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钛合金电解放电复合加工工作液研究
1
作者 任中根 迟恩田 《电加工》 1991年第1期13-15,共3页
针对钛合金材料工作液的选择以及工作液与工艺效果之间的关系入手,以寻求理想的电解放电复合加工液。
关键词 钛合金 电解放电 复合加工 工作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晶金刚石机械电解放电复合加工
2
作者 张崇高 刘永红 《电加工》 1993年第4期23-25,共3页
本文研究聚晶金刚石机械电解放电复合加工过程中,电参数及加工极性与工艺效果之间的关系,并寻求合适的电参数及加工极性。
关键词 聚晶金刚石 机械电解放电 复合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晶金刚石机械电解放电极间击穿机理的研究
3
作者 张崇高 刘永红 《电加工》 1993年第2期24-26,共3页
本文对聚晶金刚石机械电解放电复合加工过程的蚀除机理进行了研究。在实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极间击穿模型。
关键词 聚晶金刚石 机械电解放电 电极击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陶瓷的电解放电复合磨削
4
作者 王更新 《电加工》 1990年第2期27-30,共4页
陶瓷的机械特性,一般比钢硬,没有延展性,但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均在钢之上,缺点是机械冲击及热冲击性能差。由于它是耐磨的高强度材料,所以加工时的切削力、磨削力都在钢以上,是难加工的材料。复合磨削是在机械加工之外加入电解、放电加工... 陶瓷的机械特性,一般比钢硬,没有延展性,但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均在钢之上,缺点是机械冲击及热冲击性能差。由于它是耐磨的高强度材料,所以加工时的切削力、磨削力都在钢以上,是难加工的材料。复合磨削是在机械加工之外加入电解、放电加工,即使设备的刚性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陶瓷 电解放电 复合磨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极辉光放电电解制备纳米ZnO 被引量:3
5
作者 陆泉芳 郝小霞 +3 位作者 冯妍 马晓娟 王波 俞洁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61-67,共7页
以Pt针为阴极,Zn片为阳极,2 g/L Na_(2)SO_(4)溶液为电解质,在530~650 V放电电压下,利用阴极辉光放电电解(CGDE)技术一步制得纳米ZnO颗粒。用XRD、SEM、FTIR、XPS等对产物的结构、组成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利用UV-Vis DRS计算了纳米ZnO颗... 以Pt针为阴极,Zn片为阳极,2 g/L Na_(2)SO_(4)溶液为电解质,在530~650 V放电电压下,利用阴极辉光放电电解(CGDE)技术一步制得纳米ZnO颗粒。用XRD、SEM、FTIR、XPS等对产物的结构、组成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利用UV-Vis DRS计算了纳米ZnO颗粒的带隙能,用UV-Vis研究了纳米ZnO粒子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MB)的行为,并探讨了其制备机理。结果表明,580 V下得到的纳米ZnO颗粒有一定的团聚,加入表面活性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能够抑制纳米ZnO颗粒的团聚;材料的形貌随PVP浓度和放电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当电压为530 V、加入0.0031%(质量分数)的PVP时,得到尺寸约200 nm、带隙能为3.22 eV的纺锤状纳米ZnO;随电压升高,颗粒尺寸分布越宽。在紫外光照射30 min后,加入PVP所制备的ZnO光催化降解MB的降解率由78.5%提高到87.3%,说明加入PVP后制备的ZnO光催化性能更优。CGDE制备纳米ZnO的机理为:放电过程中阳极Zn片氧化溶解为Zn^(2+),然后Zn^(2+)迁移到阴极辉光区,与等离子体-液体界面产生的OH-反应生成[Zn(OH)_(4)]^(2-),最后[Zn(OH)_(4)]^(2-)从等离子体-液体界面区转移到溶液中,产生ZnO晶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极辉光放电电解(CGDE) 等离子体 纳米氧化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超声复合电解/放电展成加工试验研究
6
作者 李晶 陈湾湾 朱永伟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13-118,共6页
为了提高铝基复合材料的表面成型质量和加工效率,提出了应用低电压、低电流密度的二维超声复合电解/放电展成加工(2UE/DM)技术。利用镀覆金刚石磨粒的工具侧面对复合材料进行3种不同工艺对比试验和3组参数下的性能试验,测量了铝基陶瓷... 为了提高铝基复合材料的表面成型质量和加工效率,提出了应用低电压、低电流密度的二维超声复合电解/放电展成加工(2UE/DM)技术。利用镀覆金刚石磨粒的工具侧面对复合材料进行3种不同工艺对比试验和3组参数下的性能试验,测量了铝基陶瓷增强复合材料(SiCp/Al)在质量分数0.5%的NaNO3溶液中展成加工时的电流、材料去除率(MRR)和表面粗糙度,探究了工具转速、电压和振幅对加工效率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件振动周期性改变加工间隙,单位周期内的放电频率增加了2倍;5000 r/min时放电频率减少,而表面粗糙度比1000 r/min降低了13.2%;在电压为6 V时,材料去除率达到0.89 mm^(3)/min,比3 V电压时增加45.9%,但较高电压导致裸露更多增强颗粒,比3 V时的表面粗糙度高出1.4μm;振幅增至5μm时,表面粗糙度比2μm时降低了17.5%,具有较高的加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超声 电解/放电 复合加工 表面质量 材料去除率(MR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引发纤维素基水凝胶的制备及其多重响应行为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文明 张玉苍 +3 位作者 李庆 李晓苇 刘金炜 王少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23-528,共6页
采用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GDEP)制备以生物质为基材的水凝胶材料鲜见报道。为获得环保的水凝胶材料,利用GDEP引发制备出了以纤维素为基材的水凝胶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EM)和红外光谱(FT-IR)对制备的水凝胶的微观形态和结构进行了表征,... 采用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GDEP)制备以生物质为基材的水凝胶材料鲜见报道。为获得环保的水凝胶材料,利用GDEP引发制备出了以纤维素为基材的水凝胶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EM)和红外光谱(FT-IR)对制备的水凝胶的微观形态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也考察了放电电压对水凝胶的溶胀、p H、盐多重响应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放电电压570 V下制备的水凝胶的溶胀率最大为898 g/g;水凝胶在低或高p H缓冲溶液中网络结构收缩,溶胀率低;相对于Na+缓冲溶液,水凝胶对Ca2+和Fe3+缓冲溶液更为敏感,表现为体积收缩,溶胀率低。制备的纤维素水凝胶在不同p H缓冲溶液中具有可逆的开关响应行为,可逆循环利用3次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 放电电压 纤维素 水凝胶 溶胀率 响应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引发合成丙烯酰胺-丙烯酸共聚物水凝胶及其对阳离子染料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10
8
作者 俞洁 潘元沛 +2 位作者 陆泉芳 杨武 高锦章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1-277,共7页
以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酸(AA)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在水溶液中利用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GDEP)引发,一步制得丙烯酰胺-丙烯酸共聚物(P(AM-co-AA))水凝胶。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和热重分析(TGA)对P(A... 以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酸(AA)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在水溶液中利用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GDEP)引发,一步制得丙烯酰胺-丙烯酸共聚物(P(AM-co-AA))水凝胶。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和热重分析(TGA)对P(AM-co-AA)水凝胶的结构、形貌和稳定性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放电电压、放电时间、MBA质量含量、AM质量分数以及中和度对P(AM-co-AA)水凝胶吸附孔雀石绿(MG)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引发机理。结果表明,水凝胶对MG的最大吸附量为864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 丙烯酰胺-丙烯酸共聚物 水凝胶 吸附 孔雀石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溶液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电解 被引量:5
9
作者 严宗诚 陈砺 王红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35-840,共6页
甲醇溶液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电解过程出现明显的非法拉第定律现象,主要产物是氢气和甲醛,还有少量一氧化碳、甲烷、乙烷、丙烷、1,3,5-三噁烷和水等,产物和产量受放电极性和辅助电解质及放电电压等因素的影响.在甲醇溶液电导率为11.40mS&#... 甲醇溶液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电解过程出现明显的非法拉第定律现象,主要产物是氢气和甲醛,还有少量一氧化碳、甲烷、乙烷、丙烷、1,3,5-三噁烷和水等,产物和产量受放电极性和辅助电解质及放电电压等因素的影响.在甲醇溶液电导率为11.40mS·cm-1,放电电压700V条件下,阳极气体产量为55.90mol/(mol electrons),阴极气体产量为707.90mol/(mol electrons),阴极气体产量是阳极气体产量的12.66倍,气相产物中氢气含量在86%(molar fraction)以上.在等离子体层中甲醇分解过程和其它类型的等离子体分解过程类似,蒸汽鞘层中的加速电子是引发辉光放电过程非法拉第定律现象的决定因素.阴极辉光放电过程中等离子体-溶液界面上的主要活性物种是中性粒子和电子,阳极辉光放电过程中等离子体-溶液界面上的主要活性物种是中性粒子和正离子.辅助电解质对产物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界面上发生的后续反应过程来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辉光放电电解 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化学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引发合成聚丙烯酸钠/腐植酸复合高吸水性树脂 被引量:3
10
作者 任杰 陶丽红 +3 位作者 高锦章 李岩 刘宏伟 李亚萍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6-382,共7页
以丙烯酸和腐植酸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在水溶液中采用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引发聚合反应制备聚丙烯酸钠/腐植酸复合高吸水性树脂。考察了放电电压、交联剂、丙烯酸中和度、后聚合温度、腐植酸钠和丙烯酸的含量对树脂... 以丙烯酸和腐植酸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在水溶液中采用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引发聚合反应制备聚丙烯酸钠/腐植酸复合高吸水性树脂。考察了放电电压、交联剂、丙烯酸中和度、后聚合温度、腐植酸钠和丙烯酸的含量对树脂吸水率的影响,讨论了树脂在0.9%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胀速率和不同pH值溶液中的溶胀行为。用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分别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和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最佳的合成条件为:放电电压470 V、交联剂质量分数为0.6%、腐植酸钠质量分数为4%、丙烯酸质量分数为10%、中和度60%、后聚合温度70℃。所得复合树脂对蒸馏水的吸水率为1152 g/g,对0.9%NaCl溶液的吸水率为89 g/g,800℃后复合树脂残留率为4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 腐植酸 丙烯酸 复合吸水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法制备VMT/P(AMPS-co-AA)复合高吸水树脂 被引量:3
11
作者 陆泉芳 庞二牛 +2 位作者 俞洁 张海涛 李芸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4-260,共7页
在水溶液中,以蛭石(VMT)、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和丙烯酸(AA)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用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GDEP)引发制备蛭石/聚(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co-丙烯酸)[VMT/P(AMPS-co-AA)]复合高吸... 在水溶液中,以蛭石(VMT)、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和丙烯酸(AA)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用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GDEP)引发制备蛭石/聚(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co-丙烯酸)[VMT/P(AMPS-co-AA)]复合高吸水树脂。考察了放电电压、放电时间、蛭石用量和交联剂用量对复合高吸水树脂吸水溶胀性能的影响,并采用FTIR、XRD、SEM、TG对复合高吸水树脂的结构、形貌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可能的引发聚合机理。结果表明,VMT表面的羟基与AMPS和AA中的CC键发生接枝共聚形成了无机/有机无定形共聚物,该材料表面呈现粗糙、多孔的结构,热稳定性良好,GDEP引发是一个自由基引发的链增长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蛭石(VMT) 高吸水树脂 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GDEP) 共聚机理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处理制备铁基表面超疏水材料 被引量:2
12
作者 任杰 廖瑞瑞 +2 位作者 杨武 李岩 高锦章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8-213,共6页
利用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技术对铁基底表面进行活化,经硬脂酸修饰,得到铁基底超疏水性材料。考察了放电电压、放电时间、Na2SO4浓度以及硬脂酸乙醇溶液浓度对铁基超疏水表面性能的影响。用接触角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红外光谱和扫描... 利用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技术对铁基底表面进行活化,经硬脂酸修饰,得到铁基底超疏水性材料。考察了放电电压、放电时间、Na2SO4浓度以及硬脂酸乙醇溶液浓度对铁基超疏水表面性能的影响。用接触角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技术对铁表面的浸润性、表面元素组成结构以及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经修饰的铁基底表面具有良好的疏水性,其水接触角高达154°,滚动角小于5°,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 铁基底 超疏水表面 硬脂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制备聚丙烯酸/蒙脱土水凝胶及性能测试 被引量:3
13
作者 陆泉芳 李芸 +2 位作者 杨格格 俞洁 杨武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8-101,共4页
在水溶液中,以蒙脱土(MMT)和丙烯酸(AA)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用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GDEP)技术一步制备聚丙烯酸/蒙脱土(PAA/MMT)高吸水性水凝胶。探讨了GDEP引发聚合机理和溶胀动力学行为,研究了pH和盐溶液浓... 在水溶液中,以蒙脱土(MMT)和丙烯酸(AA)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用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GDEP)技术一步制备聚丙烯酸/蒙脱土(PAA/MMT)高吸水性水凝胶。探讨了GDEP引发聚合机理和溶胀动力学行为,研究了pH和盐溶液浓度对水凝胶平衡溶胀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AA/MMT水凝胶在蒸馏水中90min达溶胀平衡,溶胀过程遵循拟二级溶胀动力学模型;该材料具有pH敏感性和盐敏感性;其对阳离子染料和重金属离子均具有较高的吸附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 蒙脱土 水凝胶 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 溶胀行为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法制备羧甲基纤维素/聚乙二醇/丙烯酸高吸水性复合材料及其溶胀性能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格格 庞二牛 +3 位作者 李芸 陆泉芳 杨武 俞洁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58-162,共5页
在水溶液中,以丙烯酸(AA)、羧甲基纤维素(CMC)和聚乙二醇(PEG)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用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GDEP)引发制备羧甲基纤维素/聚乙二醇/丙烯酸(CMC/PEG/AA)高吸水性复合材料。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 在水溶液中,以丙烯酸(AA)、羧甲基纤维素(CMC)和聚乙二醇(PEG)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用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GDEP)引发制备羧甲基纤维素/聚乙二醇/丙烯酸(CMC/PEG/AA)高吸水性复合材料。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热重分析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复合材料在蒸馏水、雨水、0.9%NaCl溶液、黄河水和自来水中的溶胀行为。结果表明,CMC、PEG和AA发生接枝共聚形成高吸水性复合材料,组分间相容性好,表面出现深浅不均匀的沟壑、孔洞和凹槽,热稳定性能良好;复合材料在蒸馏水、雨水和0.9%NaCl溶液中的最大平衡溶胀率分别约为935 g/g、689 g/g、78 g/g;在黄河水和自来水中溶胀动力学行为表现出过溶胀平衡特性,即材料先发生溶胀,达最大值后再逐渐消溶胀到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纤维素 聚乙二醇 丙烯酸 高吸水性复合材料 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 溶胀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引发制备高吸油树脂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姣姣 杨武 +4 位作者 郭昊 杨康 谢丽华 马润恬 杨福生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0-155,160,共7页
以甲基丙烯酸丁酯(BMA)和苯乙烯(St)为单体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采用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在水溶液中引发合成了聚甲基丙烯酸丁酯-苯乙烯树脂,研究了放电电压、聚合温度、交联剂用量、单体配比等影响树脂对有机溶剂... 以甲基丙烯酸丁酯(BMA)和苯乙烯(St)为单体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采用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在水溶液中引发合成了聚甲基丙烯酸丁酯-苯乙烯树脂,研究了放电电压、聚合温度、交联剂用量、单体配比等影响树脂对有机溶剂吸收性能的因素,并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对树脂的结构,热稳定性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最佳合成条件下制备的树脂对四氯化碳、氯仿、苯、甲苯、二甲苯等均有较好的吸收,吸附容量分别达到41.02、55.86、43.98、32.03、30.02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 悬浮聚合 高吸收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辉光放电电解降解水体中阳离子桃红FG的机理 被引量:4
16
作者 陆泉芳 俞洁 +1 位作者 杨彩玲 李敏睿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664-2671,共8页
用辉光放电电解(GDE)技术对模拟染料废水阳离子桃红FG的降解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发射光谱法测定了GDE产生的活性粒子,用紫外光谱和总有机碳(TOC)分析仪研究了不同放电时间下的脱色率和去除率,用电导率仪和酸度计测定了降解过程中溶液... 用辉光放电电解(GDE)技术对模拟染料废水阳离子桃红FG的降解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发射光谱法测定了GDE产生的活性粒子,用紫外光谱和总有机碳(TOC)分析仪研究了不同放电时间下的脱色率和去除率,用电导率仪和酸度计测定了降解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和pH的变化,同时用离子色谱对降解中间产物进行了分析。结合各种分析结果,探讨了GDE降解阳离子桃红FG的机理。结果表明,在最佳电压600 V时,溶液中产生HO·、O·、H·等高活性粒子;放电120 min时,200 ml 20 mg/L阳离子桃红FG的脱色率和TOC去除率分别可达99.0%和72.6%;降解液pH先减小后增大,电导率存在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离子色谱测试表明,降解过程中产生多种有机小分子酸。羟基自由基(HO·)对阳离子桃红FG的降解起关键作用,GDE降解阳离子桃红FG的机理为:HO·作用下助色基团键断裂,产生酚类等中间产物,然后继续被降解为醌和小分子有机酸,最终矿化为Cl^-、NO_3^-、CO_2和H_2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光放电电解 等离子体 染料 废水 降解 羟基自由基 降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_(p)/Al二维超声复合电解/放电加工的表面生成机理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晶 陈湾湾 朱永伟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0-47,共8页
针对复合材料高质量的加工要求,结合各加工技术的优点,本文提出二维超声复合电解/放电加工技术(2UECM/EDM),并对其表面生成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利用二维超声辅助磨削加工时单磨粒的运动轨迹对加工表面沟槽的加宽作用和电解/放电加工的整... 针对复合材料高质量的加工要求,结合各加工技术的优点,本文提出二维超声复合电解/放电加工技术(2UECM/EDM),并对其表面生成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利用二维超声辅助磨削加工时单磨粒的运动轨迹对加工表面沟槽的加宽作用和电解/放电加工的整平作用,通过研磨面积比(δ_(s))来分析复合材料表面形貌和表面粗糙度(Ra)的变化规律,并进行了复合材料SiC_(p)/Al维超声复合电解/放电加工的表面生成机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单周进给距离、电压和二维超声振幅等参数影响加工表面质量。其中,表面粗糙度与磨粒单周进给距离的变化趋势一致;较高电压时电解/放电加工效应显著,导致增强颗粒裸露进而增加了Ra;轴向和切向二维振动共同作用下显著增大δ_(s)值,而其值在1.8附近时Ra出现明显的转折变化趋势。因此,当δ_(s)大于1.8时的工具和工件振幅以及较低电压参数,加工时对增强颗粒的拖曳和碾压可以显著降低表面不平度、较大幅度提高工件表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超声 电解/放电加工 表面粗糙度 表面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极接触辉光放电电解法降解水中C_(4)~C_(8)全氟羧酸
18
作者 于彻 张超 +4 位作者 李佳骏 高荣荣 温晓 尹凤超 杨海明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21-427,共7页
采用阳极接触辉光放电电解(ACGDE)法降解水中C_(4)~C_(8)全氟羧酸(PFCAs),考察了PFCAs降解反应的影响因素、反应动力学和反应机理。结果表明,ACGDE可将全氟辛酸(PFOA)等PFCAs降解,240 min后,PFOA的去除率可达90.0%,脱氟率可达38.2%。随... 采用阳极接触辉光放电电解(ACGDE)法降解水中C_(4)~C_(8)全氟羧酸(PFCAs),考察了PFCAs降解反应的影响因素、反应动力学和反应机理。结果表明,ACGDE可将全氟辛酸(PFOA)等PFCAs降解,240 min后,PFOA的去除率可达90.0%,脱氟率可达38.2%。随着PFCAs碳链的变短,ACGDE对PFCAs的降解效果变差。溶液pH升高和有机污染物吡啶的存在均有利于PFOA降解。引发PFOA降解的主要活性物质是H·/水合电子。PFCAs的降解和脱氟过程均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PFOA降解过程中的主要中间产物为其他短链PFCAs,降解机理主要是e_(aq-)攻击C—F键对其进行脱氟降解,生成碳链更短的PFCAs。短碳链PFCAs降解是PFOA降解的控制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辛酸 阳极接触辉光放电电解 还原 脱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钨材料环形微槽电解电火花加工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余浩 刘桂贤 +1 位作者 张永俊 周佐霖 《航空制造技术》 2019年第11期47-54,共8页
为解决氙灯钨阳极表面密集环形微槽加工的技术问题,提出了采用RC电源,在超低电导率下电解电火花加工纯钨表面微沟槽的方法。研究在RC电源下,不同电解液类型下的电解电火花加工特性。首先,通过电化学工作站测量纯钨材料在不同电解液类型... 为解决氙灯钨阳极表面密集环形微槽加工的技术问题,提出了采用RC电源,在超低电导率下电解电火花加工纯钨表面微沟槽的方法。研究在RC电源下,不同电解液类型下的电解电火花加工特性。首先,通过电化学工作站测量纯钨材料在不同电解液类型下的极化曲线,分析不同电解液类型的初腐蚀电位。为研究加工过程形成的气泡对加工的影响规律,通过高速摄像仪对不同工艺条件下加工区域的气泡形成与分布进行观察。最后,采用自主研制的试验装置开展了纯钨棒材表面环形微沟槽电解电火花加工工艺试验,分析工作液成分、电导率、转速和电压不同参数对加工特性的影响规律。在极间电压60V,转速500r/min,电导率为50μS/cm的NaOH电解液下加工了槽宽为50.97μm,槽深为17.31μm的微沟槽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钨 电解放电加工 RC电源 微槽 气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复合多能场加工技术研究综述
20
作者 朱永伟 陈美伶 +2 位作者 韩昇 胡辰 赵建社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53,共16页
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难加工材料、异形面零部件得到广泛应用,传统切削技术难以(或不能)解决不断涌现的加工难题。超声、激光、放电及电解加工等特种加工方法可有效解决此类技术难题。单一加工技术各有优点,但均有其局限性,如切削加工高... 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难加工材料、异形面零部件得到广泛应用,传统切削技术难以(或不能)解决不断涌现的加工难题。超声、激光、放电及电解加工等特种加工方法可有效解决此类技术难题。单一加工技术各有优点,但均有其局限性,如切削加工高硬材料难度大,加工效率及精度差;超声加工只对硬脆性材料效果显著;放电成形及线切割加工总体效率较低且有表面变质层;常规参数电解加工精度不够高且存在环境保护问题。在实践中,将超声效应有效辅助/复合的多能场加工方法具有多技术复合优势。本文针对超声辅助切削、超声辅助激光、超声复合放电、超声复合电解及超声复合机械–电解–放电等多能场加工的机理、技术特点及应用现状进行系统分析与综述。超声辅助切削加工可显著减小切削力、切削热,改善排屑条件,减小(或避免)加工表面缺陷,有效提高加工精度与效率;超声辅助激光加工可有效解决产物排出及表面质量问题;超声复合放电加工可在保证加工精度的同时有效提高加工效率,同时超声的抛磨作用可改善放电加工表面质量;因超声效应可增强和改善电解极间作用效果,提高材料电解去除的非线性,超声复合电解加工在具有较好的加工速度及表面质量的同时,加工精度可得到明显提高;超声复合机械–电解–放电等多能场加工方法的参数相互作用可“存利去弊”,具有多技术复合优势。通过多能场各参数的优化协调,可对不同性能材料与加工要求的难加工零部件实现优化加工。本文对超声辅助/复合多能场加工特点、技术指标及实际应用进行了较系统的归纳与总结,分析其存在问题,探讨有效解决措施,对未来的相关研究工作进行分析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加工 复合电加工 机械–电解放电 辅助切削 多能场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