电解质浓度0.75 mol/L,煤粒度小于0.5 mm的条件下,电化学脱硫法可有效脱除煤中硫,全硫脱除率为76.32%,其中有机硫、无机硫脱除率分别为62.32%和82.80%,基本实现无机硫和有机硫的同步脱除;煤中灰分较脱硫前降低了9.38%,精煤发热量增加了0.70 MJ/kg,表明电化学脱硫法基本不破坏煤的原有结构,有助于改善煤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脱硫
煤质
电
化学
脱
硫
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高硫煤NaOH H_(2)O_(2)电解脱硫机理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滕弋非
鲁萌
贾喆
温家辉
赫梓岐
张芸鸣
张凌硕
高飞
周西华
机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山热动力灾害与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424-4433,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52304221)。
文摘
煤的含硫量过高会造成经济损失、环境污染,因此中高硫煤的利用受到了极大制约。为实现煤中硫的绿色高效脱除,研究设计了NaOH-H_(2)O_(2)电解脱硫体系,通过探究不同试验体系、不同试验因素对中高硫煤脱硫率的影响,确定了电解脱硫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分析各试验体系下煤中矿物质组分、官能团及硫元素形态变化以探究电解脱硫机理。NaOH-H_(2)O_(2)电解脱硫体系的最佳反应条件是:NaOH浓度为3 mol/L、电流强度为0.75 A、氧化剂30%H_(2)O_(2)的体积为25 mL、电解温度为40℃、电解时间为1 h。脱硫机理为:OH^(-)、H_(2)O_(2)在电解过程中生成了高活性的自由基O^(-)和·OH等,可促使煤中黄铁矿类无机硫被氧化成硫酸盐并进行脱除;硫醇、硫醚和噻吩类有机硫氧化成(亚)砜后,在碱性环境中会被水解为硫酸盐或磺酸类化合物并进行脱除。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中高
硫
煤
电解脱硫
氧化剂
脱
硫
机理
Keywords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medium-high sulfur coal
electrolytic desulfurization
oxidizing agent
desulfurization mechanism
分类号
X936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酸性条件下电解脱硫对煤质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丽
苏长虎
胡秉双
张鸿波
机构
伊春鹿鸣矿业有限公司
黑龙江科技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鸡西亚泰选煤有限公司
出处
《洁净煤技术》
CAS
2015年第3期14-17,共4页
基金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11049)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2541z 010)
+1 种基金
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LBH-Q13142)
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资助项目(RFQXJ085)
文摘
为研究HCl电解质体系中电化学脱硫对煤质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荧光光谱(XRF)、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等分析方法对原煤和脱硫后煤样进行成分分析,研究煤中矿物化学成分、矿物元素含量、黄铁矿分布形态、煤表面官能团变化等。结果表明,在电解质为HCl,电流密度0.044 A/cm2,煤浆质量浓度0.02 g/m L,电解质浓度0.75 mol/L,煤粒度小于0.5 mm的条件下,电化学脱硫法可有效脱除煤中硫,全硫脱除率为76.32%,其中有机硫、无机硫脱除率分别为62.32%和82.80%,基本实现无机硫和有机硫的同步脱除;煤中灰分较脱硫前降低了9.38%,精煤发热量增加了0.70 MJ/kg,表明电化学脱硫法基本不破坏煤的原有结构,有助于改善煤质。
关键词
电解脱硫
煤质
电
化学
脱
硫
率
Keywords
electrolytic desulfurization
coal properties
electrochemistry
desulfurization efficiency
分类号
TD94 [矿业工程—选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高硫煤NaOH H_(2)O_(2)电解脱硫机理研究
滕弋非
鲁萌
贾喆
温家辉
赫梓岐
张芸鸣
张凌硕
高飞
周西华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酸性条件下电解脱硫对煤质的影响
李丽
苏长虎
胡秉双
张鸿波
《洁净煤技术》
CAS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