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卒中患者口期和咽期吞咽功能改变与误吸的相关性:基于电视透视吞咽检查 被引量:8
1
作者 李振亚 孙洁 +1 位作者 郭鹏飞 王光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33-939,共7页
目的基于电视透视吞咽检查(VFSS)分析脑卒中患者口期和咽期吞咽功能改变与误吸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放射科行VFSS的240例脑卒中患者的造影录像资料,依据Rosenbek渗漏/误吸量表(PAS)将其... 目的基于电视透视吞咽检查(VFSS)分析脑卒中患者口期和咽期吞咽功能改变与误吸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放射科行VFSS的240例脑卒中患者的造影录像资料,依据Rosenbek渗漏/误吸量表(PAS)将其分为误吸组(n=108,≥5级)和非误吸组(n=132,<5级),采用吞咽障碍造影评分量表比较两组口期和咽期的吞咽功能改变。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对误吸发生的病理机制进行分析。结果两组VFSS表现在口唇闭合不全、食团成型障碍、吞咽失用、舌与硬腭接触不全、食团后漏、口腔运送时间延长、咽期吞咽启动延迟、会厌折返障碍、梨状窝残留和咽后壁残留均有显著性差异(χ2>5.802,P<0.05)。口腔运送时间延长(OR=3.964,P=0.036)、咽期吞咽启动延迟(OR=5.684,P<0.001)、会厌折返功能障碍(OR=11.571,P<0.001)和梨状窝食物残留(OR=4.524,P=0.002)与误吸相关。结论口腔运送时间延长、咽期启动延迟、会厌折返障碍、梨状窝残留是导致脑卒中患者发生误吸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误吸 电视透视吞咽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透视下吞咽能力检查在口咽期吞咽障碍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万萍 Ding Ruiying +3 位作者 祝乐群 黄立 张宏 黄昭鸣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12期1107-1111,共5页
目的分析吞咽障碍患者电视透视下吞咽能力检查(VFSS)结果。方法 16例知情同意吞咽障碍患者接受VFSS检查。分别采用稀钡餐(50%w/v)、稠钡餐(270%w/v)、饼干沾稠钡餐进行咀嚼测试。一口量为10 ml。采用正位、侧位动态造影测试,依次观察双... 目的分析吞咽障碍患者电视透视下吞咽能力检查(VFSS)结果。方法 16例知情同意吞咽障碍患者接受VFSS检查。分别采用稀钡餐(50%w/v)、稠钡餐(270%w/v)、饼干沾稠钡餐进行咀嚼测试。一口量为10 ml。采用正位、侧位动态造影测试,依次观察双侧梨状窝对称情况、口期时长、咽期起始时间、咽期时长、滞留、误吸及其时间、剂量等。结果 5例为口期吞咽障碍;3例为咽期吞咽障碍,显示存在咽期起始迟缓,并且有1例表现为吞咽后误吸;8例为口咽期吞咽障碍,其中5例不伴误吸,3例伴有误吸,其中2例为安静误吸,1例表现为吞咽前误吸,1例表现为吞咽后误吸(梨状窝滞留引起),1例无法判断误吸时间。4例误吸患者中,3例存在钡剂25%以上的重度误吸,1例存在5%的轻度误吸,同时配合吞咽康复治疗。结论 VFSS检测可为制订吞咽障碍的康复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电视透视下吞咽能力检查 吞咽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异常模式 被引量:21
3
作者 张婧 周筠 +3 位作者 徐晓彤 周海 赵性泉 王拥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093-1095,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脑卒中后吞咽器官在X线透视下是否存在不同的异常运动模式。方法:对80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进行电视透视检查,吞咽60%W/V液体钡剂5ml,对吞咽器官的异常运动进行定性和定量测量,区分不同模式。结果: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患... 目的:初步探讨脑卒中后吞咽器官在X线透视下是否存在不同的异常运动模式。方法:对80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进行电视透视检查,吞咽60%W/V液体钡剂5ml,对吞咽器官的异常运动进行定性和定量测量,区分不同模式。结果: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患者表现出三种不同的吞咽模式,分别为以舌肌无力为主的口腔期吞咽困难、以舌骨及喉结构复合体运动保留的咽期运动损伤模式、以舌骨及喉结构运动分离为主的吞咽异常。结论: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有多种模式,可能与病变部位有关。明确不同的模式有助于采用不同的康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困难 电视透视检查 吞咽模式 舌骨喉复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病灶部位与吞咽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婧 杨雅琴 +2 位作者 王春雪 赵性泉 王拥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63-966,共4页
目的明确脑卒中不同病灶部位与吞咽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05年6月~2007年4月间连续入住卒中单元的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记录入院后患者头MRI所显示的陈旧及新卒中病灶的部位并进行分类。电视透视检查(VF)明确有无吞咽... 目的明确脑卒中不同病灶部位与吞咽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05年6月~2007年4月间连续入住卒中单元的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记录入院后患者头MRI所显示的陈旧及新卒中病灶的部位并进行分类。电视透视检查(VF)明确有无吞咽异常及误吸。分析病灶部位与吞咽障碍及误吸之间的关系。结果满足条件者共211例,同时获得VF评估资料以及头MRI资料的患者共有169例。159例存在吞咽功能损伤,误吸94例。口期异常72例(9例缺失),咽期异常150例。不同卒中病灶间出现吞咽障碍及误吸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延髓损伤有易于误吸的趋势(P=0.056)。幕上(P=0.028)和延髓以上(P=0.005)损伤容易造成口期异常。结论大脑皮质、皮质下白质、脑干及小脑的损伤,包括单侧半球损伤均可导致吞咽障碍和误吸。延髓损伤可能容易导致误吸,幕上或延髓水平以上的损伤容易造成口期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损伤部位 电视透视检查 吞咽障碍 误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对不良结局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婧 王拥军 张姗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4年第9期536-539,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及电视透视检查下特征对误吸、安静误吸、肺炎、营养状态等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对临床评定及电视透视检查下的各种表现分别与穿透、误吸、安静误吸、住院期间肺炎、出院时营养状态分级等作 χ2 检验 ,以有统计学意义的表... 目的探讨临床及电视透视检查下特征对误吸、安静误吸、肺炎、营养状态等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对临床评定及电视透视检查下的各种表现分别与穿透、误吸、安静误吸、住院期间肺炎、出院时营养状态分级等作 χ2 检验 ,以有统计学意义的表现为自变量对结局作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临床表现可预测某些电视透视检查下的特征。并得出能够预测误吸、安静误吸、住院期间的肺炎及出院时的营养状态的临床表现和电视透视检查表现。结论了解临床和影像学检查对误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困难 电视透视检查 临床评定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尿管球囊扩张术对脑卒中后环咽肌失驰缓症的疗效及随访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袁春兰 彭化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76-979,共4页
目的探讨导尿管球囊扩张术在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症所致吞咽障碍中的治疗作用及随访情况。方法共选取28例经电视透视下吞咽功能检查(VFSS)诊断为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症的吞咽障碍患者,应用14号导尿管球囊,采用注水方式使球囊充盈以扩... 目的探讨导尿管球囊扩张术在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症所致吞咽障碍中的治疗作用及随访情况。方法共选取28例经电视透视下吞咽功能检查(VFSS)诊断为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症的吞咽障碍患者,应用14号导尿管球囊,采用注水方式使球囊充盈以扩张环咽肌,同时辅以神经肌肉电刺激、常规吞咽康复训练。治疗终点为恢复经口进食或治疗已满6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终点时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及吞咽造影检查,1年后随访。结果在导尿管球囊扩张治疗终点,28例患者中有22例恢复经口进食普通饮食,包括固体食物、流质物及水,24例可进食糊状食物,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吞咽造影中,治疗后咽通过时间缩短(P<0.05);VFSS吞咽障碍程度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终点时VFSS疗效评价显示总有效率达89.28%。1年后随访发现,23例(82.14%)患者均能从口进食普通食物;12例患者咽通过时间、吞咽障碍程度评分已接近正常。结论导尿管球囊扩张术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导致的吞咽功能障碍,且具有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尿管球囊扩张术 脑卒中 环咽肌失弛缓症 吞咽障碍 电视透视下吞咽能力检查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