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CT引导下微弹簧圈定位技术在电视胸腔镜外科手术切除孤立性肺结节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
7
1
作者
曾德更
符莉莉
+2 位作者
黄淑芳
黎亮
蔡亲磊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3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微弹簧圈定位技术在电视胸腔镜外科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切除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用VATS切除的86例SPN...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微弹簧圈定位技术在电视胸腔镜外科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切除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用VATS切除的86例SPN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是否采用CT引导下微弹簧圈定位技术将其分为定位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哌替啶用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总住院费用)、病理检查结果(肺癌、不典型瘤样增生、错构瘤、炎性病变检出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定位组患者手术时间和切口长度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_均<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哌替啶用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总住院费用及肺癌、不典型瘤样增生、错构瘤、炎性病变检出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_均> 0.05)。结论 VATS切除SPN中使用CT引导下微弹簧圈定位技术,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和切口长度,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弹簧圈
电视胸腔镜外科手术
孤立性肺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胸腔镜下双钢板与单钢板Nuss手术治疗13至18岁漏斗胸患者的疗效对比研究
2
作者
辛鹏鸽
牟亚汝
+5 位作者
丁奕名
牛泽永
周玉
宋国鑫
李爱武
王健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6-361,共6页
目的总结胸腔镜下双钢板Nuss手术治疗13至18岁漏斗胸患者的可行性与手术经验, 并比较其与单钢板Nuss手术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小儿外科2019年1月至2023年9月行胸腔镜下双钢板Nuss手术矫形的66例13至18岁漏斗胸患...
目的总结胸腔镜下双钢板Nuss手术治疗13至18岁漏斗胸患者的可行性与手术经验, 并比较其与单钢板Nuss手术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小儿外科2019年1月至2023年9月行胸腔镜下双钢板Nuss手术矫形的66例13至18岁漏斗胸患者临床资料(为双钢板组), 并与本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行单钢板Nuss手术的62例13至18岁漏斗胸患者(为单钢板组)进行对比, 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效果、钢板移位发生率以及并发症情况, 分析两种术式的疗效差异。结果两组12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与单钢板组相比, 双钢板组手术时间延长[(105.68±17.47)min比(87.42±15.83)min, t=6.184], 术后疼痛时间缩短[(3.21±1.00)d比(4.97±1.40)d, t=-8.193], 钢板移位发生率降低[ 0比8.06%(5/62), χ2=4.713], 疗效优秀率更高[93.94%(62/66)比82.26%(51/62), χ2=4.217],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7.52±3.19)mL比(7.05±3.17)mL, t=0.830]、术后住院时间[(7.89±1.52)d比(8.31±1.46)d, t=1.561]、术后发热时间[(1.41±1.25)d比(1.71±1.15)d, t=-1.411]及总体并发症发生率[24.24%(16/66)比25.80%(16/62), χ2=0.042]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下双钢板Nuss手术治疗13至18岁漏斗胸患者安全、有效, 较单钢板Nuss手术, 有术后疼痛时间短、钢板移位发生率低、疗效更好等优势, 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斗胸
青少年
外科手术
NUSS
手术
方法
电视胸腔镜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比CT引导肺结节定位针与弹簧圈定位针术前定位亚厘米肺结节效果
被引量:
6
3
作者
廖发超
翟越
+3 位作者
蔡文清
熊峻汶
彭俊
陈志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3-156,共4页
目的对比术前于CT引导下以肺结节定位针与弹簧圈定位针定位亚厘米肺结节的效果。方法55例亚厘米肺结节(孤立性肺结节,最大径4~10 mm,距胸膜<50 mm)患者于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前48 h内接受CT引导下定位病灶,其中30例采用肺结节...
目的对比术前于CT引导下以肺结节定位针与弹簧圈定位针定位亚厘米肺结节的效果。方法55例亚厘米肺结节(孤立性肺结节,最大径4~10 mm,距胸膜<50 mm)患者于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前48 h内接受CT引导下定位病灶,其中30例采用肺结节定位针(定位针组)、25例采用弹簧圈定位针(弹簧圈组),对比2种方法定位时间、CT扫描次数、定位成功率、病灶楔形切除时间、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55例均顺利完成术前定位且VATS均成功切除病灶。2种定位方法之间,CT扫描次数、病灶楔形切除时间及气胸、肺内出血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定位针定位时间长于弹簧圈(P=0.001)。结论术前于CT引导下以肺结节定位针与弹簧圈定位针定位亚厘米肺结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相当,后者操作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电视胸腔镜外科手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定位针
弹簧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T引导下微弹簧圈定位技术在电视胸腔镜外科手术切除孤立性肺结节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
7
1
作者
曾德更
符莉莉
黄淑芳
黎亮
蔡亲磊
机构
海南省人民医院放射科
海南省人民医院颈胸外科
出处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3期149-152,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微弹簧圈定位技术在电视胸腔镜外科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切除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用VATS切除的86例SPN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是否采用CT引导下微弹簧圈定位技术将其分为定位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哌替啶用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总住院费用)、病理检查结果(肺癌、不典型瘤样增生、错构瘤、炎性病变检出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定位组患者手术时间和切口长度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_均<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哌替啶用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总住院费用及肺癌、不典型瘤样增生、错构瘤、炎性病变检出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_均> 0.05)。结论 VATS切除SPN中使用CT引导下微弹簧圈定位技术,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和切口长度,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
微弹簧圈
电视胸腔镜外科手术
孤立性肺结节
Keywords
Microcoils
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
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
分类号
R655.3 [医药卫生—外科学]
R816.41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胸腔镜下双钢板与单钢板Nuss手术治疗13至18岁漏斗胸患者的疗效对比研究
2
作者
辛鹏鸽
牟亚汝
丁奕名
牛泽永
周玉
宋国鑫
李爱武
王健
机构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小儿外科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心内科
山东大学附属威海市立医院小儿外科
出处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6-361,共6页
文摘
目的总结胸腔镜下双钢板Nuss手术治疗13至18岁漏斗胸患者的可行性与手术经验, 并比较其与单钢板Nuss手术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小儿外科2019年1月至2023年9月行胸腔镜下双钢板Nuss手术矫形的66例13至18岁漏斗胸患者临床资料(为双钢板组), 并与本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行单钢板Nuss手术的62例13至18岁漏斗胸患者(为单钢板组)进行对比, 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效果、钢板移位发生率以及并发症情况, 分析两种术式的疗效差异。结果两组12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与单钢板组相比, 双钢板组手术时间延长[(105.68±17.47)min比(87.42±15.83)min, t=6.184], 术后疼痛时间缩短[(3.21±1.00)d比(4.97±1.40)d, t=-8.193], 钢板移位发生率降低[ 0比8.06%(5/62), χ2=4.713], 疗效优秀率更高[93.94%(62/66)比82.26%(51/62), χ2=4.217],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7.52±3.19)mL比(7.05±3.17)mL, t=0.830]、术后住院时间[(7.89±1.52)d比(8.31±1.46)d, t=1.561]、术后发热时间[(1.41±1.25)d比(1.71±1.15)d, t=-1.411]及总体并发症发生率[24.24%(16/66)比25.80%(16/62), χ2=0.042]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下双钢板Nuss手术治疗13至18岁漏斗胸患者安全、有效, 较单钢板Nuss手术, 有术后疼痛时间短、钢板移位发生率低、疗效更好等优势, 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
漏斗胸
青少年
外科手术
NUSS
手术
方法
电视胸腔镜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对比研究
Keywords
Funnel Chest
Adolescent
Surgical Procedures
Operative
Nuss surgery
Methods
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
Treatment Outcome
Comparative Study
分类号
R655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比CT引导肺结节定位针与弹簧圈定位针术前定位亚厘米肺结节效果
被引量:
6
3
作者
廖发超
翟越
蔡文清
熊峻汶
彭俊
陈志明
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
出处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3-156,共4页
文摘
目的对比术前于CT引导下以肺结节定位针与弹簧圈定位针定位亚厘米肺结节的效果。方法55例亚厘米肺结节(孤立性肺结节,最大径4~10 mm,距胸膜<50 mm)患者于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前48 h内接受CT引导下定位病灶,其中30例采用肺结节定位针(定位针组)、25例采用弹簧圈定位针(弹簧圈组),对比2种方法定位时间、CT扫描次数、定位成功率、病灶楔形切除时间、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55例均顺利完成术前定位且VATS均成功切除病灶。2种定位方法之间,CT扫描次数、病灶楔形切除时间及气胸、肺内出血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定位针定位时间长于弹簧圈(P=0.001)。结论术前于CT引导下以肺结节定位针与弹簧圈定位针定位亚厘米肺结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相当,后者操作时间更短。
关键词
肺肿瘤
电视胸腔镜外科手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定位针
弹簧圈
Keywords
lung neoplasms
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
tomography,X-ray computed
locating needle
spring coil
分类号
R734.2 [医药卫生—肿瘤]
R815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CT引导下微弹簧圈定位技术在电视胸腔镜外科手术切除孤立性肺结节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曾德更
符莉莉
黄淑芳
黎亮
蔡亲磊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胸腔镜下双钢板与单钢板Nuss手术治疗13至18岁漏斗胸患者的疗效对比研究
辛鹏鸽
牟亚汝
丁奕名
牛泽永
周玉
宋国鑫
李爱武
王健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对比CT引导肺结节定位针与弹簧圈定位针术前定位亚厘米肺结节效果
廖发超
翟越
蔡文清
熊峻汶
彭俊
陈志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