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超声扫描成像检测锂电池电解液退浸润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浩
夏广
+5 位作者
姜伟
陆瑞强
刘超
张佳
邓哲
郑志军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8-245,共8页
锂电池更好的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是电动汽车获得更广泛市场优势的迫切需要,深入了解电解液退浸润的形成机理是长寿命电池发展的关键。该文采用一种超声无损检测方法,从两个维度对市面上常用的3种包装类型的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内部...
锂电池更好的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是电动汽车获得更广泛市场优势的迫切需要,深入了解电解液退浸润的形成机理是长寿命电池发展的关键。该文采用一种超声无损检测方法,从两个维度对市面上常用的3种包装类型的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内部电解液发生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长度方向,极耳附近相比其他位置更容易出现电解液退浸润的情况,且正极比负极更容易出现退浸润缺陷;厚度方向上电池中间层比外层区域更容易出现退浸润现象。分析发现,这主要是由于电池材料选取与结构设计导致极耳位置具有更高的电流密度和温度,电解液发生反应消耗,加快了此区域的老化进程。最后针对这一现象对未来电池选材与设计和锂电池的发展给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超声原位检测
电解液退浸润
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声扫描成像检测锂电池电解液退浸润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浩
夏广
姜伟
陆瑞强
刘超
张佳
邓哲
郑志军
机构
广州海关技术中心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无锡领声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8-245,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2022YFF0607201)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3A04J1013)
海关总署课题(2022HK062)。
文摘
锂电池更好的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是电动汽车获得更广泛市场优势的迫切需要,深入了解电解液退浸润的形成机理是长寿命电池发展的关键。该文采用一种超声无损检测方法,从两个维度对市面上常用的3种包装类型的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内部电解液发生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长度方向,极耳附近相比其他位置更容易出现电解液退浸润的情况,且正极比负极更容易出现退浸润缺陷;厚度方向上电池中间层比外层区域更容易出现退浸润现象。分析发现,这主要是由于电池材料选取与结构设计导致极耳位置具有更高的电流密度和温度,电解液发生反应消耗,加快了此区域的老化进程。最后针对这一现象对未来电池选材与设计和锂电池的发展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超声原位检测
电解液退浸润
形成机理
Keywords
lithium-ion batteries
in-situ ultrasonic detection
electrolyte reabsorption
forma⁃tion mechanisms
分类号
O646.21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超声扫描成像检测锂电池电解液退浸润及成因分析
李浩
夏广
姜伟
陆瑞强
刘超
张佳
邓哲
郑志军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