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电视观众的期待视野 |
吕萌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4
|
|
2
|
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志电视观众研究 |
陈新民
马瀚
|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3
|
|
3
|
试论电视观众的非审美心理 |
盘剑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
1995 |
0 |
|
4
|
电视节目和电视观众 |
牟彦彦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1982 |
1
|
|
5
|
电视观众收视行为和心理的研究 |
彭聃龄
黄方明
何芳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3
|
|
6
|
电视播音员与电视观众的非语言交流 |
肖晓琳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1987 |
0 |
|
7
|
张拓 电视观众的筑梦人 |
迩半坡
|
《绿色中国》
|
2015 |
0 |
|
8
|
他对大自然的真情赢得了亿万电视观众的爱心 |
析智
|
《绿色大世界》
|
1995 |
0 |
|
9
|
观众对“电视纪实”的审美心态和需求 |
高雄杰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10
|
观众区位与电视改革 |
郭五林
|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1
|
中国内地电视电影文本创作、媒介传播与观众接受发展困局 |
康婕
|
《电影评介》
|
2011 |
0 |
|
12
|
现场观众──电视综艺晚会的“第二演员” |
黄恺
石树源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2
|
|
13
|
现场观众在电视娱乐节目中的作用 |
武斌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0 |
|
14
|
中国电视剧中的地域文化 |
萧盈盈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3
|
|
15
|
电视新闻播音的时代感——以罗京播音风格为例 |
任悦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3
|
|
16
|
电视“关注人”的革命 |
杨君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0
|
|
17
|
论电视纪录美学(上) |
胡智锋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
1993 |
12
|
|
18
|
变迁中的电视受众心理及其社会属性分析 |
郑欣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9
|
|
19
|
电视栏目定位议刍议 |
王彩平
|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20
|
电视法制节目的类型分析 |
李毅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