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解浮选用于活性污泥固液分离及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金銮 万晶 施汉昌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30-432,共3页
在装有Ti/RuO2-IrO2-TiO2阳极、Ti阴极的电解浮选槽中进行了活性污泥固液分离的研究。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对浮选效果的影响,研究了电解产生的微气泡对悬浮物浮选的动力学。研究表明,电解浮选是高效的固液分离单元,悬浮物的去除遵循一级... 在装有Ti/RuO2-IrO2-TiO2阳极、Ti阴极的电解浮选槽中进行了活性污泥固液分离的研究。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对浮选效果的影响,研究了电解产生的微气泡对悬浮物浮选的动力学。研究表明,电解浮选是高效的固液分离单元,悬浮物的去除遵循一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浮选 固液分离 SS去除率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氰化尾渣微细粒金电解微泡浮选创新实验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马巧焕 杨姗姗 +2 位作者 李正要 徐承焱 王培龙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2-99,105,共9页
基于“两山论”及微细粒电解微泡浮选研究热点,设计了氰化尾渣微细粒金电解微泡浮选本科生创新实验。利用自制的电解微泡浮选实验装置,结合氰化尾渣工艺矿物学分析,采用单因素法重点考查了电解时间、电流大小、阴极孔径及浮选药剂对氰... 基于“两山论”及微细粒电解微泡浮选研究热点,设计了氰化尾渣微细粒金电解微泡浮选本科生创新实验。利用自制的电解微泡浮选实验装置,结合氰化尾渣工艺矿物学分析,采用单因素法重点考查了电解时间、电流大小、阴极孔径及浮选药剂对氰化尾渣电解微泡浮选的影响。闭路实验采用“一次粗选—两次扫选—两次精选”工艺流程,获得金品位为25.40 g/t、金回收率为71.91%的金精矿。同时,基于气泡矿化理论分析,探究了不同流态条件下电解微泡浮选机理,形成了从实验装置搭建、样品制备分析、条件优化、流程设计以及机理研究分析等完整的创新性实验闭环设计,克服了传统实验设计被动地“照单抓药”以及对探究能力关注不够等问题,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化尾渣 电解浮选 微泡浮选 创新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絮凝浮选法处理油田废水 被引量:9
3
作者 王车礼 张登庆 +2 位作者 陈毅忠 任连锁 裴峻峰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63-165,共3页
采用电解絮凝浮选法处理油田含油废水,建立了废水电解絮凝浮选法脱油动力学方程。在实验条件下电解10min,废水中可脱除油的去除率大于90%。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废水中不可脱除油含量下降,但脱油速率常数k值增加不多。中性废水的脱油速... 采用电解絮凝浮选法处理油田含油废水,建立了废水电解絮凝浮选法脱油动力学方程。在实验条件下电解10min,废水中可脱除油的去除率大于90%。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废水中不可脱除油含量下降,但脱油速率常数k值增加不多。中性废水的脱油速率常数k值小于酸性或碱性废水。加入少量的PAC有助于废水除油。当电解功率相同时,两种电极联结方式的脱油效果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絮凝浮选 油田 含油废水 废水处理 动力学模型 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泡性质对高岭石浮选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李艳 孙伟 胡岳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498-1504,共7页
采用改进的Hallimond管结合电解浮选法研究不同粒级的高岭石浮选行为。考察矿物粒级、阴极孔径、电流强度对高岭石浮选速率的影响。通过数据分析建立了浮选速率常数k和这些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模型,并对回归方程和回归系数进行显著性检... 采用改进的Hallimond管结合电解浮选法研究不同粒级的高岭石浮选行为。考察矿物粒级、阴极孔径、电流强度对高岭石浮选速率的影响。通过数据分析建立了浮选速率常数k和这些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模型,并对回归方程和回归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粒级的高岭石,电解浮选速率均随电流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当电流强度相同时,细颗粒在孔径小的阴极时浮选速率较大,而粗颗粒在孔径大的阴极时浮选速率较大;浮选速率常数k与这些影响因素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石 电解浮选 浮选速率 气泡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