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文化影响力的本质特征 被引量:9
1
作者 曾志华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15,共5页
电视节目主持人文化影响力,从本质上来说,它既是一种权力,是电视权力的"软化"表现;又是一种效果,是电视文化经由主持人作用于受众的传播效果;还是一种价值,是主持人的文化价值在使用价值上的价值体现。吸引力、感染力、渗透... 电视节目主持人文化影响力,从本质上来说,它既是一种权力,是电视权力的"软化"表现;又是一种效果,是电视文化经由主持人作用于受众的传播效果;还是一种价值,是主持人的文化价值在使用价值上的价值体现。吸引力、感染力、渗透力、支配力是电视节目主持人文化影响力的本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节目主持人 吸引力 感染力 渗透力 支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表演性——兼析当下节目主持低俗化、庸俗化的根由 被引量:4
2
作者 魏南江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8-81,共4页
电视节目主持是否具有"表演性",曾是上世纪90年代那场著名的"倪萍现象"讨论中的重要议题并引起过业界的关注,但当时未能深入讨论开去,竟成为一个"空悬"理论搁置至今。随着节目主持实践的不断发展,主持人... 电视节目主持是否具有"表演性",曾是上世纪90年代那场著名的"倪萍现象"讨论中的重要议题并引起过业界的关注,但当时未能深入讨论开去,竟成为一个"空悬"理论搁置至今。随着节目主持实践的不断发展,主持人在节目主持中不仅需要表演,从某种角度讲,电视节目主持就是一门表演的艺术,且这门艺术根据其节目类型、节目定位及主持人风格的不同,可以由两种表演形式构成,即"公共表演"和"戏剧表演"。公共表演式主持可以促使主持人严肃地限制自己的"前区"行为,更好地进行有效传播;戏剧表演式主持是当今戏剧审美思潮的结果,同时也为节目主持实践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操作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节目主持人 公共表演 戏剧表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写作能力对电视节目主持人口语表达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谢静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4-146,共3页
写作能力是主持人应当掌握的重要能力之一。因此,提高写作能力是电视节目主持人亟待解决的问题。写作能力能促进主持人的有声语言表达。通过写作,能促进主持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编码能力的提高。文字语言和口语是语言的两大分支,两者能... 写作能力是主持人应当掌握的重要能力之一。因此,提高写作能力是电视节目主持人亟待解决的问题。写作能力能促进主持人的有声语言表达。通过写作,能促进主持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编码能力的提高。文字语言和口语是语言的两大分支,两者能相互影响、相互转换。在大脑的指挥下,写作的成果都能采用说话的方式转变成有声语言,因此写作能力的提高能够促进口语、尤其是即兴口语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 电视节目主持人 有声语言 促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被引量:2
4
作者 周涛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72-73,共2页
关键词 角色定位 电视节目主持人 主持人形象 人的角色 “多样化” 电视新闻 主持风格 观众 感到格格不入 中国古典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电视节目主持人转型思考 被引量:4
5
作者 肇燮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1-103,共3页
电视节目主持人是指通过电视等媒体平台,综合运用"视听演"等形式,以有声语言和副语言为主要传播手段的节目议程的控制者和进程的驾驭者,他是媒体与受众之间进行联系的"人物化"纽带。主持人是电视节目的关键一环和核心要素,是主持人... 电视节目主持人是指通过电视等媒体平台,综合运用"视听演"等形式,以有声语言和副语言为主要传播手段的节目议程的控制者和进程的驾驭者,他是媒体与受众之间进行联系的"人物化"纽带。主持人是电视节目的关键一环和核心要素,是主持人赋予了节目生命和灵魂。节目不是主持人个人的,但节目是有个性的,而这个个性也在血脉中与主持人的气质天然的契合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节目主持人 新媒体时代 节目策划 副语言 创作理论 主持风格 媒体平台 综艺节目 节目类型 南京零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节目主持人能力构成分析——基于一种“树形”素质能力模型的视角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毅涛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5-89,共5页
本文从心理学能力(智力)分层理论出发,对众说纷纭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各种专业能力做了系统的梳理,并归纳为一种"树形"的素质能力模型。该模型把"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能力"看作一种有层次的综合能力系统,该系统主要分... 本文从心理学能力(智力)分层理论出发,对众说纷纭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各种专业能力做了系统的梳理,并归纳为一种"树形"的素质能力模型。该模型把"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能力"看作一种有层次的综合能力系统,该系统主要分成三个层次:智力、素质、专业技能。其中,智力、素质具有根本性、基础性作用,技能具有鲜明的外显性。通过这一视角,本文旨在科学、全面地认识电视节目主持人这一新兴的职业或专门岗位所应具备的多方面能力,以期为业界和学界客观地看待主持人现象及播音主持艺术教育,提供一个可行的理论模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节目主持人 能力构成 素质能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电视节目主持人职业寿命的几个因素 被引量:2
7
作者 杨莅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25-126,共2页
关键词 培养机制 创造力 思想观念 电视节目主持人 职业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传播模式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潇潇 《当代传播》 2004年第6期53-54,共2页
本文提出了"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传播模式",试图用图解的方式简约、系统地表述电视节目主持人在大众传播过程中的特性、功能和所处的位置。
关键词 电视节目主持人 传播模式 大众传播 表述 过程 方式 图解 系统 节日 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湘文化背景下湖南电视节目主持人群体特征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麻敏 李燕湘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84-185,共2页
湖南电视节目主持人是湖南电视文化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97年《快乐大本营》主持人李湘、何炅的主持风格在学界引起争议,到目前对于以"天天兄弟"、"快乐家族"为代表的主持群的研究,湖南电视节目主持人一次次引... 湖南电视节目主持人是湖南电视文化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97年《快乐大本营》主持人李湘、何炅的主持风格在学界引起争议,到目前对于以"天天兄弟"、"快乐家族"为代表的主持群的研究,湖南电视节目主持人一次次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和讨论。本文通过梳理湖南电视节目主持人生存的文化环境--湖湘文化的特点,进一步探析湖南主持人群体的深层心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湘文化 湖南电视 湖南电视节目主持人 群体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舆论语境下电视节目主持人传播优势探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贾毅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1-147,共7页
在明确舆论、舆论引导的特征和转型期中国社会舆论引导必须性的基础上,辨析电视节目主持人所具备的各种与舆论引导密切关联的传播特征,包括:公共媒介中的人际传播、意见信息的常态传播、时间与空间的跨度传播、体验经济下的体验传播等... 在明确舆论、舆论引导的特征和转型期中国社会舆论引导必须性的基础上,辨析电视节目主持人所具备的各种与舆论引导密切关联的传播特征,包括:公共媒介中的人际传播、意见信息的常态传播、时间与空间的跨度传播、体验经济下的体验传播等。节目主持人的传播特征和地位又授予了他们媒介信息的控制权,同时也就具有了控制舆论焦点、调节舆论走向的特权。这些使得电视节目主持人成为影响和引导公共舆论的优势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舆论 电视节目主持人 舆论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言电视节目主持人刍议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怡淼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1期154-155,171,共3页
主持人用方言主持节目只是节目主持中的个案,不会影响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普通话和方言的语言地位平等互补,推广普通话并不意味着要消亡方言。方言电视节目、方言主持人的存在是现代受众意识的完美阐释,也是方言自身的特点决定。针... 主持人用方言主持节目只是节目主持中的个案,不会影响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普通话和方言的语言地位平等互补,推广普通话并不意味着要消亡方言。方言电视节目、方言主持人的存在是现代受众意识的完美阐释,也是方言自身的特点决定。针对目前方言节目主持人的现状,要做到:宁缺毋滥,控制数量;关注主持人自身的综合素质;寻求方言节目跨区域发展的新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 普通话 电视节目主持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戏曲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形象建构 被引量:1
12
作者 彭晓燕 《电影评介》 2014年第Z1期84-85,共2页
戏曲与电视是两种全然不同的文化形态,属两个不同的学科领域。戏曲与电视这两种文化艺术形态的"联姻"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并且两者"结缘"产生了独特的文化互补价值。事实上,当中华戏曲这一古老的艺术形... 戏曲与电视是两种全然不同的文化形态,属两个不同的学科领域。戏曲与电视这两种文化艺术形态的"联姻"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并且两者"结缘"产生了独特的文化互补价值。事实上,当中华戏曲这一古老的艺术形态在时代的发展历程中逐渐被边缘化,众多学者和业界人士希冀电视这一大众传播媒介能够赋予古老的戏曲以"新生"时,一些新的、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便摆在了众人面前。我们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节目主持人 形象建构 两种文化 主持人形象 电视语言 《实话实说》 主持人语言 《梨园春》 播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节目主持人人力资本投资研究
13
作者 谭谊 颜婷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8-119,共2页
电视节目主持人是电视产业中最为稀缺的资源,其人力资本的投资与开发已成为业界和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在探讨了电视节目主持人人力资本投资的主体以及投资途径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我国电视节目主持人人力资本投资存在的问题,并提... 电视节目主持人是电视产业中最为稀缺的资源,其人力资本的投资与开发已成为业界和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在探讨了电视节目主持人人力资本投资的主体以及投资途径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我国电视节目主持人人力资本投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节目主持人 人力资本 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节目主持人是一个危险的行当
14
作者 徐舫州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8-50,共3页
关键词 电视节目主持人 综艺节目 文化素养 屏幕形象 以意逆志 文化现象 文化视点 文化品位 电视综艺晚会 电视节目制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电视节目主持人话语的模糊限制策略
15
作者 刘婷婷 徐加新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5-86,共2页
模糊性是人类自然语言的重要特性。模糊限制语(hedges)作为一种最普遍、最典型的模糊语言,在交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电视节目主持人话语的分析,发现电视节目主持人会能动地使用模糊限制语对自己的话语... 模糊性是人类自然语言的重要特性。模糊限制语(hedges)作为一种最普遍、最典型的模糊语言,在交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电视节目主持人话语的分析,发现电视节目主持人会能动地使用模糊限制语对自己的话语进行修正,以顺应主持语境,增强与观众的互动力度,同时提高主持话语的可接受度。模糊限制策略的使用强化了主持效果,帮助主持人与观众达成和谐的人际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节目主持人 模糊限制语 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感言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捷 田永明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07-109,共3页
关键词 电视节目主持人 电视主持人 个性化 平民化 大赛 参赛者 电视传播 电视受众 社会主义文化 “三个代表”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特质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利娜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29-130,共2页
关键词 电视节目主持人 经济类 文艺类节目 节目内容 人格魅力 专业态度 观众 个性魅力 身体语言 专业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作用空间 被引量:2
18
作者 贾静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33-134,共2页
关键词 运作机制 电视节目主持人 作用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唤中的思考──“荣事达”杯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给新世纪提出的课题 被引量:3
19
作者 尹力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9-52,共4页
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首届“荣事达”杯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从2000年夏开始至2001年春结束,历时近1年,其间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参与,成为跨世纪中国电视媒体活动中的一大盛事。应当说,大赛取得了较为圆满的成果。如... 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首届“荣事达”杯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从2000年夏开始至2001年春结束,历时近1年,其间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参与,成为跨世纪中国电视媒体活动中的一大盛事。应当说,大赛取得了较为圆满的成果。如何评价此次大赛,如何看待此次大赛带给业内外的较大冲击,大赛给予未来中国电视特别是主持人事业将带来多少令人深思的问题?本刊专门为此邀请了有关此次大赛的组织者、评委、研究者和获奖者等,就此次大赛及相关问题,分别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表了他们各自的感受、见解与思考。 参与此次“个案研究”的人员名单如下: 尹力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专题部主任,主任编辑,本次大赛主要组织者 吴郁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教授,本次大赛评委 曾志华  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副教授,主持人研究者 撒贝宁 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生,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主持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节目主持人 荣事达 新世纪 思维方式 个性化 大赛 外语测试 中国电视 文化积淀 选拔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电视节目主持人话语权的思考 被引量:3
20
作者 陶皆良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1-133,共3页
进入而立之年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其人数之多、影响面之广,特别是众多公众人物及少数电视"名嘴"的出现,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现象。但就主持人行使话语权来说,失语和表演话语者居多,乱语现象也常常出现,虽属少数,但影响较大。本文对主持... 进入而立之年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其人数之多、影响面之广,特别是众多公众人物及少数电视"名嘴"的出现,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现象。但就主持人行使话语权来说,失语和表演话语者居多,乱语现象也常常出现,虽属少数,但影响较大。本文对主持人话语权的思考,是基于笔者对主持人节目的长期关注和近年监看电视节目的感悟,仅作引玉之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节目主持人 话语权 主持人节目 公众人物 话语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