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入栓塞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临床治疗策略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泽群 何旭英 +6 位作者 李西锋 张炘 方钦锐 朱国辉 李维 李辉 段传志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94-297,共4页
目的分析和总结后循环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至2015年3月介入栓塞治疗21例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术前均经DSA检查证实为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Hunt-Hess动脉瘤临床分级0~... 目的分析和总结后循环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至2015年3月介入栓塞治疗21例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术前均经DSA检查证实为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Hunt-Hess动脉瘤临床分级0~Ⅱ级12例,Ⅲ~Ⅳ级9例。单纯弹簧圈栓塞16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5例。结果 17例完全致密栓塞(100%栓塞),4例接近完全栓塞(95%栓塞),术中无动脉瘤破裂。根据Glasgow预后量表(GOS)评分,术前15分、13~14分、9~12分、3~8分者分别为9例、3例、2例、7例,术后15分、13~14分、3~8分者分别为13例、5例、3例。18例患者术后随访6~48个月,15例无复发,2例于术后6个月,1例于术后12个月复发。全部患者均无再出血。结论介入栓塞术是治疗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的安全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 介入栓塞 电解式可脱弹簧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GDC栓塞术中破裂的原因分析及处理(附8例报告) 被引量:10
2
作者 许奕 刘建民 +4 位作者 洪波 赵文元 黄清海 王文仲 周晓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40-441,共2页
目的 分析8例颅内动脉瘤在弹簧圈栓塞治疗过程中发生破裂的原因,提出防治对策。方法 均采用全身麻醉、电解式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6例术中出血经继续填塞止血,1例术后CT证实术中出血,1例麻醉后造影证实出血未进一步治... 目的 分析8例颅内动脉瘤在弹簧圈栓塞治疗过程中发生破裂的原因,提出防治对策。方法 均采用全身麻醉、电解式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6例术中出血经继续填塞止血,1例术后CT证实术中出血,1例麻醉后造影证实出血未进一步治疗。结果5例致密填塞,2例部分填塞,1例未填塞。4例恢复好,1例轻残,3例死亡。结论 术中出血与手术操作、动脉瘤和载瘤动脉、麻醉有关,继续填塞可以挽救大部分病人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电解式可弹簧圈 术中出血 防治 原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破裂的颅内多发性动脉瘤 被引量:5
3
作者 万杰清 李善泉 +3 位作者 Young-Joon Kim 熊文浩 郑彦 罗其中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36-438,共3页
目的 评估电解式可脱性铂金弹簧圈(GDC)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首发症状的颅内多发性动脉瘤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1998年1月至2000)年5月经血管内栓塞治疗的20例颅内多发性动脉瘤病人,共44个动... 目的 评估电解式可脱性铂金弹簧圈(GDC)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首发症状的颅内多发性动脉瘤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1998年1月至2000)年5月经血管内栓塞治疗的20例颅内多发性动脉瘤病人,共44个动脉瘤。12例病人中所有动脉瘤都在前循环,8例病人至少有1个动脉瘤在后循环。根据Hunt和Hess评分,Ⅰ级4例,Ⅱ级7例,Ⅲ级6例,Ⅳ级3例。结果 18例病人1次治疗将所有动脉瘤栓塞,其余2例在1周内分2次治疗。43个(97.6%)动脉瘤得以完全栓塞(占59%)和次全栓塞(占38.6%),与操作有关的并发症为5%,无死亡病例。临床随访平均10个月,无再出血,GOS评分Ⅰ和Ⅱ级18例。结论GDC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首发症状的颅内多发性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并应尽可能在1次治疗中将所有动脉瘤栓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多发性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电解式可性铂金弹簧圈 栓塞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GDC栓塞治疗效果的多因素法建立
4
作者 陶英群 白如林 +3 位作者 黄承光 陈左权 张光霁 熊林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01-403,共3页
目的 建立一种评估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效果的多因素分析方法。方法 选择近期资料收集齐全的应用电解式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治疗的62例颅内动脉瘤病人,根据可能与疗效有关的26个临床指标,建立数据库,采用多变量资料统计方法,应用医... 目的 建立一种评估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效果的多因素分析方法。方法 选择近期资料收集齐全的应用电解式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治疗的62例颅内动脉瘤病人,根据可能与疗效有关的26个临床指标,建立数据库,采用多变量资料统计方法,应用医学统计软件SAS6.12版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有五项临床指标被证实有统计学意义,分别是Hunt-Hess分级、载瘤动脉是否闭塞、高血压或糖尿病病史、昏迷史、是否出现血管痉挛。并根据临床治疗结果建立相应的概率方程。经回代检验总正确率72.58%。结论 该多因素分析方法可用于对颅内动脉瘤病人栓塞治疗的结果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电解式可弹簧圈 多因素法 栓塞疗法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